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在福建省的入侵动态及应急药剂防治技术。【方法】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开展福建省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与为害监测;利用茎叶喷雾法开展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评价。【结果】2019年5月6日,福建省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在玉米上发生为害,随后全省多地陆续发现草地贪夜蛾侵入为害,截至11月4日,草地贪夜蛾在福建省的寄主范围仅限于为害玉米,共有53个县(市、区)发生草地贪夜蛾,累计发生面积达646.23 hm2;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良好的田间防效,药后3 d、10 d的防效分别为88.08%~91.46%和91.41%~94.01%,可以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为害。【结论】草地贪夜蛾已侵入福建省并在玉米上发生为害;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等6种杀虫剂可作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的毁灭性农业害虫,2019年5月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首见该虫为害春玉米,对安徽省粮食生产造成威胁。本文就当前安徽省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形态特征、危害特点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措施,以期做好安徽省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于美洲的杂食性害虫,此前所未有的外来物种今年初首次在我国云南被发现。5月19日,南充市顺庆区潆溪镇首次发现有草地贪夜蛾为害,该研究经过对南充市周边县(市、区)草地贪夜蛾迁飞轨迹、降落地形和为害玉米生育期展开调查。草地贪夜蛾前期在南充主要沿嘉陵江从下游往上游迁飞,而周边远离江边的乡镇为害较轻;草地贪夜蛾在同个乡镇的不同地势的地块分布各有差异,平坦、通风口地形有利于草地贪夜蛾降落为害;在不同生育期中草地贪夜蛾更倾向于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取食为害。  相似文献   

4.
草地贪夜蛾从东南亚侵入我国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散,已在玉米、小麦、高粱、甘蔗等十几种作物上大面积见虫为害。笔者从草地贪夜蛾为害行为的重要因子"寄主"入手,查阅了一年来在国内关于草地贪夜寄主植物及与适生寄主相关的遗传分化类型的研究报道,梳理了目前为止草地贪夜蛾在国内的14种适生寄主上的为害行为、为害特点;指出了草地贪夜蛾对不同寄主在取食趋性、适生性强弱上存在着差异;明确了目前我国发生的草地贪夜蛾群体在遗传分化上以玉米型亚群为主并可能伴有少量的水稻型个体。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2019年新迁入的草地贪夜蛾在河南省秋播小麦上的为害及越冬情况,为制订防治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河南省植保站于2019年11月组织了全省108个农业县(市、区)植保部门开展了秋播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普查,重点普查了对有自生玉米苗的麦田和自生玉米苗和麦苗上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并进行了草地贪夜蛾越冬情况系统调查。普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08个农业县(市、区)中,14个县(市、区)的小麦田里自生玉米苗上查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其中6个县部分田块发现有为害麦苗的现象,但自生玉米苗被害株率都很高,麦苗受害轻,说明草地贪夜蛾是可以为害小麦的,但更喜食玉米。越冬情况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幼虫在日均温10℃以上活动能力正常,在日均3℃以下,最低温1℃以上,活动能力低,最低温度0℃以下不能成活。河南省冬季最低气温均可达-10℃以下,说明草地贪夜蛾幼虫在河南省不能正常越冬。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易门县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认真落实省、市相关工作部署,采取"虫口夺粮"有效防控措施,全县玉米产量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成效明显。一、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易门县于2019年4月26日首次在十街乡和绿汁镇玉米植株上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5月10日全县7个乡镇(街道)玉米植株上均发生为害;7月16日在十街乡甘蔗上发现为害症状但没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的毁灭性农业害虫,2019年5月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首见该虫为害春玉米,对我省粮食生产造成威胁。本文就当前安徽省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形态特征、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1.课程简介草地贪夜蛾是外来入侵重大迁飞性害虫.湖南省是草地贪夜蛾迁飞过渡区,面临春季北迁、本土繁殖、秋季南回等多重虫源的压力.草地贪夜蛾可为害300多种作物,主要危害玉米,而湖南省玉米种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生育期很不一致,草地贪夜蛾极易持续危害玉米,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本期课程将从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为害症状、识别、...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特性和田间种群自然消长规律,明确其对玉米造成的产量损失,对不防治田秋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进行系统观测调查和测产。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对玉米全生育期均有为害,为害特性表现为趋嫩性、隐蔽性、世代重叠、低龄幼虫群聚性和高龄幼虫自相残杀等特性。不防治田秋玉米苗期至成熟期被害株率从30.5%增长至97.0%;百株虫量苗期为41~44头,抽雄至灌浆期为72~91头,成熟期为18~23头;为害造成玉米鲜重减产382.2 kg/亩,减产率24.3%,实际经济损失81.5%。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大理州8个县(市)的草地贪夜蛾发生数量和为害水平;走访农户了解农民对草地贪夜蛾的认知度、防控方法和防控盲区,结果表明:8个县(市)均发生草地贪夜蛾,平均百株虫量为14.75头、平均叶片为害率14.07%;草地贪夜蛾发生数量、叶片受害率最严重的是南涧县,平均百株虫量为35头、叶片受害率33.34%;农民对草地贪夜蛾认知度低、防控方法差和防控盲区大是导致草地贪夜蛾为害严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跨境迁飞性重大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迁飞扩散快、为害程度重、防治难度大等特点。自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后,当年已扩散至包括陕西省在内的26个省份发生为害,发生面积5 013.36 hm,严重威胁粮食安全。2019年,西安各区县的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普遍发生,全市发生面积2 172.81 hm,占据全省的43.34%。文章对草地贪夜蛾在西安地区2019年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草地贪夜蛾防控及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草地贪夜蛾自入侵我国以来,松阳县多种禾本科作物受害,但为害规律有所不同。在玉米、高粱、甘蔗上的为害症状高度相似,最易为害玉米,为害期持续时间长,一季玉米至少发生2代;高粱和甘蔗为害期短,生长后期基本无为害。  相似文献   

13.
通过高空测报灯诱杀、性诱捕器诱捕和田间调查等监测方法对平凉市崆峒区2020年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发生为害地块进行了应急防控。结果表明,2020年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崆峒区夏播复种玉米及部分长势较弱的春玉米,通过加强监测防控和开展应急防治可以有效防治幼虫为害,降低危害损失率。  相似文献   

14.
草地贪夜蛾属于外来物种,今年首次迁入宣州区为害玉米,通过对其发生特点,为害状况,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的调查分析,当前草地贪夜蛾在宣州区仅仅在玉米作物上发现其为害。幼虫食量大,排泄物多,一株或数株玉米仅供其一头幼虫一个生活周期食用,成虫迁飞远距离扩散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在宣州区每年可繁殖5代,产卵量高,若不防治或防治不及时对玉米的损失可达10%到20%,甚至绝收。幼虫喜昼伏夜出,防治应在清晨或傍晚,用对药剂,用足水量,对着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能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15.
草地贪夜蛾2019年7月迁入甘肃省康县,为害玉米。针对2019年和2020年草地贪夜蛾在甘肃省康县发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为今后草地贪夜蛾发生态势的研判、综合防控方案的制定和草地贪夜蛾越过秦岭向北迁徙路线的分析研究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阳江市阳东区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的情况,分析了其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防治等防控对策,以期为阳江市阳东区草地贪夜蛾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种群动态及发生规律、筛选具有抗虫性的玉米种质资源,有助于对其进行有效防控。【方法】通过5点取样法对30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定期、定点、定株的田间系统调查,记录草地贪夜蛾幼虫种群数量、为害部位和龄期,明确幼虫种群数量动态、垂直分布动态、空间分布型及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种群的抗性。【结果】草地贪夜蛾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能造成危害,抽雄期种群数量达到最高,随着果穗成熟种群数量逐渐减少;不同玉米品种上草地贪夜蛾幼虫种群数量消长趋势大体一致,但发生数量存在差异。不同玉米生育期,幼虫种群在玉米上的垂直分布情况不同,喇叭口期为害上部心叶,抽雄期及以后为害雌穗及其苞叶。草地贪夜蛾种群在玉米抽雄期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为自然因子引起,其他生育期呈均匀分布,总体上呈聚集-扩散-聚集的趋势。受害最轻的品种瑞白6号与受害最重的品种TR151之间的虫情指数相差3.5倍以上。【结论】草地贪夜蛾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能造成危害,发生高峰期为8月上旬玉米抽雄期;不同玉米品种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石林县草地贪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草地贪夜蛾入侵深圳对玉米植株造成为害情况,为深圳及广东入侵害虫预报预警及防控奠定基础。[方法]在深圳市坪山区、龙岗区、光明区、宝安区和大鹏新区玉米种植地,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0株,记录玉米生育期、调查面积、玉米受害株数、卵块或幼虫数量、幼虫龄期、玉米受害部位,统计草地贪夜蛾虫口密度和玉米受害株率。[结果]坪山区、光明区、宝安区和大鹏新区玉米种植地已发现草地贪夜蛾,在该虫发生区域中,玉米平均受害株率为23.2%、平均百株虫量为32.0头/百株;草地贪夜蛾可为害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且为害玉米的部位随着玉米生育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幼虫从苗期玉米心叶开始为害,雄穗抽出后为害雄穗,雌穗抽丝后又为害雌穗。[结论]草地贪夜蛾已入侵深圳并取食为害玉米植株,应采取应急措施进行防控并加强对该虫在全市发生的动态监测,避免该虫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植保机械对比试验探索了科学有效的草地贪夜蛾防控用药技术。玉米田间植保机械对比试验表明,植保无人机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优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优于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以乙基多杀菌素45 g/hm2、用水量30 L/hm2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和玉米控害效果最好,药后14 d防治效率为77.94%。  相似文献   

20.
<正>重大入侵性害虫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1月入侵云南省以来,在国内迁飞扩散速度快,发生危害区域大。截至7月,已在湖南及云南、广西、贵州、广东等省区查见草地贪夜蛾危害玉米情况,来势异常迅猛。湖南省于4月26日在宜章县最先发现草地贪夜蛾,之后快速蔓延扩展,发生区域持续扩大,主要为害作物为玉米。湖南省是玉米种植面积比较大的省份,且分布范围广,夏秋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草地贪夜蛾发生发展;同时湖南省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