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业学报》2009,18(5):176-183
根据同源序列区域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 及RACE 方法从盐生植物大叶补血草中分离了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的cDNA(LgNHX1,GenBank登录号EU780457)。LgNHX1的cDNA 全长为2397bp,5′端非翻译区长度为512bp,3′端非翻译区长度为229bp,其中包括12bp的poly(A)尾巴,中间的开放读码框为1656bp,编码1个550个氨基酸的多肽,推测分子量为61kD。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LgNHX1与北滨藜、小麦、盐角草和拟南芥液泡Na/H 逆向运输蛋白的一致性分别为82.62%,82.01%,80.64% 和75.86%。预测分析表明,LgNHX1具有11~12个跨膜结构区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蛋白(LgNHX1)与液泡型的Na/H 逆向转运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与质膜型的Na+/H+ 逆向转运蛋白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2.
《草业学报》2009,18(3):103-109
用农杆菌介导法将AtNHX1基因导入菊苣中,共获得42株卡那霉素(Kan)抗性再生植株。经过PCR 检测、Southern杂交和RT-PCR 检测表明,AtNHX1基因已成功整合到菊苣基因组中,并且能够正常转录。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诱发的愈伤组织进行耐盐生长试验,结果显示,相同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野生型愈伤组织。施加梯度NaCl胁迫后,植株叶片K 和Na 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叶片比野生型积累更多的Na 和K ,维持较高的K/Na ;叶片相对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野生型。上述结果表明,AtNHX1基因的导入和表达在提高菊苣耐盐性的同时减轻了盐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荷斯坦牛红细胞Na+ -K+ -ATP酶的分子结构和基本特征、分布、作用机制、调控机制、生理功能、影响因素及其与热应激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小鼠脑组织高能X射线照射后K+、Na+、Ca2+、LDH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50Gy高能X射线1次或分2次(每次75Gy,间隔24h)照射小鼠全脑,1周后处死小鼠,立即取出全脑称重(湿重)后测定。结果,1次与分2次照射,对脑组织靶区产生相同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即引起脑组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Na+、Ca2+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K+含量下降(P<0.05)。  相似文献   

5.
用EooRI+HindⅢ双酶解含鸡α-珠蛋白基因5′端核基质附着区(MAR)、小鼠金属硫蛋白基因启动子(MT-1)和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基因的pMTSMCAG质粒,0.6%琼脂糖凝胶电泳,玻璃乳回收纯化MAR/MT/hIGF-1片段(3.9kb),用该片段制备转基因兔。利用水平显微注射系统注射1-细胞兔胚胎468枚,移植到36中受体兔,获得8只阳性兔(显示出约600bp外源DNA  相似文献   

6.
信号分子H2O2 调节抗氧化系统提高高羊茅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试验,利用10mmol/L 的H 对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外源低浓度H对高羊茅叶片中抗氧化系统的调控作用及其对高羊茅抗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 可能作为信号分子预先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变抗氧化剂的浓度,从而减轻随后发生的热胁迫对草坪草造成的氧化伤害;在胁迫过程中POD 和CAT 活性在H 预处理后增加不显著,热胁迫本身增加了POD 的活性,但是降低了CAT 活性,POD 对于提高高羊茅的耐热性可能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外源H 显著影响了高羊茅叶片中的AsA-GSH 循环,其中处理植株中的APX、GPX 和GR 的活性在热胁迫过程中增加20% ~110%,GSH/GSSG 下降了80%,与高羊茅抗热性的提高密切相关。可见信号分子H2O2 可以通过调控高羊茅的抗氧化系统提高其抗热性。  相似文献   

7.
 以象草苏牧2号和N51(对照)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海盐浓度胁迫下幼苗根、茎和叶中Na 、K 、Ca2 和Mg2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的分配与运输规律。结果表明,苏牧2号和N51植株各部分Na+ 含量均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K 、Ca2 、Mg2 含量和K/Na 均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10g/L 海盐浓度胁迫后,苏牧2号根中Na 含量显著高于N51。4~10g/L 海盐浓度胁迫后,苏牧2 号茎中Na 含量总体上显著低于N51,叶中Na 含量苏牧2号均低于N51,但不同胁迫时间下差异不尽相同;苏牧2号根、茎中K 含量总体显著高于N51,苏牧2号和N51 叶中K 含量高低则不尽相同;苏牧2 号叶中K/Na 总体显著高于N51;苏牧2 号的S/Na+ (茎/根)除4g/L 处理后第7天苏牧2号低于N51外,苏牧2号均高于N51,是其运输系数的1.02~2.19倍。表明苏牧2号的S/Na+(茎/根)高,使得根系能截留更多的Na和向茎选择性运输更多的K,提高茎中K/Na,同时其叶片中保持了高K/Na,从而减小植株受盐害程度,是苏牧2号耐盐性比N51 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年生黑麦草制取燃料酒精发酵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  郭和蓉  张兴龙  李强 《草业学报》2012,21(1):220-228
 以分别经过酸预处理(1% H2SO4)和碱预处理(10% NaOH),再用绿色木酶酶解的一年生黑麦草邦德(Abundant)为材料,进行了燃料酒精发酵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预处理后,方案1(普通酵母+毕赤酵母,体积比7∶3)的相对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37℃,菌株浓度10%,pH5.5,时间48h。方案2(普通酵母+毕赤酵母+黑曲霉,体积比7∶3∶2)的相对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37℃,菌株浓度12%,pH5.5,时间48h。2种方案中,菌株浓度和发酵温度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酸碱预处理而言,均是发酵方案2 的原料酒精转化率相对较高,分别为8.36%和8.39%,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金沙湾乡村俱乐部海滨雀稗草坪杂草及化学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光  沈正高  杜金荣  高祥 《草业学报》2009,18(3):214-223
 本研究于2006-2008年在江苏金沙湾乡村俱乐部进行,明确该球场有草坪杂草29科95种,其中禾本科19种,莎草科3种,阔叶草27科73种。其中春季萌发的有50种,秋季萌发的36种,春、秋季都萌发的9种。建场初,杂草种类仍保留原生态系的痕迹,经过草坪管理特别是剪草及应用除草剂,杂草种类转为以草坪伴生杂草为优势种。田间杂草化学防除试验表明,砜嘧磺隆(Rimsulfuron,n {[(4,6-dimethoxy-2-pyrimidinyl)amino]carbonyl}-3-(ethylsulfonyl)-2-pyridinesulfonamide)0.045~0.030kgai/hm 与嗪磺隆[Chlorsulfuron,1-2-chlorophenylsulfonyl-3-(4-methoxy-1,3,5-triazin-2-yl)urea]0.0200~0.0228kgai/hm 混配秋季在海滨雀稗应用,药后61和115d,对禾草和阔叶草防效为65.4%~94.8%。氯吡嘧磺隆(Halosulfuron methyl,methyl5-{[(4,6-dimethoxy-2-pyrimidinyl)amino]carbonylaminosulfonyl}-3-chloro-1-methy-l 1H-pyrazole-4-carboxylate)0.0375~0.0525kgai/hm 与砜嘧磺隆0.045~0.030kgai/hm2 混配秋季在海滨雀稗应用,药后49和103d,对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早熟禾防效为69.4%~71.2%。砜嘧磺隆0.06kgai/hm、氯吡嘧磺隆0.0675kgai/hm 及嗪磺隆0.0228kgai/hm对建植1年的海滨雀稗(品种:Salam)生长无影响或甚微,砜嘧磺隆0.18kgai/hm 药后2~4周对海滨雀稗有可见影响,直到药后36周才恢复。  相似文献   

10.
利用RAPD技术构建四倍体苜蓿遗传连锁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扩增DNA 多态性分子遗传标记(RAPD)对F2 群体进行分析。F2 群体由F 群体(高产紫花苜蓿×高抗黄花苜蓿得到F代)自交获得。应用MAPMAKER/EXP(3.0)与JionMap4.0并结合MapDrawV2.1软件构建四倍体苜蓿的遗传连锁图谱。从19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2个引物,对94个F 个体及F 双亲DNA 样本进行了RAPD 扩增,共获得51个RAPD 标记,构建了四倍体苜蓿分子遗传连锁框架图,其中包含8个连锁群,标记覆盖的基因组总长度约为1261.5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24.73cM。本图谱为构建饱和的四倍体苜蓿分子遗传图谱提供了框架结构,为进一步开展苜蓿分子遗传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