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科学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提供参考。[方法]将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工艺相结合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连续4个月的试运行结果表明,整个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对COD、BOD5、NH4+-N、TP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9%、92.8%、80.1%、83.6%和91.0%,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1级A标准,人工湿地对主要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均在50%以上。[结论]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工艺相结合可用于处理广州地区农村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2.
调查生猪废水处理和磷回收工艺中,厌氧消化、氧化池、磷回收流化床和潜流人工湿地对水质参数、抗生素、耐药细菌和病原菌丰度削减的贡献。结果表明,在水质指标方面,厌氧消化对COD的去除率最大,为40.28%;人工湿地对TP和NH_4~+-N的去除率最大,分别达到53.33%和67.74%;流化床对TP的去除率为49.94%。在抗生素吸附和降解方面,厌氧消化、流化床和人工湿地对土霉素(OTC)和环丙沙星(CIP)具有较大幅度的去除,去除率范围分别为32.27%~63.77%和40.44%~44.11%;厌氧消化、氧化池和人工湿地对磺胺二甲嘧啶(SM2)具有中等幅度的去除,去除率范围为18.10%~28.52%。在耐药细菌方面,厌氧消化作为一级处理工艺对各类型耐药细菌均具有最大去除率(50%);同样作为三级处理工艺,人工湿地能进一步削减耐药细菌的数量,而流化床出水中以奇异变形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宋内氏志贺氏菌为主的耐药细菌数量出现反弹。微生物群落分析发现,人工湿地在降低病原细菌丰度方面优势显著。研究表明,设置潜流人工湿地承接流化床出水可进一步深化处理生猪废水。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组合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结合人工湿地工艺的优势,采用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工艺对主要指标CODCr、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2.9%、86.6%、89.1%,且进水负荷的变化对去除效率影响较小,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采用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技术,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工程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其中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2.9%,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6%、89.1%,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治理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技术,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还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5.80%,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8%、90.93%,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采用PKA人工湿地技术,对浙江省某污染河道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湿地下游布水、上游排水至河道,强制性增强了河道的流动性。介绍了湿地设计参数,同时对工程造价、运营管理及运行成本进行分析。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出水水质稳定、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出水各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要求,对COD、NH_3-N、TP去除率分别为75.0%、67.2%、83.1%。  相似文献   

7.
施万胜  舒友菊  万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45-11446
采用接触氧化—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某矿区的生活污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优于杂用水水质要求,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通过改变系统中接触氧化及人工湿地的运行方式可以防止人工湿地的堵塞和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8.
太湖流域4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调查研究,选取4种典型处理技术(A/O工艺、户用净化槽工艺、厌氧产沼气-缺氧反硝化脱臭-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法-人工湿地技术、微动力高效复合渗滤床+氮磷消化湿地处理技术)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厌氧产沼气-缺氧反硝化脱臭-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法-人工湿地技术,虽然初期建设成本略高,但处理效果稳定,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及氨态氮含量的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是一种很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工湿地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明确人工湿地工艺运行机制,为污水处理行业提供借鉴。【方法】以实际监测数据就当前国内生活污水处理常用的氧化沟工艺、ICEAS工艺及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对CODCr、BOD5、SS、TP、TN这5项指标的处理现状作了分析比较。【结果】人工湿地工艺相对于其它两种工艺表现出了更加优秀的处理能力,CODCr、BOD5、SS、TP、TN等5项指标的去除率均相对较高。应用人工湿地工艺的污水处理厂CODCr、BOD5、SS、TP等4项指标的年平均去除率均达到了90%及以上,TN的去除率也可达80%。【结论】从处理效果、投资及运营成本等各方面来看,人工湿地应用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的处理中表现出突出的优势。将人工湿地工艺运用在污水处理中可大大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还可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0.
UASB-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小麦淀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文云  高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21-5824
[目的]研究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小麦淀粉废水的工艺参数,为小麦类食品加工行业的废水处理工艺提供参考。[方法]以目前最具代表性的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小麦淀粉废水,研究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单因素最佳条件为:UASB反应器流量50.0L/h,水力停留时间4.0h;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量1.2m3/h,水力停留时间1.0h。其UASB反应器的CODCr去除率可达75%~80%,生物接触氧化池可达70%~80%。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UASB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0h时,其出水CODCr值可降至600mg/L,去除率达到70%~80%;然后使出水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其出水CODCr值可降至200mg/L左右,去除率达到65%~75%。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小麦淀粉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UASB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2.0h,UASB反应器流量45.0L/h,生物接触氧化池水力停留时间1.0h,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量1.2m3/h。该组合工艺的CODCr去除率为92.5%。[结论]食品加工行业的废水处理工艺采用以上工艺参数可以达到行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在取水口附近建设复合型人工湿地净化区,将多级表流湿地与潜流湿地串联,同时融合人工浮岛技术,不断改善鱼台县饮用水水源水质并达到供水要求。对复合型人工湿地的运行效果监测表明,该湿地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等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高去除率分别为55.47%、79.25%、75%、65.12%,各项出水指标均可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实现了水质净化的目的,保证了水源水质满足供水要求,缓解了鱼台县供水水源紧张的现状,为人工湿地建设在其他水源地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同填料在高负荷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选取砾石、沸石、无烟煤、页岩、蛭石、陶瓷滤料、高炉钢渣、圆陶粒8种填料,在较高水力负荷(1000~2500mm·d^-1)的条件下,进行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柱净化污水实验。结果表明,无烟煤、圆陶粒、砾石具有较好去除有机物的能力,对COD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钢渣和无烟煤对BOD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沸石和陶瓷滤料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其他几种填料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仅为20%左右。高炉钢渣和无烟煤具有较好去除磷的能力,高炉钢渣对总磷和总溶解性磷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无烟煤对总磷和总溶解性磷的去除率达到60%~70%。孔隙率的变化对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净化能力有显著影响。在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填料,如无烟煤、圆陶粒、沸石,在较高的水力负荷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探讨剑湖入湖河流廊道及其湖滨带对城镇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自然河道和湖滨带在水质净化方面效果显著,自然河道对COD、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3.4%、38.4%、31.6%和44.7%,湖滨带对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高达67.7%、58.4%和62.1%,水质得到极大改善。可见,自然河道及湖滨带对城镇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显著,对剑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缺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玉米淀粉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缺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玉米淀粉废水过程中温度、pH值、进水负荷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段在pH值为6.5~7.0,温度为26~30 ℃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70%;好氧段在pH值为7.5~8.7,温度为25~32℃,进水COD浓度为1 700~2 600 mg/L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80%~94%.玉米淀粉废水进水COD平均浓度为10 000 mg/L,出水水质COD可达到42~77 mg/L,CODcr总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处理效果显著,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5.
垂直流-水平潜流一体化人工湿地对菜地废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番禺区东升农场菜地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生植物塘,最终流入附近河流,由于菜地废水水质较差,对其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严重威胁了附近居民的饮水安全。为了提高菜地出水水质,减轻对河流的污染,通过构建垂直流-水平潜流一体化人工湿地,对菜地废水进行净化处理。湿地经过9个月的运行,结果显示,湿地对COD、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56.40%、79.09%和79.79%以上,COD、NH4+-N和TP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9.45、0.47mg.L-1和0.06mg.L-1,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湿地对TN的平均去除率较低,仅为35.08%,通过补充甘蔗叶作为碳源,湿地对TN的平均去除率显著提高,但随着碳源投加量的增加,去除率逐渐降低。本实验碳源投加量以1.62kg.m-3为宜,TN的平均去除率最高,达80.85%,出水TN平均浓度从3.06mg.L-1降低至0.90mg.L-1。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介绍砾间接触氧化技术在实际工程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及影响净化效益的主要因子,为砾间接触氧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一定技术参考.砾间接触氧化技术根据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大小可分为砾间接触氧化法和砾间接触曝气氧化法.根据设施设置的位置又可分为直接方式和分离方式.工程应用中,砾间接触氧化工艺一般包括预处理设施、取水设施、净化设施和放流设施.影响砾间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理化因子、砾石床设计因子和水力因子.理化因子主要涉及温度和溶解氧,砾石床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填料、填料填充率、污泥储存与排除.水力因子主要是停留时间和水力负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北方地区城市纳污河道内的污染河水具有水量、水质、水温季节性变化大的特点,这给人工湿地污染河水处理系统的持续性运行造成很大困难.通过1a多的连续性运行,对潜流人工湿地污染河水处理系统的可持续运行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年平均水力负荷为15 cm/d.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大,夏季氨氮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达70%以上,而冬季水温降低到15℃以下时,氨氮去除率降低到30%以下,但季节变化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小.人工湿地在夏季雨季时期可以承受较大的短期洪水水力冲击负荷,在100 cm/d的负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30日—12月2日,每月一次对人工湿地的进、出水进行采样,以总磷(TP)、总氮(TN)、正磷酸盐(PO4^3--P)、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a(Chla)等为主要水质指标,研究了在池塘养殖循环经济模式中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混养区养殖废水的净化效能。结果表明,5次测定中,人工湿地对NH4^+-N、NO2^--N、NO3^--N、PO4^3--P、TN、TP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变化在56.25%~91.67%、38.46%~79.59%、43.75%~81.82%、47.50%~78.67%、31.37%~80.00%、39.53%~71.43%和32.07%~50.00%,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91%、53.06%、60.88%、61.33%、54.22%、59.15%和41.69%。出水水质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分别从50.33、51.11、50.28、56.00和51.08的富营养状态降低到39.86、41.28、42.70、47.76和46.16的中营养状态,而且CODMn在所有测定时间下的出水水质中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Ⅱ类水质标准,出水中的TP在大多时间下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Ⅰ类或Ⅱ类水质标准。说明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养殖废水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火山石、沸石、牡蛎壳、陶粒、麦饭石和砖红壤作为人工湿地填料,在水力负荷(0.5~1.5 m/d)的条件下,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系统,进行单一填料和组合填料的污水净化实验。结果表明,单一填料砖红壤、牡蛎壳、陶粒和麦饭石人工湿地系统对有机物去除能力较好,COD的去除率在40%以上。砖红壤、麦饭石和沸石对总氮的去除率达到39%以上,火山石29%,牡蛎壳和陶粒填料对总氮去除率均低于20%。除砖红壤具有较好去除磷的能力86%外,其余填料系统对磷的去除效率均在30%左右。与单一填料湿地系统相比,9种组合填料系统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均有所增加,其对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54%~82%、40%~91%、47%~84%,且均优于单一填料系统。由此可见,在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通过选择适宜的填料组合,完全可以在相对较高的水力负荷条件下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河流受漏截污水和面源污染物输入的普遍现状,结合人工湿地技术和生物滤池、人工快渗技术,构建出一种具有净化河道水质的生态滤槽。生态滤槽对污染河水的动态净化效果表明,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随水力负荷及进水流量的增大而降低,在水力负荷为0.5 m~3/(m~2·d)时去除率最高,净化效果最好。污染河水经生态滤槽处理后,COD、NH_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77.20%、63.29%、57.87%、75.64%。减少生态滤槽数量,发现该生物滤槽出水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