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油菜生物柴油的潜力、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4,自引:9,他引:34  
分析了我国石油资源现状及供需状况,认为柴油在动力燃料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但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寻找和开发新的柴油替代能源势在必行.根据菜油的特点及油菜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认为油菜是我国发展生物柴油最理想的原料,发展油菜生物柴油对保障我国柴油供给安全及农民增收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指出了我国目前发展油菜生物柴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功能低温测定仪和旋转粘度计测定了生物柴油/矿物柴油混合燃料的冷滤点、凝点和粘度,研究了混合燃料的低温流动性能及流变学性能.结果表明:0#柴油调入生物柴油后,混合柴油的冷滤点降低,粘温性提高,低温流动性改善;不同温度下,剪切速率对混合燃料表观粘度影响不同.当温度高于冷滤点时,剪切速率对混合燃料表观粘度影响较小;当温度低于冷滤点时,剪切速率增大,混合燃料表观粘度降低,且随温度降低,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棕榈油生物柴油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榈油是世界上最经济的植物油,与其他油料作物相比,油棕果及油的产量均最高,棕榈油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越来越被重视,成为生产生物柴油最有竞争力的原料.目前.世界各国对棕榈油生物柴油的高效加工技术均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棕榈油生物柴油的加工技术,包括化学法、酶法、多相固体催化法及其他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4.
绿色液体燃料-大豆生物柴油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赵贵兴 《大豆科学》2005,24(3):202-205
大豆生物柴油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料,大豆生物柴油的应用可以减少人类对矿物燃料的依赖,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试验分别利用精制大豆油和煎炸废油成功制得符合国内外现有质量标准的大豆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5.
王平  马祥庆 《甘蔗(福建)》2007,3(4):313-316
从生物柴油、生物乙醇和生物氢气3个方面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及生物能源的生产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生物能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乙二醇乙醚和精制大豆油在金属钠催化下合成出了豆油乙二醇乙醚酯生物柴油,考察了该生物柴油作为替代燃料在性能方面与柴油的差别;研究了作为柴油添加剂,其加入量对混合燃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豆油乙二醇乙醚酯生物柴油的燃料特性达到了国外生物柴油生产标准,可以直接作为柴油使用,也可与矿物柴油掺舍使用,提高了柴油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生物柴油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生物柴油的概况,介绍了杂交油葵的生物学特征,生产效益,以及向日葵生物柴油的特点。在对 向日葵生物柴油研究进行展望的同时,提出发展向日葵生物柴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油菜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我国石油资源有限,将长期依赖进口的国情,我国应立足于本国原料,大规模生产替代液体燃料——生物柴油。论述了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生物柴油的特点,认为生物柴油发展前景广阔;从油菜作为生物柴油的优势,认为油菜是生物柴油最理想的原料。国内外生物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显示了运用基因工程可以改良创制“能源油菜”。并对我国目前发展油菜生物柴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棕榈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精制棕榈油、无水乙醇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制备得到一种新型生物柴油。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了产物的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该生物柴油符合GB/T 20828-2007《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接近美国和德国的生物柴油标准,基本符合GB 252-2000《轻柴油》。可以替代柴油在柴油发动机中使用,满足普通柴油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家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越皋越大。时于国家而言,能源安全是仅次于国土安全但又同样极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安全问题,由于石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资源短缺导致的液体燃料供应紧张,以及石化燃料大量消费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直是各国政府极为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研究开发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直至近期美国的联邦生物能源与生物质材料战略框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