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淑云  陈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45-11745,11754
[目的]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银杏及银杏叶中的微量元素,为开发利用银杏及银杏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以银杏及银杏叶为原料,采用HNO3-HClO4湿法消解处理样品,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Cu、Se、Cd、Pb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HNO3-HClO4湿法消解的最佳比例是:Cu为2:1,Se为3:1,Cd为3:1,Pb为2:1。银杏中Pb含量较高,为3.572μg/g,Cu和Se含量分别为19.310和1.763μg/g,含量最低的是Cd,为0.181μg/g;银杏叶中Pb的含量为4.021μg/g,高于银杏中Pb的含量,Cu含量为8.320μg/g,Se含量为1.691μg/g,Cd含量为0.202μg/g。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的回收率在99%~101%。[结论]硝酸-高氯酸比例对微量元素的测定有一定影响,当硝酸-高氯酸为2:1时测定的Cu、Pb含量较高些;为3:1时测定的Se、Cd含量较高些。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葫芦藓、立碗藓、丛生真藓等藓类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滨州市城区不同地段苔藓植物配子体内Pb、Cu、Zn、Cd等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水平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3种苔藓植物中,以立碗藓体内重金属元素Cu、Pb、Zn等元素含量为最高,分别达到93.46±9.06μg/g、144.49±15.8μg/g、177.23±13.84μg/g,而丛生真藓各重金属元素含量为最低;同时,在3种苔藓植物体内均未检测出重金属Cd。在3种苔藓植物中,Cu、Pb、Zn等重金属含量相关性较为显著,且不同元素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经进一步比较分析,不同地段、不同苔藓植物配子体内主要重金属元素(Cu、Pb、Cd)含量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总体而言,立碗藓、葫芦藓更适于作为污染监测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制定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对7份产自德宏州的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德宏州白花蛇舌草中水分、总灰分、浸出物、黄酮、多酚及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23%、9.08%、18.12%、13.99mg/g、13.24mg/g和67.96mg/g,重金属元素Cu、Pb、Cd、As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86mg/kg、4.58mg/kg、1.10mg/kg、0.07mg/kg和0.04mg/kg。其活性成分(黄酮、多酚、多糖)含量均存在差异,这可能与生长环境(降雨量、土壤、光照、海拔和气温)存在密切关系。重金属元素仅有Cd含量超标,在人工种植的白花蛇舌草中要注意重金属Cd的调控,以保证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4.
杨彬艳  孙海冰  龚其海  余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22-7123,7229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党参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并探讨产地对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种不同产地的党参药材用微波消解法处理,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测定党参药材中Pb、Cd、Cu、Zn、Mn、Ca、Fe和Cr等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在4种党参样品当中,Pb元素含量为0.260~0.540μg/g,Cd元素含量为0.096~0.258μg/g,Cu元素含量为0.062~0.110μg/g,Zn元素含量为0.222~0.526μg/g,Mn元素含量为0.282~0.664μg/g,Ca元素含量为27.218~36.754μg/g,Fe元素含量为2.948~10.286μg/g,Cr元素含量为0.926~2.116μg/g。其中,道真党参样品中Cd和Cu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的党参样品,且微量元素Mn、Fe和Cr元素含量也高于其他样品,但微量元素Zn的含量低于其他产地的党参样品。[结论]4种党参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多花黄精不同龄节药材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多花黄精不同龄节药材质量,为其产地采收初加工、分级分类和临床合理用药量的配伍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和四部)测定贵州省六枝特区多花黄精不同龄节的水分、浸出物、灰分和多糖含量,利用比色法测定黄酮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不同龄节的质量变化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灰分以2年龄节最低,为1.38%;醇溶性浸出物以2年龄节最高,为78.04%;多糖以1年龄节最高,为14.65%,1~3年龄节的多糖含量符合药典标准,而4年和5年龄节的多糖含量低于药典标准;黄酮以2年龄节中最高,为1.91%;灰分与药用成分均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多花黄精不同龄节的质量排名依次为2、1、3、4、5年。【结论】在多花黄精产地初加工时可将不同龄节进行分级,其中2年龄节为1级,1年龄节为2级,3年龄节为3级。在临床中,可根据多花黄精药材的不同质量进行合理用药量的配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比较浙西南10个产区林下多花黄精营养指标和产量,评价林下种植多花黄精适应性,以期为浙西南林下多花黄精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浙西南不同产区三年生多花黄精折干率和浸出物含量差异显著,松阳玉岩产地的折干率达27.01%,浸出物含量达75.70%,均高于其余产区;鲜品多糖含量均符合药典要求,且以庆元屏都产地多糖含量最高,达11.67%。九制黄精多糖含量各产区无显著差异;庆元岭头和松阳玉岩产区每667 m2产量分别达1 711.18 kg和1 700.67 kg,高于其他产区。研究表明,浙西南山区适宜发展林下多花黄精产业,本研究可为浙西南山区发展林下多花黄精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近海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分布,以海南陵水新村港为例,对新村港近海区域设置取样监测点,分析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Cd、Pb、As、Cu、Hg和Zn)含量,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海水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水中Cd、Pb、As、Cu和Zn的含量(μg/L)范围分别为0~0.58μg/L、0~3.85μg/L、0.6~4.15μg/L、0.55~4.7μg/L和0~48μg/L,年均含量分别为0.073μg/L、0.87μg/L、1.67μg/L、1.90μg/L和14.49μg/L,Hg未检出。表层沉积物Cu、Zn、Cd、Pb、As和Hg的年均含量分别为15.37 mg/kg、63.97 mg/kg、0.175 mg/kg、18.32 mg/kg、8.05 mg/kg和0.097 mg/kg。海水中综合污染指数小于1,海水未受到重金属的污染;沉积物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0,呈现较高污染状况,主要是由海水养殖和船舶运输造成的。通过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风险属于中等水平,重金属的危害大小顺序是Hg﹥Cd﹥As﹥Cu﹥Pb﹥Zn。  相似文献   

8.
广东沿海近江牡蛎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1997—2010年对广东沿海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的监测结果,对近江牡蛎体重金属元素镉(Cd)、铜(Cu)、铅(Pb)、锌(Zn)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近江牡蛎这一经济水产品种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近江牡蛎Cd、Cu、Pb、Zn的含量分别为(1.31±1.43)、(72.3±89.7)、(0.26±0.22)、(203±178)mg.kg-1,不同元素的含量与近江牡蛎对其累积能力有关。1997—2010年,广东沿海近江牡蛎体重金属Cu、Cd、Pb、Zn的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特征为中部沿海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东部和西部沿海。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近江牡蛎体Pb、Cd的暴露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WHO/FAO)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的推荐值,处于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何念武 《江西农业学报》2014,(7):108-110,114
以硝酸-双氧水为消解液,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测定了不同产地商洛绿茶中6种微量元素(Se、Fe、Mn、Zn、Mg、Cu)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8.30%~102.40%,RSD为0.73%~2.81%。测定得到的绿茶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Se:2.63~5.23μg/mL;Fe:96.86~112.21μg/mL;Mn:193.44~231.18μg/mL;Zn:56.34~73.15μg/mL;Mg:164.53~183.92μg/mL;Cu:11.62~17.11μg/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红茶微量元素含量并评估饮用健康风险,为茶园管护及茶叶品牌原产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测定贵州省铜仁市4个产区30个红茶样品中Cr、Co、Se、Sr、Cd、Mo、Ni、Cu、As、Fe、Pb、Zn、Al和Mn等1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4个产区红茶构建分类模型,通过目标危险系法(THQ/TTHQ)对Cr、Cd、Ni、Pb、Cu、As等6种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4个产区的红茶样品中Se、Mo等14种微量元素平均含量依次为Al>Mn>Fe>Zn>Cu>Ni>Sr>Mo>Co>Cr>Pb>As>Se=Cd,其中,Al、Mn、Fe平均含量分别为996.45 mg/kg、603.81 mg/kg、98.88 mg/kg,占所测14种微量元素平均总含量的95.58%;石阡县红茶中Mo和Ni含量最高;印江县红茶中Se、Ni、Cu和Mn含量最低;松桃县红茶中Se、Pb和Cu含量最高,Mo含量最低;沿河县红茶中Mn含量最高,Pb含量最低。14种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1.
以硝酸-双氧水为消解液,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测定了不同产地商洛绿茶中6种微量元素(Se、Fe、Mn、Zn、Mg、Cu)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8.30%102.40%,RSD为0.73%102.40%,RSD为0.73%2.81%。测定得到的绿茶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Se:2.632.81%。测定得到的绿茶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Se:2.635.23μg/mL;Fe:96.865.23μg/mL;Fe:96.86112.21μg/mL;Mn:193.44112.21μg/mL;Mn:193.44231.18μg/mL;Zn:56.34231.18μg/mL;Zn:56.3473.15μg/mL;Mg:164.5373.15μg/mL;Mg:164.53183.92μg/mL;Cu:11.62183.92μg/mL;Cu:11.6217.11μg/mL。  相似文献   

12.
硒(Se)、硅(Si)在减少植物对Cd的吸收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以籽粒低镉积累杂交籼稻宜香2115和籽粒高镉积累杂交籼稻川谷优2348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Se、Si及其配施对杂交籼稻Cd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e、Si对水稻茎、叶、穗和糙米中Cd、Ca、Cu、Mn、Zn、Se和Si含量有显著影响。川谷优2348中Cd、Ca、Cu、Mn和Zn含量均显著高于宜香2115,Se和Si含量则低于后者。Se、Si降低宜香2115茎秆Cd、Cu、Mn含量、穗部Cu含量及川谷优2348叶片Cd含量,增加了两个品种叶片及川谷优2348茎秆中Ca含量。Si+6μmol/L Se处理显著降低宜香2115茎秆中Zn、叶片中Cd、川谷优2348茎秆Mn以及穗部Ca含量,促进宜香2115叶片Cu、Zn含量的升高;Si+12μmol/L Se处理抑制川谷优2348茎秆Cd、Zn和宜香2115穗部Zn的积累,促进川谷优2348茎秆中Cu和穗部Mn、Zn的积累。所有Se、Si处理均降低宜香2115穗部Cd含量,但高浓度Se处理下川谷优2348穗部Cd含量下降幅度变小甚至略升。宜香2115在单施6μmol/L Se下糙米Cd含量最低,川谷优2348则在Si+6μmol/L Se和12μmol/L Se下糙米Cd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陈皮油中3 种多甲氧基黄酮 含量及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广西、广东新会、广州近郊、江西、湖南等5个陈皮主产地的陈皮油中3种多甲氧基黄酮(川陈皮素、七甲氧基黄酮、橘皮素)的含量及其香气成分,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为陈皮原料的选择及陈皮产地的鉴别提供依据。多甲氧基黄酮的测定结果表明,5个不同产地的陈皮油中,3种多甲氧基黄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广西产地的陈皮油中3种多甲氧基黄酮的含量最高、为33.401 mg/m L;其次是广东新会、江西和广州近郊的陈皮油,分别为19.091、18.058、16.710 mg/m L;而湖南的陈皮油含量最低、为8.705 mg/m L。GC/MS结果表明,广东新会产陈皮油含41个成分,远丰富于其他产地,其他4个产地陈皮油所含成分主要是烯类物质(如D-柠檬烯等),含量均达到陈皮油的95%以上,而广东新会陈皮油除了含烯类物质外,还含有较多的烷类和少量的醛、醇类物质,以及维他命E、甜橙素等。  相似文献   

14.
选取安徽安庆月山铜尾矿废弃地的自然定居腺柳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然定居腺柳对重金属Cd、Pb、Zn、Cu的吸收、转运以及在其根茎木质部、皮部、叶部中的分布差异。研究发现,腺柳植株体内的不同器官对重金属Cd、Pb、Zn和Cu的吸收与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重金属Cd在根皮部含量最高,达到1 438.919μg·kg-1,茎木质部含量最低,为228.065μg·kg-1;Pb在根木质部含量最高,为4 010.225μg·kg-1,而在根皮部含量最低,为272.312μg·kg-1;Zn在茎皮部含量最高,为137.563 mg·kg-1,茎木质部含量最低,为11.554 mg·kg-1;Cu在茎皮部含量最高,为36.024 mg·kg-1,而茎木质部含量最低为19.786 mg·kg-1。腺柳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Cd>Zn>Cu>Pb。腺柳植株叶片中的Cd含量与铜尾矿废弃地基质土中重金属Cd、Pb、Zn、Cu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片中Zn含量与铜尾矿基质土中全氮的含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腺柳植株中Pb和Cu的含量与土壤中对应元素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腺柳对土壤重金属Cd具有较好的富集特性,可用于受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15.
黄石市某钢铁厂周边苔藓植物重金属含量研究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钢铁厂周边的苔藓植物,分析了苔藓植物中6种重金属Cr、Ni、Cu、Zn、Cd和Pb的含量。结果表明,钢铁厂周边苔藓植物重金属含量大小表现为CuCrZnPbNiCd,其平均值分别为788.836、311.851、124.773、117.519、58.406、2.842μg/kg,Cu含量最大值为2 186.866μg/kg,Cd元素含量最小值为0.027μg/kg。通过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Cr、Ni、Zn、Cd和Pb 5种重金属可能来自同一污染源,Cu独自来源于某一种污染源。通过计算得出,钢铁厂周边苔藓植物的综合污染指数为362.17,污染负荷指数为79.33。  相似文献   

16.
葛花及其水提液中微量元素Zn、Fe、Cu、Cd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定葛花及其水提液中微量元素Zn、Fe、Cu、Cd的含量.方法 以HNO3-H2O2湿法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葛花中Zn、Fe、Cu含量分别为103.5±2.07、311.8±4.99、22.3±0.40μg/g;水提液中含量分别为32.49±0.81、21.99±0.57、5.68±0.24μg/g.葛花水提液中Zn、Fe、Cu的溶出率分别为30.92%、7.06%、和25.47%.Cd未检出.结论 葛花中含有丰富的Zn、Fe、Cu,水提液中含量较低,表明Zn、Fe、Cu多以不溶于水的结合态存在.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川楝子中锌(Zn)、锰(Mn)、钴(Co)、铬(Cr)、钼(Mo)、镍(Ni)、钒(V)、锡(Sn)、硒(Se)、锶(Sr)、硼(B)、铷(Rb)、铜(Cu)、砷(As)、铅(Pb)、汞(Hg)、镉(Cd)17种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方法。川楝子药材中富含多种元素,测试的17种元素质量浓度为0.08μg/L~15.93μg/L,其中,Rb、Cu、B、Zn、Sr元素含量较高,各元素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0.999 9,检测限为0.003μg/g~0.103μg/g,加样回收率为95.8%~101.6%,RSD≤2.68%。Cu、As、Pb、Hg、Cd的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量值。建立的ICP-MS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本次实验的川楝子药材达到了《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和《中国药典》2015年版相应项下的重金属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大米中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在湘南某矿区和非矿区采集大米样品,运用人工模拟实验方法,评价大米中Pb、Zn、Cu、Cd和As的摄入量和生物可给量。结果表明:矿区大米重金属Pb、Zn、Cu、Cd和As的含量分别为2.03、30.08、6.57、2.34、3.80 mg·kg-1,非矿区大米重金属含量分别为1.03、8.65、1.52、0.15、0.30 mg·kg-1,成人和儿童因食用矿区大米而摄入的Pb(789.23、562.00μg·d-1)、Zn(11 701.12、8 332.16μg·d-1)、Cu(2 555.73、1 819.89μg·d-1)、Cd(910.26、648.18μg·d-1)和As(1 478.20、1 052.60μg·d-1)超过因食用非矿区大米而摄入的Pb(400.67、285.31μg·d-1)、Zn(3364.57、2395.84μg·d-1)、Cu(591.18、420.97μg·d-1)、Cd(58.51、41.67μg·d-1)和As(116.70、83.10μg·d-1)。模拟成人和儿童胃阶段和小肠阶段,矿区大米中Pb、Zn、Cu、Cd和As的平均生物可给量都大于非矿区大米中重金属的平均生物可给量;模拟胃阶段矿区大米中Pb、Zn、Cu、Cd和As的平均生物可给量都大于模拟小肠阶段重金属的平均生物可给量。在模拟胃消化阶段,矿区大米中Cd的生物可给量分别是每周可耐受摄入量的3.11倍(成人)和4.42倍(儿童);在模拟小肠阶段,对于成人矿区大米中Pb、Cd和As的生物可给量没有超过每周可耐受摄入量,而对于儿童矿区大米中Pb和Cd的生物可给量都超过了每周可耐受摄入量。因此,矿区成人和儿童通过食用该区域大米将会对其身体产生健康风险,其中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研究滇黄精不同组织部位折干率、灰分、浸出物、多糖、皂苷、黄酮、酚类含量差异,以期为滇黄精不同部位充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将滇黄精样品分为8个部位,用电子天平测定折干率,马弗炉测总灰分含量,醇溶性热浸法测浸出物含量,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对黄精多糖、总皂苷、总黄酮、酚类进行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滇黄精叶片中黄酮、酚类含量较高,分别为1.06、3.46 mg/g;老根茎、新生根茎中多糖含量、皂苷、浸出物含量较高,多糖含量分别为8.18%、7.83%,皂苷含量分别为1.31%、1.85%,浸出物含量分别为63.88%、82.23%。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新生根茎、老根茎聚为一类,其他6个部位聚为一类,其中,叶片、茎尖无果茎杆分别单独聚为一小类。黄精不同部位的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竹笋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及竹笋可食部分重金属健康风险,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浙江省和江西省8个竹笋生产基地的土壤和竹笋中5种重金属(Pb、Cr、Cd、As、Cu)含量。结果显示:生产基地土壤中Pb、Cr、Cd、As、Cu平均含量分别为35.5、47.5、0.22、8.5、25.5 mg·kg~(-1),其中Pb和Cd含量最高分别达到54.2、0.58 mg·kg~(-1),超出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LY/T 1678—2014)的限值;竹笋中重金属Pb、Cr、Cd、As、Cu含量范围分别为6.0~39.7、9.0~105.4、0.70~19.9、1.4~4.6、322.0~1 648.9μg·kg~(-1),均未超出标准森林食品质量安全通则(LY/T 1777—2008)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的限值。竹笋生产基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RI)较低,虽然江西省花桥镇和绕二镇Cd单项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处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但竹笋可食部分对重金属积累较少,通过竹笋摄入5种重金属健康危害指数(Hazard Index,HI)低于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不会对暴露人群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