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氢气是目前最常用的清洁能源,具有能量含量高和清洁燃烧的特点。制氢的方式有多种,生物制氢与传统物理和化学工艺制氢相比,是最清洁的一种方法。然而,大规模生物制氢的产氢量与产氢率往往受到各种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近年来的许多研究突破了环境因素的限制,从微生物代谢、能源来源及微生物产氢关键酶等方面有效提高了微生物产氢效率。本文总结了生物制氢的几种主要方法,详细讨论了光合细菌产氢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有效促进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生物制氢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为工业大规模制氢、减轻环境污染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也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与其他燃料相比,氢燃烧时最清洁,除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物和粉尘颗粒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经过适当处理也不会污染环境,且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除燃烧外,又可以用于燃料电池,或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太阳能光化学分解水制氢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水的化学成分较  相似文献   

3.
前沿     
《中国农村科技》2014,(2):12-13
<正>中国科大提出光解水制氢新机制据科技日报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杨金龙教授研究组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光解水催化机制,使得利用红外光进行光解水制氢成为可能,为今后利用太阳光所有频率的能量铺平了道路。杨金龙研究组提出本身具有电偶极矩的二维纳米催化剂,可突破传统理论对催化剂吸收单个光子能量的限制,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氢能源开发与生物制氢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氢能是高效清洁环保型能源 ,在我国发展氢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物制氢在开发氢能源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地位 ,生物制氢技术目前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应加快发展生物制氢技术研究的步伐 ,早日实现这一技术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陈昱杉  李琦  郑博  白章 《油气储运》2023,(7):763-773
风光波动电源发电制氢是实现风光资源高效消纳、平抑出力波动并网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风光资源的不稳定属性直接影响制氢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此,以风光氢储一体化系统为基础,分析制氢系统动态特性,并结合系统运行策略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进行该系统的容量配置优化,进一步评估系统的经济性。结合案例分析表明:风光互补发电制氢可以有效平抑风光发电波动,其制氢效率相比单一光伏制氢的10.25%和单一风电制氢的23.39%,提高至32.17%,且风光互补制氢的经济效益显著优于单一制氢,当售氢价格为29.85元/kg时,内部收益率可达8%,研究成果可为开展风光制氢技术的能效和经济评价提供参考。(图11,表4,参21)  相似文献   

6.
氢气是一种清洁的、可更新的能源.与其他制氢方法相比,生物制氢具有无污染、成本低、可再生等优点,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制氢技术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详细描述了光合产氢细菌及发酵产氢细菌等主要产氢生物的产氢机制.  相似文献   

7.
光合细菌微生物产氢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光合细菌的光合放氢、黑暗产氢机制和催化产氢的酶,固定化、混合培养、先生物反应器和基因工程等实用化技术在光合细菌产氢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光合制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能源植物芒为材料,经过硫酸预处理后接种厌氧污泥,研究其产氢特点。结果表明,芒草秸秆经过硫酸预处理后,发酵产氢的速率和体积分数都明显增高。芒(Miscanthus sinensi)是高大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具有密度高、生物量大等特点,被当做能源植物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但关于芒的生物制氢研究尚未见报道。此研究以芒为材料,研究其产氢特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气象探空水电解氢逐步普及,如何安全高效制氢成为首要技术难题。本文将从技术层面来分析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从工作环境、操作方法、设备运转等方面提出相关安全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Bi系光催化材料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一类新型光催化剂,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和合适的带隙,价导带位置可调,是一类性能优异、环境友好型、结构可调的光催化剂,在环境与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Bi系光催化材料的种类,系统综述了形貌调控、表面缺陷引入、晶面构建、表面等离子体修饰、元素掺杂、构建异质结等结构调控方法,分析了光催化性能增强作用机制,并重点总结了铋系光催化材料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固氮、产氢等环境净化和能源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对Bi系光催化材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降解汽车尾气的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道路交通工程中利用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降解汽车尾气中NOx、CO2、O2、CO、HC有害气体,根据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和特性,研究确定了对光催化材料的测试方法,设计了测试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利用该测试系统对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材料的实测表明: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合理,运行稳定、可靠,既可满足对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材料的测试,又可对汽车尾气进行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12.
(Ni-W-P)-TiO2纳米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催化析氢性能较好的复合电极。方法用电沉积法制备了(Ni-W-P)-TiO2复合镀层电极,并通过测定阴极极化曲线、塔菲尔曲线和交流阻抗对Ni、Ni-W-P和(Ni-W-P)-TiO2电极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温度为20℃时制得的(Ni-W-P)-TiO2电极催化性能最好;在电流密度j=100mA·cm-2时,电极比Ni电极电势高326mV,比Ni-W-P电极高105mV;25℃时(Ni-W-P)-TiO2电极的表观交换电流密度J0是NiW-P电极的1.42倍,是Ni电极的143倍,其表观活化能较Ni-W-P降低了11.54kJ·mol-1,电化学电阻Rt减小20Ω·cm-2。结论 (Ni-W-P)-TiO2电极的催化性能较好,可以作为廉价、高效的催化析氢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以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作为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反应装置,并采用纯菌种R3为产氢菌株,对发酵法生物制氢反应系统的启动和运行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糖蜜废水为发酵底物,在温度为(35±1)℃、水力停留时间为8h的条件下,反应器具有持续产氢能力,并在16d运行后达到稳定.此时COD平均去除率28%左右,氧化还原电位在-445mV~-420mV,产气量约6.6L/d,氢气体积分数59.4%,产氢效果显著.这表明R3是一株高效产氢菌株,可以应用于连续流制氢工艺.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开发能在光照条件下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的高效、稳定催化剂.以四异烷氧丙基钛为钛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胺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直接嵌入的方式制备了Co掺杂的具有纯锐钛矿型的介孔二氧化钛Co/MTiO2,并用BET、XRD、HRT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确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该材料为高度有序、高度热稳定和高比表面积的纯锐钛矿型的介孔二氧化钛材料.在高压汞灯光源的照射下催化降解农药乙酰甲胺磷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乙醇重整制氢催化关键技术在于提高催化剂的:寿命。所研制的稀土金属氧化物基复合催化剂,对乙醇重整制氢反应在250~350℃区间具有较高的氢气选择性和较低的甲烷选择性,300~350℃连续寿命已经突破2000h。该结果对乙醇氢燃料或混合燃料车,以市区平均时速40kmv计算,可实现寿命80,000km。以单分散的特殊微米尺寸花球状CeO2、Y2O3和La2O3为基的复合催化剂不但在制氢反应的选择性及活性方面优于传统的催化剂,并具有起活温度低、炭沉积显著减少、循环稳定性好的特点。稀土低廉的价格也利于催化剂大批量生产。因此,乙醇低温重整制氢催化技术已经处于商业化的前夜。  相似文献   

16.
发酵法制氢的原理·工艺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鑫  吴洪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23-426,442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的新能源,有很多重要的工业用途。发酵生物制氢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未来的可再生能源的制备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介绍了发酵产氢细菌的菌属、产氢机理以及发酵法制氢的工艺,讨论了当前微生物发酵制氢技术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制氢和用氢是全国高空探测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该业务存在一定危险性。阐述了致使氢气燃烧和爆炸的因素以及制氢和用氢工作的安全与防范,以为高空探测业务中的制氢与用氢安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对稠油黏度高、开采困难等问题,可利用水热催化降黏剂来降低稠油黏度。以不饱和脂肪酸、SO3及金属无机盐反应得到系列双亲水基团的磺基脂肪酸盐,并与煤焦油、低分子醇复合得到双亲催化降黏体系,通过试验测试其表面活性和降黏性能。研究表明,温度上升时稠油黏度呈幂级数下降,提高温度可以大大降低稠油黏度,且稠油黏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选取0.2%的碱加量较为合适;选择TM作为稠油降黏的催化剂,其加量为0.65%。  相似文献   

19.
以太阳光为光源,利用玻片药膜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浓度、水质硬度、pH和共存离子等因子对阿维菌素乳油、水乳剂和微乳剂3种液体剂型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阿维菌素液体剂型光解率随光照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在试验初始浓度范围内,3种阿维菌素制剂光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且与药液浓度呈负相关.在不同浓度、pH、共存离子条件下,阿维菌素的光解速率均表现为乳油>水乳剂>微乳剂,pH对单一剂型光解有较大影响,而共存离子对其影响作用较小.在不同浓度硬水条件下则表现为随水质硬度增加,微乳剂半衰期减少,水乳剂和乳油略微增大,在蒸馏水下的半衰期为微乳剂>水乳剂>乳油,而在684 mg· L-1硬水时半衰期为水乳剂>微乳剂≈乳油.相比于乳油,微乳剂和水乳剂光解速率较慢,可以有效延长阿维菌素持效期,进一步提高阿维菌素在田间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制2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方法]通过对溶剂、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等种类的选择和用量进行试验,优化了2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的研制配方.[结果]2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配方:高效氯氰菊酯原药20.0%,200#溶剂油20.0%,复配乳化剂8.0%,稳定剂TBHQ溶液8.0%,增稠剂黄原胶溶液0.1%,抗冻剂乙二醇2.0%,自来水补足100%.该水乳剂外观为乳白色、均一稳定、流动性较强的液体,滴入水中能迅速呈雾状分散;经各指标性能测试,该配方乳液稳定性达到合格标准.[结论]该配方经过外观、分散性及各种稳定性能的检测,综合评价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