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外源钙处理对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商洛一年生黄芩幼苗为试材,通过添加不同浓度(0.2、0.4、0.6、0.8和1.0 mmol/L)外源钙处理盐胁迫下商洛黄芩盆栽幼苗,测定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脯氨酸、MDA含量等相关生理指标,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蒸馏水对照相比,盐胁迫条件下,黄芩幼苗SOD、P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但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随着添加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POD、SOD活性在T_4时达到峰值:POD活性为346ΔA_(470)/(min·g),SOD活性为196(吸光度/g),CAT活性在T_3处理下提前出现峰值337Δ_(240)/(min·g);随着外源钙浓度升高,MDA含量呈降低趋势。添加0.8 mmol/L CaCl_2对于缓解黄芩幼苗盐胁迫伤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油菜素内酯对秦岭高山杜鹃耐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高山杜鹃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对照)、0.05、0.10、0.50、1.00、1.50 mg/L]油菜素内酯(BR)对高山杜鹃热害指数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随着BR质量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BR质量浓度在0.5 mg/L时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32.8μg/g、2.5 mg/g,SOD、POD、CAT活性最高分别为89.6、84.5、25.5 U/g;MDA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且BR质量浓度在0.5 mg/L时效果最为明显,MDA含量在高温胁迫72 h比对照组降低40.49%;不同质量浓度BR均能降低热害指数,缓解高温对高山杜鹃幼苗的伤害。BR质量浓度为0.50 mg/L时对高温胁迫下高山杜鹃各项生理生化特征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减轻高温对杜鹃的热伤害,提高其耐热性。  相似文献   

3.
外源钙对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外源钙处理对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的影响,以商洛一年生黄芩幼苗为试材,通过添加不同浓度(0.2、0.4、0.6、0.8和1.0 mmol/L)外源钙处理盐胁迫下商洛黄芩盆栽幼苗,测定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脯氨酸、MDA含量等相关生理指标,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蒸馏水对照相比,盐胁迫条件下,黄芩幼苗SOD、P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但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随着添加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POD、SOD活性在T_4时达到峰值:POD活性为346ΔA_(470)/(min·g),SOD活性为196(吸光度/g),CAT活性在T_3处理下提前出现峰值337Δ_(240)/(min·g);随着外源钙浓度升高,MDA含量呈降低趋势。添加0.8 mmol/L CaCl_2对于缓解黄芩幼苗盐胁迫伤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浓度的α-NAA、GA3、ABA喷施处理100 mmol/L Na Cl胁迫下的烟草幼苗,测定烟草幼苗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探究外源激素对盐胁迫下烟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 Na Cl胁迫下,烟草幼苗MDA含量和SOD、POD、PPO活性升高;喷施外源激素α-NAA、GA3、ABA可以降低Na Cl胁迫下烟草幼苗MDA含量和SOD、POD、PPO活性,减轻Na Cl对烟苗叶片膜脂过氧化的程度,增强烟苗对盐胁迫的抗性。因此,外源激素α-NAA、GA3、ABA可缓解Na Cl对烟草幼苗胁迫,其中喷施ABA及50 mg/Lα-NAA、GA3缓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幼苗为材料,分别用0.15、0.30、0.45 mol/L的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采用滤纸培养的方法,研究0.1 mmol/L精胺(Spm)对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增加,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于第4天达到峰值;施加0.1 mmol/L精胺明显提高了小麦幼苗叶片SOD、POD、CAT活性,降低了叶片MDA的含量。外源精胺可提高小麦幼苗抵抗盐胁迫能力,缓解盐胁迫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南美油藤幼苗的抗冷害机制,为我国南美油藤幼苗低温胁迫适应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支持.[方法]利用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两种外源激素作为诱导剂,测定南美油藤幼苗在4℃低温胁迫下不同激素和不同浓度处理下的幼苗叶片膜系统[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和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随处理时间的变化.[结果]南美油藤幼苗叶片喷施10μmol/L ABA后经低温胁迫能显著降低其膜系统REC和MDA含量(P<0.05,下同),而喷施10 mg/L GA3能有效降低其MDA含量;南美油藤幼苗叶片喷施10μmol/L ABA后经低温胁迫能显著增加其SP和SS含量,而喷施GA3南美油藤幼苗叶片SP和SS含量的增加效果不显著(P>0.05,下同);喷施10μmol/L ABA后经低温胁迫均能有效提高幼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喷施10 mg/L GA3可适当提高其POD活性,5 mg/L GA3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CAT活性,但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喷施GA3对南美油藤幼苗叶片中CAT活性增强效果不显著.对7种生理生化指标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D、POD和CAT 3种氧化酶活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POD与REC呈负相关,CAT与REC和MDA含量呈负相关,故增强SOD、POD和CAT的活性,可适当降低REC和MDA含量,提高南美油藤幼苗的抗冷害能力.SP和SS均与3种氧化酶活性呈正相关,且SS与REC和MDA呈负相关,因此增加SP和SS含量对南美油藤幼苗抵抗冷害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结论]喷施适当浓度的外源激素ABA(10μmol/L)和GA3(5~10 mg/L)能有效提高南美油藤幼苗的抗冷害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油菜素内酯(BR)对盐胁迫下黄芩的生理变化规律,以黄芩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在0.5%NaCl胁迫下,采用喷施叶片的处理方法,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BR(0.1、0.2、0.3、0.4、0.5 mg/L)处理黄芩幼苗后,通过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比较分析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5%NaCl胁迫下,适宜质量浓度的BR可提高叶片抗氧化能力、清除叶片中的活性氧、保护膜结构、缓解盐胁迫对黄芩幼苗的伤害,从而提高黄芩幼苗的抗盐性;施加不同浓度的BR能提高叶片SOD、POD、CAT保护酶的活性及其脯氨酸含量,并降低MDA含量;在0.1~0.5 mg/L BR的浓度梯度中,以0.4和0.5 mg/L BR的处理效果较好,但BR最佳浓度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油菜素内酯(BR)对盐胁迫下黄芩的生理变化规律,以黄芩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在0.5%NaCl胁迫下,采用喷施叶片的处理方法,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BR(0.1、0.2、0.3、0.4、0.5 mg/L)处理黄芩幼苗后,通过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比较分析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5%NaCl胁迫下,适宜质量浓度的BR可提高叶片抗氧化能力、清除叶片中的活性氧、保护膜结构、缓解盐胁迫对黄芩幼苗的伤害,从而提高黄芩幼苗的抗盐性;施加不同浓度的BR能提高叶片SOD、POD、CAT保护酶的活性及其脯氨酸含量,并降低MDA含量;在0.1~0.5 mg/L BR的浓度梯度中,以0.4和0.5 mg/L BR的处理效果较好,但BR最佳浓度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周丽霞  曹红星  肖勇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2039-2045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椰子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提高椰子幼苗抗寒能力及选育抗寒椰子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为研究材料,分别喷施100.0、150.0、200.0和250.0 mg/L外源SA,测定分析其4℃低温胁迫1~5 d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结果]4个外源SA处理的椰子幼苗在4℃低温胁迫5 d内,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均高于相应的清水对照(CK),且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均低于CK,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4℃胁迫第2 d,喷施150.0 mg/L SA的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叶片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P<0.05,下同),MDA含量最低,均显著低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其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同一低温胁迫时间不同浓度SA处理中,总体上也以150.0 mg/L SA处理各椰子品种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MDA含量最低,在4个椰子品种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其次为200.0和250.0 mg/L SA处理,100.0 mg/L SA处理的5个抗寒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喷施150.0 mg/L外源SA能提高椰子幼苗的抗寒性,尤其对文椰78F1幼苗的抗寒效果更佳,可在椰子抗寒育苗及抗寒椰子新品种选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紫红长茄为材料,采用营养钵种植法,设4种不同浓度的褪黑素(MT)溶液(50、100、150、200μmol/L),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处理,喷施茄子幼苗叶片,再将茄子幼苗进行高温胁迫,通过测定茄子幼苗的光合参数以及POD、SOD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外源褪黑素对高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的光合作用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MT能有效提高高温胁迫下茄子幼苗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能力,当MT浓度为150μmol/L时,茄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9 mg/g和12.14μmol/(m2·s),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喷施各浓度的MT均能显著提高茄子幼苗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当MT浓度为150μmol/L时,SOD、CAT活性最高,分别为256.31、41.80 U/g,且与MT浓度为200μmol/L时的SOD、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喷施各浓度的MT均能显著降低MDA含量,当MT浓度为150μmol/L时,MDA含量最低,为16.71 nmol/g。喷施外源MT能提高茄子对高温胁迫的抵抗力,且浓度为150μmol/L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镉胁迫对两个大豆品种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Cd2 分别处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幼苗,对其叶片的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以及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浓度的Cd2 胁迫下,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均高于对照。Cd2 胁迫浓度为30 mg/L时,栽培大豆的SOD、CAT活性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高59.74%和39.87%。Cd2 胁迫浓度为50 mg/L时,栽培大豆的POD活性及野生大豆的SOD、CAT活性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高60.39%、61.93%和63%。在Cd2 胁迫浓度为0~100 mg/L时,野生大豆的POD活性随着Cd2 胁迫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加,在Cd2 胁迫浓度为100 mg/L时,其POD活性比对照高64.08%。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叶片MDA含量均随着Cd2 胁迫浓度的不断升高而上升,在Cd2 胁迫浓度为100 mg/L条件下,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叶片MDA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85.5%和393.1%。从试验结果看,野生大豆对Cd2 胁迫的抗性要大于栽培大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10-2mg/L BR喷施苦瓜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测定处理和对照(清水)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和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对照与BR处理的SOD和POD活性、MDA、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胁迫第4d达到最高;电导率和Pro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BR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叶片电解质的外渗,减缓叶片MDA含量的降低和叶绿素的降解,提高叶片SOD、POD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叶片萎蔫面积和死亡率.[结论]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源BR处理通过调节苦瓜叶片的生理代谢,稳定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增强植株抗低温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3.
油菜素内酯对苦瓜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10-2mg/L BR喷施苦瓜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测定处理和对照(清水)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和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对照与BR处理的SOD和POD活性、MDA、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胁迫第4d达到最高;电导率和Pro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BR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叶片电解质的外渗,减缓叶片MDA含量的降低和叶绿素的降解,提高叶片SOD、POD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叶片萎蔫面积和死亡率.[结论]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源BR处理通过调节苦瓜叶片的生理代谢,稳定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增强植株抗低温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4.
NaCl胁迫对不同品种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NaCl胁迫下2种辣椒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2个辣椒品种对盐胁迫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以"强丰7301"和"秋艳"2个辣椒品种为材料,采用沙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0(CK),50,100,150,200,250mmol/L)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片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当胁迫时间相同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2个辣椒品种幼苗叶片中的MDA和Pro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结论】高浓度(200,250mmol/L)NaCl处理会使辣椒植株逐渐表现出盐害症状;在相同浓度NaCl处理下,"秋艳"的盐害程度较"强丰7301"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施加外源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百香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50、100、150 mg/L)NaCl 溶液模拟盐胁迫,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进行百香果种子浸种处理(50、100 mmol/L)和幼苗叶面喷施处理(25、50 mmol/L),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生理指标以及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分析外源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百香果的生理调控效应。【结果】在 150 mg/L NaCl 胁迫下,50 mmol/L 赤霉素浸种处理可以使百香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 20.4% 和 16.3%,促进百香果胚芽长度和胚根长度分别增加 7.9%和 20.5%,MDA 含量下降 10.8%,可溶性蛋白含量、SOD 活性和 POD 活性分别提高 5.5%、21.3% 和 28.5%。在 150 mg/L NaCl 胁迫下,叶面喷施 25 mmol/L 赤霉素后,百香果幼苗的叶片数量、株高、根长和地茎分别提高16.3%、20.3%、20.9% 和 19.4%,同时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 活性和 POD 活性分别提高 13.0%、26.2%、12.0% 和 9.3%。【结论】外源赤霉素浸种处理可显著促进盐胁迫下百香果种子的萌发,对胚芽、胚根生长所受到的抑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叶面喷施赤霉素可明显缓解 100、150 mg/L 盐胁迫对百香果幼苗生长的影响,尤其是对 150 mg/L 盐胁迫处理幼苗的缓解效应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商洛盆栽黄芩幼苗为试验材料,在0.5%NaCl胁迫下,用不同浓度(0、0.01、0.025、0.05、0.10 g/L)外源硅(K_2SiO_3)处理8 d后,对黄芩幼苗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及MDA和脯氨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硅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黄芩叶片SOD、POD、CAT活性及MDA和脯氨酸含量,其中POD、CAT在Si2(0.05 g/L K_2SiO_3)处理下效果最佳,比盐对照组(CK_2)分别高出120.0%、60.4%;SOD在Si1(0.025 g/L K_2SiO_3)处理下效果最佳,比CK_2高出39.4%;MDA在盐胁迫下呈先升后降趋势,以Si2处理效果最佳,为对照组(CK_1)的1.48倍;脯氨酸在Si_1处理下效果最佳,达CK_1的1.5倍。添加浓度为0.05、0.025 g/L的K_2SiO_3可适度缓解盐胁迫对黄芩幼苗的伤害,增强黄芩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17.
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商洛盆栽黄芩幼苗为试验材料,在0.5%NaCl胁迫下,用不同浓度(0、0.01、0.025、0.05、0.10 g/L)外源硅(K_2SiO_3)处理8 d后,对黄芩幼苗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及MDA和脯氨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黄芩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硅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黄芩叶片SOD、POD、CAT活性及MDA和脯氨酸含量,其中POD、CAT在Si2(0.05 g/L K_2SiO_3)处理下效果最佳,比盐对照组(CK_2)分别高出120.0%、60.4%;SOD在Si1(0.025 g/L K_2SiO_3)处理下效果最佳,比CK_2高出39.4%;MDA在盐胁迫下呈先升后降趋势,以Si2处理效果最佳,为对照组(CK_1)的1.48倍;脯氨酸在Si_1处理下效果最佳,达CK_1的1.5倍。添加浓度为0.05、0.025 g/L的K_2SiO_3可适度缓解盐胁迫对黄芩幼苗的伤害,增强黄芩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外源物质处理对低温胁迫过程中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用0.5 mmol/L外源亚精胺、50 mg/L壳聚糖、2mmol/L水杨酸和10 mmol/L甜菜碱喷施处理辣椒幼苗,并将幼苗置于昼温/夜温为10℃/5℃条件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分别在胁迫0、2、4、6和8d,25℃/20℃恢复2d后取样测定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和SOD、POD活性、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探讨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过程中辣椒幼苗生理活动的影响.[结果]适宜浓度的外源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甜菜碱处理能明显地降低低温胁迫过程中辣椒幼苗叶片中的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强SOD和POD活性.[结论]4种外源物质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辣椒幼苗的抗冷性,作用效果最好的物质依次为亚精胺、壳聚糖、甜菜碱、水杨酸.  相似文献   

19.
在40℃高温胁迫下,测定秦岭高山杜鹃幼苗在不同浓度ALA(25、50、75、100、125 mg/L)处理后幼苗热害指数,叶片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发现,ALA可以提高高温胁迫下秦岭高山杜鹃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促进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害指数。其中,50 mg/L ALA叶面喷施处理时对提高秦岭高山杜鹃耐热性相对效果最好。结果表明,叶面喷施ALA可以降低秦岭高山杜鹃的热害指数,缓解热损伤,提高植株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0.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芦苇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外援褪黑素提高芦苇抗盐胁迫能力的生理机制,以芦苇幼苗为试验材料,探究叶片喷施外源褪黑素(0.01 mmol/L)对盐胁迫下(150 mmol/L NaCl)芦苇幼苗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渗透物质含量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芦苇幼苗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对幼苗造成严重的生理伤害。喷施外源褪黑素通过增加芦苇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提高光合性能,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活性氧和MDA含量,缓解盐胁迫对芦苇幼苗的生长抑制。因此,叶面喷施褪黑素通过提高盐胁迫下芦苇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有效清除过量的活性氧,缓解氧化损伤,来增强幼苗的抗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