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利用现有资源发展优质肉牛,不仅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保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一般而言,国外优质肉牛的标准是:2岁左右肉牛体重达到500千克以上。这样的牛肉大理石花纹丰富、肉质细嫩。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关键是使用优良肉牛品种与优质饲草和饲料。为提高牛的产肉性能,我国已从国外先后引进了西门塔尔、海福特、夏洛来、安格斯等良种,对我国本地的黄牛进行了杂交改良,一些坚持杂交改良的地县,已生产出了三元杂交牛。有了优质肉牛牛源,如何解决优质饲料是将来发展优质肉牛的关键。从国外肉牛业的实…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牛、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迅速发展。但是,我国人多地少,人均产粮仅400kg左右,精饲料资源短缺,特别是蛋白质饲料短缺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本试验旨在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尿素育肥秦×本杂交肉牛(秦川牛×本地牛),探索应用非蛋白氮(NPN)代替天然蛋白质,以缓解蛋白质饲料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化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肉牛杂交改良工作,肉牛生产也逐渐成为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份。近年来,我省引用外来品种杂交改良本地牛,已获得几十万头的杂种后代。这些杂种牛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都比同令本地牛长的快、出肉多、饲料报酬高。但在贫乏的饲养条件下,其生长发育速度,适应性能和饲料报酬反不如同令本地牛。这样发肤下去既影响牛群质量的提高,又使养牛无利可得。那么采取何种培育方法才能达到降低饲成本、增加产品利润,这是生产单位和科研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和寻求的目的。为探讨不同饲养条件对杂种牛、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我们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在庆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靠本地良好的农业资源及优越的地理环境,庆阳市畜牧业发展突飞猛进,其中肉牛养殖成为我市畜牧业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肉牛饲养量已经达到67.5万头,大部分规模养殖场以饲养育肥牛为主,散养户和少数养殖场以饲养繁育母牛为主,但其养殖繁育牛的积极性和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受犊牛死亡率的影响较大,而引起犊牛死亡率的主要病因是腹泻。通过调查发现,在肉牛繁育场高达20%~30%  相似文献   

5.
科技     
<正>青海柴达木肉牛新品种培育取得新突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农牧局表示,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柴达木肉牛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近日通过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专家认为,项目应用牦牛远缘杂交技术优化本地畜种,引入肉牛品种基因培育出青藏高原独特的商品牛—"三元福牛",创新了牦牛传统的生产模式,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青海是我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基地之一,有4.74亿亩可利用草场,牦牛存栏近500万头,是我国牦牛头数最多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本地黄牛改良亟需大批优良种畜或良种胚胎.因此,引进国外良种肉牛胚胎,应用该技术建立新的品种改良体系,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是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安徽省畜禽品种改良站在1996年引进20枚夏洛来牛冷冻胚胎,两次进行胚胎移植,于1997年7月产下7头夏洛来牛.  相似文献   

7.
<正>肉牛是指专门用于生产肉类的牛。肉牛良种繁育技术研究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的关键。肉牛良种繁育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肉牛生产性能,降低肉牛饲养成本,还可以提高肉牛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养殖风险,进一步促进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我省用进口肉用牛的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杂种肉牛的生长发育及肉用性能远比本地牛为好,充分显示了杂交改良的优越性。但对杂种牛如何饲养培育,关系列今后肉牛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生态条件及市场对肉牛产品的需求,肉牛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是普及推广优良种畜如夏洛来、利木赞、西门塔尔等优良肉牛品种,采用牛细管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先进技术,改良本地牛,提高牛群整体质量;大力推广以幼龄牛育肥为主,架子牛育肥为辅的肉牛育肥技术;进行草场改良及农业区粗饲料加工处理,保证肉牛所需粗饲料的数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前,南阳牛业同全国牛业一样,面临着由役用型向肉奶兼用型的过渡,由农户分散饲养到规模饲养的转型。为了顺利实现转型.解决肉牛的饲养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肉牛的饲养模式同整个畜牧业发展模式一样,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办法,方可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1.
龍江和牛     
正龙江县坚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启动实施了高档肉牛产业发展战略。利用和牛种源和元盛公司国家级龙头企业优势,大力推广高档肉牛改良工程。以龙江县为中心,辐射齐齐哈尔市周边县区,逐渐向全省其他地区拓展,实施本地黄牛和低产奶牛改良工作。改良技术路线为:农户改良→6月龄犊牛交售→企业回收→筛选放养→架子牛养殖户(6-18月龄)→一年后再次  相似文献   

12.
龍江和牛     
<正>龙江县坚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启动实施了高档肉牛产业发展战略。利用和牛种源和元盛公司国家级龙头企业优势,大力推广高档肉牛改良工程。以龙江县为中心,辐射齐齐哈尔市周边县区,逐渐向全省其他地区拓展,实施本地黄牛和低产奶牛改良工作。改良技术路线为:农户改良→6月龄犊牛交售→企业回收→筛选放养→架子牛养殖户(6-18月龄)→一年后再次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用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牛与永登本地牛进行杂交,通过分析比较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探索适宜永登本地饲养的肉牛杂交生产组合。推广利用优势杂交组合,开展舍饲集约化育肥养殖,提高广大肉牛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促进本地畜牧养殖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养牛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达国家畜牧业的情况来看,养牛是畜牧业的主体,大力发展肉牛生产,不仅能充分开发利用现有作物桔杆、秧蔓、饲草资源,而且能减少人畜争粮的矛盾。肉牛生产效益的高低,是由肉牛的生产能力大小(生产力)决定的,不同生产类型的牛生产力的表现也不同,要  相似文献   

15.
昭乌达肉牛新品种育种是选择内蒙古赤峰本地蒙古牛与西门塔尔牛的杂交一代,组建育种核心群,进一步进行级进杂交,通过3代以上杂种肉牛的整群选育,横交固定,培育出的新品种。为了比较昭乌达肉牛与本地蒙古牛的生产性能,抽测了赤峰市辖区内40头本地蒙古牛、105头昭乌达肉牛在育种中不同代数西蒙杂交牛的初生、6月龄和18月龄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各阶段杂交牛与本地蒙古牛相比,其改良后代的体重、日增重和体尺均有提高,其中F3代各项指标均极显著(P0.01)高于本地蒙古牛。并且各生长阶段的体重、日增重和体尺等指标随着杂种后代代数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把甘肃省临泽县建成全省优质奶肉牛生产大县,是该县牛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奶肉牛产业是甘肃省临泽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奶肉牛  相似文献   

17.
正1梨树县肉牛养殖的基本情况梨树县是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吉林省优质肉牛系列开发项目的龙头县之一,秸秆饲料资源丰富,肉牛产业发展平稳。1.1肉牛种源基础好,品种优良我县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德系、苏系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对本地肉牛进行品种改良,是全省第一个黄牛改良"全冷县",现有牛人工授精改良站点88个,繁改技术人员112人,繁改网络覆盖全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百姓饮食结构的改变,牛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是优质杂交肉牛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六枝特区加大了牛改工作步伐,仅2006年就生产杂交犊7 200头。杂交牛生产性能明显优于本地牛,但饲养水平比本地牛要求高,现就杂交肉牛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适合我县的杂交肉牛组合,以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利木赞牛作为父本、威宁牛为母本进行杂交肉牛生产。结果表明,3种杂交肉牛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而且外貌都显示出终端父本的特征,与本地牛相比都更加接近肉牛体型,后躯、背腰等部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以西门塔尔牛为父本的杂交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农区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肉牛生产,不断提高肉牛生产技术水平,如何科学地对肉牛日粮中的粗料部分进行深加工以提高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合理地调配肉牛精料配方以提高其全价性,加快肉牛增重速度,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肉牛生产经营成功的关键。为测定饲料不同的加工和配制对肉牛增重的效果,1992年4月15日至6月30日在藁城市扬马村肉牛肥育场进行了肉牛肥育效果对比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牛选择:从本地选购未去势体重在350—400公斤的黑杂公牛、西门塔尔与本地杂交牛60头架子牛(其中黑杂牛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