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已经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厅在互联网上开通了网站,26个省、自治区连接到地市,24个省、自治区连接到县。全国81%的地级和38%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全国农业信息网络。农业部通过实施“金农工程”,在全国共建立了33条信息采集渠道,采集点8000多个,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定期采集农村政策、生产动态、供求、价格、科技、灾害、疫情、农民收入等信息。2003年3月底,我国涉农网站已经增至6389个,其中绝大多数农业信息网站尚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总体水平不高。为解决农村信息“最后一千米”问题,  相似文献   

2.
全国农业信息需求调研结果与信息资源建设重点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综合分析了8地(市)12个单位的农业信息需求调研结果得出:农业信息用户对各种信息的选择频率以科技信息最高,平均66.5%。对市场信息(包括经济信息)的选择频率为36.6%,居第二位。用户对信息获取途径的选择频率以报刊杂导居第一位,为51.1%。由此得出:科技信息在农业信息资源中居首要地位;市场信息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农业信息资源;传统印刷品仍然是重要的信息载体,大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立和发展,为各种现代信息产品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用武之地;网上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可以直接面向农村。  相似文献   

3.
“彩田信息服务体系”自2004年启动以来,得到省农科院和上级科技、农业、信息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情报所领导和其它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全省各地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农业企业等部门和单位的积极响应,到2005年底,先后有50个县(市、区)的相关部门加入,成为体系的成员单位,并建成开通了网站和管理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4.
Internet上外文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介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Internet的发展,使得农业科技信息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上外文农业信息资源丰富,内容涉及广泛,服务形式多样,已成为农业科技人员获取国外信息的重要途径。以下将介绍常用的大型及专业性信息导航系统、农业综合信息网站及国际联机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 ,实现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竞争激烈的环境 ,我们提出了“建立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信息手段相结合的、为全省大农业服务的山西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的设想 ,并很快被省政府批准立项。在省财政的支持下 ,这一网络逐步完善 ,并已经开始发挥积极的作用。1 现代化科技信息网络的突出表现是与因特网互联因特网的出现和发展 ,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 ,它的广泛应用已深入社会各领域 ,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信息交流手段。与各省市兄弟单位一样 ,作为…  相似文献   

6.
1996年4月,在世界信息化浪潮推动下,河南省农科院信息所通过国际国内联机引进12种中外文数据库,自建文献和书目数据库,创办农业电子快讯等,建立了以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网管中心的跨地区、跨部门、独具特色的河南省农业电子信息网络。网络先后联通了12个院内研究所、17个地市县农科所和省政府领导办公室、院外河南农大、河南牧专等共51个终端用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光盘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了上联省政府,下联地、市、县农科部门,内联本院研究所,横联农。农业科教部门,具有专业特色的河南省农业科技光盘局域网,开创了…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科研工作中文献利用占整个工作量的50.9%。在整个科研链条中,文献信息需求服务工作贯穿始终,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使图书馆服务的形式、内容和结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业科研人员不再仅仅把获取传统的纸介质文献作为重点,而是更多地利用网络资源寻求科技信息。根据所在单位科研人员的信息资源需求,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为本单位制定局域网的网络规划与建设,并负责实施。首先建设馆藏书目数据库;其后在原有单机版光盘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调试。自主建立了局域网数据库共享检索网络。节省了购网络版光盘数据库的费用,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2)为领导决策服务,以情报调研为主,信息动态为辅。近年来充分利用该网络及时为领导提供各类信息,供决策参考。(3)为农业科研服务,采取全过程参与式与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围绕科研项目的申报及时向科技人员提供相关科技信息,成为项目成功申报的重要条件。此外.还为奥运蔬菜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络中心承建的中国农科院局域网已连通京区 2 5个局所 ,并成功建设 5个国家级网站。“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是国内第一大农业科技信息网站 ,拥有全国最丰富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 ,包括引进和自建农业科技数据库百余个 ,数据量达 1.5TB ,每年新增记录 2 0 0多GB。其相关指标在各部委信息网络建设中名列前茅 ,在国内农业网络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网是一个具有网上办公、机构查询等多功能的网上政务平台 ,拥有 39个农业科学研究所 ,直接为其提供信息 ,能最迅速地为各级政府的农业部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农友”农业科技信息网创建于2000年,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是全国优秀农业科技网站之一。2003年末在吸收国内外大型农业网站经验的基础上,对“农友”网站进行全面改版,增加了大量内容。包括农科院信息发布及数据库模块:农科院电子政务系统、院科技成果数据库、农业图书、农业期刊数据库、农业期刊全文检索数据库和出版农业刊物等;农业信息服务及科技咨询模块:农业统计数据库、农业科技咨询(双向)、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谢建华报道)去年以来,重庆市各区县的作者纷纷以电子邮件方式向本刊编辑部投稿,稿件的时效性和采用率大大提高。这是该市农技系统信息网络建设给他们带来的便利之一。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把加强和完善农技系统信息网络建设作为转变观念、强化服务、规范管理、改进手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1998年3月,市农技推广站建起了站内局域网;1999年7月,他们在国际互联网上开通了重庆农业技术服务信息网站,全市43个区县级农技站全部实现远程联网,市农技推广站每人有1台计算机,实现了办公管理的自动化、无纸化;2000年,他们又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发农业网站远程自动发布平台,并开始用于与中国农村科技开发中心合办的三峡农业科技网站,已建成包括农业、科技、实用技术、良种资料等9个专题数据库在内的农技综合信息数据库,收录相关信息、资料4000余条(篇),主页访问达1.8万多次;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发的农技推广部门基于网络管理的办公自动化集成系统,已开始试验运行。一个以市农技站中心数据库为基础平台,横联市级有关单位,纵联各区县农技站的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1.
1我国农业信息网络的发展现状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互联网上的农业信息网站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据农业部信息中心统计,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农业信息网站已由1998年不足200个发展到至今2600余个(不含港、澳、台),约有1600家农业网站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其中北京、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五省市地域内网站总和约为全国总数的一半。农业部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农业信息网(www.agri.gov.cn)”、中国农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www.caas.net.cn)”、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中国农业专家…  相似文献   

12.
“农友”农业科技信息网创建于2000年,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是全国优秀农业科技网站之一。2003年末在吸收国内外大型农业网站经验的基础上,对“农友”网站进行全面改版,增加了大量内容。包括农科院信息发布及数据库模块:农科院电子政务系统、院科技成果数据库、农业图书、农业期刊数据库、农业期刊全文检索数据库和出版农业刊物等;农业信息服务及科技咨询模块:农业统计数据库、农业科技咨询(双向)、农业论坛(双向)、农民远程教育(双向)、三农专题、世界农业博览、农业快讯、农业气象、农事聊天(双向)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农业市场信息模块:供求信息(双向)、市场分析预测,种子专栏、产品展示和市场行情;农业科技信息:动植物医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种养须知、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图片新闻、特色专业、特产、农机、种植业、养殖业、蔬菜、园艺、加工和水产养殖等;农业基础信息:农业旅游、营养与健康,吉林市、县概况和农业法焦法规。  相似文献   

13.
谈我国网上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国内著名搜索引擎对我国农业信息网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检索,就我国农业信息网站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省级农业科技网站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赵瑞雪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7(10):F0002-F0002,F0003
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第一个大型集成服务系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国农业科技文献与信息集成服务平台(NAIS)”(http:∥www.nais.net.cn)日前正式开通使用。这一平台是在充分整合国家农业图书馆与农业信息所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系统的信息研究成果、多样的信息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资料查询、知识传播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是利用现代服务手段推进和革新传统服务内涵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5.
网络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网站发展迅速,但是问题突出,主要是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农业信息‘虚和空'等原因引起的.本文提出网络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要做足“农业”这个特色文章,并扩展信息来源,直至解决“最后一公里”等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科技、经济发展大背景的分析,对于在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工作的战略定位、发挥资源优势、新兴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等三个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路和构想。认为图书情报工作应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传统的资料文献信息服务方式为主向电子信息服务方式为主转变,二是由封闭型向全方位开放型转变,在发挥资源优势方面,提出加快把信息资源数字化,扩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还提出全国农业科技情报系统的网站应互联互通,建设农业科技信息网站的网络,形成和发挥全国农业科技情报系统的整体资源优势和功能。在新兴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方面,提出应调整内部结构,积极开展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使之成为农业信息工作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趋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求等因素促使农业信息化浪潮迅猛涌来,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农业科技信息、智能化农业发展模式、在对各类农业信息综合性分析基础上的深加工信息产品是农业信息资源的重要内容,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点。农科院系统的信息机构(以下简称农业科技信息机构)具有农业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优势,在农业信息化中应居主力军地位。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培养和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开发信息产品是目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农业展望》2006,2(5):F0002-F0002
网络技术研究室(前身为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网络中心)成立于1997年,同年,承建了由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投巨资建设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1997年10月,姜春云副总理亲自主持网络建成开通仪式。网络技术研究室是以网络信息技术研究、信息平台建设及院域网服务为主要业务方向的研究部门。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基层网站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基层的农业信息化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即人们常说的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受阻。本文从农村基层网站中存在的农业网络信息状况,突出的问题,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些带有普遍规律的具体做法,对农村基层中的农业网站的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供农业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0.
网络化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阐述了网络化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分析了地方性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特殊性与必要性,并结合地方性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网站——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的建设实践,从网络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定位、信息处理手段、信息人才培养、信息观念的树立、增强建设投入六个方面提出加强地方性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