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短须裂腹鱼胚胎及早期仔鱼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12月通过人工繁殖获得短须裂腹鱼受精卵,并在人工孵化条件下对其胚胎和早期仔鱼发育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短须裂腹鱼成熟卵为浅黄色,卵径为(3.18±0.17)mm,吸水膨胀后达(3.96±0.25)mm。在水温12.7~14.0℃[平均(13.68±0.32)℃]条件下,受精卵在受精后3.17h胚盘隆起,16h进入囊胚期,47h进人原肠期,60.67h进入神经胚期,74.67h出现肌节,192.5h孵出,胚胎发育有效积温为2633.68h·℃。初孵仔鱼全长为(10.88±0.41)mm,13d仔鱼鳔完全充气,开始平游,18d仔鱼卵黄囊消失。分析发现短须裂腹鱼胚胎发育特点与其他裂腹鱼亚科鱼类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光唇裂腹鱼胚胎发育与仔鱼早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人工干法授精的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 )胚胎发育和仔鱼早期发育进行观察,描述了从受精卵到卵黄囊期仔鱼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光唇裂腹鱼的成熟卵近似于圆球形,呈金黄色,卵径为(2.2±0.13)mm;受精后12min卵膜吸水膨胀,卵膜径达(3.2±0.21)mm。水温在15-17℃的条件下,孵化时间为174.28h。初孵仔鱼全长为8.5mm,6日龄仔鱼初次摄食丰年虫,进入混合营养期。  相似文献   

3.
通过干法人工授精获得彭泽鲫受精卵,在水温为(28±0.5)℃条件下连续观察彭泽鲫胚胎发育过程。结果显示,彭泽鲫卵子呈浅黄色,卵膜透明,近似圆形,黏性、沉性卵,卵径为(1.65±0.15)mm。发育过程中,受精后53 min进入卵裂期,受精后3 h 16 min进入囊胚期,受精后5 h 41 min进入原肠期,受精后8 h 55 min进入神经胚期,受精后12 h 03 min进入器官形成期,受精后37 h 26 min仔鱼孵化出膜,从受精到孵化出膜总积温1050.90℃·h。  相似文献   

4.
南海区养殖条石鲷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较高温度下对南海区养殖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的受精卵进行观察,详尽记录和描述了发育时序和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条石鲷受精卵的卵径为0.860±0.023 mm,油球径为0.191±0.009 mm.在孵化水温为25.64±0.77 ℃、盐度30~32的条件下,受精卵历时22 h 30 min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孵化后10~15 min)体长为1.836±0.078 mm.根据受精卵的发育过程,将其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胚孔关闭期、克氏泡期、尾芽期、心跳期、孵化前期和孵化期等9个时相.其中卵裂期、囊胚期和原肠期分别历时3 h、3 h和4 h 45 min.对比不同温度下条石鲷的胚胎发育,认为原肠期、尾芽期至孵化期这2个时期的发育速率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黄河裸裂尻鱼胚胎发育和双头鱼形态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观察法和描述法对黄河裸裂尻鱼胚胎发育进行试验研究。黄河裸裂尻鱼成熟卵卵径(2.3±0.1)mm,卵为淡黄色、微粘性,吸水后失去粘性;受精卵在(16.5±0.7)℃下历时约165 h20 min,经过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器官发生阶段、出膜阶段等一系列过程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全长(10.1±0.2)mm。128细胞期开始出现卵黄运动,随后运动加剧,但在器官发生阶段不明显。1尾雌鱼孵化出的1.4万尾仔鱼中有约1.1万尾为双头。双头鱼有3种形态,发育至第21天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6.
细鳞裂腹鱼胚胎和卵黄囊仔鱼的发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人工繁殖的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i)胚胎和卵黄囊仔鱼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在水温(17±1)℃下,胚胎发育历时124h后孵出仔鱼,孵出9d后仔鱼鳔充气并开始平游;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所需要的平均积温为2108.00h℃。根据对细鳞裂腹鱼胚胎发育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的观察与分析,将其胚胎发育分为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6个阶段,共25个发育时期,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特征。分析发现,在裂腹鱼亚科中,细鳞裂腹胚胎和仔鱼发育速度较快,特别是在肌肉效应期以后更加明显;心跳频率并不是简单的由慢到快的线性增长,而是一个快慢相间的曲线变化的过程;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对环境的敏感性不同,原肠期对外界环境变化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2016年4月1日—4月19日,在水温12~14℃下采用催产、人工授精和室内孵化方式获得暂养的野生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受精卵和仔鱼,观察其胚胎发育和早期仔鱼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新疆裸重唇鱼成熟鱼卵为亮黄色或橙色,卵径(2.2±0.28)mm,受精约35min后卵周隙达到最大,卵径2.90~3.40mm,卵黄约占卵体积的3/5。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6个阶段。在水温(16±2)℃下,胚胎发育积温为2 359h·℃,187h仔鱼上浮。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裸重唇鱼的胚胎发育特征与新疆地区其他几种裂腹鱼类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多纹钱蝶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人工繁育技术, 为其生产性育苗工艺和管理技术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人工养殖的多纹钱蝶鱼经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 对胚胎及胚后发育阶段进行了连续观察、拍照和测量。结果显示, 水温(27.0±1.0) ℃, 盐度 32 条件下, 多纹钱蝶鱼从受精卵发育, 经 18 h 20 min 出膜, 受精后 3 h 进入囊胚期, 4.5 h 进入原肠期, 8 h 进入胚体形成期, 8.5 h 进入器官形成期, 器官形成顺序为视囊期、尾泡形成期、肌节期、脑泡期、耳囊期、尾芽期、尾鳍期、晶体形成期、耳石形成期, 16.5 h 出现心跳, 17.5 h 出现肌肉效应, 18.5 h 完成出膜。多纹钱蝶鱼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 初孵仔鱼全长 1.350~1.655 mm; 水温 26 ℃下, 出膜后 2 d 卵黄囊完全消失; 出膜后 3 d 仔鱼开口, 口裂 0.265~0.280 mm; 出膜后 15 d, 鱼体体色加深, 进入稚鱼期; 19 d, 胸鳍发育完全; 23 d, 背鳍发育完全; 29 d, 尾鳍、臀鳍发育完全; 33 d, 鱼身上鳞片基本长出, 身体不再透明, 发育至幼鱼期, 此时全长 15.625~15.647 mm, 体长 12.013~12.234 mm, 体重 0.045~0.059 g, 心跳 150~159 次/min。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似刺鳊鱼句胚胎发育的连续观察,研究了似刺鳊鱼句胚胎发育的时序和特点。结果显示,似刺鳊鱼句的受精卵呈浅黄绿色且透明,直径为(3.42±0.06)mm,相对密度大于水,属沉性卵。根据胚胎的主要特征,胚胎发育分为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等7个阶段及27个发育时期。在水温(18.4±3.7)℃条件下,受精后2 h 18 min胚盘形成,3 h 32 min进入卵裂期,11 h 12 min进入囊胚期,23 h 57 min进入原肠期,35 h 16 min开始形成神经胚,42 h 12 min开始形成器官,90 h 41 min仔鱼孵出。刚孵出的仔鱼全长为(6.95±0.05)mm,从受精到孵化出膜总积温为1817.8℃·h。  相似文献   

10.
小裂腹鱼胚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小裂腹鱼受精卵平均卵径为1.9 mm,吸水膨胀后为3.0 mm,沉性卵、微粘性。在室内水温10.7~15.8℃、平均水温13.38℃条件下,受精后1.4 h形成胚盘,3.8 h进入卵裂,18.6 h进入囊胚期,47.2 h进入原肠胚期,80.7 h胚孔封闭,121.3 h肌肉开始收缩,162.4 h心脏开始跳动,186.5 h孵出。从受精卵到仔鱼孵出所需积温为2 429.5℃,初孵鱼苗全长7.5 mm。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肉羊产业的发展环境,本文从生产和国际贸易角度对我国肉羊产业的发展特征、面临的矛盾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分析表明,从生产上看,肉羊生产快速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肉羊生产的区域化特征明显,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从国际贸易上看,中国肉羊国际贸易总额不断增长,但贸易逆差不断拉大,并且进口、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特别是进口市场集中化趋势更为明显。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肉羊产业的发展处于矛盾重叠期,现存的矛盾制约着我国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在一系列矛盾相互交织之中,从整个产业发展的高度,对肉羊产业链各环节进行优化整合,赋予传统肉羊产业以新的内涵,用现代畜牧业的要求来改造传统的肉羊产业,促进我国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用XTL-2400型解剖镜连续观察苏氏圆腹鱼芒胚胎和仔鱼的发育过程,描述了各发育阶段特征;用XS-18型显微镜观察其器官发育特征和结构,并用数码照相机拍摄和记录。在水温29~31℃时,孵化时间为19 h,孵出仔鱼后70 h卵黄囊基本消失,90 h开始摄食。虽然水温稍有不同,苏氏圆腹鱼芒的胚胎发育速度比同属鲶形目的鄱阳湖黄颡鱼(55 h15 min)、瓦氏黄颡鱼(49 h15 min)、南方大口鲶(53 h25 min)和不同目的白鲢(31 h35 min)、多鳞鱚(36 h30 min)、银鲈(32 h)、梭鲈(106 h)要快得多。  相似文献   

13.
利用显微电子成像技术对长鳍吻(Rhinogobio ventralis)胚胎发育和仔鱼形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结果显示,长鳍吻卵子的卵径为1.7–1.9 mm、卵膜径为6.6–7.0 mm、卵粒质量为0.0059–0.0077 g,精子的寿命为96.56–119.12 s、激烈运动时间为25.43–31.43 s。长鳍吻的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8个阶段,在水温为17.6–18.3℃流水孵化条件下,其受精卵历时56 h孵化出膜,在水温为18.5–22.0℃的条件下,长鳍吻仔鱼的卵黄囊在5日龄时基本消失,6日龄时完全消失,进入后期仔鱼阶段,30日龄的长鳍吻仔鱼鳍条基本形成,鳞片开始形成,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分析了福建省主要海水鱼类、贝类、藻类、虾类等的养殖现状,对福建海水养殖业存在的养殖空间日趋萎缩、养殖品种结构不合理、水产苗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施氏鲟的胚胎及胚后发育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施氏鲟的成熟卵为典型的多黄卵,受精后胚血隆起不明显,卵裂为特殊的辐射裂,与多数硬骨鱼类有明显差别,与两栖类卵裂相似,且卵裂方式有明显的硬骨鱼类盘状卵裂的痕迹,施氏鲟的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卵黄栓期、神经胚期、视泡形成期、心基层表动期和孵出期;胚后发育则分为卵黄囊期仔鱼、晚期仔鱼和稚鱼期。水温17~19℃时,施氏鲟胚胎发育历时95~104h,总积温需用1710~1872℃.h。  相似文献   

16.
银鲈胚胎和仔鱼的发育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对银鲈(Bidyanus bidyanus)胚胎和仔鱼的发育进行了观察,详细描述了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和所需时间。受精卵充分吸水后呈圆形,为浮性卵,在23-25℃时,孵化时间约为32h,仔鱼出膜后第3天卵黄囊消失,第5天开始摄食,到第7天基本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17.
对室内培育的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胚胎和幼虫的发育以及外部形态进行了显微观察。多棘海盘车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成熟卵卵径为(130~150)μm,卵裂属完全均等型。水温为(10.5~11.5)℃时,受精卵经20min左右释放第1极体,约50min进行第1次卵裂,约7h时进入桑葚期,19h40min发育成为膜内旋转囊胚,23h40min发育成为脱膜旋转囊胚,26h30min发育成为早期原肠胚,纤毛幼虫(初孵幼虫)出现在46h,从受精到短腕幼虫历时25d。由纤毛幼虫到短腕幼虫的过程中幼虫体长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进一步发现,投喂混合饵料(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f.minutissima和海洋红酵母Rhodomonas sp.1∶1)的幼虫发育速度比单独投喂小新月菱形藻的快,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对室内培育的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胚胎和幼虫的发育以及外部形态进行了显微观察。多棘海盘车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成熟卵卵径为130-150 μm,卵裂属完全均等型。水温10.5-11.5℃时,受精卵经20 min左右出现第1极体,约50 min进行第1次卵裂,约7 h时进入桑葚期,19 h 40 min发育成为膜内旋转囊胚,23 h 40 min发育成为脱膜旋转囊胚,26 h 30 min发育成为早期原肠胚,纤毛幼虫(初孵幼虫)出现在46 h,从受精到短腕幼虫历时25 d。由纤毛幼虫到短腕幼虫的过程中幼虫体长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进一步发现,投喂混合饵料(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 minutissima)和海洋红酵母(Rhodomonas sp.)1:1)的幼虫发育速度比单独投喂小新月菱形藻的快,但差异不显著(P > 0.05)。  相似文献   

19.
实验对银鲈受精卵的胚胎及仔、稚鱼发育进行连续跟踪观察,结果表明:银鲈受精卵具有在淡水鱼类中比较少见的油球,水温25.4~27.8℃条件下,24小时胚胎破膜而出.出膜仔鱼3日龄开始平游,消化道形成,已能开口摄食;35日龄全长2.3~3.0cm,全身已布满鳞片,形态已具备成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