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毒在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程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桂阳 《畜禽业》2006,(21):14-16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猪场疫病趋于复杂化,养猪业疫病控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猪场一般采用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注射、用药等措施控制疫病的发生。但由于各种因素引起免疫失败而导致猪群的发病率上升的案例在猪场经常发生,尤其是仔猪,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规模化猪场构建一个生物安全体系,防范有害病源的浸入、传播,降低感染压力,减少药物和疫苗的使用,为提供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善动物亚健康状况,提高动物生长和生产性能,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是21世纪养殖业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  相似文献   

2.
林兆京 《畜禽业》2007,(8):14-17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养猪单位和数量越来越多,猪病也越来越复杂,这主要是由于猪场兽医防疫存在的问题。因此,作者分析规模化猪场兽医防疫存在的饲养管理、猪场环境、疫苗免疫、药物预防和消毒等五个问题,从改变疫病控制的传统观念上着手,提出了更新兽医防疫观念、科学的饲养管理、健全猪场环境卫生体系、合理制定免疫程序、完善的药物预防方案、切实做好消毒工作等方面探讨了规模化猪场兽医防疫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猪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场内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当猪场本身成为病菌理想场所时。疫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生产中,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传播之路。所以好的猪场必须制定严谨的消毒管理方案.为猪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相似文献   

4.
<正>使用药物进行消毒和杀虫对控制疾病及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有极大的作用,但许多养殖户对消毒和杀虫方面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消毒和杀虫意识薄弱。由于内源性病原体没有及时净化,导致猪场小病不断或引起一些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严重地威胁养猪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造成了养殖成本提高,甚至亏损的状态。笔者现就如何在科学免疫的前提下,规范做好消毒和杀虫,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毕朝安  徐志斌 《畜禽业》2012,(10):50-52
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养殖业的发展、饲料业、食品加工业、旅游业、进出口贸易。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因主要有不遵守兽药的使用对象和休药期的规定,滥用促生长药物添加剂和使用国家禁止的药物,农药污染,动物疫病,饲养环境的污染,屠宰环境和加工过程的污染。保障措施应从广泛宣传提高养殖场(户)生产安全肉意识,自繁自养和饲养优良畜禽品种,饲喂合格饲料,加强屠宰加工运输环节的管理,遵守兽药休药期的规定,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控制动物疫病,实施严格的检疫管理制度,推行健康养殖和建立畜禽产品安全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0,(3)
由于猪场外部及内部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扩散会导致疫病的出现,故加强猪场消毒工作的研究可有效减少猪场微生物的数量,达到预防动物疫病的作用。由于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逐渐复杂化,猪场消毒效果也趋于不确定化,为了使猪场消毒效果明显,就要针对影响猪场消毒效果因素制定合理的措施。主要对影响猪场消毒效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猪场消毒的主要因素,并依据主要因素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生物安全是为保证畜禽等动物健康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疫病综合防治措施。在我国必须强调树立"生物安全"观念,从根本上减少和依赖用药物来防治动物疫病。本文就传染因子从外部进入和在猪场内部发生与传播的可能途径,阐述了猪场的生物安全保护措施,促进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4,(5)
<正>高温季节,各种病菌繁殖迅速,特别是蚊、蝇等害虫活动猖獗,极易造成动物疫病的传播。因此,广大养殖户要高度重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认真按照"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从提倡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及时实施免疫,加强综合防治,预防生猪传染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和养殖效益。高温季节预防猪传染病主要应做好如下几点。1采取综合措施,切断疫病传播途径1.1严格消毒认真彻底搞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对饲养  相似文献   

9.
在猪饲养过程中对猪舍空间进行消毒,是控制猪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发生传播的主要有效手段之一。坚持定期对猪群进行带猪消毒,可以大大减少疫病的发生。主要研究了猪场消毒的清洁法、通风换气法、蒸煮法、喷雾法、熏蒸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汝照  陈宽友  曹进 《畜禽业》2006,(21):16-17
猪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场内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当猪场本身成为病菌理想场所时,疫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生产中,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传播之路。所以好的猪场必须制定严谨的消毒管理方案,为猪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1消毒药物的选择方案1.1药物选择注意事项1.1.1依据猪场的常见疫病种类、流行情况和消毒对象、消毒设备、猪场条件等,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2种或2种…  相似文献   

11.
猪瘟、猪口蹄(O型)、猪布鲁氏菌病、猪禽流感等四种动物疫病是当前危害我国养猪生产顺利发展和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我市列为重点控制的重大动物疫病病种.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广东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落实“预防为主”的防疫原则.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推广对猪瘟、猪口蹄疫等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免疫率均达100%以上:与此同时.加强对猪布鲁氏菌病实施扑杀、净化措施:对猪禽流感实施严格的监测:有效地控制住上述4种疫病在我市的发生和流行。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当前我市猪场的猪瘟、猪口蹄疫免疫效价情况及感染布鲁氏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的可能性.以便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养猪生产中,各种传染病越来越威胁着养猪生产,除了严格检疫猪只的正常引入外,还要根据传染病的特点来切断传播途径,保证猪群健康。消毒工作显然特别重要,消毒方式的选择和消毒剂的品种繁多,如何正确选择消毒药品和消毒方式以及怎样长期落实预防消毒工作这些问题常困扰着临床兽医人员。 1 如何认识消毒   消毒主要采用物理、化学手段,其目的在于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防止传染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是综合性防疫措施中最常用的重要措施之一。春、夏、秋季是猪传染病的高发期。由于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对养猪生产危害大,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极快。除了做到定时消毒外,兽医人员还要掌握适时消毒的时机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高密度饲养,使病原体不断复杂化,而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适当的条件下,能造成疫病流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搞好消毒工作就是通过切断疫病传播途径以防止疫病的发生或防止传染病的扩大与蔓延,确保养殖生产安全。众所周知,传染病的三大要  相似文献   

14.
为防止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实现疫病防制规范化,保持猪群健康,规模猪场必须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1猪场总体外观管理猪场大门设有门卫,负责来往人员及车辆登记和消毒管理;猪场大门、生产区大门、消毒室门口均应设消毒池,池内配2%~3%的火碱水,并定期更换;猪场谢绝参观,并设有警示牌,外来人员一律在办公区接洽,不准进入生产区;凡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经紫外线消毒,再走过火碱消毒池,才可进入生产区。2猪舍内部卫生消毒管理首先根据猪场生产特点,必须对各类猪舍实行“全进全出”的消毒方法,即每批猪转出后至下批猪转入…  相似文献   

15.
刘志锋 《畜禽业》2006,(12):47-48
景宁县林某饲养本鸡1500只,发生一种以鸡胸腹部脱毛,皮下浮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已死亡48只。根据临床特征和病理剖解,结合病史调查,并经县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诊断,确定为因免疫接种不慎引发的葡萄球菌病。通过采用药物治疗,严格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5,(11)
消毒是畜禽养殖场疫病防控的重要措施,消毒能有效杀灭病原体、切断疫病传播途径,面对当前严峻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消毒工作往往不被重视,文章就养殖场在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做简要探讨,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合理使用兽药预防和治疗动物疫病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除了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科学的调配饲料营养,加强畜禽舍的饲养管理,坚持严格的消毒制度等措施外,使用兽药,也是防治动物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饲料、饮水或添加剂中加入某种一定浓度的兽药,可以预防细菌性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其他内科疾病,对增强畜禽的体质、促进畜禽的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有显著效果。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使用兽药防治动物  相似文献   

18.
带鸡消毒就是对鸡舍内的鸡体连同设施用消毒液喷雾消毒。它是规模化养鸡疫病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对隔离条件差、不同日龄的鸡体同在一鸡场内饲养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1带鸡消毒的优点1.1污染鸡舍的病原  相似文献   

19.
唐家 《畜禽业》2006,(8):33-3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规模猪场急剧增多。据统计,眉山市1998年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户数仅1021户,2005年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户数达到5395户,其中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户数达到1448户,规模猪场出栏生猪的量占到全市的34.30%。不难看出,规模猪场应对疫病防控,保持清净无疫,显得日益重要。笔者近些年对眉山规模猪场疫病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一些探讨,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建场、定期消毒、有效免疫、科学饲养管理4个方面,现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0.
段治华  杨开梅 《畜禽业》2009,(10):43-43
<正>消毒是动物防疫三大技术措施之一,与免疫、扑疫并重,属规模化养鸡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在农村由于传统的重免疫治疗轻消毒意识影响,消毒机制模糊及消毒剂选择不当,往往造成疫病防控失效,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科学消毒方法介绍给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