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距平符号法预测落叶松毛虫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毛虫种群数量的消长与松毛虫内在遗传特性有关,但气象等外界因子也影响着种群数量的变化。为准确掌握松毛虫种群基数,做好预测预报,作者应用距平符号法,利用前4a气象因子与松毛虫发生量的关系,进行了松毛虫动态预测,准确率100%。  相似文献   

2.
对燕山东部浅山区赤松毛虫世代内种群数量动态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各虫期死亡原因及死亡率的变异程度,并对影响种群世代内总死亡率高低的关键虫期和关键因子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赤松毛虫世代内种群数量动态模拟模型。对于进行世代内赤松毛虫种群数量动态预测,油松受害程度估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目前松毛虫发生和防治状况,对燕山东部浅山区中常灾化学农药喷雾防治区,常灾毒环防治区和偶灾区内的赤松毛虫种群世代间数量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分别建立了人为干预情况下赤松毛虫种群世代间数量动态模型。对于进行赤松毛虫种群世代间数量动态预测和分析人为干预效果(防治效果)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探讨了赤松毛虫种群世代内数量变动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后验差检验,同时还应用此模模型对第二代(下一代)赤松毛虫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预测检验。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预测校正模型预测赤松毛虫种群数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灰色动态模型[GM(1,1)模型]和灰色预测校正模型在赤松毛虫种群数量动态预测中的应用,预测结果表明,灰色预测校正模型更适合于害虫种群数量动态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阜新赤松毛虫在松毛虫种群数量中占松毛虫总数的99%以上,是以赤松毛虫为预测对象的地区。我们在2002~2006年,应用性信息素对赤松毛虫做了有效诱距测定、诱芯时效测定、诱捕器最佳悬挂高度、诱捕量与下一代幼虫发生量及林分因子对映关系;并应用GPS定位方法开展赤松毛虫性信息素预测预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毛虫计算机预测预报系统—FIMS-1,是在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系统模型基础上建立的。该系统能够模拟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及空间区域的迁移扩散,能估算马尾松毛虫对针叶造成的损夫,进而可以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量、发生地、发生面积及针叶被害程度进行预测。为马尾松毛虫的综合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通用性、显示的直观性及预测预报输入要求的灵活性,非常适于在广大林区推广。用安徽省潜山县黄埔试验点数据输入该系统,运行结果与该地松毛虫发生规律基本吻合,说明该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作者根据IPM理论,提出在松毛虫Dendrolimussp.工程治理区内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后,对松毛虫种群消长,土壤、植被变化及松毛虫天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摸清信阳地区马尾松毛虫自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找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因子,为马尾松毛虫虫情的正确测报和有效的害虫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从82年以来,运用生命表的方法,对该区马尾松毛虫的自然种群动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松毛虫应用价值研究在综合管理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松毛虫应用价值研究与松毛虫综合管理的关系。介绍了云南民间利用松毛虫的概况,简述了松毛虫利用价值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从昆虫资源的角度来看,松毛虫的种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从森林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的观点出发,松毛虫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如果人对松毛虫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也可以把人视为森林生态系统中抑制松毛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天敌。人类的天敌作用与对松毛虫的需求量有密切的关系。松毛虫的应用价值越大,需要量越多,松毛虫种群数量的抑制作用也就越大。因此,人类开发利用松毛虫可以视为综合管理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Tsai et Liu在云南省是危害较为严重的害虫之一,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Dpw CPV)制剂的应用为控制文山松毛虫的危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利用生命表技术来研究Dpw CPV施用区和化学药剂施用区文山松毛虫自然种群动态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寄生是文山松毛虫蛹期的第一致死因子,捕食是其它发育阶段第一致死因子;在Dpw CPV施用区,文山松毛虫除卵期外的其他发育阶段,病毒是排在首位的微生物致死因子,云南松Pinus yunanesis林内的文山松毛虫种群趋势指数为0.61,预测下一代的种群呈下降趋势;在化学药剂施用区,文山松毛虫不同发育阶段的微生物致死因子各不相同,云南松林内的文山松毛虫种群趋势指数为1.82,预测下一代的种群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为准确预测文山松毛虫种群变动规律,揭示Dpw CPV持续控制文山松毛虫危害的机制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毛虫暴发年份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来研究暴发年份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的种群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增殖期,马尾松毛虫的存活率达4.27%,种群趋势指数为7.6;在暴发初期马尾松毛虫的存活率为4.25%,种群趋势指数为4.81,增殖期易引起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剧增。这一结果表明,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关键时期在增殖期末期。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84—1988年,对赤松毛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完。弄清了赤松毛虫在燕山东部地区的年发生世代、生活史、各虫态历期、越冬习性、幼虫为害量、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天敌对其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等,为找出一套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油松毛虫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桂和  代德纯 《林业科学》1990,26(4):329-336
本文详细分析了油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原因,制作了种群生命表,提出了防治该地区松毛虫的长期战略思想是改善生态环境,短期战略为彻底防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总结多年马尾松毛虫野外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马尾松毛虫各虫态(龄期)的致死因子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因素,强调了天敌对马尾松毛虫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松毛虫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应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阐明松毛虫的空间分布型,不仅可以决定松毛虫调查确切的抽样方法,准确地估计其种群密度,对研究资料提出适当的数理统计方法;而且还可以利用这种信息,分析松毛虫种群数量的消长,有助于提高测报与防治技术。为此,我们于1982—83年做了4—8龄松毛虫幼虫种群空间分布型的调查研究,获得了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一定的林区内,不同时期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多少,分布面积的大小,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分析历年积累的松毛虫发生情况的资料,可以找出其规律。利用分析结果,推测未来的发生状况,是进行松毛虫虫情预测的手段之一。一、应用实例封开县林业局收集了1971—1985年15年来每年松毛虫严重发生面积的资料,如下表:  相似文献   

18.
应用标记释放回捕技术,按照动态分析方法,时马毛松毛虫成虫在林间的种群密度及种群消长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监测马毛松毛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变化,简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9.
周国法  李天生 《林业科学》1996,32(4):354-360
提出了研究种群空间结构的一维序列方法,包括一维序列抽样、单种群空间结构分析、时空相关分析以及时空分析与种群动态预测之间关系。对马尾松毛虫空间结构分析表明,本文的方法能解决分布型指数方法无法解释的问题;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时空分析表明一维序列分析用于研究种群扩散规律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松林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体的性别区分,对预测未来松毛虫的种群变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