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芝麻营养和药用价值高,应用潜力巨大,但贮藏稳定性差。为找到一种绿色、经济的芝麻贮藏方式,利用充CO_2、充N_2、抽真空、密封等方式分析了不同气调密闭贮藏方式下芝麻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过氧化值、酸价、脂肪酶活性、脂肪氧化酶活性、脂肪酸等理化指标的变化,探究了不同气调密闭贮藏方式对芝麻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调密闭贮藏能有效延缓芝麻的氧化酸败,尤其是充CO_2或充N_2气调密闭贮藏可显著降低芝麻贮藏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增加幅度,减轻脂肪的氧化酸败,基本保持原有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微波间歇干燥方法对山核桃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山核桃微波间歇干燥动力学模型,对干燥后的山核桃进行加速贮藏实验,研究干燥后山核桃油在贮藏期间酸价、碘价、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变化,以明确微波间歇干燥对山核桃原料贮藏特性的影响。微波间歇干燥实验表明,将山核桃含水量干燥至6%以下仅需200 min,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2.38×10-9 m2·s-1,Page模型最符合山核桃微波间歇干燥(R2=0.984)。贮藏实验表明,加速贮藏4周后,山核桃酸价从0.07 mg·g-1升至0.36 mg·g-1,每100 g过氧化值在117~130 mg·kg-1波动,碘值从10.646 mg·kg-1降至9.227 mg·kg-1,酸价和过氧化值均符合《GB/T 24307—2009山核桃产品质量等级》要求;山核桃总不饱和脂肪酸和总饱和脂肪酸分别下降了123.80和11.76 mg·g-1。综上所述,微波间歇干燥能显著缩短山核桃干燥时间,提升原料贮藏特性,在山核桃干燥领域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自然晾晒和热风干燥对山核桃原料品质的影响,本文对干燥后山核桃贮藏期间理化品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贮藏期间,山核桃酸价、过氧化值呈现上升趋势,碘值呈现下降趋势。贮藏90d后自然晾晒山核桃酸价、过氧化值和碘值分别为1.041±0.037mg·g-1、0.0348±0.0036g·100g-1和94.53±1.81g·100g-1,均极显著优于热风干燥山核桃。脂肪酸分析表明自然晾晒山核桃具有更高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P<0.01)。干燥方式对山核桃原料中总酚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贮藏结束后自然晾晒山核桃具有更高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自然晾晒山核桃比热风干燥山核桃更耐贮藏。  相似文献   

4.
不同贮藏温度对不同状态松籽种仁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朝鲜红松带壳松籽和去壳松仁为试材,研究了在(0±1)℃,(5±1)℃和室温(20-30℃)下贮藏180 d的脂肪酸氧化变化.结果表明:松籽种仁的总脂肪含量和碘价在贮藏过程中下降,而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升高;低温贮藏对于防止总脂肪降解有显著效果,无论带壳松籽还是去壳松仁,贮藏180 d时低温贮藏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显著低于室温贮藏.碘价则显著高于室温贮藏的样品,而且0℃低温贮藏对于防止皂化值的升高具有明显作用.低温贮藏能较好地抑制松籽种仁脂肪酸氧化,有利于保持松籽的品质,贮温相同下带壳松籽的贮藏品质优于去壳松仁,但在0℃贮藏180 d内带壳松籽和去壳松仁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稻谷黄曲霉毒素B_1近红外无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贮藏稻谷中黄曲霉毒素B1准确性和精度,文章探讨以RBF径向基函数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参数对建模精度影响。收集80个稻谷样本,应用近红外光谱采集光谱信息,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贮藏稻谷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建立稻谷黄曲霉毒素B1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确定基于RBF核函数模型最优参数为c=106,γ=0.0015。该模型校正集决定系数为0.913,校正标准偏差和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1.186和1.267。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建模可准确检测稻谷中黄曲霉毒素B1。为准确、实时监测贮藏稻谷黄曲霉毒素B1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常温下MAP对核桃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核桃的科学贮藏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甘肃成县产核桃为试材,将带壳核桃分别放入30μm的紫色PVC袋、白色PVC袋和普通40μm聚乙烯塑料袋中进行自发气调贮藏,研究常温贮藏180 d期间核桃脂肪酸氧化的变化。[结果]贮藏30 d时,PVC袋中的O2含量最低,CO2含量最高。贮藏期间,核桃的总脂肪含量、碘价均下降,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均升高。30μm紫色PVC袋可以较好地抑制总脂肪降解。贮藏180 d时,30μm紫色PVC袋贮藏的核桃的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均低于30μm白色PVC袋和40μm聚乙烯塑料袋,碘价则高于后2种袋。[结论]MAP可以较好地抑制核桃脂肪酸氧化,有利于保持核桃的品质,其中30μm紫色PVC袋的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提高干辣椒原料贮藏期间的品质提供理论支持,对影响辣椒主要品质的黄曲霉毒素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低水分含量和低湿度条件下贮藏有利于减少干辣椒中黄曲霉毒素的生成积累.  相似文献   

8.
常温低氧贮藏对核桃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陇核3号核桃为试材,置于O2含量分别为(2±1)%、(5±1)%、(10±1)%的密闭容器中贮藏,并以空气贮藏的核桃为对照(CK),研究常温下(20~30 ℃)低氧贮藏对核桃脂肪酸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的总脂肪含量和碘价在贮藏过程中下降,而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升高;不同浓度低氧贮藏对防止总脂肪降解有显著的效果,贮藏180 d时低氧贮藏核桃的酸价、过氧化值显著低于CK,而碘价则显著高于CK,2%低氧贮藏对于防止皂化值的升高也有明显作用.低氧能较好地抑制核桃脂肪酸氧化,比空气贮藏保持核桃品质时间更久,其中2%低氧贮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乌梨”“雪花梨”的果实为试材,分别设置了室温、室温+气调袋、低温(1 ℃)、低温(1 ℃)+气调袋4种处理,测定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腐烂率、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乌梨”“雪花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两个品种室温、室温+气调袋、低温、低温+气调袋处理组的失重率、腐烂率、硬度均呈下降趋势。低温、低温+气调袋贮藏处理组果实的失重率上升、腐烂率上升、硬度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室温、室温+气调袋处理,贮藏综合品质最好;“雪花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但是“乌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上升趋势,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气调包装贮藏技术对花生品质的影响,以赣花7号花生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对花生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而其酸价与过氧化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粗脂肪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越大,花生品质越好。因此,二氧化碳气体密闭室温贮藏技术可抑制花生的氧化酸败并延长其贮藏期,保障花生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1.
以福菜薯18为试材,研究其在(4±1)℃、(7±1)℃、(10±1)℃温度贮藏下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条件下,福菜薯18号叶片的Vc、蔗糖、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含量均较对照降低,还原糖在贮藏前期高于对照,后期低于对照水平。在相同贮藏时间内,贮藏前期,菜用甘薯叶片的Vc、蔗糖、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  相似文献   

12.
花生二氧化碳充气包装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延长花生的贮藏期并使二氧化碳充气包装在花生贮藏中更好地推广使用,以赣花7号为供试花生品种,研究二氧化碳充气包装花生吸附结块的条件及在加速氧化贮藏期间其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花生吸附结块与花生质量呈正相关性,与气体含量呈负相关性,在常温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量与花生质量的最佳配比为0.11mL/g;而且二氧化碳充气处理结块组花生的贮藏品质劣变速率缓慢,其过氧化值和酸价显著低于未结块处理组和对照组,由此可见,二氧化碳充气处理结块花生更适合贮藏。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企业生产加工的油辣椒在常规储藏条件下的品质稳定性,对储藏过程中油辣椒样品感官性质、顶空氧含量、酸价、过氧化值和色价等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避光、干燥的条件下,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油辣椒的感官特性无异常变化;顶空氧含量与色价有所降低,酸价增加,最大变化值为1.07mg(KOH)/g;而过氧化值总体上呈先上升后减小的趋势。同时,在储藏过程中油辣椒品质稳定性受季节性温度和顶空氧含量影响较大。因此,低氧、低温条件和储藏时间为10个月内更有利于保持油辣椒品质的稳定性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分别对6个花生品种春播起垄覆膜、春播平地覆膜、麦垄套种、夏直播4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及64个花生品系贮藏1个月、4个月、8个月后的油酸、亚油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春播起垄覆膜和春播平地覆膜种植模式花生的油酸含量平均为52.26%、油酸/亚油酸(O/L)平均为1.80,大于夏直播和麦垄套种种植花生的油酸平均含量4...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两个耐藏性不同的蕃茄品种的果实(绿熟期采收),在贮藏过程中,果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氧化酶(AAO)的活性及抗坏血酸(AA)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H_2O_2含量及POD、AAO活性都有一峰值出现,而SOD活性及AA含量则不断下降;除AAO外,其他几种酶活性及物质的变化均存在着差异,其中SOD活性及含量AA可以考虑作为对蕃茄品种耐藏性进行间接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不同贮藏方式对核桃鲜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核桃鲜果在贮藏期间易出现青皮褐变腐烂,果仁哈败、发霉、失水等问题,鲜食期很短,生产中常采用干制保藏。研究气体成分对核桃鲜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为延长核桃鲜果供应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方法】以主栽品种‘香铃’为试验材料,采用气流法测定脱青皮核桃鲜果和带青皮核桃鲜果呼吸强度,研究核桃鲜果呼吸类型。分别采用塑料袋抽真空贮藏、塑料袋限气贮藏、试验箱气调贮藏和自然裸放等4种贮藏方法,于温度(1±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贮期测定各贮藏核桃鲜果果仁水分含量、还原糖含量、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脂氧合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脂质氧化终产物丙二醛含量和果仁油脂酸价、碘值、过氧化值等指标的变化,计算贮藏不同时期各处理核桃鲜果青皮褐变指数,贮藏120 d时对核桃鲜果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进行综合评定,以探讨气体成分对带青皮核桃鲜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带青皮核桃鲜果为呼吸跃变型果实,脱青皮核桃鲜果为呼吸非跃变型果实。各处理贮期核桃鲜果果仁水分含量、油脂含量、油脂碘值总体呈降低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保持良好,果仁油脂酸价、过氧化值、脂氧合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自然裸放(对照)核桃青皮的保鲜效果最差,贮藏至40 d时青皮褐变指数已达0.27;塑料袋抽真空贮藏核桃青皮的保鲜效果最好,贮至120 d时青皮褐变指数仅为0.18。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塑料袋抽真空贮藏能有效防止青皮褐变,保持果仁较高含水量,减缓果仁油脂酸价、碘值以及过氧化值的变化速率,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保持较高活性,同时抑制丙二醛的产生。贮后感官鉴评,塑料袋抽真空贮藏的核桃鲜果各项指标均得分最高,品质优良。【结论】核桃鲜果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越低,保鲜效果越好。核桃鲜果带果柄剪下,在温度4.0℃下预冷3 d,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塑料袋抽真空包装,在温度(1.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可贮藏120 d,贮后青皮褐变程度低,果实色、香、味、形俱佳。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 of peanut quality on 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peanut butter. The quality of 17 varieties of peanuts was analyzed, and each was used to prepare peanut butter. For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s and durations, stability of the peanut butter was measured according to three indicators: peroxide value, acid value, and centrifugal r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anut components and peanut butter storage stability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betwee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peanut. Peanut butter prepared with high oleic peanuts (Kainong 17-15) had a significantly longer shelf life than that of other varieties.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ability of peanut butter and peanut quality suggests that oleic acid and linoleic acid we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n stability.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high oleic peanuts (HOP) is the most suitable variety for making peanut butter, which can allow farmers and processors to choose the specific variety for better product and shelf life.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冀东矿区种植的植物品种,2010~2011年对引进的8个植物品种(毛叶苕子、草木樨、冬牧70黑麦、紫花苜蓿、白三叶、沙打旺、小冠花和红豆草)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系统测定并分析了与植物生产能力有关的植物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粗纤维含量、无氮浸出物含量、粗灰分含量和干物质腐解速率等因素。结果表明:多年生植物的生物产量以沙打旺最高,红豆草和小冠花次之;1 a生植物的鲜草产量以草木樨最高,干草产量则以毛叶苕子最高;不同植物品种的粗蛋白质含量以白三叶最高,紫花苜蓿次之,红豆草最低;不同植物品种干物质腐解速率均表现为初期快、后期慢的特点,干物质腐解速率以白三叶最高,沙打旺最低。在冀东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重建中对于适生植物的选择,若仅考虑生态功能,多年生植物可以选择沙打旺、红豆草和小冠花,1 a生植物可以选择草木樨和毛叶苕子;若考虑种草养畜等经济利用功能,多年生植物可以选择紫花苜蓿、白三叶和小冠花,1 a生植物可以选择毛叶苕子、草木樨和冬牧70黑麦;如果兼顾生态功能和经济利用价值,多年生植物则应该选择紫花苜蓿和小冠花,1 a生植物可以选择毛叶苕子和草木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