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高山杨梅避雨设施的选择、杨梅树的选择、避雨设施搭建、避雨设施的管理,对生产上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多年在桂北地区避雨葡萄架下套种冬莴笋技术研究,集成并制定了桂北地区避雨栽培葡萄套种冬莴笋技术规程,规定了避雨栽培葡萄套种冬莴笋的产地环境、避雨栽培设施结构、品种选择、套种时间、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标准,以期为桂北地区避雨栽培葡萄套种冬莴笋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沿海地区避雨棚栽培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王健  谷纬  朱芙蓉 《现代农业科技》2012,(4):140-141,144
以维多利亚、白罗莎里奥、魏可为研究对象,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品质的影响。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测定葡萄的粒重、横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维生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的粒重、横纵径显著优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条件下3个葡萄品种的含糖量略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含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避雨棚栽培可提高葡萄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葡萄避雨栽培修剪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避雨栽培修剪技术是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中的重要内容,是避雨栽培成功的关键工作。它与陆地栽培的修剪技术有所区别,因此不能照搬陆地栽培的修剪技术。根据国内避雨栽培修剪的成功经验和本人的多年实践,现将葡萄避雨栽培修剪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酿酒葡萄赤霞珠避雨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雨水对酿酒葡萄生长的影响,提高酿酒葡萄品质。[方法]2011—2012年在赤霞珠葡萄上开展避雨栽培试验,研究避雨栽培对赤霞珠葡萄病害发生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避雨栽培能够有效降低赤霞珠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在葡萄生长后期降雨较多的年份,避雨栽培可确保葡萄顺利通过成熟期;在葡萄生长后期降雨较少的年份,避雨栽培赤霞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有机酸等指标相比露地栽培差异不明显;在同等酿造条件下,避雨栽培赤霞珠酿造的葡萄酒在口感、色泽等方面明显优于露地栽培。[结论]避雨栽培能够有效降低雨水对酿酒葡萄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避雨栽培可提高甜樱桃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在多雨地区效果明显。本文综述了避雨栽培概况,并结合前人的研究,从生长环境、物候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病虫害5个方面分析了避雨栽培对甜樱桃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探讨了避雨设施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南方多雨地区栽培甜樱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9,(9)
(四)避雨栽培的栽培要点避雨栽培是一种只在大棚顶部覆膜(不用裙边,保持四周通风),避免雨水直接侵袭葡萄的简易大棚栽培方式。避雨栽培既集合了促成栽培与露地栽培的优点,又避免了两者的弊端。这是南方栽培高品质欧亚种葡萄既经济、实惠,又方便有效,易为广大农户接受的栽培方式(表2)。在南方,晚熟品种必须采用避雨栽培,早中熟品种既适于促成栽培,也适于避雨栽培(先封闭催芽,发芽后至现花序,再转为避雨栽培),种植户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条件、管理水平及市场需求权衡选用。避雨栽培在管理上与促成栽培还存在以下区别:(1)覆盖时期避雨覆盖一般在萌芽前完成,可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避雨栽培对早熟砂梨果实糖积累和营养生长的影响,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较分析果实生长发育期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果实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和叶片含水量等营养生理变化。结果表明:(1)避雨栽培环境光照强度较露地栽培低,2种栽培模式光照强度日平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避雨设施营造的栽培环境对果实品质的形成有影响,果实生长发育期果糖与葡萄糖含量较高,进入后期蔗糖积累量上升,葡萄糖含量有所下降,进入后期果糖和蔗糖积累占比较高,避雨栽培下苏翠1号和翠冠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量较露地栽培高21.73%、17.97%。(2) 2个早熟梨品种果实有机酸含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低,主要对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含量的影响较大,其中苏翠1号和翠冠果实苹果酸含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分别低35.08%、21.05%,避雨栽培对莽草酸含量影响不明显。(3)避雨栽培对早熟梨新梢长度、粗度和叶干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叶鲜质量和叶片含水量影响较大,苏翠1号和翠冠叶鲜质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分别低8.22%、10.15%,2个品种叶片含水量避雨栽培均显著(P<0.05)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利用病原菌孢子捕捉器,在江苏省内苏南、苏北2地(分别是句容果园和徐州果园)监测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梨锈病和黑斑病病原菌孢子的消长情况,调查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2地果园避雨栽培条件下梨锈病和黑斑病病原菌孢子数量均明显低于露天栽培,其中句容果园露天栽培梨锈病病原菌孢子数量平均是避雨栽培的8.78倍,徐州果园露天栽培梨锈病病原菌孢子数量平均是避雨栽培的4.35倍。句容果园露天栽培条件下梨锈病和梨黑斑病的发病指数较高,避雨栽培可以有效防治梨锈病和梨黑斑病,防效分别为88.89%、56.33%。徐州果园由于管理精细,打药及时,露天栽培和避雨栽培梨锈病和梨黑斑病发病均不严重,但露天栽培条件下梨锈病和梨黑斑病的发病指数高于避雨栽培,避雨栽培梨锈病和梨黑斑病的防效分别为51.44%、47.30%。  相似文献   

10.
在庆元县高海拔山区采用遮阳避雨设施大棚栽培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华重楼栽培关键技术探讨和不同遮阳避雨覆盖方法对华重楼根茎生长情况影响的对比调查分析。经试验,总结了华重楼遮阳避雨设施大棚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栽培环境选择、种苗选择、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等。高海拔山区华重楼遮阳避雨设施栽培技术具有三大优势:避雨防病,延迟倒苗;适度密植遮阳,产量高;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避雨栽培对新郑早红枣裂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郑早红枣进行避雨栽培,研究了避雨栽培对其成熟期、裂果率、枣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枣果成熟期提前10 d,裂果率为6.1%,明显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枣果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露地栽培,水分含量低于露地栽培;平均单果重及枣果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C、总酸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葡萄避雨栽培可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根据笔者葡萄避雨栽培的实践经验,本文重点介绍葡萄的避雨设施合理构建、优良品种的选择及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避雨栽培对番茄生长微环境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鹏一号’番茄为试材,在四川番茄春作栽培期间,采用避雨栽培的方法,改变番茄生长小环境,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通过测定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研究避雨栽培条件对番茄生长微环境及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条件下晴天对地温,植株基部、中部气温有影响但不明显,棚顶温升高影响较大;晴天光照强,避雨栽培透光率较高,为82.8%~93.7%,雨天光照强度低,透光率降低,为71.8%~88.8%;晴天避雨栽培下相对湿度较露地高2.04%~14.6%,雨天避雨栽培湿度显著低于露地,降幅达14.51%~15.55%;露地栽培病害发生早,发病重,避雨栽培病害发生迟,发病轻,番茄主要病害早、晚疫病分别比对照(露地)降低了54.59%、95.65%。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葡萄避雨栽培后不同土层(0~3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p H值、电导率(EC)等肥力因子的变化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培肥对策。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等肥力因子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随避雨年限增加而降低,而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随避雨年限增加而上升。土壤p H值受土壤层次影响较小,其从大到小依次为避雨2年处理露天处理避雨1年处理。0~10、20~30 cm土层土壤EC值一致,高于10~20 cm土层;同一土层EC值以避雨2年处理最高,其次为避雨1年处理,露天处理最低。  相似文献   

15.
铜仁市针对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自然生态气候特点,积极探索山地蔬菜避雨设施栽培,大力推进简易“伞”形钢架避雨棚设施建设,发展春夏山地蔬菜避雨立体栽培。为提高避雨棚土地复种指数和空间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在海拔280 m区域进行的苦瓜套作空心菜“1+2”模式避雨立体栽培试验,探索了其高效栽培技术,为铜仁市山地避雨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湖南山坡地刺葡萄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雨栽培技术在南方各省的鲜食葡萄种植中已经普及,但在山坡地刺葡萄种植中运用较少。对刺葡萄在避雨栽培模式与露天栽培模式下进行物候期的观测、果实品质分析、霜霉病病情发生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模式下刺葡萄的物候期整体延后,避雨栽培比露天栽培条件下果实完熟期延后了20 d,落叶期延后了33 d;避雨栽培模式下的刺葡萄较露天栽培的果实品质更优,其中果实增重11.4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39.74%,果皮变薄17.65%;避雨栽培的病情指数最低为0,低于露地栽培0.75,最高为27.57,低于露地栽培46.37。以上结果表明山坡地避雨栽培是非常好的刺葡萄栽培方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桐乡槜李为试材,分析比较设施避雨、透湿性反光膜覆盖、避雨+透湿性反光膜覆盖等3种栽培措施对槜李果实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避雨+反光膜处理可显著降低槜李果实裂果率,分别比对照减少了11.45和11.91百分点;两者都显著提高果实的果粉等级和果实商品性,而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对果实商品性提升作用不明显。避雨与避雨+透湿性反光膜处理都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风味等级,降低了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对果实品质有显著的提升。不同栽培措施对槜李果皮色泽的影响有差异,透湿性反光膜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的红色饱和度值(a~*)和色泽饱和度值(C),而避雨处理显著提高了黄色饱和度值降低了a~*值,避雨+透湿性反光膜处理显著降低了色度角(h),且没有降低a~*值,改善了果皮色泽。避雨栽培与透湿性反光膜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槜李果实的商品性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设施避雨育苗对红颊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8年在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草莓试验园内进行大棚设施避雨育苗试验。供试草莓品种为红颊、章姬和明宝。试验结果表明,对炭疽病抗性弱的草莓品种红颊、章姬,采用新田避雨育苗的防治效果都在85%以上,可以完全控制炭疽病的发生;连作田采用避雨育苗的防治效果在65%以上,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采用新田露地育苗的防治效果在25.3%~31.2%之间,防治效果不佳;连作露地育苗的病情最严重,如碰到夏季高温多雨年份往往会育不出苗。因此,红颊、章姬的育苗必需采用避雨育苗方式。明宝采用避雨育苗与露地育苗相比,在防治炭疽病效果上无明显差异,明宝采用避雨育苗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9.
避雨设施栽培对中晚熟水蜜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雨设施栽培是南方桃产区产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技术措施。本研究以霞晖5号、丹霞玉露和迟玉露3个中晚熟水蜜桃品种为试材,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避雨栽培对不同熟期桃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提高了桃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蔗糖含量,特别是晚熟品种迟玉露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都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总体来看,中熟品种果实总酸和有机酸各组分含量在避雨栽培后呈下降趋势,晚熟品种迟玉露则与之相反;避雨栽培也提高了果皮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花色苷含量,降低了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变化的幅度因品种而异;此外,避雨栽培也使部分品种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和色泽参数明显下降。因此,相对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能够明显改善桃果实的风味品质,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果实的产量和外观着色产生不利的影响,避雨栽培措施要根据种植品种特性和具体天气条件变化进行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20.
南方城市雨季频繁,城市综合公园作为高密度人群区域,构建避雨设施可以缓解突发降雨和台风等气象对游客造成的威胁,为游客提供避雨停留的重要功能。以赣州中央公园为例,基于 GIS 的费用加权距离法,结合游人的行进时间成本,分析了公园避雨设施的可达性与服务情况。结果表明:(1)基于费用加权距离法来分析公园避雨设施的可达性,可以真实模拟游人的避雨过程,此方法较为真实准确;(2)赣州市中央公园的避雨设施可达性有待优化,行人在 0?30 s、0?60 s 内能到达避雨设施的区域分别占公园可通行路面的比例为 42.42%和 65.43%;(3)赣州中央公园可以同时承载 1894 人进行避雨,占公园最大游人容量的 26.12%,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