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推出一种花生新品种,有望帮助农民解决花生生产中的两种主要问题.这一新的杂交品种是第一种能同时对花生根结线虫和番茄斑萎病毒表现出抗性的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6,(1):84-85
2015年,沿河示范县继续承担了"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贵州综合试验站"的花生品种区试试验,按照试验站的工作安排和所承担课题的要求,详细制定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通过试验,综合分析了参试花生品种产量高低、生物学特性和抗性强弱。  相似文献   

3.
广东花生抗黄曲霉高产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275份花生品种资源进行黄曲霉菌侵染抗性鉴定,筛选出梅县红衣、湛秋48、新会小粒、UF71513-1、VRR245、PI337394F和AH7223等7个抗病品种,并以其作为抗原亲本进行抗病育种研究,选育出抗黄曲霉菌侵染兼抗锈病和叶斑病的花生高产品种粤油9号、粤油20,这两个品种于2004年分别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时指出花生品种资源及抗性鉴定为抗黄曲霉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阜花30是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于2007年开始培育的花生新品种,是以冀花4号为母本、丰花2号为父本,经单株选择、株系选择培育而成的高油抗冻花生新品种。该品种于2015-2018年在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阜新镇和彰武县章古台镇进行多点试验,同时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 915 kg/hm2,比对照增产11.8%。于2016年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其粗脂肪含量为55.72%,是高油花生品种;室内发芽实验表明其抗冻性表现为高抗。阜花30于2019年申报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20年通过审批。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广东花生抗黄曲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花生抗黄曲霉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广东自1989年起开展花生对黄曲霉菌的抗原鉴定筛选、抗病育种、遗传分析和抗性机理研究工作,利用鉴定筛选出来的抗原、通过抗病育种已经选育出抗黄曲霉菌侵染力强的高产花生品种粤油9号、粤油20,遗传分析和抗性机理研究也取得了成绩;同时指出花生品种资源及抗性鉴定为抗黄曲霉育种、遗传分析和抗性机理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汕油21”系汕头市农科所1993年以“汕油71”为母本、“汕油89—2”为父本组配杂交,于1998年育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2004年3月通过全国花生品种审定,福清市于2005年引进,进行翻秋倒种,2006、2007两年在福清市港头镇西芦村花生主产区进行生产示范。示范结果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宜、产量高、抗性好、出油率高等特点。完全适合于福清市种植栽培。  相似文献   

7.
花生属于豆科,落花生属,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只有大力推广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才能尽快实现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露地花生的栽培方式有春播及夏播两种,要想取得良好的产量及效益,必须抓好以下技术措施。一、品种的选择及种子处理(一)品种选择由于春播花生生育期长,应选用生育期适宜、抗性好、高产稳产的大花生品种;夏播花生生育期短,应选用早熟丰产的中小果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多抗花生新品种吉花6号的选育与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花6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于外引资源"阜2008"群体中发现并选取优良变异株,经5年系统选育于2009年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花生新品种,经吉林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抗病性试验,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品质较优、中抗网斑、叶斑、青枯、茎腐和根腐病等特点,适宜于吉林省花生主产区种植。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吉登花生2013003)。  相似文献   

9.
花生新品种汕油199是汕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汕油21为母本,99B/8-6F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0年龙川县开始引进,两年的种植表现为丰产性好,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龙川地区推广种植,并提出相配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黑粒花生是无公害、纯天然保健食品,是当今高效农业中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作物。武清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1年从湖北引进黑粒花生品种,经过200l~2004年花生品比试验。黑粒花生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冀油4号相比,产量相当,每亩产300kg。  相似文献   

11.
花生新品种吉花13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利用扶余四粒红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人工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5~2016年吉林省花生区域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2 979.33 kg,比对照扶花1号增产5.31%,籽仁粗脂肪49.44%,粗蛋白28.49%.DUS测试结果显示吉花13与近似种有明显差异,同时具备一致性、稳定性.转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吉花13为非转基因花生品种.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18)220290.  相似文献   

12.
<正>刘晓光,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199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唐山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河北省作物学会理事,河北省花生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优质花生种质资源创新及高产花生新品种选育工作,期间共主持和参加河北省科技厅和唐山市科技局科技攻关(支撑)项目9项,唐山市农业技术推广项目5项;参与完成"唐花9号"、"唐花10号"、"唐花11号"等花生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承担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然病圃检测法,分别对34种花生品种(系)进行了花生褐斑病抗性评价,以期为抗病育种及田间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间对花生褐斑病的抗性存在着显著差异,供试34个花生品种中没有对褐斑病免疫的品种,高抗品种3个,中抗品种9个,抗病品种11个,感病品种8个,高感品种3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翼9801等6个品种抗性较好,可进一步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进一步探索阿马士(22.4%氟唑菌苯胺)悬浮剂防治花生根腐病、果腐病的防治效果,田间用药量对花生安全性、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农业生产中最经济有效的实施方案,从而指导农业生产。2018年6月,笔者在正阳县熊寨镇王楼村张景的夏花生田做了如下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一、花生品种及防治对象(一)品种花生品种为农大508,小果珍珠豆型。(二)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5.
采用冀花4号为母本、丰花1号为父本,利用改良系谱法选育.于2014—2015年参加江苏省花生(淮北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抗性和品质均表现突出,并于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鉴定(苏鉴花生201502),品种命名为苏花1号.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浙江市场对特色花生新品种的迫切需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远杂6号为母本,白皮花生PN1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多代选育出高产优质、早熟、油食兼用型白皮花生品种雪玉1号。该品种2017—2018年参加浙江省花生区域试验,两年区试667 m2平均荚果产量218.4 kg,667 m2平均籽仁产量160.7 kg,分别比对照增产20.6%和26.8%。2019年参加浙江省花生生产试验,三点均增产,表现高产稳产、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其籽仁含油量50.8%,蛋白质含量24.6%。雪玉1号于2022年3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生态区浙江地区春播及夏播种植。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为给生产上提供鲜食味美、食性偏糯的花生品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白沙1016系选9016为母本,以远杂9102为父本,经杂交后系统选育,育成优质鲜食型花生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命名为浙花2号。2017—2018年连续2 a参加浙江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667 m2荚果平均产量243.35 kg,比对照增产34.35%,667 m2籽仁平均产量173.43 kg,比对照增产36.85%。浙花2号早熟性突出、结实性优、口感偏糯、抗倒性强、适应性广,对叶斑病、锈病、网斑病及青枯病的抗性均较强,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生态区浙江地区春播及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8.
花生抗黄曲霉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影响我国花生食用卫生安全性和限制花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育和应用抗黄曲霉花生品种是降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最经济有效的途径。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花生黄曲霉抗性类型及抗性评价体系、抗性育种和抗性分子标记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花生黄曲霉抗性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为深化花生抗黄曲霉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花生果腐病在安阳地区连续发生,危害严重,尤其是重茬地块,有逐年加重趋势。该病的发生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以及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对安阳地区花生产业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笔者连续2年对27个花生品种(系)进行了花生果腐病抗性筛选鉴定,结果表明,高抗品种1个,抗病品种3个,中抗品种3个,感病品种7个,高感品种13个。不同花生品种间对花生果腐病抗性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贵州铜仁市碧江区花生新品种引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贵州铜仁市碧江区种植优质、高产、抗性强的花生品种,2016年碧江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花生新品种花小宝、粤油44、黔花生6号和花育44号,以黔花生1号为对照(CK)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粤油44、花育44号和黔花生6号比对照品种黔花生1号增产,幅度分别为50%、46.8%和18%,适宜性、抗性、品质表现好,适宜在碧江区海拔约500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