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莜麦秸栽培双孢菇适宜品种进行筛选,得出AS2796为最适品种,并对AS2796的最适母种、原种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AS2796适宜母种培养基为100 g发酵棉籽皮,50 g牛粪,20 g葡萄糖,20 g琼脂,3 g KH2PO4,1.5 g Mg SO4,20 mg维生素B1,5 g蛋白胨,1 000 m L水;AS2796适宜原种培养基为配方A1和配方C1,配方A1:84.15%麦粒、14.85%牛粪、1%石膏,另加0.1%KH2PO4、0.05%Mg SO4,配方C1:16.83%谷粒、67.32%高粱粒、14.85%牛粪、1%石膏,另加0.1%KH2PO4、0.05%Mg SO4。其中配方A1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长势较好;配方C1的菌丝长势最好,生长速度中等,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杏鲍菇母种最适固化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不同的母种培养基配方,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各配方培养基上杏鲍菇母种菌丝的生长速度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观察并记录菌丝密度、颜色等状况,筛选出适合杏鲍菇母种生长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杏鲍菇母种菌丝在配方6(1)(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酵母粉10g、水1 000 mL)、配方9(6)(葡萄糖2...  相似文献   

3.
不同培养基成分对白玉菇菌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比较了5组基本培养基的13种不同配方对白玉菇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上白玉菇菌丝长势优于含蔗糖的培养基;在含蛋白胨的培养基上菌丝长势优于不含蛋白胨的培养基;在含酵母的培养基上菌丝长势优于不含酵母的培养基.最后确定白玉菇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1 000 ml培养基中含1.5 g酵母、1.5 g蛋白胨、60 g玉米粉、1 g MgSO4·H2O和1 g KH2PO4.  相似文献   

4.
进行不同培养基及pH值对双孢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双孢菇母种在麦粒+PDA综合的培养基上长势及生长速度都明显好于单纯的PDA培养基,说明在适当的C/N范围内增加养分可以更好满足双孢菇母种菌丝对养分的需求。因此,麦粒+PDA综合的培养基或麦粒培养基可作为大面积生产双孢菇菌种的培养方案。2对双孢菇2796,pH值为6.5~7.5,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稍好。  相似文献   

5.
李国锋 《山西农业科学》2014,(6):560-562,572
分别比较了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维生素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玉米琼脂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综合培养基上鲍鱼菇和秀珍菇母种的生长情况,从菌落边缘、菌丝密度、颜色以及菌丝的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分别设计了以芦笋老茎为主料,棉籽壳、麸皮、豆饼为辅料的不同配方培养料,进行了鲍鱼菇和秀珍菇的袋栽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综合培养基是培养鲍鱼菇和秀珍菇母种的最适培养基;添加不同的辅料对鲍鱼菇和秀珍菇的产量有明显的影响;以芦笋老茎为主料、添加棉籽壳和麸皮的培养料能使鲍鱼菇BH,BS菌株和秀珍菇C,D菌株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配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接种干巴菌菌种,研究不同配方碳源、氮源培养基对干巴菌母种、栽培种菌丝长势、生长速度、满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巴菌母种培养基用松针水配制,栽培种培养基中添加40%的松针,其菌丝生长速度均较快。干巴菌母种培养基菌丝最适合的主要碳源是马铃薯,菌丝生长速度最快(4.53mm/d),最适合的主要氮源是蛋白胨与酵母粉1:1的混合物,菌丝生长速度快(5.06mm/d)、菌丝长势强。干巴菌栽培种碳源以糯米最好,生长速度快(5.89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39d);栽培种氮源以麸皮最好,生长速度快(5.75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40d)。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一个珍稀食用菌品种姬松茸进行了母种培养基和原种培养基的筛选。从菌丝的长势、长速、均一性等方面对4种母种培养基和4种原种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松茸母种的最适培养基配方(1L)为干粪草料200.0 g,KH2PO4 3.0 g,MgSO4 1.5.0 g,VB1 2片,大豆蛋白胨3.0 g,葡萄糖20.0 g,琼脂20.0 g;姬松茸原种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86%,麦麸12%,石灰2%。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营养因子对松乳菇菌丝的影响。通过观察菌丝密度和计算菌丝生长指数筛选出最适合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松乳菇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与蛋白胨;MgSO4、CuSO4、VB2促进菌丝生长,FeSO4、CoCl2则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正交试验,确定松乳菇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1 g/L,KH2PO40.3g/L,MgSO40.3 g/L,VB22 mg/L,琼脂20 g/L,pH自然。经过优化以后,在28℃下培养,菌丝生长指数为4 055.9。  相似文献   

9.
采用6种不同配方的固体培养基对蛹虫草菌株的菌丝体进行培养,以菌种初萌发时间、菌丝长速、菌丝长势、菌丝长满斜面所需时间为指标,筛选出蛹虫草母种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20%马铃薯提取液中加入1%葡萄糖、1%蛋白胨、2%琼脂、0.5%KH2PO4、0.3%MgSO4、VB1(10 mg·L-1),pH值5.8。在该培养基上,菌种的初萌发时间最短,为2 d;菌丝长速最快,为6.3 mm·d-1;长势最强;菌丝满管时间最短,为10 d。  相似文献   

10.
对泰山硫磺菌硫磺原变种ts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最有利于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200 g马铃薯+2.5%葡萄糖+0.2%蛋白胨+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20 g琼脂+1 000 ml水,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pH为4~6。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5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对榆生拟层孔菌母种进行培养,通过比较其生长状况,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确定显著差异性。结果表明:配方为马铃薯200g、柳木屑5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 000mL的培养基最适合榆生拟层孔菌菌丝生长,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纯白色,粗壮致密;生长速度快,日长速为1.82cm,满管时间为5.5d。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营养因子对松乳菇菌丝的影响。通过观察菌丝密度和计算菌丝生长指数筛选出最适合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松乳菇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与蛋白胨;MgSO4、CuSO4、VB2促进菌丝生长,FeSO4、CoCl2则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正交试验,确定松乳菇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1 g/L,KH2PO40.3 g/L,MgSO40.3 g/L,VB22 mg/L,琼脂20 g/L, pH自然。经过优化以后,在28℃下培养,菌丝生长指数为4055.9。  相似文献   

13.
以香菇菌株18为材料,通过对不同培养基的香菇菌丝生长状况的评价、菌丝生长速度及生物量的分析,以筛选出新型的香菇母种培养基。结果表明,与基础PDA培养基相比,添加海藻糖的新型培养基对香菇菌丝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菌丝的生长速度,有助于菌丝生物量的增加,但不改变其蛋白质组成。综合来看,PDTA培养基(马铃薯200 g,琼脂15 g,葡萄糖10 g,海藻糖10 g,蒸馏水1 000 mL)、PTA-2培养基(马铃薯200 g,琼脂15 g,海藻糖20 g,蒸馏水1 000 mL)更适合香菇18菌丝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双孢菇在我国北方乃至我市发展迅速 ,但在栽培过程中 ,由于母种培养基配方不合适延误栽培季节或造成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探索双孢菇菌丝在母种培养基上生长快、健壮、优质、低成本的培养基配方 ,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株2 796引自武汉市新宇食用菌研究所。1 .2 培养基配方在原常规生产的基础上 ,筛选出 5种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A.马铃薯培养基 :马铃薯 2 0 0 0 g,B.马铃薯加富培养基 ;马铃薯 2 0 0 g。C.麦麸培养基 :麦麸 1 0 0 g。D.麦粒蔗汁培养基 :麦粒 2 0 0 0 g。E.玉米粉…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马铃薯皮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以马铃薯皮为主要成分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以PDA培养基为对照,研究了6种食用菌在马铃薯皮培养基和带皮马铃薯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6种食用菌在马铃薯皮培养基上均长势良好,其中,黑平菇、白平菇和榆黄蘑在马铃薯皮制作的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上的长势优于PDA培养基。其它3种食用菌长势与对照无明显差异,黑木耳母种菌丝有较好的抗老化能力,表明马铃薯皮完全可以用于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
针对皖西大别山金寨县永福桑黄菌种植合作社种植的桑黄菌开展研究,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18S rDNA 基因ITS区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特征分析,依据ITS序列分析结果将菌种鉴定为瓦宁木层孔菌(Sanghuangporus vaninii);对JS-1的基础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显示,PDA培养基最适合其生长;测定了JS-1菌株的生长特性,结果显示,温度在5~35 ℃区间内菌丝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 ℃;pH在4~10范围内菌丝均可生长,pH为7时最适合菌丝生长。以菌丝生长情况为指标筛选碳源和氮源,碳源为葡萄糖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长势浓密,认为葡萄糖为其生长最适碳源;以马铃薯浸汁为氮源的培养基虽然生长速度略慢于蛋白胨和玉米粉,但菌落长势最为茂盛,且最早出现黄褐色软木状环纹,认为马铃薯浸汁为其生长最适氮源;在以葡萄糖为碳源,马铃薯浸汁为氮源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得到JS-1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0 g·L-1,马铃薯100 g·L-1,pH为8,培养温度30 ℃;测定菌丝的致死温度为45 ℃。  相似文献   

17.
金银花茎藤培养香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华舟  孙爱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88-7189
[目的]探索以金银花茎藤为主要原料栽培香菇的培养基配方及菌丝生长和出菇状况。[方法]以不同含量的金银花茎藤培养基为试验组,以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以及栎木屑培养基为对照组,对比观察香菇菌丝生长及出菇状况。[结果]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的菌丝萌动和生长最快,各组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别不明显。随着培养基中金银花茎藤的增加,出菇时间和次数增加,产量提高。金银花茎藤可作为香菇种植的培养基,其适宜配方为:金银花茎藤屑200g、麸皮20g、蔗糖20g、石膏2g、水300ml或料水比1.0∶1.3。[结论]金银花茎藤含有充足的香菇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金银花茎藤培养基可替代传统栎木屑培养基用于培养香菇。  相似文献   

18.
以野生中华散尾鬼笔为研究对象,对其菌丝进行分离纯化,以菌丝的生长速率为指标,对中华散尾鬼笔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出适宜中华散尾鬼笔菌丝生长的基础培养基,优化碳源、氮源、无机盐添加量及pH、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中华散尾鬼笔适宜培养基配方(每L)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蛋白胨3g、琼脂15g、10%无机盐溶液(KH_2PO_4 1g、K_2HPO_41g、Mg_SO_40.5g、FeSO_40.01g、NaNO_30.5g、CaCl_20.05g、KCl 0.5g溶于100mL蒸馏水);最佳培养条件pH为5.0、温度22℃,在此培养条件下,中华散尾鬼笔菌丝的净生长速率为0.59cm·d~(-1),与培养基A相比增长23.69%。  相似文献   

19.
灰树花斜面母种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传统培养基基础上,分别从葡萄糖单因素培养、合成培养基正交培养与半合成培养基正交培养3个角度或层次对灰树花(Grifala frondosa)母种斜面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探讨.结果表明,适合灰树花茵丝生长的最佳斜面培养基配方为土豆200g、麸皮100 g、玉米面100 g、板栗壳100 g、葡萄糖20 g、林地土20g、蛋白胨1 g、琼脂20g、CaCl2 0.1 g、KH2PO41 g、FeSO4 1 g、MgSO4 0.5 g、ZnSO4 0.01 g、水1L、pH值6.0.该配方既可为灰树花母种的制备提供依据,又能为灰树花的大面积栽培以及为实现工业化大生产而进行的液态发酵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猪苓和蜜环菌生长的母种和原种培养基配方,通过对为猪苓和蜜环菌设计的5种母种培养基配方和4种原种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试验,观察猪苓和蜜环菌母种和原种的菌丝在不同配方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并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表明,猪苓母种在配方3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4.013 mm/天,菌丝粗壮,长势旺盛,猪苓原种在配方B中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2.749 mm/天,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长势较好;蜜环菌母种在配方5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9.346 mm/天,蜜环菌原种在配方H中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2.416 mm/天。所得试验结果可为日后猪苓人工栽培技术和猪苓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利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