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夷岩茶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岩茶发展现状武夷岩条是闽北乌龙茶中的珍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建国后武夷岩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茶园面积从1978年的1666.7公顷发展到1996年的6400公顷,增加2.8倍,其中良种面积4906.7公顷,占总面积的76.6%,采摘面积由1000公顷扩大至4933.3公顷,增加3.9倍,茶叶产量从325.2吨上升至25085吨,增加6.7倍;产值从126.17万元提高到4545.4万元,增加了35倍,每百公斤产值由388元上升到1812元。尤其可喜的是,近几年发展了名优茶生产,经济效益明显增加。1996年名优茶产量达940.6吨,销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蔗糖业生产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从1984/1985年榨季到1996/1997年榨季,全广西进厂原料蔗由533万吨增到2059万吨,食糖产量从60万吨上升到235万吨,职工工人数从3万人上升到10万人,分别增长了2.86倍、2.91  相似文献   

3.
天邑     
《福建茶叶》2011,(2):67
武夷山市天邑茶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公司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武夷山(武夷山市旗山工业园区),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拥有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和现代岩茶生产加工工厂,是国内专业从事武夷岩茶种植、生产、销售、研究及中国茶文化推广的品牌型骨干企业。公司在武夷山拥有茶园上千亩,茶园的品种多为大红袍、水仙、肉桂、铁罗汉、  相似文献   

4.
武夷岩茶生产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夷岩茶主要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目前有茶园面积13万亩左右,茶叶产量约7000吨,茶叶总产值10多亿元,茶叶企业(包括小作坊)有2000多家,茶叶是武夷山人民致富的第一产业。武夷岩茶产区除水仙、肉桂主栽品种外,现有名枞、单枞众多,如茶王大红袍就有拼配大红袍和纯种大红袍之分,拼配大红袍由水仙、肉桂及其他品种、甚至陈茶拼配而成,而纯种大红袍也有奇丹、北斗1号等不同观点。名枞如水金龟、铁罗汉、半天妖、白鸡冠,还有向天梅、胭脂柳、留兰香、玉麒麟、  相似文献   

5.
肉桂又称玉桂,无性系品种,原产武夷山慧苑岩,为武夷名丛之一,清代已享盛名,但产量不多。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以其具有岩茶的“活、甘、清、香”特色和特殊的品种香而受到重视,栽培面积有所扩大,到1984年,武夷山茶区已扩种肉桂212亩。近年来,各教学科研单位陆续向崇安县茶科所引种,估计全省肉桂栽培面积约350亩,今后有继续扩展趋  相似文献   

6.
从种植和消费来看,水稻是巴基斯坦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水稻种植面积200多万公顷,总产大米340万吨。巴斯玛蒂(Basmati)品种主要种植于旁遮普邦。根据巴基斯坦政府1984年统计,该地区Basmati品种的栽种面积从1971年的33.2万公顷,增加到80年代的80多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0%以上,总产量也从38.4万吨,增加到90多万吨,占总产量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7.
1998年至2015年金玫瑰等乌龙茶新品种在武夷山市进行区域试验与生产示范,以福建水仙和肉桂为对照种,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近三年对金玫瑰的鉴定结果表明::①产量高,春茶产量分别比对照种武夷肉桂、福建水仙提高了26.03%和11.94%,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属高产类型品种;②制作武夷岩茶品质优异,外形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甘爽,"岩韵"显,耐冲泡,内质优于对照种武夷肉桂、福建水仙。③春茶开采期早,分别比对照种福建水仙、武夷肉桂提早了约10d、12d,属早生种;④抗逆性与适应性较强,与对照种福建水仙、武夷肉桂相当。综合鉴定表明,乌龙茶新品种金玫瑰经济性状优异,适宜在武夷山市茶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08,(10)
武夷肉桂是岩茶中主打品种之一,为岩茶中的高香品种。为了区分产地对茶叶品质的作用,本次特选取了2007年的外山、半岩和正岩的三泡肉桂同时用盖碗冲泡,以便更好对比其中的滋味差别。  相似文献   

9.
现代稻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奉献更多的粮和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今年1月1日,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经立法机关全国人大表决寿终正寝,我国农业和农民轻装迈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征途。从1949年到1976年,我国稻谷在播种面积仅增加41%(从25709千公顷增加到36217千公顷)的情况下,总产提高了1.59倍(从0.4864亿吨增加到1.2581亿吨);从1976年到2004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在建国后最高的36217千公顷逐步减少到28973千公顷(减少了20%),而总产却从1.2581亿吨增加到1.7796亿吨(增加41.5%)。前一阶段,主要靠的是矮秆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0.
采集武夷山市岩茶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内10个茶园的土壤、温度、湿度数据,并对这10个茶园内的肉桂茶树鲜叶及其加工制作的武夷岩茶成品茶进行理化成分检测,探讨武夷岩茶的品质与土壤等微域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名岩区的微域环境优于丹岩区,名岩区所制茶叶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11.
一、茶园面积、产量较大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县茶叶生产有了很大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茶叶生产得到快速、持续发展。到1990年茶园面积94667公顷,茶叶总产7000吨,茶叶总产分别比1949年与1978年增长166倍和1.6倍,突破5千吨大关;到1996年茶园面积达16666.7公顷,总产12500吨,平均每666m2产50公斤,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茶叶总值由1990年6000万元增加到3.8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四分之一,年税利3000多万元,占财政收入五分之一,成为我县支柱产业。出口创汇和国家税利都有较大幅度上升,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明市农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就三明茶业近20年的发展概况及在新一轮创业中的几点思考略述于下。1三明茶业的可喜成就1.1茶园面积发展迅速茶园面积从1978年的5432hm2发展到1997年的12186hm2,增长1.24倍。1.2茶叶生产连年增产增收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大大调动茶农的生产积极性,茶叶生产获得增产增收,总产量从1978年的684吨增长到1997年的11211吨,年递增15.96%;总值从1978年的198万元增至1997年的11234万元,年递增23.60%。1.3初步形成多茶类和名优茶开发的生产格局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3.
影响武夷岩茶品质的因素和提高品质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形成岩茶品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优良的茶树品种是决定岩茶品质的关键因素,是内因;而自然环境、加工技术、制茶时的天气则是影响岩茶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外因。内因与外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现对有关因素试行分析。一、茶树品种长期生产实践证明,在相似的条件下,实现良种化和良种多样化是提高岩茶品质的最好途径。如水仙品种,成园快、单产高、采摘方便,制作时品种特征容易表现,香高味浓醇、有特殊的岩韵,盛誉销区经久不衰,其产品产地价一般在40~120元/公斤。肉桂品种在甘世纪四十年代已有其名,由于它在原料正常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1968—1969年以花生品种C—51进行的试验,施用N20公斤/公顷的荚果平均产量增加到2.09吨/公顷,与之对比的无氮区为1.85吨/公顷。随着施用P_2O_5从0—50公斤/公顷,产量相应的从1.75吨/公顷增加到2.21吨/公顷,进一  相似文献   

15.
地处浙西天目山麓的临安县,建国以来,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茶园面积从1949年的20572亩,发展到1985年的147765亩;茶叶产量从1949年的593吨,增加到1985年的5609吨,分别增长7倍和近10倍;平均单产从1949年的30公斤,提高到1985年的51公斤;为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茶类品种也由单一的炒青,发展为以炒青为主,炒、烘青结合,并恢复生产“天目青顶”、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市示范茶场邀请对岩茶制造具有经验的专家,于五月一日至十日先后在武夷山示范场与武夷山茶科所进行不同品种(水仙、肉桂、梅占)和不同工艺(武夷、闽北、闽南与革新)的对比试 验。目的在于重振溪边奇茗的盛誉,探索克服采摘期集中,高峰突出造成的技术难题的途径。 经过20余批的测试结果,现行的乌龙茶综合做青机加以改进后,可以适用于岩茶做青工艺。同时,在高峰期中采用热风萎凋以及缩短做青时间等技术处理,能够避免鲜叶积压,达到稳定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引进新台糖16全茎种4.5吨,1995年冬育壮苗4.4万株,1996年春移栽1.87公顷,平均公顷栽30000苗。在不同土地种植一周年,总产全茎种146.94吨,平均公顷产95.4吨,繁殖系数为32.65倍。11月14日化验蔗糖分为15.01%,比桂糖11提高1.34%(绝对值,下同)。新台糖16是一个难得的优异品种。  相似文献   

18.
刘菲 《茶叶学报》2021,62(1):11-15
为提高岩茶副茶的利用率,本研究以肉桂品种特级岩茶副茶为原料,开发一款适合普通消费者饮用的挂耳岩茶包.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发现,采用比容为4 mL·g-1的副茶、投茶5 g、注水200 mL、浸泡20 s后,挂耳茶包茶汤香气馥郁、持久,滋味具有高端肉桂品质特征.该挂耳茶包加工方法简单易行,冲泡方便,可有效促进武夷岩茶产区的副茶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林小荣 《福建茶叶》2015,37(2):21-23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武夷岩茶肉桂的制作工艺,结合肉桂茶树品种特性从鲜叶采摘时间与标准、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复焙等主要工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一 、概况 潮安县现有茶叶总面积3299.33公顷,其中:凤凰镇1668.47公顷,铁铺镇673.33公顷;茶叶总产量4984吨,铁铺镇2097吨,凤凰镇1050吨。凤凰镇于1995年被省列入茶叶“一乡一品”项目,两镇均为市万亩茶叶生产基地。 潮安县茶树品种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八十年代以前主要发展凤凰水仙,以后引入黄旦、梅占、大红等品种;八十年代中期,在凤凰镇及铁铺镇大力推广种植白叶单丛茶。随着白叶单丛茶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猛增,卖价下滑,市场竞争力削弱。自八十年代以来,凤凰镇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