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新技术》2006,(3):12-13
此病造成芹菜叶、梗成斑块溃烂。在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0~700倍液能有效地防治。  相似文献   

2.
<正>一、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为鲜绿色水浸状斑,逐渐变为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液,干后具白痕,病部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和果实上病斑为水渍状圆斑,潮湿时有白色黏液,干枯后为白色。防治方法:可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30%DT杀菌剂500倍液,或5%百菌清粉尘剂1000倍液喷施,防效较高。  相似文献   

3.
1.防治病虫:小麦锈病有叶锈、条锈、秆锈三种。防治锈病可用25%三唑酮35~50克对水50公斤,在发病初期用药,连续喷2~3次。或用12.5%速保利20~3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赤霉病在小麦扬花期侵害麦穗,表现为“红穗”,可用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  相似文献   

4.
西瓜疫病 ,又叫疫霉病 ,近年已成为危及西瓜生产的主要病害 ,此病由真菌德氏疫霉和辣椒疫霉侵染所致。除为害西瓜外 ,甜瓜、黄瓜、南瓜、西葫芦和冬瓜等也能感病。常年一般发病减产二至三成 ,严重的可达五成以上 ,甚至绝收。1 症状西瓜疫病从苗期到结果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 ,子叶上出现圆形水渍状暗绿色病斑 ,后中部变成红褐色 ,幼苗近地面处缢缩、倒伏至枯死。成株期感病 ,叶面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湿度大时软腐似水煮 ,干燥时易破碎。茎基部发病初期呈暗绿色水渍状纺锤形凹陷病斑 ,然后腐烂 ,病部以上枯死。果实发病则…  相似文献   

5.
付秀春 《北方牧业》2003,(12):30-30
<正> 苜蓿病害种类繁多,全世界已发现70余种。从目前国内各地已知病害发生的情况看,苜蓿锈病、霜霉病、褐斑病、白粉病、菌核病及炭疽病等是我国紫花苜蓿的主要病害。苜蓿褐斑病又叫普通叶斑病。是苜蓿的严重病害,发病区叶片大量脱落,牧草和种子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对苜蓿生活力也有较大影响,该病在苜蓿整个生长季节都可发生。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点状浅色褪绿斑,病斑逐渐扩大,多呈圆形。后期病斑上有褐色的盘状隆起。病斑自植株下部叶片向上蔓延,极易脱落。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减少发病。③在病害没有蔓延开时尽快收豁。④使用药物喷洒防治。70%代森锰锌600倍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剂500~1000倍液。苜蓿霜霉病广泛发生于温带地区。一年有两个发病期,通常在春夏或初秋流行。  相似文献   

6.
<正>1.黄瓜霜霉病霜霉病是黄瓜上发生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生后对黄瓜造成的损失很大,能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一半以上。在温度16℃~24℃,湿度80%以上时,较适宜霜霉病的发生。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多在开花结果后发生,从下部老叶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水渍状、浅绿色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病斑颜色变化为绿色、黄色,最后变为褐色,潮湿情况下叶片背面病斑上长  相似文献   

7.
1 主要病害1 1 白粉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严重时果实及果梗也可发病 ,病斑表面产生白色粉状物是此病的主要特征。发病初期 ,叶片出现暗色污斑 ,花瓣呈紫红色 ,幼果部分出现紫红色斑点 ,后期病斑变紫褐色 ,叶片变脆、焦枯 ,果实发育受阻 ,着色不好 ,失去商品价值。该病发育的适宜温度为 2 0~ 2 5℃ ,相对湿度大于 70 %的无雨水气候 ,植株郁闭 ,空气潮湿 ,通风透光不良 ,白粉病发生严重。此病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可发生。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 ,及时清除园内杂草及腐烂病叶。 (3)药剂防治。移栽前用…  相似文献   

8.
梨叶枯病是甘肃省梨树上近几年发生的一种新病害 ,仅分布在甘肃临夏、兰州、定西和天水等地。发病梨园病叶率多为 6 0 %~ 10 0 % ,病情指数 4 0~90 ,病叶上布满病斑 ,引起叶枯早落 ,树势早衰 ,严重影响梨树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产生直径 0 5~ 1mm的紫褐色小斑 ,后扩大为 2~ 4mm近圆形病斑 ,病斑周围有宽窄不等的紫色边缘。病斑中部初为黑色后变灰褐色 ,微下陷 ,并有大量黑色小颗粒 ,即病菌子座。叶片背面病部多呈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 ,病部产生灰白色霉层 ,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一片叶上有病斑 30 …  相似文献   

9.
《山东饲料》2014,(10):27
<正>禾技是世科姆公司开发的高效保护和治疗杀菌剂,对大姜茎基腐病、斑点病、炭疽病等病害有非常好的保护与治疗活性,同时具有明显的刺激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强抗逆性等功效。剂型先进,颗粒均匀,溶于水后崩解速度快,施用方便。其施用方法如下:一、防治茎基腐病发病前用75%禾技3000倍液喷雾或20%西普达12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用17%禾技1500倍液或12%  相似文献   

10.
核桃作为特种果树,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核桃也要注意防治病虫害。核桃褐斑病。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较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年多次侵染,5—6月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防治方法: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一次122 0 0波尔多液或5 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 0 0~80 0倍液。冬季清除病叶和结合修剪剪除病梢,深埋或烧掉。核桃黑斑病。果实受害,果面上先产生微隆起的近圆形褐色小软斑,以后软斑逐渐扩大,成片变黑并凹陷,外围常有…  相似文献   

11.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3,40(3):49-50
问:今年4月上旬开始,我们村的桑园大多数叶片上布满橙黄色粉末,病叶严重的呈金黄色畸形卷曲,这种桑病对桑树产量影响很大,病叶蚕不喜食,不知是什么病?如何防治?答:根据您的描述,判断为桑树赤锈病。1防治对策1.1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芽、病叶,集中烧毁。以后每隔7~10天巡视检查摘除一次,直到不再见有病芽为止。夏伐和冬伐时,把病枝叶全部收集运到远离桑地的地方烧毁,不要遗留病枝叶于桑地上。1.2药剂防治:1.2.125%粉锈宁1000倍液喷洒桑树枝叶。1.2.2用代森铵100倍液喷洒,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残毒期7天。1.2.3用40%拌种灵300倍液喷洒,…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经济的柑橘绿斑病防治药剂,2016年-2017年在重庆永川区吉安镇黄沙村柑橘园采用生石灰粉、99.5%冰醋酸液、29%石硫合剂水剂和硫酸铜4种药剂对柑橘绿斑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的各处理对柑橘绿斑病均有防治效果,其中生石灰粉50倍液和80倍液与99.5%冰醋酸液100倍液和150倍液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是84.40%、79.49%、84.44%和79.53%,经方差分析,4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其它处理防治效果较差,综合考虑,建议生产上使用生石灰粉80倍液防治柑橘绿斑病。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杀虫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作用,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辛硫磷、丙溴磷、乙酰甲胺磷、高效氯氟氢菊酯、杀虫双、除虫脲、噻嗪酮、阿维.哒螨灵、吡虫.三唑磷等9种药剂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效果。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氢菊酯EC 600倍液,对井上蛀果斑螟卵的触杀效果最高,校正死亡率达98.67%;40%辛硫磷EC 250和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EC 300倍液、37%噻嗪酮SC 250倍液、20%吡虫.三唑磷EC 150倍液处理,校正死亡率均在90%以上。此外,40%辛硫磷EC 1 000和1 500倍液、40%丙溴磷EC 2 000和2 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EC 6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 800倍液、25%杀虫双AS 100和150倍液、25%除虫脲2 500倍液、8%阿维.哒螨灵EC 1 500倍液和20%吡虫.三唑磷EC 150倍液的触杀效果均高于80%。综合试验结果考虑,防治井上蛀果斑螟,可使用40%辛硫磷EC 500~10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EC 300~6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 600~800倍液、37% 噻嗪酮SC 250倍液和20%吡虫.三唑磷EC 100~150倍液对该虫的卵期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黄鳝"发狂病"一般发生在6月~9月。病鳝一般不开口吃食,时常会在网箱内呈箭状快速游动,或缠绕在水草上,口张开,全身抽动发抖。水清时还可见病鳝呈"S"状或"O"状旋转挣扎。病鳝在手中可明显感到其身体僵硬,体表黏液少或无黏液,无明显外伤或溃烂。发病初期,  相似文献   

15.
以草铵膦、百草枯和草甘膦3种灭生性除草剂进行桑园杂草防除试验,以及对家蚕的毒性试验,评价新一代除草剂草铵膦的药效和安全性。200 g/L草铵膦AS 150倍、100倍和75倍稀释药液对桑园杂草的田间防除效果与30%草甘膦AS150倍稀释药液相近(P0.05),均优于200 g/L百草枯AS 100倍稀释药液(P0.01),除草的速效性明显优于30%草甘膦AS150倍稀释药液,持效期在30 d以上,比200 g/L百草枯AS 100倍稀释药液明显延长。200 g/L草铵膦AS对家蚕3龄起蚕的24 h急性经口毒性(LC50)为421.366 2 mg/L,其毒性高于30%草甘膦AS(LC506 000 mg/L),低于200 g/L百草枯AS(LC50=194.828 2 mg/L)。用200 g/L草铵膦AS 150倍、100倍和75倍稀释药液直接喷洒桑叶后3 d左右采叶养蚕,家蚕仍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症状;喷药后4~5 d桑树叶片枯黄,在桑叶上的残毒期5 d。建议在桑园使用200 g/L草铵膦AS 150倍稀释药液,应定向对杂草茎叶部位均匀喷雾,避免喷洒到桑树枝干和叶片,喷药后5 d内勿采叶养蚕。  相似文献   

16.
果梗炭疽病是造成桂北柑、南丰蜜桔和甜橙后期严重落果的主要病害。为害轻的果园落果率在5 %左右 ,为害重的果园落果率达 10 %以上。果梗炭疽病 8月中下旬已开始发生 ,感病始期 ,有叶果在叶片基部叶痕处发生 ,无叶果枝在近果蒂部果柄处发生。起初呈淡黄色病斑 ,后变褐色的枯柄或枯蒂 ,导致采前落果。发病条件是高温多湿 ,土壤板结和果园郁闭。病菌潜伏在树体内 ,条件适合时即发病。防治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剪去郁闭枝 ,增施有机肥 ,覆盖树盘 ,以保持土壤疏松 ,果园通风 ;二是及早喷药 ,当发现初期病斑即喷药 ,连喷 2~ 3次 ,每次间隔 10…  相似文献   

17.
牛胎衣不下为牛的产科常见病之一,尤以山区役牛和瘦弱孕牛多发.引发此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母牛产后子宫收缩无力,或胎儿与母体胎盘粘连.此病的诊断比较容易,胎儿产后12~24h胎衣不下即为此病,如治疗不及时会引起产牛并发症.常规治疗多采用子宫收缩药和胎衣剥离术.但手术剥离胎衣费时费力,母水牛手术难度更大,特别是在严冬或炎夏季节. 笔者曾用"指甲花白糖汤”治疗病牛36例,除4例胎衣滞留时间较长改用手术剥离外,其余32例疗效良好.大部份患牛只用1次见效,少数需用2次痊愈.现将用药情况介绍于下.1 药物新鲜指甲花(又名凤仙花)100~150g(干品50~100g)、白糖250~500g.2 药量按耕牛体重和肥瘦而定,体大肥壮牛1次用指甲花鲜品150g(干品100g),白糖500g.体小瘦弱牛用指甲花鲜品100g(干品50g)、白糖250g,1次灌服.3 服法将指甲花包碎拌白糖,加清水1000~2000ml放入锅内用文火煮开10min,凉后1次灌服.服后6~10h内胎衣自行排出,如不排出,患牛仍有努责现象,可按上法再灌1次.若无努责状,产仔后又超过36~48h,必须采用手术剥离法.  相似文献   

18.
1 主要病害1 1 脚腐病 为害症状 :植株根颈部皮层呈水渍状 ,褐色湿腐 ,具酒糟味并渗出胶液。在潮湿多雨季节 ,病害快速扩展到形成层以至木质部。严重时 ,根颈部树皮腐烂。气候干燥时 ,皮层硬化干缩。影响植株生长 ,叶片变黄、变小 ,缺乏光泽 ,极易脱落。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砧木 ,在适宜应用枳作砧木的地区尽量采用枳砧 ;加强栽培管理 ,增强树势 ,提高抗病能力 ;重病幼龄结果树可进行靠接换砧 ,效果较好 ;发病较轻的可先刮除病部 ,再选用 5 0 %多菌灵 4 0 0倍液或 5 0 %甲基托布津 2 0 0倍液涂抹病部。1 2 疮痂病 为害症状 :开始时叶片…  相似文献   

19.
1 .刮病斑涂药 :在春、秋、冬季节中刮除病斑深达木质部 ,涂 4 %农抗 12 0 10~ 50倍液或菌立灭 10~ 30倍液 ,然后用薄膜包扎 ,2~ 3个月可解除。2 .划刻涂药 :用刮树刀在病斑范围纵横割划 ,深达木质部 ,划刻间隔 1~ 2cm ,然后涂上 4 %农抗 12 0或菌立灭 10~ 30倍液即可。3.刮皮法 :此法在清除病源、减少复发方面有明显作用 ,宜用于大树且病斑相对较少的植株 ;若植株病斑很大 ,刮除病部树皮后 ,虽能控制其以后复发 ,但伤口创面处树皮完全愈合需 1~ 2年以上。划刻法不破坏树皮 ,新皮可在老皮下迅速长出 ,不影响果树的生长和结果。农抗 …  相似文献   

20.
1 病害1 1 炭疽病 主要为害当年新梢和果实。新梢一般在 6月上旬开始发病 ,持续时间长达 60天以上 ,果实在 6月下旬至 7月上中旬发病。发病初期新梢和果面出现小黑点 ,逐渐扩大呈圆形和椭圆形 ,被害枝条表皮呈黑褐色 ,病斑凹陷开裂 ,根部营养和果实发育受阻 ,造成病斑上部枝条枯死 ,被害果实容易硬化脱落。1 2 黑星病 主要为害柿树幼叶、幼枝及幼果。一般 4~ 5月份开始 ,5~ 6月份停止。发病时在叶片上形成深黑色星点病斑 ,四周有黄色晕圈 ,后期病斑硬化成疮痂状 ,感病植株生长不良 ,树势变弱 ,容易落叶 ,病果提前脱落 ,苗木发病较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