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特征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山野、城郊和城区3种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社会经济和出游特征进行了统计学上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其各自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森林公园应进行经常性的游客调查,把握客源市场的动态变化,根据自身客源市场的特点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和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山野型森林公园应以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产品为主体;城郊森林公园应逐渐完善度假旅游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度假旅游者重游;城市森林公园则应在不断推出能吸引所在城市居民的新的休闲和娱乐旅游项目,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以突出自身特色.在市场营销上,山野型的森林公园耍以省外国外客源市场作为营销的重点;城郊型的则以省内其他城市居民尤其是周边地区的城市居民作为主要营销对象;城市型森林公园则应该注意吸引到公园所在城市的机会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2.
森林公园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场所,以自然景观为基础,以人文景观为依托,已经成为森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河北承德森林公园为例,浅谈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浙江省森林公园在省域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发展模式。  方法  以浙江省128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森林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均衡态势和分布密度,结合定性分析,探讨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发展历程与旅游发展模式。  结果  ①浙江省森林公园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为随机型,其中舟山市、台州市、衢州市为均匀型分布,宁波市、绍兴市为随机—离散型分布,温州市、丽水市、湖州市、杭州市、金华市为随机型分布。②核密度结果显示:浙江省森林公园的疏密分布呈现3个梯次,东北部为第1梯次,中部和南部为第2梯次,西部为第3梯次。③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分为探索起步期(1982—1992年)、快速增长期(1993—2001年)、规范建设期(2002—2010年)、内涵提升期(2011—2017年)和全面发展期(2018年至今)5个阶段。④旅游开发分为城郊休闲型、景观游赏型、生态度假型、森林运动型和生态教育型等5种模式。  结论  在多重因素制约下,浙江省森林公园在各地级市间分布不均,发展模式各异。今后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建设和旅游发展,要在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对接森林旅游消费需求,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市场服务能力;创建特色旅游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图2表2参23  相似文献   

4.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森林公园是基于自然保护前提下的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地 .森林公园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适宜开发多种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 ,可归为 9大类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总体上表现为融自然美、运动美、健康美、成就美于一体的旅游产品风格 ,给游客形成生态回归的意境流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成功开发决策应重视产品市场定位、产品创意与创新 ,并作出可持续的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规划  相似文献   

5.
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全国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旅游收入、游客数量年份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旅游收入、游客总人次、国内游客人次及海外游客人次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森林公园数量、面积及旅游收入均在2001年及2002年增幅比例较高,而游客总人次及国内游客人次除2003年外增幅均较高。相关性分析均表明,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游客总人次、国内游客人次及海外游客人次均与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具有显著相关性,但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仅有森林公园数量及国内游客人次影响森林公园旅游收入。  相似文献   

6.
兰州地区森林公园质量综合定量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收集的兰州地区7个森林公园的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对兰州地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质量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取的20个评价指标中,山体(0.188 3)和森林植被(0.183 6)对森林旅游资源的贡献最大,贡献最小的是电讯(0.002 1)。兴隆山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质量综合评价得分最高(7.198),其它依次为吐鲁沟森林公园(6.585)、石佛沟森林公园(6.314)、兰山森林公园(6.297)、徐家山森林公园(4.857)和关山森林公园(4.641),质量最差的是石头坪森林公园(4.338)。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出广西地区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策略,为相关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广西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广西森林公园旅游解说内容体系及解说媒介体系,从解说内容、解说媒介、解说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策略。【结果】调查发现广西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解说内容缺乏森林生态特色、解说设施布局缺乏统一的规划、解说牌的外观及设计缺乏特色等;归纳提炼出具有广西地域特色的森林生态解说要素65种。【结论】广西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建设起步较晚,应在解说对象的选择、解说内容的设计等方面体现森林生态特征,保证森林公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森林公园的发展具有时间上的快速性和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运用Eviews5.0从地区旅游需求、森林公园供求和旅游投入等3个方面对河北省森林公园旅游发展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环保投入、游道总数、旅游收入等因素对分异规律影响显著,并建立数学模型,以期为河北省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郑志向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60-161,196
森林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游乐场所。但社会上对森林旅游与城市公园两者的概念、性质、景观特征和景区建设的认识还有些模糊。针对城市公园与森林公园旅游的同异性进行分析,对森林公园开发、经营管理和森林公园旅游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许春如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20-122
在分析五虎山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资源、动物景观资源、地貌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水体景观资源和区域环境的基础上,围绕森林公园建设的可行性、旅游开发的条件、森林公园的现状、特色、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认为五虎山森林公园建设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并对森林公园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分别阐述了各功能区建设的规划思路,为其它森林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交通基础设施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六要素"的一部分。通过文献梳理,在探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199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假说。结果表明,1)总体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表现为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反方向的促进作用较弱。2)分森林公园类型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仅分别与中资源比较优势区和资源利用不足型地区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显著互动关系。3)分交通基础设施看,仅有公路交通建设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存在显著正向的互动关系;1998—2007年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反向影响不显著。4)不同交通基础设施与不同森林公园类型的交叉组合看,铁路交通建设仅在森林公园的高资源比较优势区对旅游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路交通建设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等级公路交通建设的影响更大。对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森林公园旅游业态。  相似文献   

12.
许东  汤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38-11639
城郊型森林公园因良好的环境质量和优美的旅游景观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旅游地位、功能与其他森林公园有所不同,因此其旅游开发有其独特特点。以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的特点以及发展背景,分析了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郊型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聂瑀  莫斌 《吉林农业》2014,(15):64-65
本文对龙峡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为:龙峡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的最终分值为7.17,开发潜力为II级,有利于森林公园良性开发,应注意在开发过程中对重点资源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4.
愚溪森林公园是以山地与森林景观为依托,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众多的峡谷溪瀑与宗教文化为特色,以开展森林山水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主体,集人文教育、康体健身和科普教育游为一体的山水风光型森林公园。该文介绍了愚溪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现状、景观资源类型,评价其森林旅游资源,并简要介绍了公园结构与分区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柳州君武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入手,提出了君武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思路和旅游产品层次构成,进而提出了君武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森林公园旅游成为了新的风尚。因此森林公园必须要注重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同时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以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针对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以及生态保护两大方面展开探究,以期为森林公园的良好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旅游市场发展等方面探讨城郊森林公园进行休闲旅游规划的必然性,提出城郊森林公园休闲旅游规划构建的4个要素,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旅游资源与市场情况,指出牛首山森林公园休闲旅游规划应秉持适宜的规划理念,确立具体的规划目标,构建完整的休闲旅游产品与服务以及完善旅游支持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森林公园旅游成为了新的风尚。因此,森林公园必须要注重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同时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以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针对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保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两大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森林公园的良好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杨财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601-8603
解析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耦合,明确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森林公园旅游的开发理论与目标。结合江苏省盱眙县铁山寺森林公园的资源概况,探讨了其旅游开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走进森林、回归自然正逐步成消费方式,这就需求森林公园在规划建设中不断丰富和优化森林旅游产品,改进服务方式,以适应未来旅游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森林公园服务产品解说进行阐述,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