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优质稻米品种,是水稻种植从单纯增量向量质并举、转型升级的出路.扬中市为筛选适合扬中市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对12个品种进行了田间种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特早熟品种早香粳1号可作为国庆稻米投放市场,但产量不高.迟熟中粳品种农粳1402可调节茬口,南粳9108品质更佳.早熟晚粳品种中南粳3908可做为南粳5055的接班品...  相似文献   

2.
选择优质稻米品种,是水稻种植从单纯增量向量质并举、转型升级的出路.扬中市为筛选适合扬中市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对12个品种进行了田间种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特早熟品种早香粳1号可作为国庆稻米投放市场,但产量不高.迟熟中粳品种农粳1402可调节茬口,南粳9108品质更佳.早熟晚粳品种中南粳3908可做为南粳5055的接班品...  相似文献   

3.
毕节地区2006年杂交粳稻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优质高产的杂交粳稻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徐稻201、9优481、3优18、滇粳优8号、滇粳优12号等5个引试的品种,在植株长势、分蘖情况及产量方面,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对照毕粳37,可在毕节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合安庆地区推广的粳稻新品种,为安徽高产、优质的粳稻新品种的选育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以安庆市稼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新育成的12个优质高产新品系为试材,以当粳8号和宣粳2号为对照(CK)开展筛选试验,试验采用中、晚2季种植,对参试品系在一季中粳和双季晚粳种植中的生育期、田间抗性、产量和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徽香粳77在作一季中粳种植中产量为781.3 kg/亩,较对照当粳8号增产11.84%,在作双季晚粳种植中产量为669.5 kg/亩,较对照宣粳2号增产9.40%,作中粳和晚粳种植中其综合性状表现均较好,可作为优质香粳稻新品种在安徽示范种植。徽粳糯115在作一季中粳和作双季晚粳种植中产量相当,在晚粳中产量居第一,并且作晚粳种植米质比作中粳优,因此可作为优质高产的双季晚粳稻种植。  相似文献   

5.
宁粳5号是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于2006年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具有稳产、优质、熟期适中、抗性较强和适应性广的特点,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宁粳5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宁粳5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符合上海市民需求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对近几年上海地区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进行了集中种植示范和品种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松早香1号"在上海地区适宜作早熟优质水稻种植,"嘉农粳3号""苏香粳100"不宜在上海地区种植,"南粳9108""银香38""沪软12-12"适宜在上海地区种植,但需注意防治穗颈瘟,"南粳5055""南粳46""青香软粳""松香粳1018"在上海地区可结合生产实际酌情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合海曙区种植的常规优质连晚新品种,以嘉禾236、嘉禾239等5个优质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连晚试验,对其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米饭口感等性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嘉禾239、美香占2号、浙湖粳25和泰粳X田间表现较好,适合本地作连晚种植;其中以泰粳X作为粳型优质米代表和浙湖粳25作为粳型高产优质兼顾米表现较为突出,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业科学》2020,(2):52-54
为引进和筛选出适宜余杭地区气候、生态条件的水稻新品种,研究了引进的12个新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抗病性、米饭口感情况。结果显示,高产高食味品种嘉67、浙粳优1578宜在余杭区作为主要品种推广;高产中食味品种嘉禾236,中产高食味品种甜粳1号、南粳46可在余杭区作为优质米品种推广,低产高食味品种丙709、南粳5055可在局部地区作为优质米选择;甬粳695、申优26、中嘉8号不宜在余杭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2个双季晚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扬粳4038、秀水519、N6201、镇稻11、新隆粳3号等5个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性状以及抗病性等方面表现较好,为庐江县的双季晚稻品种优化提供试验数据支撑,为进一步推广高产优质品种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海安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对16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武4326、淮稻119、淮稻5号、扬粳805表现最佳,武育粳80和丰粳3227表现较好,南粳9108可作优质大米种植品种,这7个品种建议继续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