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研究黄芪白粉病发病规律,比较4种杀菌剂对黄芪白粉病的田间药效,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榆林市黄芪白粉病是由豌豆白粉菌 (Erysiphe pisi D.C.) 和黄芪束丝壳菌[Trichocladia astragali (D.C.) Neger]共同引起的;供试药剂中29%吡萘. 嘧菌酯悬浮剂和430克/升戊唑醇悬乳剂对白粉病防效最好,最终防效分别为82.52%和78.63%。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加强科学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引起黄芪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探讨黄芪白粉病在承德的发生规律,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药剂及肥料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展。该试验通过田间实地观察记载黄芪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并根据形态学方法进行病原鉴定;结合不同肥料、不同药剂对黄芪白粉病进行防治。得出河北省承德地区黄芪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荚,施用尿素有利于发病,喷施全能胖墩及锌硼二氢钾、复合能均可减轻白粉病的发生。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白粉菌属豌豆白粉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防效较高的杀菌剂有30%金瑞驰(醚菌酯+啶酰菌)SC1 000倍液处理、枯草芽孢杆菌FG300处理,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200倍液处理,这3种药剂防效均75%,能有效地控制白粉病的发展。另外,秋季及时清除病残体也是减少白粉病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引起黄芪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探讨黄芪白粉病在承德的发生规律,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药剂及肥料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展。该试验通过田间实地观察记载黄芪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并根据形态学方法进行病原鉴定;结合不同肥料、不同药剂对黄芪白粉病进行防治。得出河北省承德地区黄芪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荚,施用尿素有利于发病,喷施全能胖墩及锌硼二氢钾、复合能均可减轻白粉病的发生。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白粉菌属豌豆白粉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防效较高的杀菌剂有30%金瑞驰(醚菌酯+啶酰菌)SC1 000倍液处理、枯草芽孢杆菌FG300处理,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200倍液处理,这3种药剂防效均>75%,能有效地控制白粉病的发展。另外,秋季及时清除病残体也是减少白粉病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15,(8):144-146
为明确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S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对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SC对黄瓜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25,50,75 g(a.i.)·hm-2在两次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90.04%,91.12%和93.30%,在两次药后21 d的防效分别为83.47%,85.64%和87.75%,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好,持效期长,是防治黄瓜白粉病的一种较好的复配杀菌剂。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江阴市于2017年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计药剂用量水平下,在发病初期用药1次,50%叶菌唑水分散粒剂180 g/hm~2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最理想,病叶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达98.5%和99.5%;25%吡唑醚菌酯SC 600 g/hm~2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次之,病叶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达97%和98.7%;75%戊唑·百菌清WP 900 g/hm~2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位列第三,病叶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达94.7%和97.9%;15%三唑酮WP 1 200 g/hm~2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一般。  相似文献   

6.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相贤  成儒萍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175-175,180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江西正邦生物化工产)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使用剂量为150~300 g/hm2,平均防效为79.90%~85.03%;且对黄瓜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36%硝苯菌酯乳油对甜瓜白粉病防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对甜瓜白粉病防效较好的防治药剂,特进行了36%硝苯菌酯乳油不同浓度处理对甜瓜白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6%硝苯菌酯乳油1500倍液对甜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7d防效达87.52%,该药剂配方可在甜瓜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2种新型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防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型杀菌剂5%烯唑醇微乳剂、25%腈菌唑乳油进行了不同用药量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14 d 5%烯唑醇微乳剂13.50 g/hm2与16.88 g/hm2有效成分用量对条锈病的防效分别为84.77%、86.43%,对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5.42%、89.35%,25%腈菌唑乳油45.00 g/hm2与54.00 g/hm2用量对条锈病的防效分别为83.99%、88.46%,对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7.29%、88.98%,均显著优于对比药剂15%三唑酮乳油135.00 g/hm2常量喷雾的防效.  相似文献   

9.
6种混配剂对番茄早疫病和白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以12.5%腈菌唑乳油1 000倍液分别与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5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混配的防效为好,对早疫病的防效分别为76.9%、64.6%,对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70.7%、64.1%.  相似文献   

10.
研究16%氯啶菌酯·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药450 mL/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末次药后7 d,对小麦白粉病的平均防效88.3%,锈病的平均防效在95.0%;末次药后14 d,对小麦白粉病的平均防效88.5%,锈病的平均防效在93.0%;增产效果显著,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1.
25%腈菌唑乳油在豇豆白粉病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新型杀菌剂25%腈菌唑乳油在豇豆白粉病防治上的防效试验。研究表明,腈菌唑与百菌清一定比例复配喷施、腈菌唑单独喷施对豇豆白粉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80%以上,但前者防效更佳。腈菌唑及其与百菌清复配使用未见明显药害;20%三唑酮乳油对豇豆产生一定的药害,表现为部分叶片卷缩,生长变缓。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型杀菌剂氟苯醚酰胺与同类型杀菌剂在黄瓜白粉病上防效的差异。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法和大田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0%氟苯醚酰胺SC的EC_(50)值为0.817 mg/L,对黄瓜的白粉病有很强的防效,显著优于50%啶酰菌胺WG等同类药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3种药剂对黄瓜白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其中30%氟苯醚酰胺SC在制剂用量为415.5 mL/hm~2和499.5 mL/hm~2时,防效显著,其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83.31%和86.07%。由此可见,30%氟苯醚酰胺SC对防治黄瓜白粉病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筛选出对棚室栽培的草莓白粉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方法】选用4%四氟醚唑水乳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25%乙嘧酚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田间药剂筛选试验,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农药,连续喷药2次,间隔期7d,在喷药后3、5和7d后分别对草莓叶片和果实进行了防效测定。【结果】通过对草莓白粉病病叶的防效调查,结果表明,四氟醚唑和唑醚·氟酰胺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在施药2次后第7天时防效分别为77.29%和82.78%;通过对草莓白粉病病果防效调查表明,四氟醚唑、唑醚·氟酰胺和阿泰灵防效好于乙嘧酚、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结论】四氟醚唑和唑醚·氟酰胺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可用于北京地区棚室栽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乙嘧酚、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差,不宜用于北京地区棚室栽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大疆T20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白粉病防治中的作用,为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提供指导依据,本研究利用大疆T20植保无人机进行了小麦白粉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大疆T20植保无人机喷施30%醚菌酯悬浮剂对小麦安全,且对小麦白粉病防效相对较好,小麦白粉病轻发生田块(60大队)病指防效达75.24%,防效略高于易田自走式喷杆植保机;小麦白粉病偏重发生田块(33大队)病指防效达70.56%,防效低于易田自走式喷杆植保机;方差分析显示,大疆T20植保无人机与易田自走式喷杆植保机防效无显著性差异;产量测定发现,大疆T20植保无人机与易田自走式喷杆植保机处理之间产量相差较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对设施甜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选用7种不同类型杀菌剂对设施甜瓜白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期筛选对设施甜瓜白粉病防治具有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通过叶面喷施在温室内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的防效最好,两次施药后第7天的防效分别为92.80%和61.16%。其次是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8%宁南霉素水剂,在第一次施药后第7天,防效分别为90.18%和81.96%。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添加增效剂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的处理防效明显优于未加增效剂的处理,较常规处理增效39.34%,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设施蔬菜生产中推荐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生物农药8%宁南霉素水剂防治甜瓜白粉病。  相似文献   

16.
大棚苦瓜白粉病药效试验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种药剂对苦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5%己唑醇悬乳剂8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乳剂3 000倍液对苦瓜白粉病,无论是从速效性和持效期来看防效均优异,尤其是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白粉病防效最优。在本试验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苦瓜安全无药害,是当前生产上理想的应急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药后14 d叶片防效,43%氟菌·肟菌酯SC和42.4%唑醚·氟酰胺SC处理防效较好,分别为87.08%和82.88%;其次为30%氟菌唑WP、30%醚菌酯WP和4%四氟醚唑EW处理,防效分别为73.05%、72.18%和71.03%。第2次药后14d果实防效,42.4%唑醚·氟酰胺SC处理防效最好,为73.13%;43%氟菌·肟菌酯SC、30%醚菌酯WP防效次之,分别为67.99%和61.86%。综合试验结果分析,防治草莓白粉病建议使用43%氟菌·肟菌酯SC或42.4%唑醚·氟酰胺SC,在草莓白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均匀喷雾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草莓(Fragaria ananassa)属于蔷薇科草莓属草本浆果类水果。为筛选出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的防治药剂,特进行了36%硝苯菌酯乳油不同浓度处理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6%硝苯菌酯乳油180g/hm2(有效含量),即1800倍液,连续喷雾3~4次。对草莓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10d防效达78.41%,该药剂可在草莓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有效药剂,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效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75%肟菌酯·戊唑醇WG和30%醚菌酯WP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最好,其次是12.5%烯唑醇WP和5%己唑醇SC,这4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均取得了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对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小麦白粉病有效防控的药剂,特选用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40%氟嘧菌酯悬浮剂等9种杀菌剂,进行了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9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病叶率防效为40.00%~99.31%,病指防效为53.97%~99.42%。其中,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525 mL/hm2、4%四氟醚唑水乳剂1 171.5 mL/hm2、40%环丙唑醇悬浮剂225 mL/hm2、42%苯菌酮悬浮剂300 mL/hm2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较好,经先后4次调查,病叶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