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安徽中烟池州烟草基地单元初烤烟叶取样进行外观评价,以了解池州植烟生态区烟叶外观质量。结果表明,池州烟叶外观质量整体较好,上部叶总体评价得分为74.47,中部叶为76.66,下部叶为63.64。池州烟叶颜色橘黄,中部叶成熟度好于上部叶和下部叶,因此,其颜色和组织结构好于上部叶,但其油分、色度略低于上部叶;上部叶和中部叶的颜色、成熟度、组织结构、油分和色度都明显好于下部叶。池州烟叶总体感官质量较好,上部叶总体得分为65.34,中部叶为64.15。中部叶的香气质好于上部叶,二者香气量差异不大;中部叶杂气略重于上部叶;上部叶劲头高于中部叶,两者的浓度和刺激性差异不大;上部叶的甜度和余味明显低于中部叶。  相似文献   

2.
贵州中间香型烟叶质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贵州烟区烟叶质量状况,调整生产技术措施,改善和提高烟叶质量,在贵州主产烟区定点定上部17~19叶位、中部10~12叶位、下部3~5叶位,连续3年取646份样品进行外观质量、物理特性、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检测评价.结果表明,在外观质量方面,颜色以金黄为主,成熟度好,叶片结构疏松,身份中等,油分较多,色度强;在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田间成熟度采收对烟叶衰老指标、产质量及风格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结果]随着采收时期的延迟,各部位丙二醛含量增加;上、中部叶烤后原烟成熟度增加,色度增强,身份趋于变薄,油分增多,结构变疏松;下部叶则外观质量先变好再变差,其中按成熟标准采收时最好,再延迟采收时,色度减弱、身份薄、油分少,其外观质量下降。各部位的单叶重及烟叶的总产量皆有下降的趋势,但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及中上等烟比例则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皆在现行成熟采收标准采收时达最大值。中、上部叶烟碱含量呈增加趋势,中部叶的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上部叶总糖和中、上部叶还原糖皆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中、上部叶的化学成分趋于欠协调;中、上部叶原烟感官质量最高得分出现的时间分别较现行成熟标准提前6、7 d。[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合适的彰显浓香型风格特色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傅献忠  王军  顾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9911-9912,9929
[目的]探讨不同田间成熟度采收对烟叶衰老指标、产质量及风格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结果]随着采收时期的延迟,各部位丙二醛含量增加;上、中部叶烤后原烟成熟度增加,色度增强,身份趋于变薄,油分增多,结构变疏松;下部叶则外观质量先变好再变差,其中按成熟标准采收时最好,再延迟采收时,色度减弱、身份薄、油分少,其外观质量下降.各部位的单叶重及烟叶的总产量皆有下降的趋势,但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及中上等烟比例则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皆在现行成熟采收标准采收时达最大值.中、上部叶烟碱含量呈增加趋势,中部叶的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上部叶总糖和中、上部叶还原糖皆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中、上部叶的化学成分趋于欠协调;中、上部叶原烟感官质量最高得分出现的时间分别较现行成熟标准提前6、7d.[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合适的彰显浓香型风格特色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喻奇伟  翟欣  彭隆基  刘登祥  赵玉  陈雪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36-2039,2044
以烤烟品种K326为对照,分析比较了烤烟新品系毕纳1号初烤烟叶的主要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并委托企业进行了初烤烟叶的工业评价.结果显示,毕纳1号品系的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对照K326提高了7.24%和6.28%.并且初烤烟叶的成熟度较好,颜色以橘黄和柠檬黄为主,叶片结构疏松,身份以稍薄至中等为主,油分以有为主;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足,反映出毕纳1号品系的综合性状略优于对照K326.企业工业评价认为,毕纳1号品系初烤烟叶外观质量较好,成熟度较好,组织结构疏松,烟叶油分和身份适中;感官质量方面香气质较好,有较好的透发性,香气量有至较足,烟气细腻柔和、回味绵长,干燥感较弱,杂气较少,刺激性微有,浓度适中,烟气飘逸性稍欠,C3F劲头稍偏大,下部烟无明显青杂气和土腥气,上部烟略有枯焦味,部位感明显,总体协调性和平衡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移栽期对福建清香型烟叶质量风格特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移栽期烟叶上部、中部、下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2月25日移栽的上部叶在成熟度、叶片结构、油分和色度方面好于其他处理,3月10日移栽的中部叶和下部叶在颜色、成熟度、油分、饱满度和光泽度方面好于其他处理。随着移栽期的提前,3个部位烟叶样品在香型方面均表现出由浓香、浓偏中、中间香向中偏清转变的趋势,在甜感方面均表现出由焦甜向焦带清转变的趋势,烟叶质量逐渐提高,因此提早移栽可以彰显福建烟叶的清香型风格,提高烟叶的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会东县嘎吉基地单元烤烟的感官质量、外观质量、化学成分以及感官质量与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了解会东县烤烟的风格和质量。[方法]选取监测点的烟叶样品,进行感官质量、外观品质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会东县烤烟香气质较好,香气较透发,香气量有或稍有,浓度足或稍显不足,整体质量较好。上部叶稍有或微有生青、木质、枯焦等杂气。烤烟上、中部叶以橘黄色或橘色为主,颜色纯正或较纯正;成熟度以成熟或成熟较好为主;叶片结构以疏松为主;身份以中等或适中为主;油分以有或稍有为主、有油润感。烤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偏高,其他化学成分含量适宜。经过相关性分析得到,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与烤烟的感官质量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为提升会东县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上部叶不同采烤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上部叶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分片采收烘烤相比,采用上部叶带秆采收烘烤能显著改善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烟叶颜色橘黄,组织结构更疏松,烟叶比较柔软,油分较多,部分烤后烟叶具有中部叶特征,提高了工业可用性。同时,平均单叶重有所降低,产量有所降低,但由于烟叶质量提高,产值略有提高。两种采收方式对烟叶的内在质量尤其是烟碱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以中烟100、NC89、秦烟96为对照品种,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对烤烟新品系LY1306烤后烟叶的品质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LY1306的中上部烟叶成熟,颜色橘黄,结构尚疏松松,身份适中,油分含量有疏松,身份适中,油分含量有,上部叶色度强,中部叶色度浓;物理性状良好;化学成分糖类偏高,总体较协调;香气质好,香气含量足,评吸质量表现中偏浓香型。总之,LY1306烤后烟叶处于优质烟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对重庆万州2011年烤烟3个部位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烤烟颜色在橘黄、柠檬黄色域;成熟度在"成熟"或"完熟"档次;叶片结构疏松,身份中等,油分以上、中部叶多,下部叶有;色度上、中部叶属于"浓"档次,下部叶属于"中"档次;上、中部叶的糖碱比值较以往有所增大,使得烟叶吸味和刺激性间的平衡较好。由此可知,万州烤烟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杂气有或较轻、刺激性有或微有、余味尚舒适至较舒适,这些烟叶质量指标均处于工业可用性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万州烤烟烟叶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重庆万州2011年烤烟3个部位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烤烟颜色在橘黄、柠檬黄色域;成熟度在"成熟"或"完熟"档次;叶片结构疏松,身份中等,油分以上、中部叶多,下部叶有;色度上、中部叶属于"浓"档次,下部叶属于"中"档次;上、中部叶的糖碱比值较以往有所增大,使得烟叶吸味和刺激性间的平衡较好。由此可知,万州烤烟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杂气有或较轻、刺激性有或微有、余味尚舒适至较舒适,这些烟叶质量指标均处于工业可用性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收晾方法对白肋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肋烟中上部叶的晾制质量受收晾方法影响很大。中部叶以摘叶不划筋处理较好,烟叶的外观质量、吸食品质较为协调,且具有明显的颗粒状物质。半整株采收的烟叶次之,叶片完熟,身份稍薄。摘叶划筋的烟叶质量最差,叶片尚熟或完熟,有青干或急干现象;上部叶则以半整株采收的烟叶质量较好,颜色红棕,结构稍疏松,香气量尚足,劲头适中。摘叶不划筋的次之,摘叶划筋最差。  相似文献   

13.
赵曼  王戈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878-6880
[目的]考察工艺分级中,烤烟的身份及颜色对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在烤烟国家分级标准及公司原有工艺分级的基础上,对云南省12个地州市468个烟叶样品的外观、感官质量及内在化学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烟叶身份薄至稍薄(X)多为下部叶,身份中等(C)多为中部叶,身份稍厚(H)至厚(B)多为上部叶;桔色(F)和浅桔色(O)所占比例较大。相同颜色情况下,烟叶身份C与H的感官质量得分差异较大,H与B基本无差异;相同身份情况下,烟叶O色与浅柠檬色(L)感官质量得分差异下部叶差异较大,中部叶较小,各部位O色与F色以及F色与深桔色(E)得分差异均较小。相同颜色情况下,随烤烟身份从薄到厚,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烟叶尼古丁和总氮含量呈增加趋势;相同身份情况下,随烟叶颜色加深,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呈弱减小趋势,尼古丁和总氮含量呈增加趋势,且各颜色之间均达极显著差异。[结论]研究可为烟叶工艺分级标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使工艺分级应用起来更具操作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选取了广元烟区2014—2015年间的75份烤烟样品,通过检测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分析了广元烟区烤烟的主要质量特点。结果表明,广元烟叶成熟度在尚熟和成熟之间;烟叶颜色多以桔黄为主;叶片结构多为尚疏松或疏松;叶片身份除部分烟叶稍有不同程度偏厚或稍薄外,其他较为适中;大部分等级叶片色度在中等以上;油分多为有、较多或多;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整体适宜。广元烤烟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在年份间表现整体稳定,在地点间以剑阁县烟叶变异较小,旺苍县烟叶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以云烟87上部烟叶为研究对象,以颜色深浅度、色度、均匀度、油分、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不同润叶和复烤强度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润叶强度的增加,润叶后烟叶颜色逐渐加深,色度偏向深橘黄,均匀度逐渐变差,油分增加;复烤后烟叶颜色变浅,色度向柠檬黄转变,均匀度提升,油分降低,较高温度复烤的烟叶均匀度和油分优于低温复烤;随润叶强度增加烟叶烟碱和总糖含量逐渐升高,复烤后其含量逐渐下降;随润叶强度增加润叶后的感官质量逐渐降低,低水分润叶下随复烤温度增加感官质量提升,高水分润叶下随复烤温度增加感官质量下降。综合来看,低水分润叶(W15%)和较高温度复烤(T 70℃)更有利于上部烟叶质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以中烟100、NC89、秦烟96为对照品种,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对烤烟新品系LY1306烤后烟叶的品质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LY1306的中上部烟叶成熟,颜色橘黄,结构尚疏松~疏松,身份适中,油分含量有~多,上部叶色度强,中部叶色度浓;物理性状良好;化学成分糖类偏高,总体较协调;香气质好,香气含量足,评吸质量表现中偏浓香型。总之,LY1306烤后烟叶处于优质烟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区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6个烤烟产区烟叶样品中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并对石油醚与烟叶外观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各产区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集中在5.00%~10.00%范围内;②不同产区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差异极显著,含量由高到低的依次顺序是云南、贵州、四川、河南、福建、山东;③不同部位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差异极显著,中部叶含量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④不同身份、不同颜色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差异极显著,中等身份烟叶的含量最高,橘黄色烟叶大于柠檬黄色;⑤不同油分、色度的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油分越多,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越高,色度越强,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分析湖北恩施产区烟叶质量,了解该产区的烟叶质量特色。[方法]通过对湖北恩施2016年主要产区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指标、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的评价,系统地了解其质量、风格、特色。[结果]恩施州烤烟外观质量中部好、上部较好、下部一般;6个品质因素中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较好。单叶重控制较好、档次"适宜"样品占比70.99%,含梗率偏高,"超出上限"样品占比64.20%。化学成分整体较适宜,总氮、还原糖、钾、还原糖/碱、两糖比等指标适宜样品占比60%。香型风格以中偏浓香型为主、占比55.3%,中间香型为辅、占比34.2%,少数浓偏中香型、占比10.5%。中部叶感官质量档次以"中等+"为主、占比64.7%,其次"较好-"、占比21.6%;上部叶感官质量档次以"中等+"为主、占比56.0%,其次"中等"、占比44.0%。主要不足表现为成熟度还有差距、上部身份较厚、油分总体不足,全州总糖含量偏高,氯含量偏低,上部叶工业可用性不高。[结论]该研究可为湖北恩施烟叶产区烤烟生产和烟叶采购加工、卷烟配方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河南烤烟上部叶烘烤质量的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中烟100为供试品种,进行上部叶适宜成熟度密集烘烤试验。[结果]试验表明,上部叶提前采收烤后烟叶油分减少,身份较厚,组织紧密。适度推迟采收,烤后烟叶橘色烟比例增加,组织变疏松,油分增多,色度变强;促进叶内致香物质转化,提高烟叶香气,减少杂气、刺激性,使余味更加舒适。采收过晚,容易导致烟叶干物质过度消耗,烤后杂色烟增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结论]上部烟叶推迟7 d左右采收,可有效改善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提高评吸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减轻,值得在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韩硕  吴峰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218+226
通过对调整后烟叶8点精准式烘烤工艺与常规8点式工艺的烘烤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后工艺可适当提高中、上部烟叶的烤后出烟率,上部叶增幅较中部叶大,2种工艺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表现较一致,但调整工艺烤出中部叶色泽较常规好,上部烟叶组织结构更疏松,且可适当提高烤后中、上部烟叶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