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深刻的了解转基因大豆的食用安全性,介绍了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和种植应用现状。从营养学、毒理学和过敏性三个方面归纳了转基因大豆食用安全性研究现状,提出了应秉着科学的态度,以实验研究为手段,用数据说话,以转化体为安全评价试验的个案,以品系为安全证书申请的个案,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价,建议进一步加强食用转基因大豆营养积累、引入基因对代谢激素分泌及其对过敏性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食用安全评价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前重要的评价内容,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评价,农业部依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并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颁布的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评价指南,制定了我国的<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指南>.评价内容涵盖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组织颁布的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评价指南里的所有内容.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性评价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仲文  连庆  李宁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6):24-27,37
文章从目前被广泛认可的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国际通行做法以及我国对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评价的要求等方面,对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评价现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完成安全性评价而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没有定论?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定论的,即凡是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于1997年成立了生物技术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认为应对转基因技术实行风险管理,并制定了转基因生物评价的风险分析原则和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成为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标准和世贸组织裁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依据。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严格的毒性、致敏性、致畸性等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凡是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可以放心食用。迄今为止,转基因食品商业化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经过证实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为什么说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是安全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有什么好处答:尽管植酸酶在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许多植物中都存在,人类或动物有长期安全食用或饲用的历史,同时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主要用于动物饲料,但是为了慎重起见,仍按照食用安全评价标准进行了评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对照玉米同样安全。  相似文献   

6.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以来,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2012年种植面积达1.7亿hm2。其在解决全球饥饿问题、保护环境、提高粮食营养品质以及方便的获取药物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转基因技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加强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是保障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有效手段。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前,要经过严格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包括营养学、毒理学、过敏性等方面,另外有非期望效应和肠道健康评价作为补充,为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规避及大力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手段。凡是经过了安全性评价,获得了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有安全保障,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7.
<正>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是孟山都公司培育的第一代转基因大豆(商品名为Roundup Ready Soybea,简称RR大豆),于1994年获USDA批准解除管制进入商业化种植,成为最早获准推广的转基因大豆品种。由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耐除草剂、含油量高、产量高、少耕作,便于大面积机械化生产,因此得到迅速推广应用。我国每年进口大量RR大豆,主要用于食用及饲喂,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对抗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在关注转基因作物所带来的科学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社会公众也日益关注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集中在生态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2个方面。就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保障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是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促进了美洲地区大豆高效、高产生产。文章逐一归纳了抗草甘膦、草铵膦、磺酰脲类、麦草畏、2,4 D和异恶唑草酮等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的培育、作用原理及利用情况;围绕可能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指出培育兼抗多种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建立综合栽培技术体系是今后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主要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世界上最广泛种植的作物之一,同时是收获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中国大豆收获面积大,分布广,是全球第五大大豆生产国和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目前,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主要有2个方向:非转基因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和转基因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且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非转基因大豆田。随着转基因大豆种植规模的扩大及商业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外学者开始广泛关注转基因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时序动态及其食物网。至201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1.85亿hm~2,较20年前增长了110倍。研究者认为,转基因大豆的大面积种植对昆虫群落生态功能影响的研究将会成为新的热点与方向。本文阐述了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主要特点,并从非转基因大豆田、菜用大豆田、转基因大豆田3个方面综述了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豆转基因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涛  蒋春志  赵青松  张孟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391-10394
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大豆转基因方法,分析了大豆遗传转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评价了转基因大豆的生物安全性,并且展望了大豆转基因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的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际组织及我国对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评价框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目前全球对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评价主要包括新表达物质毒理学评价、致敏性评价、营养成分分析、全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加工对食用安全的影响、抗生素抗性评价;2)虽然目前全球基本形成了对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的原则和技术体系框架,但由于新型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的具体过程存在争议;3)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体系需要在营养学检测方面构建作物营养数据库,在毒理学检测方面构建毒蛋白数据库,在致敏性检测方面建立体外细胞评价模型,在非期望效应方面构建非期望效应评价模型。综上,面对新型生物技术产品,需要继续发展、完善已经建立的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评价原则和技术体系,以更好地保障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文献综述(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作为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研究领域,转基因食品或植物安全评价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包括消费者和环境方面的非政府组织在内的群体认为,所有转基因食品或植物应经过长期的动物饲养评价研究后才能够被批准为人类食用。通过对2000~2006年国际学术期刊在该领域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发现,关于转基因食品或植物对人类和动物毒理学或健康风险的研究文献数量非常有限。本综述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当前关于人类食用含有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潜在负面影响及安全评价的最新研究进展,对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表明,许多转基因植物产品(主要是玉米和大豆)与传统非转基因植物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性是一样的,同时,那些仍然受到极大关注的转基因植物产品的安全性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应该指出的是,大部分研究是由负责转基因植物商品化的生物技术公司开展的,但和前些年国际上缺乏关于转基因植物产品安全评价的科学资料的状况相比,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应用面积只占世界的1%,并且只是转Bt基因抗虫棉,这是由于我国的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估研究相对滞后所致。转基因作物中可能存在一些人类不曾食用过的基因,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应用能否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是安全性评估的两个方面。生态评估是估测转基因作物的花粉及种子扩散能否形成遗传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下降;转基因作物本身或近缘种能否成为超级杂草;以及对非目标生物的风险。评估新产品能否导致食品的致敏性,以及转基因作物花粉的致敏性是转基因产品对人与动物健康是否有害评估的重要方面。应深入开展安全性研究,尽快完善适合中国实际的评估程序和手段,使转基因安全性将不再是制约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不认同“转基因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唯一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受争议的转基因水稻、玉米,近日获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颁发安全证书。对转基因安全性的疑问又被重新提了出来。最近,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三名委员做客人民网,逐条驳斥媒体对转基因作物的质疑。他们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存在风险,可放心食用,并批评媒体的“负面”舆论,妨碍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作物的利用与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应用面积只占世界的1%,并且只是转Bt基因抗虫棉。这是由于我国的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估研究相对滞后所致。转基因作物中可能存在一些人类不曾食用过的基因.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应用能否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是安全性评估的两个方面。生态评估是估测转基因作物的花粉及种子扩散能否形成遗传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下降;转基因作物本身或近缘种能否成为超级杂草以及对非目标生物的风险。评估新产品能否导致食品的致敏性,以及转基因作物花粉的致敏性是转基因产品对人与动物的健康是否有害评估的重要方面。应深入开展安全性研究,尽快完善适合中国实际的评估程序和手段,健转基因安全性将不再是制约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河南农业》2015,(3):4-6
<正>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没有定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定论的,即凡是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于1997年成立了生物技术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认为应对转基因技术实行风险管理,并制定了转基因生物评价的风险分析原则和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成为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标准和世贸组织裁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依据。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严格的毒性、致敏性、致畸性等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转基因作物安全制约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生物产业化进程。文章围绕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性,阐述了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常用方法,综述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现状,展望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趋势。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良水稻品种,现已获得了抗虫、抗病、抗逆及营养改良型等转基因水稻。虽然转基因水稻的安全研究报道并不多,但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一直是争议的焦点,尤其是在转Bt抗虫基因水稻获得安全证书后。本文综合分析了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安全性评价除了营养成分与抗营养因子的比较外,也需要开展动物饲喂试验。在饲喂试验中,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处理存在一些差异,但大多数研究认为转基因水稻与传统非转基因亲本水稻的营养性和安全性是一样的;然而,也有少数研究结果显示转基因水稻有毒副作用,或会引起试验动物肠道菌群或相关生化指标的改变。目前动物试验的持续时间很少超过90天,食用安全性的风险可能短期不会显现,需要合理延长动物饲喂试验的持续时间。本综述旨在为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研究和生物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大豆发展及中国大豆产业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中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可行性,利用公布的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全球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及中国种植转基因大豆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1996-2004年,美国、阿根廷和巴西转基因大豆种植率分别从2%、1.7%和0增至85%、98%和22%。2)美国和阿根廷转基因大豆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种植转基因大豆可使杂草管理便利化和高效率。3)可能存在问题是:提高单产和增加利润存在不确定性;中国是大豆原产地并具有独特的消费结构,而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隐患会对中国大豆产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生产转基因大豆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建议:继续禁止在中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