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小电流接地系统系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当某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不能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比负荷电流小得多。在该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的不变(仍对称),况且系统的绝缘又是按线电压设计的。所以不需立即切除故障。但由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系统中的绝缘薄弱点可能击穿而造成短路故障;故障点产生间歇性电弧时,在一定条件下,将会产生串联谐振过电压,对系统的绝缘造成极大的危害。那么如何正确判断单相接地故障,从而避免对系统的危害呢?一般系统发生单…  相似文献   

2.
目前变电所安装的微机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准确性较低,并限制了应用范围,该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查找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新方法——微机接地探索装置的查找方法。经过一年多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确实能够有效地解决无人值班变电所接地故障线路的查找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明  叶青山 《农村电工》2008,16(2):19-19
1 电力电缆常见故障 (1)接地故障.电缆一芯或多芯接地. (2)短路故障.电缆两芯或多芯短路. (3)断线故障.电缆一芯或多芯被故障电流烧断或外力破坏,形成完全或不完全断线.  相似文献   

4.
1 系统接地的特点小电流接地电力系统中 ,单相接地是一种常见的临时性故障 ,发生单相接地后 ,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 ,非故障两相的相电压升高 ,系统相电压由对称变成不对称 (见图 1) ,而线电压却依然对称 (因负序电压等于零 ,见图 2 ) ,因而 ,对用户的供电不构成影响 ,但升高的非故障相电压 ,可能在绝缘薄弱处引起击穿 ,继而造成短路 ;可能使电压互感器铁芯严重饱和 ,导致电压互感器严重过负荷而烧毁。所以 ,发生单相接地后 ,系统仍能继续运行一定时间 ,但不允许长期对外供电。图 1          图 22 系统接地监视装置的工作原理系…  相似文献   

5.
1概述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常出现电弧,由于系统中存在着电容和电感,此时,可能引起线路某一部分振荡,当电流经过振荡零点或工频零点时,电弧暂时熄灭,电弧熄灭之后、事故相电压升高、电弧则重燃,这时,将在正常相及事故相上都出现过电压。另外,由于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中,发生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后,故障信号弱,输电线路末端的电流很小,会造成输电线路末端的馈线终端(Feeder Terminal Unit,FTU)不启动,而在故障点附近的馈线终端FTU会频繁启动。针对馈线终端的启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办法。馈线终端FTU能准确启动,可以为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奠定基础,能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王厚余 《农村电工》2004,12(4):30-30
《农村电工》2003第11期45页热线征答中,《变压器中性点为何有电压》的答案有值得斟酌处。变压器中性点出现电压问题,主要出在配电线路发生相线接地故障上,如图1所示。一相接大地故障时,故障电流Id经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RB返回,在RB上产生电压降Uf=IdRB,使中性点呈现对地电压Uf,此Uf电压可沿TT系统的N线或TN系统的PEN线传导至用户,如Uf过大将导致种种电气事故。如果没有图1所示的接地故障,中性线上的不平衡电流产生的电压降是很小的,因为线路全部电压降也不过是相电压的百分之几,不然电气设备就不能正常工作。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  相似文献   

8.
<正>1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概念在电压等级35 k 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非常小,甚至比正常的负荷电流还小,这样的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可带故障运行1—2 h,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但这时非接地  相似文献   

9.
农村电网中单相接地是最常见的故障隐患,必须快速排除接地点,以免发生短路故障。为此,借助MATLAB的仿真工具箱,模拟线路在电压相位、过渡阻抗、距离等不同的情况下,发生单相接地时电压、电流波形的变化,通过提取电流波形畸变量来实现单相接地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10.
某日,某县城变电站10kV出线接地故障报警,MLN98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选出L3,L5,L6三条10kV线路为故障线路。但经拉闸选线测试,只有L6有接地故障,L3,L5并无接地故障。拉开L6线路后,所有信号恢复正常,并且经巡线人员巡线检查,也未发现L3和L5线路有接地故障。那么,为什么L3和L5会发出这种报警信号呢?经运行人员认真比对设备原理和检查线路参数,  相似文献   

11.
在10kV配电线路运行中,由于线路长、分布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而线路接地是最常见的故障.根据变电所电压互感器反映的现象,准确、快速地判断接地信号动作的原因,对于我们保证电网安全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线路接地故障造成接地信号动作造成单相接地的故障很多,如:一相导线断线落地,树枝碰及导线,导线因风偏对杆塔放电,跌落保险、瓷瓶等被击穿,变压器等电机设备损坏等.发生金属性接地故障时相电压为0,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3~(1/2) 倍相电压,零序电压为100 V.非金属性(经过渡电阻)接地时,相电压低,但不为0,非故障相电压升高接近于线电压,出现零序电压,造成接地信号动作.2 铁磁谐振造成接地信号动作  相似文献   

12.
10kV线路接地故障,产生零序电压,引起不接地主变压器中性点放电间隙击穿,为零序电流提供通路。  相似文献   

13.
小电流接地系统采用行波法进行单相接地故障定位,具有准确度高、不受接地电阻影响的优点,但定位可靠性与检测量有关。利用MATLAB的仿真工具箱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流行波畸变量作为单相接地故障判据,比电压行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小电流接地故障问题的处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从传统故障解决方式看,更注重以暂态等值电路为主,在线模分量方面缺少实际的参数计算方法,更无从谈及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接地补偿、过电压防护以及接地故障保护提供依据。在此背景下,便可考虑将XKH-Ⅱ型智能消弧线圈成套装置引入,有利于小电流接地故障的解决。本文将围绕智能消孤线圈成套装置,对其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故障解决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多数变电站未装设接地选线装置,在发接地信号时需要人工进行判断。由于多种故障都会引发接地信号,所以运行人员一定要熟悉接地信号的判断与处理,不要误以为都是线路接地,按照接地故障处理,造成不必要的停电。以下就发接地信号的几种故障判断与处理,谈一下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介绍神经网络的理论及其一般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给出故障诊断流程。采集某变电站的实际数据,按BP神经网络的学习与训练过程进行验证,确认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李宝通 《农村电工》2007,15(12):34-34
变电所的35kV及以下系统,一般为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线路发生断线故障时,如果运行人员误判断为接地故障,就会给查线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此,对线路断线和接地的特征作一介绍。1线路发生断线不接地故障时的特征断线相相电压表指示值可能升高到  相似文献   

18.
系统的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时,一般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或称小电流系统。由于单相接地时故障点的电流较小,且电源三相线电压仍保持对称,不影响系统的供电,因此,通常允许带故障运行1~2h。但是分析表明发生单相接地后,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3倍,为防止故障扩大,必须发出信号并排除故障。尤其是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网结构复杂化,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起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引起的多重故障,着重分析了故障的发生的原因,发现在改造过程中,检修人员未能正确理解TV二次回路接线原理,造成误接线,产生了寄生回路,35kV长信变出现接地点,引起JS变电站母线接地,在出现接地现象后,运维人员在检查现场设备情况时,未能在第一时间发现35kVⅡ母TV高压保险B相熔断的情况,给故障处理增加了困难,拖延了故障处理的进程,应加强改建二次设备的审查和验收,及时更换老旧设备强化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等方法,对同类设备的运维管理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的二次变电所由于开关柜弧光故障而导致的母线故障进行研究。分析弧光短路故障的特性,提出一种最新型的保护方案和相应的装置设计。阐述该装置的设计与工作原理,并设计了信道优化模块和弧光故障定位模块,从理论上解决了开光柜弧光短路故障问题,对于相应装置的开发和二次变电所弧光故障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