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施用鸡粪稻田土壤肥力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采样调查,分析比较了海安县长期施用鸡粪和化肥的稻田土壤主要肥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长期施用化肥的稻田相比,长期施用鸡粪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其中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最大;长期大量施用鸡粪还造成氮、磷养分向土壤下层迁移累积,使耕层以下的土壤养分含量明显高于施用化肥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田土壤养分与化肥施用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13  
在收集大量新疆农田土壤养分现状资料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农田土壤养分与20世纪80年代初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变化,并对其现状做出评价:土壤有机质总体变化不大,土壤全氮总体是趋于下降,土壤碱解氮趋于提高,土壤速效磷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则较大幅度下降;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属中低水平,土壤全氮属低水平,土壤碱解氮为中等水平,土壤速效磷普遍达到中等水平,土壤速效钾北疆较高,南疆属中低水平,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为中等.通过分析近15年来新疆化肥用量与农作物产量变化,阐明化肥对提高新疆主要农作物产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施用化肥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粮食总产、单产,棉花单产的年均增长率,化肥的增产效益正在下降.  相似文献   

3.
嵩明县是滇中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文章以嵩明县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测定502个土壤样品的有机质、p 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肥力指标,研究了嵩明县菜地土壤的肥力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并与1983年土壤分析数据比较,采用综合指数法(IFI)分析了嵩明县菜地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嵩明县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其中,80%以上的土壤有机质为较高水平;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中等以上的分别占96%、76.4%和63.7%。IFI分析表明,与1983年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除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无显著变化外,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均有明显提高,并向高等到丰富水平聚积。因此,提出在蔬菜生产中保持土壤质量,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防止连作障碍,对促进嵩明县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等间距聚类分析法对攀枝花市盐边县烟区不同海拔植烟土壤养分和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0年土壤pH和碱解氮适中,有机质、水溶性氯偏低,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丰富;2015—2017年pH稍有升高,有机质和水溶性氯稍有降低,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大幅度上升。2015—2017年土壤肥力综合得分(IFI)的变幅为0.24~0.84,变异系数较2009—2010年降低,IFI平均值为0.60,较2009—2010年提高;主要是中、低海拔IFI提高,高海拔降低;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的综合肥力指标值大小表现为中海拔>高海拔>低海拔。2次普查结果显示,土壤养分各指标对肥力综合评价值贡献变异较大,表明连年化肥施用导致土壤养分不平衡加剧。  相似文献   

5.
杨金娟  马琨 《中国农资》2014,(16):22-22
<正>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培肥措施对耕层土壤均有一定的培肥效果,不论是全量还是速效养分都有一定的提高。采用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培肥方式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各试验中以化肥配施黄腐酸钾效果较为明显。分析认为,黄腐酸钾中含有16%以上的黄腐酸,由于能有效降低土壤pH,与无机化肥配合施用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岷山红三叶微生物复合专用菌肥代替部分化肥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在不同比例化肥与菌肥组合处理下(CK—100%化肥+不加菌肥;A—0%化肥+菌肥;B—25%化肥+菌肥;C—50%化肥+菌肥;D—75%化肥+菌肥),测定了表征土壤肥力的含水量、p H、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一系列指标。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微生物复合菌肥代替部分化肥施用后,对土壤含水量及酸碱性无显著影,对土壤各养分含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土壤各肥力指标之间大部分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有效的降低化肥经济成本。综合评价:处理CBDACK,50%化肥+岷山红三叶微生物复合专用菌肥配比对土壤各养分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盐碱化及养分投入对稻田土壤基础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4,(3):31-35
通过施肥和不施肥处理,研究水稻收获后盐碱化稻田土壤养分状况,旨在明确盐碱化及养分投入对稻田土壤基础肥力的影响,为盐碱地水稻生产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论施肥与否,土壤盐碱化均导致土壤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下降;全钾含量变化略有不同,未施肥情况下,盐碱土壤全钾含量降低,施肥后,反而升高。化肥施入后,各处理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相应增加,速效氮含量却相应下降,全钾、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受土壤类型和品种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武鸣木薯种植地土壤肥力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志远  漆智平  李开绵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85-10387
采集武鸣县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76个,以土壤养分、pH值的丰缺指标为依据,分析近20年来木薯种植地土壤养分的变化;并对不同耕作利用方式之间的土壤养分状况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木薯种植地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比20年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施肥不合理,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过剩的问题,所调查木薯种植地也普遍存在着pH值下降的问题;不同耕作利用方式的土壤肥力质量状况依次为:木薯种植地<甘蔗种植地<木薯间作其他作物地,其中木薯间作是比较理想的耕作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5,(1):94-95
通过对盘县耕地土壤的p 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对作物生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土壤养分指标进行分级划分,经对比分析发现土壤养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土壤养分变化提出土地施肥建议,减少农业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0.
干旱荒漠区新垦荒地的土壤理化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近两年对克拉玛依新垦荒地土壤理化性状的监测分析,对新垦荒地不同种植年限中的土壤盐分、养分、土壤pH值等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逐渐增加:土壤盐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土壤pH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缓慢降低.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耕作方式和使用化肥有关.  相似文献   

11.
增施有机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土壤剖面硝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田间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番茄生产过程中单施无机肥(CF)以及在无机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CF+M)后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无机肥处理相比,增施有机肥处理促进了番茄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植株的干物质量、氮素累积量以及改善了番茄品质,Vc含量显著提高;增施有机肥比单施无机肥增产15.7%左右;增施有机肥处理在0~60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高于单施无机肥处理,在60~200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低于单施无机肥处理。研究表明,无机肥和有机肥结合施用有利于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2.
连续施用商品有机肥对耕地质量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连续3茬蔬菜种植试验,研究无肥、纯化肥、化肥配施不同量有机肥对耕地质量及各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商品有机肥可导致砷、铅、铬在蔬菜地表层土壤中积累,且积累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商品有机肥能降低碱性土壤的pH值,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施用化肥配商品有机肥不仅能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还能显著增加包心菜、小青菜和玉米的产量,且随商品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肥料投入与土壤肥力和蔬菜产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将乐县水田土壤养分状况,采集并分析了2001个水田土壤样本的养分含量,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土壤养分变化规律,提出合理施用氮肥、控制磷肥、增施钾肥和酌情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等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烟富三号”为试材,对传统苹果施肥量进行不同程度的化肥减施及有机肥增施处理,探明化肥减施及有机替代对苹果生长、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常规施肥进行施肥结构调整,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优化并减少化肥施用仍然可以提升苹果部分生长指标(产量、单果重及肥料偏生产力)、表观指标(果面光洁度和果品等级)、生理指标(可溶性糖、维生素C、糖酸比、硝酸盐)、生化指标(果实氮磷钾含量及吸收量)、增加土壤速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缓解土壤酸化,综合经济效益亦有所提升。若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化肥减施,则会导致苹果各指标整体下降,经济效益相对降低,但均高于常规施肥,其中减施20%化肥的各项指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镁肥对土壤铅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铅污染土壤可通过蔬菜消费威胁人类健康。为降低铅污染土壤中铅的生物有效性,减轻铅对作物的伤害,以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为试验作物,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75、150、300 mg/(kg?土)3个硫酸镁施用量,125、1000 mg/(kg?土)2个铅污染浓度,研究施用硫酸镁肥对土壤中外源铅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铅浓度对菠菜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都有显著的影响。铅的浓度越大,对作物伤害越大。在铅污染土壤中适当施用镁肥,可以促进菠菜生长,增加产量,叶片叶绿素、维生素C含量以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均明显提高,而铅浓度明显下降。相关分析表明,菠菜镁吸收量与铅吸收量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适量镁肥的施用可降低土壤中铅的生物有效性,减轻铅对作物的伤害,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这对轻度铅污染土壤改良和菠菜高产优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省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试点区中标土壤调理剂产品和复合微生物肥产品为试材,在长沙县和湘乡市典型稻区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土壤调理剂、复合微生物肥对农田土壤和水稻中镉、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能明显提高土壤的pH值,复合微生物肥对土壤的pH值无明显影响;施用土壤调理剂和复合微生物肥均能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及稻米和稻草中总镉、总铅含量,但土壤调理剂的降低效果要明显优于复合微生物肥,二者对土壤总镉、总铅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物有机肥料在温室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几种叶菜类蔬菜为试验材料,探讨生物有机肥料对温室蔬菜产量、品质和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蔬菜专用肥(对照)相比较,①在增产性能上,3种生物有机肥料可使蔬菜产量提高15.1-37.3%。②在提高品质上,3种生物有机肥料能有效地降低苋菜和芹菜可食部分的NO3^-含量和芹菜粗纤维含量,其中芹菜NO3^-含量的降低幅度达1198-1947mg/kg。③施用大三元生物有机肥的土壤盐分(EC)含量最低,0-10cm耕层的盐分为0.79mS/cm,比对照低0.24mS/cm;10-20cm耕层的盐分为0.55mS/cm,比对照低0.10mS/cm。可见,在温室栽培条件下施用生物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叶菜类蔬菜产量、品质和降低土壤盐分的累积。  相似文献   

18.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magnesium compound with fertilizer on Daylily (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growth, yield, and soil nutrients in red soil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ignificant effects of magnesium applied to soils were observed in increasing Daylily (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yield, improving its growth, and strengthening its antivirus property as well as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exchangeable Mg, N, P, and K in red soil. In particular, the effects of magnesium compound fertilizer Ⅱ (MCF2) with higher Mg content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s, which increased Daylily (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yield by 57.4, 32.8, and 14.5% compared to that of control treatment (CK),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nitrogen, phosphorus, potassium treatment (CF), and magnesium compound fertilizer Ⅰ treatment (MCF1) with lower Mg content. It increased soil Alkali N, available P, exchangeable K, and exchangeable Mg by 94.9, 46.5, 31.1,and 35.3%,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CK treatment.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magnesium compound with fertilizer is an optimum method for improving red soil quality.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根据连续二年设施水肥调控试验,以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子(灌水和氮肥用量)3水平的设计开展水肥调控效应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及剖面动态变化的研究,分析其对水肥调控效应的响应,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土壤硝态氮含量与施氮量成正比关系,土壤水分含量、硝态氮含量的剖面动态变化与灌水下限、施氮量密切相关。(2)施氮量对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大于灌水下限,而灌水下限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大于施氮量。  相似文献   

20.
黄土塬区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氮肥效应与土壤氮素调节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在黄土旱塬长期定位研究表明 ,根据小麦生育年降水量施用氮肥 ,将能更好地发挥肥料效益。丰水年、平水年氮肥增产效果极为显著 ,应加大施用量 ;干旱年氮肥效果受抑 ,应减少施用量。氮肥利用率受降水等因素影响 ,年际间变化幅度为 6.4%~ 58.6%。氮肥利用率亦随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变化幅度为 2 5.4%~ 42 .9%,且其利用率与施肥利润的高低并不同步。施用有机肥或氮磷有机肥配施、轮作中增加豆科作物 (或牧草 )能有效地调节改善土壤氮素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