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有效控制外来检疫性生物福寿螺的迅速蔓延和危害,特进行了茶籽饼防治稻田福寿螺的效果试验。通过室内容器茶籽饼浓度试验和稻田及沟渠茶籽饼灭螺示范发现,茶籽饼能快速有效地杀死福寿螺,且对水稻生长安全,故可选用茶籽饼作为杀灭稻田福寿螺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福寿螺种群的结构,为了解其数量动态、发展趋势和评价福寿螺的控制效果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东省双季稻种植区设置12个面积为100 m2的试验小区,对稻田养鸭、施杀螺剂和施茶籽饼这3种控螺方式下福寿螺种群的螺级结构及性比进行分析,并与未采取控螺措施的空白区进行对比。【结果】施杀螺剂可有效地控制稻田福寿螺幼螺的数量,但不利于对成螺的控制;施茶籽饼可有效地控制苗螺,但对中螺和成螺的控制效果较差。与稻鸭区和空白区相比,施杀螺剂和茶籽饼处理区各螺级组配的比例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在早稻生长期间。对稻鸭区而言,福寿螺种群在早稻生长期间以成螺为主,整体上属于下降型种群,其控螺的效果优于晚稻田。福寿螺种群内的雌雄比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在同一时间内,不同控螺方式下种群间雌雄比的差异也比较大。施螺药区和施茶籽饼区,福寿螺的雌雄比相对较高,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较大变幅。【结论】稻鸭共作可对稻田福寿螺种群进行持续控制,且对幼螺和中螺具有较好的控效,但不论是早稻还是晚稻,在抽穗期赶鸭上田后,需根据田间的具体情况,配合其它措施以控制福寿螺种群在后期的繁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3.
16种植物对福寿螺的趋避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实验室内通过自制的八边形分室趋避试验装置观察研究了16种植物对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 Spix)的趋避效果。结果表明:福寿螺具有沿壁爬行的偏好性,沿壁爬行的福寿螺数量平均为非沿壁爬行福寿螺数的3.77倍。同时发现,在所选的16种植物中,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 L.)2种植物对福寿螺有较大的吸引作用;金叶假连翘(Duranta repens cv.Dwarf Yellow)、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红龙草(Alternanthera dentata cv.Ruliginosa)、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Lour.)Harms〕、剑麻(Agave Sisalana Perrine)5种植物对福寿螺有一定的驱赶作用。  相似文献   

4.
浸提法获得四川10种常见有毒植物的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并追踪对福寿螺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马桑(Coriaria sinica)、紫(堇)(Corydalis edulis)、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phorum)、夹竹桃(Nerium indicum)等4种植物对福寿螺有较强毒杀活性,其中马桑叶的毒杀活性最强,采用其水提物和质量浓度为1 mg/mL的乙醇提取物浸杀福寿螺,48 h死亡率100%,夹竹桃、紫(堇)和紫茎泽兰杀螺作用仅次于马桑.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 E)和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Ch E)活性的影响。采用乙醇提取法获得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和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3种入侵植物茎和叶组织活性物质,改良Ellam法测定其对福寿螺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入侵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ACh E和BCh E的活性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薇甘菊和南美蟛蜞菊叶比茎的乙醇提取物抑制作用强,五爪金龙的茎则比叶的乙醇提取物抑制作用强。各提取物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梯度依赖性特点,在质量浓度为0.100 0 mg/m L时的抑制率接近阳性对照组。五爪金龙的茎和薇甘菊的叶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两种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70%以上,说明这两种入侵植物具有开发为福寿螺植物源杀螺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昆山地区福寿螺入侵危害现状。针对福寿螺不同发生区域进行绿色防控措施试验探索;针对福寿螺发生特点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茭白田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和无害化治理技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讨论了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茭白田福寿螺的发生与为害及其无害化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手工清除、鸭子捕食、有毒植物诱杀、设置网纱、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药剂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广东有7种入侵有害物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环保总局最近公布了薇甘菊、福寿螺、空心莲子草、牛蛙、互花米草、蔗扁蛾、飞机草、湿地松粉蚧、凤眼莲、强大小蠹、紫茎泽兰、美国白蛾、豚草、非洲大蜗牛、毒麦、假高粱等 16种入侵物种。其中广东境内有薇甘菊、空心莲子草、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 5种植物和福寿螺、  相似文献   

9.
早稻本田期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早稻本田期福寿螺发生规律的调查,揭示早稻移栽后,田间螺、卵量不断上升;福寿螺个体大,且田水深灌,危害重。危害早稻主要时期是移栽后至分蘖期(即本田前期)。实施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能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80年代末,福寿螺作为高蛋白食品被我县从广东引入养殖,后因食味不佳、销售不畅而弃养,快速扩散到河塘、稻田等适生环境,且发生区域逐年扩大,对水稻和茭白幼苗生长造成较严重危害。2007年开始,笔者对福寿螺发生危害和部分生物学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7-2011在浙江省遂昌县开展了单季稻稻田福寿螺调查监测,研究了单季稻稻田福寿螺预测预报技术和防治指标。结果表明:预测浙南山区单季稻稻田福寿螺发生程度关键是越冬后福寿螺田间基数,建立了预测模型Y=0.2045+0.4447X,吻合率92.9%。手插移栽单季稻产量损失率(Y_1)与越冬后福寿螺田间基数(X_1)的关系模型为Y_1=1.4661+0.4169X_1,直播单季稻产量损失率(Y_2)与越冬后福寿螺田间基数(X_4)的关系模型为Y_2=3.7914X_4-1.6613。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经济允许水平(EIL)为2.1%-2.8%。制定了手插单季稻福寿螺防治指标为1.5-3.2头/m~2,直播单季稻防治指标为1.0-1.2头/m~2。  相似文献   

12.
正福寿螺繁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危害极大。在慈利县新安村、新建村等已有发生,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当地实际,为防止福寿螺继续扩散和蔓延,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慈利县赵家岗乡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查明福寿螺的分布与发生危害的程度、发生趋势等情况,彻底摸清全乡福寿螺发生情况,选择福寿螺危害严重的典型地块,建立集物理、化学、农业措施为一体的综合治理示范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不同药剂对福寿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5%五氯酚钠SP、45%三苯基乙酸锡WP对福寿螺的杀螺率可达100%,杀螺速度快,效果好。5%四聚乙醛GR、6%四聚乙醛GR药效释放慢,药后7d杀螺率均在96%以上,能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发生危害。5%四聚乙醛GR、6%四聚乙醛GR对水生动物安全,可用于水生动物养殖区域水稻、茭白田福寿螺防治。  相似文献   

14.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寿螺是我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危害水稻及其他水生植物的恶性水生动物,目前已在苏南地区迅速蔓延。为提高福寿螺的防治水平,介绍了福寿螺的形态特征及其发生规律,如福寿螺以成螺越冬、在苏南地区一年繁殖一代,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茭白、菱角、空心菜等水生植物以及水域附近的旱生植物等;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福寿螺的主要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福寿螺作为入侵生物,已经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寄生虫病传播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福寿螺危害的区域越来越广,危害的作物种类不断增加,造成了世界范围内难以估量的损失.目前对于福寿螺的防治仍集中于单一的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福寿螺综合控防技术.综述了近些年来,福寿螺的危害性及其综合防治的研究进展,同时简要的分析了在福寿螺的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17.
16种植物提取物对福寿螺杀螺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就16种常见杀虫杀螺植物醇提物对福寿螺的杀螺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0.25~4mg/mL浓度范围内,博落冋醇提物溶液对福寿螺的杀螺效果最好,其后依次为夹竹桃、魔芋、乌药和美洲商陆.5种植物醇提物溶液对福寿螺幼螺具有相对较强的毒杀作用,对福寿螺成螺也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 在最高浓度4 mg/mL...  相似文献   

18.
为控制福寿螺在湘南稻田中的危害,选择3种防治福寿螺的高效、价廉、低残留农药进行了防控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福寿螺的整体防治效果为45%百螺敌WP〉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5%梅塔颗粒剂。但5%梅塔颗粒剂的药效较前两者更持久,且一定时间内其防治效果呈递增趋势,而45%百螺敌WP和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杀螺速效性更强,一般在3d内即能达到最大防效。因此,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建议使用45%百螺敌WP,其推广浓度为45g/667m2。在稻田福寿螺发生密度较小而其周围水渠等环境中密度较大,以预防为主要目的时,建议使用持效期较长的5%梅塔颗粒剂,推广浓度为400g/667m2。  相似文献   

19.
研究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分布规律,连续多日调查自然光照下水族箱中福寿螺在不同时间(9:30、12:00、14:30)的分布情况,对同一水深同一时间光照区和遮阴区的福寿螺分布密度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确定光照、水深、时间、螺个体大小对福寿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和单日内时间对福寿螺的分布均存在明显影响,12:00水深5、10、20 cm遮阴区福寿螺密度均明显高于光照区;遮阴区与光照区螺密度之差在12:00最高,9:30最低,意味着越接近中午,福寿螺越倾向于在遮阴处活动;而水深和螺个体大小(成螺、幼螺)对福寿螺的分布影响不明显。因此,自然光照会影响福寿螺在水中的分布,福寿螺在光照区和遮阴区的分布密度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其会爬至遮阴处躲避阳光直射,这可能与水温、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李帅岚  沈校  邹峥嵘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5):2624-2635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加拿大一枝黄花石油醚萃取物(petroleum ether extract of Solidago canadensis,PEEE)对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肝脏的影响,为进一步有效控制福寿螺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实现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去氯自来水作为对照组,0.11、0.18和0.29 mg?mL -1的PEEE悬浮液作为试验组。每组随机放入大小、活力一致的成年福寿螺10只,用一层纱布和橡皮筋封住烧杯口,防止福寿螺逃逸。在室温(23—27℃)条件下,处理48 h,每组3次重复。48 h后,分别随机挑选去氯自来水、0.11、0.18和0.29 mg?mL -1浓度处理下的福寿螺,敲破螺壳,取出肝脏,使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肝脏组织的超微结构。经0.29 mg?mL -1浓度处理后的福寿螺肝脏组织冻干后用于代谢组学研究。 【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PEEE浸泡处理福寿螺48 h后,福寿螺肝脏表面均受到损伤,其损伤程度与PEEE处理液的浓度呈正相关,高浓度的PEEE可致使肝脏萎缩失去弹性,皱褶凸起被侵蚀,体表破损,出现絮状物,质地松散。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PEEE浸泡处理福寿螺48 h后,福寿螺肝细胞损伤明显,高浓度的PEEE使福寿螺肝细胞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数量减少,粗面内质网出现肿胀、断裂和颗粒脱落等现象;线粒体表现为肿胀,形状不规则。代谢组学的试验结果表明,经PEEE处理后,福寿螺肝脏中60种代谢物含量发生变化,多个代谢通路受到影响,富集程度最高的两条通路分别为糖鞘脂代谢和棕榈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基质的通路。【结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石油醚萃取物对福寿螺肝脏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有巨大的损伤破坏作用,因而具有较强的灭螺活性,有望开发成为新型的天然灭螺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