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柑桔潜叶蛾是我国各柑桔产区的重要害虫,在福州地区主要为害秋梢。受害后除影响柑桔生长和产量外,尚能引发疮痂病和溃疡病加重为害。笔者近几年在福州地区柑桔害虫综合防治工作中,着重调查柑桔秋梢不同抽放期与潜叶蛾为害的关系,结合控梢、施肥和灌水等综合措施,促进秋梢适时整齐抽发,减少喷药次数,减轻潜叶蛾为害,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将未结果幼龄树和幼龄结果树控制柑桔潜叶蛾为害的综合措施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地在温州蜜柑栽培上,普遍采用稳果后的7月底集中放秋梢、新梢长0.5厘米及其后10天各喷一次药的技术措施,对防治潜叶蛾十分有利。但肥水条件较好的沿江沙壤土桔园,实施该技术后往往效果不佳,其表现是:潜叶蛾为害重,虫叶过半;秋梢  相似文献   

3.
柑桔潜叶蛾田间消长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曹夷泉(福建省武夷山市经济作物局354300)柑桔潜叶蛾是为害柑桔新梢的主要害虫。受害叶的伤口易感染溃疡病,极易脱落,致使新梢生长不充实,影响树势,降低光合效能。近年各地柑桔发展很快,然而有相当部分柑桔园在防治潜叶...  相似文献   

4.
潜叶蛾是为害柑桔夏秋梢的主要害虫之一.往往使柑桔叶片功能降低、病害加重,特别易引起溃疡病.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方法效果很好.1 及时抹芽控梢由于潜叶蛾只能为害柑桔幼嫩叶片,所以,夏、秋梢期要及时抹芽控梢,摘除过早或过晚抽发不整齐的嫩梢,统一放梢,促使夏、秋梢抽发整齐、健壮.减少潜叶蛾的食料,降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5.
夏秋梢抽生期间除柑桔潜叶蛾外,受柑桔卷叶蛾、凤蝶幼虫、袋蛾为害也相当严重。 1984年7月底至8月初我们采用早秋梢长1~3厘米时喷6000~8000倍20%速灭杀丁乳油,防治柑桔潜叶蛾效果达到100%,药效长达15天,同时兼治了上述害虫和套种于  相似文献   

6.
潜叶蛾是垫江县柑桔秋梢的主要虫害,分布广,以苗圃及低龄幼树发生危害最重,成年树次之。柑桔潜叶蛾严重影响新梢自然生长,影响翌年开花结果,并为红、黄蜘蛛等害螨提供越冬场所,诱发其它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正>潜叶蛾是为害柑桔夏秋梢的主要害虫之一。往往使柑桔叶片功能降低、病害加重,特别易引起溃疡病。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方法效果很好。1及时抹芽控梢由于潜叶蛾只能为害柑桔幼嫩叶片,所以,夏、秋梢期要及时抹芽控梢,摘除  相似文献   

8.
周光萍 《浙江柑橘》1999,16(3):30-30
柑桔潜叶蛾是黔北地区柑桔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近几年,黔北地区大量发展柑桔,幼龄桔园增加,该虫发生越来越重,老桔园也大量发生潜叶蛾为害的情况。通过几年的调查和摸索,掌握了黔北柑桔潜叶蛾的发生规律,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总结于后。回黔北柑桔潜叶蛾的发生规律柑桔潜叶蛾在黔北一年发生8~10代,6-vr==lirlAI发育JM30天、18.5天、19天、18天、17天、18天、20天、30天、30天和92天。一般卵期2~4天;幼虫期5~10天,第川代可达30天;蛹期6~12天,第10代可达85天。成虫寿命2~5天。主要以蛹和老熟幼虫在晚秋梢或冬梢嫩叶表皮…  相似文献   

9.
柑桔潜叶蛾是柑桔的主要害虫,为害柑桔新梢、嫩叶、被害叶片卷曲,不能正常生长。1987年,我地推广应用菊酯类农药,有效地抑制了潜叶蛾的为害,但长期使用菊酯类农药,致使柑桔潜叶蛾产生了抗药性,防效不佳,甚至无效果。为了探索防治潜叶蛾的有效药剂,我所于1986~1990年应用万灵等药剂进行防治潜叶蛾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1、供试药剂:①24%万灵水剂(美国杜邦公司);②50%特灵可湿性粉剂(广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科委(93)国科外字176号文和广西科委桂科外字22号文,笔者于1995年2月18日赴西班牙瓦伦西亚农业研究所进行为期6个月“酸性水果合作研究”,其中柑桔潜叶蛾是合作研究内容之一。现在笔者将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citrellaStainton)的分布,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为害及综合防治情况简报如下:一、为害及世界分布1.为害:柑桔潜叶蛾主要为害柑桔嫩梢、嫩叶,导致叶片卷曲、畸形,影响光合作用。受害严重时,受害部分的叶面积会枯死和整张叶片脱落。特别对苗木和幼树影响大。在柑桔溃疡病发生地区,柑桔潜叶蛾为害造成的伤口更有利…  相似文献   

11.
柑桔潜叶蛾是为害柑桔新梢的重要害虫。受害最重的是夏、秋梢,受害率一般为60—75%,对柑桔生产威胁甚大。潜叶蛾以幼虫潜食嫩梢幼叶表皮下层组织,形成银白色弯曲蛀道。被害后的叶片,叶绿体受损,削弱了光合作用,新梢不充实,延迟幼树结果,影响成年树的花芽分化、花质和座果。同时幼虫为害的伤口,有利于溃疡病菌侵入,往往诱致溃疡病的大发生。此外,受害的幼叶卷缩,为  相似文献   

12.
潜叶蛾是柑桔夏秋季嫩梢上的主要害虫,尤其是在8月以后抽出的秋梢上为害更为剧烈。为害严重时叶片全部卷缩,嫩芽抽出0.5厘米潜叶蛾就开始产卵,直到新梢伸长到顶叶超过3厘米始止。在嫩梢上的侵害期达20天以上。以往防治潜叶蛾常用的磷胺和西维因药剂,近年来普遍发生抗性,药效显著下降。1980年我们在药剂筛选试验中,找到施用超微剂量的杀灭菊酯防治潜叶蛾有显著的效果。它的杀虫特点是:使用超微量10ppm浓度(即20%杀灭菊酯配水20000倍)能兼治幼虫和卵,击倒力强,不污染环境,持效期长,可减少喷药次数,降  相似文献   

13.
前言 柑桔潜叶蛾是柑桔新梢的主要害虫。幼虫潜食叶肉,蛀道曲折迂回,阻碍幼叶伸展发育,新叶卷缩弯曲,缩短叶龄,影响树势,降低光合效能,且易感染溃疡病害。成虫产卵分散,为害面大;幼虫有薄膜严密保护,化学防治效果差。近年来,科学工作者提出对潜叶蛾进行预测预报,实行提前或推迟柑桔放梢期的方法,减轻为害。但是柑桔梢期有它的特定时期,提前或推迟放梢期,都会影响柑桔梢的质量和来年产量。目前,防蛾工作仍不理想,潜叶蛾仍大量而严重地危害柑桔生产。  相似文献   

14.
Dacarzol防治柑桔潜叶蛾试验初报叶琪明,王强,李振,包环玉,谢远忠(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杭州310021)(宁海县农业局植保站)桔潜叶蛾是柑桔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我省各柑桔产区普遍发生,主要为害柑桔嫩梢、嫩芽、嫩叶,影响柑桔产量和品质。为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潜叶蛾在柑桔秋梢上发生比较严重,对柑桔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其幼虫危害新梢嫩叶,潜入嫩叶表皮下蛀食,形成银白色蜿蜓隧道。受害叶片卷缩或变硬,易于脱落。幼虫为害的伤口有利于溃疡病菌侵入,常诱发溃疡病大发生,其被害卷叶又为柑桔红蜘蛛、卷叶蛾等多种害虫提供了越冬场所,增加了越冬害虫防治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在我国各柑桔区普遍发生,是柑桔夏秋季嫩梢上的主要害虫,尤其是8月以后抽出的秋梢为害更为剧烈,严重时全部新叶卷缩.潜叶蛾侵害嫩梢期很长,从芽片抽出0.5厘米时成虫就开始产卵,直到新梢伸长到顶叶超过3厘米以上始止,在嫩梢上的侵害期达2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7.
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属鳞翅目,潜叶蛾科,是为害柑桔新梢嫩叶的主要害虫。在四川江津地区一年发生10代,世代重叠。完成一个世代发育最短13天,最长43天,平均234天,越冬代长达114天。以蛹和老熟幼虫在冬梢嫩叶表皮下越冬。  相似文献   

18.
柑桔潜叶蛾又名绘图虫,以幼虫潜入嫩梢、嫩叶表皮下取食叶肉,形成白色弯曲的虫道,使叶片卷曲硬化,新梢生长差,影响幼苗树冠的形成和成年树的树势与开花结果。潜叶蛾以蛹和2—3龄幼虫在秋梢、晚秋梢上越冬,于翌年4—5月发生,6—9月猖撅为害,夏、秋梢受害最烈。其防治方法是:  相似文献   

19.
柑桔潜叶蛾田间消长规律及控梢防治曹夷泉(福建省武夷山市经济作物局354300)一、虫情观察调查选择我市仙店村为害较重的20株甜橙(七年生)为观察树,每株调查嫩梢4枝,每梢查3片嫩叶,每次共查240片嫩叶。从1994年3月1日~1995年2月28日,每...  相似文献   

20.
广东柑桔潜叶蛾种群动态及放秋梢适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同一年中3个柑桔园及同一柑桔园连续3年柑桔潜叶蛾的卵量消长动态;并在不使用农药无人为干预的苗圃内连续一年调查潜叶蛾幼虫密度,叶片受害率及幼虫自然死亡率。发现潜叶蛾在广州及其附近地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即一年中气温最高期间,有一个短暂的卵量低谷。利用此谷期在正常挂果园促放秋梢,不喷杀虫剂或只喷一次杀虫剂,新梢虫叶率均在受害允许界限以内。在广东省多年多点推广应用,均取得高效,低成本,少污染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