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语言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沟通交流、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趋同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际间的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翻译不仅是单纯的语义层面的转换,还包括文化内涵的转移。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意象的保留、替换、中性化处理都涉及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的选择。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策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以后的翻译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礼貌现象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中。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社会的正常发展都离不开礼貌语言的运用。但礼貌因文化差异有不同的语用方式。通过英汉礼貌的语用对比、语用失误可能引发的交际冲突来分析其产生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社会功能在于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融洽与和谐,消除抵触并促成合作。礼貌语言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交流的必要手段,但由于东西方文化价值差异和语用习惯的不同,人们对礼貌的理解、处理和运用方式各不相同。通过对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目的在于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和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是指跨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界线的文化。高校学生常见的翻译错误原因是:一味地直译(按字面义翻译),依赖自己的代码、习惯和思维方式去理解外国语言,不了解异国语言的结构特点和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涉及到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转换,必然涉及到语用问题。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探讨了语用等效翻译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求得语用等效以避免翻译中的语用失误,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其目的和特点是语言文化的交流。翻译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翻译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文化教学。教师应该将翻译理论和实践教学与文化导入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跨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提高其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7.
空缺是语际交际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文化现象,它在语言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产生,是指某个民族所具有的语言、文化现象在另一民族中并不存在。空缺现象充分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表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理所当然地成为民族文化语义的保存者。通过若干实例分析了文化空缺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不同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人类文化的多 样性,文化传播使得不同民族与国家的人们可以分享人类灿烂文化的共同成果。运动休闲、娱乐在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存在很 大差异,但由于它所具有的娱乐性、游戏性、健康性的特点,使得运动休闲方式乃至运动休闲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频繁和广阔 。这期间,文化认同是运动休闲娱乐跨文化传播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各种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而文化的民族性特点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这一点,分析、了解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才显得尤为重要。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有效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译者对英汉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译作的质量,本文试着从词汇的角度来探讨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不同的文化信息,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维译汉的作品为载体,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作品中词句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和对应,探讨这种差异或对应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心理,使我们更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