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普遍发生和流行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给养鸡业造成很大损失。它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发出罗音。成年鸡感染后,则以产蛋下降、产软皮蛋和畸形蛋为主要特征。雏鸡早期感染了传支病毒后,其输卵管的发育则受到抑制,长到成年鸡时成为不产蛋的“假母鸡”。 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传支)病毒存在着型的多样性和毒力的差异,不同抗原型和不同毒力的病毒所引起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也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2.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病,病鸡主要表现为咳嗽、喷嚏和气管罗音。此病造成的危害不仅仅表现在鸡只死淘的损失上,对于种用的鸡群,一旦在18日龄以内感染此病,则会造成母雏日后输卵管发育障碍,给经营生产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下面一例就是雏鸡早期感染了传支病毒而导致该群鸡在200日龄左右出现约10%的假产母鸡。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鸡只的危害日益严重,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日趋严重。鸡支气管炎成为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传染病之后的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1病原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其有较强的变异性,目前研究发现的血清型有20多种。这些毒株中大部分可使气管发生病变,小部分会引起肾脏病变。2临床症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感染7~28日龄的雏鸡,研究显示,7~28日龄的雏鸡感染鸡支气管炎病毒后,病死率在  相似文献   

4.
本病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及变异株引起的鸡急性、高度接触呼吸道传染病。各种日龄的鸡均易感,42日龄以下的雏鸡易感,49日龄以后的鸡感染后很少表现明显症状。病鸡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和发生气管锣音。雏鸡流鼻液,成年鸡除有呼吸道症状外,还表现产蛋减少,产薄壳蛋、砂壳蛋、褪色蛋,畸形蛋增多,蛋清稀薄与蛋黄分离。由于病毒侵害器官的差异,临床上常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和生殖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本文主要介绍一例呼吸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相似文献   

5.
用同胚培养的鸡新城疫Lasota株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或H52)株以及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传染性法氏囊弱毒株以适当比例混合为抗原,用蔗糖脱脂乳作保护剂,经真空冷冻干燥制成三联弱毒疫苗。通过三批疫苗室内外各项指标的测试,表明该三联疫苗安全性能可靠,免疫效果确实,使用方法简便。在实验室进行的物理性状检验、无茵检验、支原体检验、剩余水分检验、真空度检查均符合国家标准;用10倍大剂量接种15日龄雏鸡无不良反应;以常规量颈部皮下接种免疫后,7d产生免疫力,免疫后14d抗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三株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均为,100%。对15日龄雏鸡首免,其免疫期至少为30d,在-25℃保存期为1年。  相似文献   

6.
利用鸡胚分离法从发生肾变病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分离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X株,该病毒株能引起鸡胚发育受阻,鸡胚和雏鸡肾脏肿大、输尿管尿酸盐沉积,能被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型血清部分中和,初步研究表明是一个新的毒株。通过SPF鸡胚连续传代,获得了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毒株X 93。结果显示,X株经过鸡胚传代,对鸡胚的致死率由原代的0上升到90代的82%;在每0.1 mL鸡胚中的病毒含量由原代的10^5.0E ID50上升到90代的10^7.8E ID50;对3日龄SPF雏鸡的致病率和致死率分别由40代时的70.0%和40.0%下降到90代时的0值;与X 93接种鸡一同饲养的实验鸡全部健康存活;X 93回归雏鸡连传5代,未见毒力返强现象。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鸡主要表现咳嗽,打喷嚏,气管发出罗音,成年鸡产蛋量下降等症状,冬季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给养鸡业带来很大危害。1993年11月武威市某鸡场雏鸡突然发病,短期内死亡270多只雏鸡,经诊断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现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鸡场1993年10月底从兰州某鸡场购入依沙褐雏鸡2500只,一日龄用马立克氏苗免疫注射,7日龄采用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饮水免疫,14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此期间鸡群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6%。11月下旬天气变冷后,雏鸡突然开始发病,发病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来,由传染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假产蛋鸡病例越来越多,但多数养鸡户对此病不能及时确诊和淘汰病鸡,因此造成巨大损失。 一、什么是假产蛋鸡:假产蛋鸡也称假母鸡,它是由于蛋鸡在雏鸡阶段,特别是在2周龄前感染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使输卵管发育不全,长到成鸡时成为外表象产蛋鸡而实际就是不产蛋的假母鸡。 二、假产蛋鸡的确诊:在临床上假产蛋鸡不易与产蛋鸡鉴别,以下三点可作为诊断依  相似文献   

9.
王笃兰 《北方牧业》2003,(10):12-12
<正> 一、什么是假母鸡假母鸡也称假产蛋鸡,多是由于蛋鸡在雏鸡阶段特别是在2周龄前感染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导致输卵管发育不全,长到成鸡阶段虽然外表像产蛋鸡而实际并不产蛋。二、假母鸡的确诊可以怀疑其中有假母鸡。以下可作为诊断依据:1.蛋鸡在雏鸡阶段特别是在2周龄前发生过传染性支气管炎,进入产蛋期后产蛋率较低的鸡群可以怀疑其中有假母鸡。2.在早晨鸡群未产蛋前进行直肠触摸检查,见耻骨开张3指但经数日检查未见有蛋的鸡即是假母鸡。  相似文献   

10.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该病主要引起感染鸡呼吸道损伤,部分毒株可以引起严重的肾脏病变。IBV也能在输卵管复制,成年母鸡感染后会对产蛋量和蛋品质造成较大影响,雏鸡感染后还会导致输卵管和卵巢发育异常,形成"假母鸡"。虽然疫苗免疫作为当前控制该病的最有效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禽生产,但长期以来该病在国内的流行并未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随着近年来我国家禽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由该病所造成的损失也日益凸显,目前该病已经成为对我国养鸡业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文章结合IBV分型技术、病原生物学特性和当前国内的流行动态对该病的防控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血清琼脂扩散试验,虽然比较简易,检出率较高,但由于需要采血,故而对鸡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母鸡产蛋,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根据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抗体能从输卵管上皮层分泌滤泡分泌到卵黄内,从而传递给子代雏鸡的原理,用卵黄琼扩试验监测鸡IBD卵黄抗体水平。一、材料和方法1、鸡IBD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由英特威公司提供。2、鸡IBD琼扩抗原及阳性血清: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3、试验用种卵和血清:来自上海市华申曾祖代蛋鸡场罗曼曾祖代三世代测定群母鸡。该群鸡于16日龄、23日龄曾用鸡IBD.D_(78)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各一次,18周龄时用IBD IB ND三联灭活油苗肌注免疫。于注苗后5个半月取种卵,并于产蛋后2小时对种鸡分别对号静脉采血,分离血清。4、卵黄稀释液:配制8%枸橼酸钠溶液、16%氯化钠溶液和0.15mol/L.PBS液。  相似文献   

12.
一 流行病学及病理学 1 流行病学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年龄、各种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但以雏鸡发病最为严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呼吸型IB,雏鸡多发,发病率高,死亡率25%左右,日龄稍大或成年鸡死亡率较低。幼鸡感染后除引起不同程度的死亡外,幼雌鸡(15日龄以前感染本病)可引起输卵管永久性的退化,成年后形成假母鸡,终身不产蛋。蛋鸡群往往没有产置高峰,高峰产蛋率在60~80%左右,甚至更低,经过淘汰病鸡后,部分鸡群可以达到90%产蛋率。产蛋鸡感染由于输卵管的损伤,萎缩或出现囊中,会发生产蛋下降,蛋的品质降低,蛋清稀薄如水。还经常作为病因之一参与混合感染而提高鸡群的死亡率。因IB引起鸡蛋产品质量下降所造成的损失,通常比死亡造成的损失还大。席病目前已成为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病,产蛋鸡发病后以产蛋下降、呼吸道症状为特征,雏鸡发病后引起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且呼吸道炎症及呼吸困难为特征,耐过鸡开产后产蛋性能不好,甚至造成假母鸡,近来我市发生多例此病,现将我院对此病的诊治情况汇报如下,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同仁对此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假产蛋鸡就是鸡群在产蛋期外表行为像产蛋鸡,而实际上又是不产蛋的母鸡。它是由于蛋鸡在雏鸡阶段,特别是2周龄前感染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输卵管发育受到抑制,长到成鸡时成为不产蛋的鸡。假产蛋鸡的发生率可占鸡群26%以上,这些鸡始终不产蛋,最后部分病鸡由于腹...  相似文献   

15.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传支)是由冠状病毒科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以肾脏病变为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泌尿生殖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5~60日龄的鸡.引起雏鸡死亡,产蛋鸡产蛋质量下降.近年来由于新的变异株不断出现,导致现有疫苗免疫效果越来越差,临床上疫苗免疫鸡群不断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的暴发和流行,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正确诊断和防治该病已成为广大养鸡户十分关注的问题.现将某鸡场发生的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病毒血清型众多,且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株,疫苗免疫后鸡群发病现象仍时有发生,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免疫失败发病的疑似病料进行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RT-PCR,并与市售的IB疫苗毒株进行了序列比对分析,确定了该疑似病料为IBV 793/B型野毒感染,而非疫苗株。  相似文献   

17.
<正> 雏鸡(这里指的是约20日龄以内的小鸡)在感染鸡新城疫强毒后,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都与年龄较大而又未接种过鸡新城疫疫苗的易感鸡发生鸡新城疫时有所不同。其原因是;雏鸡含有抵抗鸡新城疫病毒的母源抗体(因为在我们国家极大部份产蛋母鸡都会接种鸡新城疫疫苗,这种鸡所产的蛋,在其卵黄内含有相应的抗体,并且在  相似文献   

18.
正鸡毒支原体病是由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引起的一种以呼吸道感染和气囊炎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可以通过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传播,且常继发或并发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等传染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疫苗免疫是防控该疾病的主要措施。鸡毒支原体活疫苗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支原体引起的产蛋损失,并取代多种日龄蛋鸡同场饲养的鸡场中的支原  相似文献   

19.
一、危害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本病主要侵害1~4周龄雏鸡,死亡率一般在25%左右,但幼雏受侵害时死亡率有时可高达75~90%,尤其是由肾病变型引起的,死亡率大于由其它型毒株引起的.6周龄以上鸡受侵害时虽死亡率不高,但生长受阻和饲料报酬下降,输卵管受到病毒侵害者则进入产蛋期仍不能产蛋。产蛋鸡群受害的主要损失是产蛋量下降50%左右以及蛋质量下降(产异常蛋),甚至长期停产。此病的高度传染性使它成为未接种疫苗鸡群的一个常在威胁.为预防此病,养鸡者每年要支出一笔费用.对肉鸡来说,此病或其活毒疫苗可能是鸡败血霉形体感染暴发的一个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等。IBV 对不同日龄的鸡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雏鸡感染后,开产时变成假母鸡,引起生殖系统受损,如输卵管永久性退化,输卵管短小,管腔狭窄,闭塞,导致生产力衰竭,甚至发生死亡;产蛋鸡感染后产蛋下降,蛋品质降低,饲料报酬降低,死淘率增加。该病致使国内养鸡业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人民币。目前,传染性支气管炎呈世界分布,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