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红掌为试验材料,水培生根后在营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及水杨酸(SA),分别测定硫酸铜和SA对水培液中叶绿素浓度、红掌叶片数、须根数、红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抗坏血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15mg·L-1的硫酸铜及100~300mg·L-1的SA处理显著降低了水培液中的叶绿素浓度;5mg·L-1的硫酸铜处理增加了红掌的须根数,降低了抗坏血酸含量及MDA含量;100mg·L-1的SA处理增加了抗坏血酸含量,降低了MDA含量。说明水培红掌可添加适量硫酸铜或SA控制绿藻滋生的同时改善红掌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2.
张弢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142-143
以辣椒幼苗为材料,在不同浓度(0、150、200、250、300 mmol/L)的NaCl溶液中胁迫处理,研究不同NaCl浓度胁迫处理下辣椒幼苗叶片内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辣椒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然后下降,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下玉米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玉米幼苗叶片中的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后又慢慢降低。脯氨酸含量、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活性可以作为鉴定玉米耐盐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4.
NO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模拟低温胁迫状况,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不同浓度的SNP均能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抑制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MDA含量的上升,降低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增加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表明外源NO可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缓解低温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保护细胞膜免受或减少损伤,提高植物抗低温胁迫的能力。在SNP不同的使用浓度中,以100μmol·L-1SNP对低温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当SNP浓度过低和过高时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选用鄞红和金手指2个葡萄品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浓度氯化镉(Cd Cl2·2H2O)处理下,镉在植株叶片中的积累及葡萄叶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叶片中镉含量、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均显著升高,叶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减少,且2个葡萄品种叶片对镉胁迫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存在显著差异,金手指葡萄对于土壤镉污染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采用土培法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SA)处理对废电池溶液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SA能够增加废电池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中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根系活力;降低叶片电导率、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说明SA能缓解废电池对玉米幼苗的胁迫作用,当浓度高于0.1 g/L时,缓解作用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用两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研究蘖穗氮肥追施比例对水稻灌浆成熟期叶片衰老相关化合物、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影响。结果表明,灌浆过程中叶片全氮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Rubisco家族基因表达量等逐渐下降,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减少分蘖肥施氮量和增加穗肥施氮量可显著提高灌浆各时期叶片全氮和叶绿素a、b含量及叶片SOD和POD活性、Rubisco家族基因表达量,显著抑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和叶片氮浓度衰减速度及叶绿素和酶活性降解速度与幅度,减缓Rubisco家族基因表达量下降幅度,延长基因上调表达时间;叶片全氮含量与MDA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b含量、SOD和POD活性及Rubisco家族基因转录表达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水稻优质高产减肥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氟污染对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氟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以玉米为供试材料,采用砂基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氟(F)对玉米幼苗形态、生物量、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力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浓度F(≤0.25mmol·L-1)对玉米幼苗生长无明显抑制现象;随着溶液中F浓度的增加,玉米幼苗生长显著受到抑制,叶长、株高生长变慢,叶面积减小;根系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下降;叶片中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速率降低;同时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说明氟的存在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研究结果还为进一步揭示氟污染机理以及氟污染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汞胁迫对烤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烟草重金属污染的预测、评价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汞(Hg)胁迫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汞处理浓度的增加,烤烟叶片丙二醛(MDA)含量、保护酶活性、细胞膜透性及根系细胞膜透性和根系活力下降;叶片叶绿素含量先升高随后下降,低浓度汞处理(0.5 mg/kg)对团棵期烤烟叶片叶绿素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Hg胁迫下,烤烟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是最敏感的生理指标,其活性与Hg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Cd2+胁迫对玉米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 处理对玉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镉胁迫的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均高于对照。当Cd2 浓度达到50 mg/L时,SOD活性最高,随着Cd2 浓度逐渐升高,SOD活性随之降低。但是随着Cd2 浓度的提高,POD、CAT活性及MDA含量也呈逐渐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芘胁迫对辣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有机污染物芘对辣椒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芘胁迫条件下,随着处理浓度(0~500 mg/kg)的升高,辣椒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生物量、株高以及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辣椒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根系活力受到显著促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芘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4个浓度(0、0.5、1.0和2.0 mg/L)的芘对2种玉米市祥1号(敏感品种)和广甜3号(耐性品种)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芘浓度的升高,市祥1号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根系和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广甜3号相对生长量、绝对生长速率和叶绿素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绿素b和根系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MDA含量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市祥1号在0.5~1.0 mg/L芘处理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芘浓度≥2.0 mg/L时则显著降低,芘浓度≥1.0 mg/L时根系和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而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广甜3号在芘浓度≥1.0 mg/L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芘浓度与敏感品种市祥1号的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与根系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芘浓度与耐性品种广甜3号叶绿素b含量和根系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为玉米苗期的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芘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4个浓度(0、0.5、1.0和2.0mg/L)的芘对2种玉米市祥1号(敏感品种)和广甜3号(耐性品种)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芘浓度的升高,市祥1号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根系和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广甜3号相对生长量、绝对生长速率和叶绿素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绿素b和根系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MDA含量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市祥1号在0.5~1.0mg/L芘处理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芘浓度≥2.0mg/L时则显著降低,芘浓度≥1.0mg/L时根系和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而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广甜3号在芘浓度≥1.0mg/L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芘浓度与敏感品种市祥1号的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与根系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芘浓度与耐性品种广甜3号叶绿素b含量和根系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为玉米苗期的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浓度处理的芦荟汁对废电池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芦荟汁作用下,玉米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脯氨酸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弱,电导率减小,质膜透性下降、膜稳定性增强。说明低浓度的芦荟汁对废电池液胁迫下玉米幼苗的毒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浓度过高则缓解作用减弱。100g/L的芦荟汁是较为适宜的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钾素水平对苗期玉米地上、地下部铬的吸收、转运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六价铬作用下,玉米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均受到一定的影响,生物量随着铬浓度的升高而呈现降低趋势.在铬浓度0-100μmool·L~(-1)之间,植株地上、地下部六价铬的含量随外界铬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00μmol·L~(-1)时,铬含量达到最大;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随六价铬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100μmol·L~(-1),叶绿素、根系活力最小;丙二醛(MDA)含量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在40μmol·L~(-1)时,丙二醛含量最小.钾素可缓解重金属铬对玉米幼苗的毒害作用,在400-1 600μmol·L~(-1)间,不同钾水平处理均可显著减少玉米幼苗地下部对铬的吸收,钾浓度为1 600μmol·L~(-1),铬含量最小.随着钾浓度的提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都增加,但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没有呈现明显的规律.值得注意的是,当溶液中铬浓度在0-20μmol·L~(-1)间时,地上部铬含量随着钾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铬浓度为40-100μmol·L~(-1),随着钾浓度的增大而呈增加趋势,说明高浓度铬处理时,钾町不同程度地促进铬由地下向地上部的转运.  相似文献   

16.
聚乙二醇模拟干旱条件下玉米和高粱的生理指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EG6000(聚乙二醇)处理2d的玉米和高粱植株叶片的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POD(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等5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粱和玉米植株叶片的质膜透性都随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递增,但在相同浓度PEG处理下玉米质膜透性高于高粱;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亦随PEG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递增,但总体玉米高于高粱;POD活性随着PEG6000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高粱的先达到最大值.综合考虑,高粱的抗旱性比玉米的更强.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Zea mays L.)种子和幼苗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浓度锶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株高以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放射性核素锶对玉米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的生长具有双向作用,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随着锶胁迫浓度的增加,S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P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MDA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表明玉米幼苗在放射性核素锶胁迫过程中经历了忍耐和逐渐受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铅污染对水葱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铅对植物的伤害机理以及植物的抗性机制,采用营养液水培法,测定不同Pb2+处理浓度下,重金属铅对水葱的根系活力、叶片含水量(RWC)、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b浓度达到800mg/L时,与对照组相比水葱根系活力逐渐下降,减小78.5%;叶片含水量(RWC)逐渐减小,减小到50.4%;叶绿素含量减小,光合速率降低19.6%;丙二醛(MDA)含量增加,MDA最大值可达到空白对照组的7.8倍,膜脂的过氧化程度加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下降。结论:较高浓度铅污染对水葱的生理特性有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水葱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9.
铅·镉单一及复合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启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36-2037,2048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重金属铅、镉单一及复合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浓度升高,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均明显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均升高,细胞膜透性均明显增大,根系活力受到抑制;Pb、Cd复合胁迫对玉米幼苗的毒害作用高于单一胁迫;Cd胁迫的毒害作用强于Pb胁迫。  相似文献   

20.
研究在Cu2+和Zn2+的胁迫下,玉米幼苗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u2+和Zn2+的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较高浓度的Cu2+和Zn2+显示较高的毒性.在Cu2+和Zn2+的处理下,玉米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的含量下降,叶片中铜、锌、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加.同时,Cu2+和Zn2+浓度的高低对玉米的生理特性的影响不同,且玉米幼苗对Cu2+的胁迫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