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森林公园的游客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好森林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以贵港市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线路法、设施法对公园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通过研究发现,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年旅游环境容量为605 640人次,公园游客容量受旅游设施最大容纳值的限制,目前公园的年实际游客接待量远小于理论容量.通过本研究,为森林公园游客规模的合理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游客对森林公园各旅游景观、景点游览方式的不同,分别采用面积法、线路法各景区、景点的日环境容量,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森林公园的日环境容量为11 390人次、年环境容量为288.45万人次;最大理论日游客容量为8 734人次,年游客容量为221.19万人次.为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森林公园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渭源县城东南,随着全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的不断深入,对森林旅游的需求逐渐减突出,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对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分析评价方法,对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的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综合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最佳日游客容量为6 238人,合理的年游客容量为112.28万人次/a。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的现状年、日游客接待量均处于适载状态,逢"假日旅游"高峰期却会出现游客流量严重超载。针对该旅游风景区游客接待状况及其旅游业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程涛  敖楠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0):113-115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塞罕坝的游客数量,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分区规划中控制旅游开发强度的依据,运用游道测算法和地域面积法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环境容量测算,同时对森林公园周边客源市场进行定位,把客源市场分为3级:北京、天津、承德为1级市场,以河北省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张家口等其他城市及山西大同、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城市为主的为2级市场,3级市场为以周边省市为主的机会市场、远距离的团队市场及境外游客市场。  相似文献   

6.
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境容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骊山3个主要景区的实地进行了调查,以中青年游客的游览速度和观景时间为标准,用线路法计算出骊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环境容量的日容量为11965人次,年容量为2957748人次,同时还计算了旅客日容量为8784人,旅客年容量为2171405人.  相似文献   

7.
楼观台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旅游空间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设施容量、旅游心理容量4个因素,对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通过对比发现楼观台森林公园游客接待量远小于理论旅游环境容量,并对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全国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旅游收入、游客数量年份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旅游收入、游客总人次、国内游客人次及海外游客人次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森林公园数量、面积及旅游收入均在2001年及2002年增幅比例较高,而游客总人次及国内游客人次除2003年外增幅均较高。相关性分析均表明,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游客总人次、国内游客人次及海外游客人次均与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具有显著相关性,但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仅有森林公园数量及国内游客人次影响森林公园旅游收入。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淄博市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过规划、设计后,开发建成了全省首家森林乐园,其生态休闲游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发展成以省内周边城市为主要客源市场的休闲度假地,实现了从无优势到颇具优势的跃步。但是面对游客旅游需求的提高和要求日趋完善的旅游大环境,如何实现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保持森林公园的活力与优势是需探讨的问题,首先介绍了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特点,其次分析了森林公园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广西大明山森林旅游资源评价及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大明山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及大明山本身的承受能力出发,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面积容量法、卡口法、游道法测定了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容量和旅游环境容量,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误差修正,得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年生态环境容量为100万人/年,年旅游环境容量为74.5万人次,年;并对其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提出大明山生态旅游区的年接待游客合理容量不宜超过65万人次。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特征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山野、城郊和城区3种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社会经济和出游特征进行了统计学上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其各自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森林公园应进行经常性的游客调查,把握客源市场的动态变化,根据自身客源市场的特点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和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山野型森林公园应以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产品为主体;城郊森林公园应逐渐完善度假旅游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度假旅游者重游;城市森林公园则应在不断推出能吸引所在城市居民的新的休闲和娱乐旅游项目,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以突出自身特色.在市场营销上,山野型的森林公园耍以省外国外客源市场作为营销的重点;城郊型的则以省内其他城市居民尤其是周边地区的城市居民作为主要营销对象;城市型森林公园则应该注意吸引到公园所在城市的机会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12.
福州三叠井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规划必须预测游客规模和环境容量,使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福州三叠井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并使用游道测算法测量环境年容量和游客年容量,得出其环境年容量与游客年容量分别为1 330 500人和470 250人,其结果为福州三叠井公园的生态规划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褒河森林公园实地考察及游客抽样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其客源市场为本地游客型:90%以上省内游客,且近70%来自汉中市,距森林公园250 km内的安康、西安、咸阳、宝鸡等为主体客源市场;游客以高中(专)以上学历的公务员、城镇职工及学生为主体,具有明显的中青年特征和低收入倾向;游客对旅游地选择以自然生态、水域风光、山岳风景和文物古迹型最为喜好,旅游活动以基本层次与专门层次为特色;游客感受较深的景观类型是空气、气候,湖泊、水库,森林植被和文史古迹,重游率高。针对上述游客人口学特征及其行为模式,提出褒河森林公园进一步开发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以祁连山大野口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游客地域结构、游客结构、一般行为特征以及游客感知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野口森林公园客源主要来自甘肃省,其中以张掖本地游客为主,客源地理集中指数为87.61;游客以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中青年为主,收入水平总体不高;绝大多数游客选择自驾车为交通工具,旅游动机主要以野餐野营为主。总体而言,游客满意度较高,有88.4%的游客愿意重游此地,游客最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景区环境卫生方面。基于研究结果,对大野口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流溪河森林公园的旅游者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流溪河森林公园的游客以珠三角居民为主,主要为21~45岁的中青年人阶层,旅游目的以观光游览为主,游客的重游率较高但逗留时间较短。同时,以空间距离特征、社会经济特征、行为特征等因素为依据,将流溪河森林公园的重点客源市场细分为:珠三角观光游览型旅游市场、珠三角度假型旅游市场、珠三角商务型旅游市场、珠三角特种旅游市场,并根据各个市场的特征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太阳山森林公园与麦积山石窟、石门山景区、仙人崖景区及麦积国家森林公园相邻。旅游资源以森林生态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人文景观点缀其间,具有幽雅清新的森林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公园内气候凉爽湿润,是附近地区较佳的避暑度假胜地。为了更好的开发森林公园,经作者计算,2013年太阳山森林公园日环境容量为7200人次,年环境容量为64.8万人次。  相似文献   

17.
太阳山森林公园与麦积山石窟、石门山景区、仙人崖景区及麦积国家森林公园相邻。旅游资源以森林生态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人文景观点缀其间,具有幽雅清新的森林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公园内气候凉爽湿润,是附近地区较佳的避暑度假胜地。为了更好的开发森林公园,经作者计算,2013年太阳山森林公园日环境容量为7200人次,年环境容量为64.8万人次。  相似文献   

18.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佳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大量增加的游客给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了实现公园的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确定公园的最佳旅游环境容量,以此来进行公园的游客管理及接待设施的调控.该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以床位数、游道长度及水体中总磷含量作为衡量指标,分别对公园的经济发展容量、日空间容量、不同季节生态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根据“木桶原理”确定了公园的最佳旅游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公园的经济发展容量为41 400人/d,日空间容量为13 255人/d,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生态环境容量差异较大,分别为1 848、3 879、1 307和775人/d.根据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公园最佳旅游环境容量为13 255人/d,公园“境内最佳住宿容量”春季为1 848人/d,夏季为3 879人/d,秋季为1 307人/d,冬季为775人/d.以上结果可为公园入园游客人数、接待区住宿游客人数及接待设施存量控制与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经济发展容量;日空间容量;生态环境容量;最佳旅游环境容量;境内最佳住宿容量   相似文献   

19.
景区生态容量微观仿真分析方法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弥补常用的景区游客容量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该文提出了基于游客空间行为模拟系统(TSBS)的微观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重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容量.将公园划分出若干生态容量监测区域,选取游客对草地的践踏作用强度作为监测指标,利用TSBS对游客空间行为、时空分布进行微观仿真,计算监测区域的游客践踏作用时间与次数,求出公园的生态容量,分析生态容量管理的关键区域,提出了提高生态容量的措施.研究表明,基于TSBS的游客生态容量分析方法具有动态、量化、管理效果可预测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突飞猛进。据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统计资料,截止2004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771处,森林风景资源保护面积达1460余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65处,保护面积1058.67万公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森林公园共拥有接待床位27万张,餐位28万个,程控电话11万门。从事旅游服务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达95665人,其中导游7950人。2004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1.47亿人次,创以门票为主的直接旅游收入69.10亿元。森林公园发展还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森林公园为社会提供直接就业机会36万个,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近1000亿元。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从我国目前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初期迅猛发展的同时,存在和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将严重阻碍森林公园今后的建设和森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