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秸秆与牛粪不同配比饲养蚯蚓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玉米秸秆切碎腐熟后与熟牛粪分别按1:0、1:1、2:1、3:1、3:2和0:1的比例配制成不同饲料喂“大平6号”蚯蚓,经过30d的饲养后收集称重,计算蚯蚓的日增重倍数。结果发现,玉米秸秆与熟牛粪按3:2组蚯蚓增重最快,蚯蚓在整个饲养期内生长良好,表明秸秆腐熟后与牛粪混用饲养蚯蚓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新型高效水产饲料诱食剂——蚯蚓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蚯蚓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添加到水产饲料中可大大提高水产动物的摄食效率,提高免疫力,降低生产成本。文章就蚯蚓粉的加工制备,营养价值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蚯蚓对牛粪中碳、氮及其他营养物质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地位于安徽肥东县桂和养牛场,选择6个地块作为消解床,新鲜奶牛粪采用均匀堆垄铺在消解床上。分析了60 d内奶牛粪便自然堆制和蚯蚓堆制2种处理方式的堆制物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蚯蚓粪p H、总碳、有机碳、全氮、全钾含量均低于传统的牛粪自然堆制物,全磷、速效磷、速效氮和速效钾均高于牛粪自然堆制物,蚯蚓粪的速效氮和速效磷占全氮和全磷的百分比均分别逐渐升高。由此认为,与自然堆制相比,牛粪蚯蚓堆制加快了堆制物矿化速率,提高了堆制物速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季节和不同养殖方式对蚯蚓增重效果的影响,为张家口地区建立和发展"奶牛-牛粪-蚯蚓-蛋白饲料-奶牛"循环养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M菌接种后腐熟鲜牛粪做为基料,在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饲养方式观察蚯蚓增重情况.结果试验表明,在具有代表冀西北特点的张家口地区饲养蚯蚓在1~6月份、10~12月份(第一、二、四季度)采用塑料大棚内地面平养的方式从成本和增重考虑较为理想;7~9月份(第三季度)采用室外地面平养且加盖遮阳物养殖蚯蚓从增重效果上较为理想.结论因此,在张家口地区饲养蚯蚓1~6月份、10~12月份推荐采用塑料大棚内地面平养;7~9月份推荐采用室外地面平养并且基料上加盖遮阳物的方式养殖蚯蚓.  相似文献   

5.
3种农业废弃物及其不同组合饲养蚯蚓试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3种农业废弃物及其不同组合进行蚯蚓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食用菌渣饲养效果显著优于牛粪的饲养效果,极显著优于其它处理;蚯蚓繁殖率在养殖饲料pH值为中性时最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养的方法用牛粪和玉米秸秆(经过腐熟)的不同比例混合物饲养蚯蚓。结果表明:蚯蚓在各比例混合物中生长良好,腐熟的玉米秸秆可以作为蚯蚓饵料。整秆秸秆自然条件下饲养蚯蚓的试验表明:用农作物秸秆饲养蚯蚓是一种投资小、无风险、易操作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并验证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蚯蚓粉和蚯蚓粪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同一批次初体质量为(52.98±0.33)g的罗非鱼幼鱼18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料(A组),添加2.5%、5.0%、7.5%蚯蚓粪的饲料(B1、B2、B3组),添加蚯蚓粪+蚯蚓粉(5.0%+0.150%、7.5%+0.225%)的混合饲料(C1、C2组),试验在室内玻璃水族箱(100 cm×50 cm×50 cm)中进行,饲养60 d后测定罗非鱼生长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用蚯蚓粉粗蛋白质为57.93%,蚯蚓粪粗蛋白质为3.81%;B、C组与A组相比,饲料系数稍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血清抗氧化免疫能力稍高,以饲料中添加5.0%蚯蚓粪(B2组)最好,但经方差分析显示,所有指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本试验结果为蚯蚓粪及蚯蚓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和新饲料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罗非鱼养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蚯蚓对金属元素的富集作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测定饲养在牛粪中和饲养在生活垃圾中的蚯蚓体内金属含量的基础上,采用蚯蚓饵料(牛粪)中加入亚硒酸钠和铜矿尾矿砂以喂养蚯蚓,进一步分析和比较了蚯蚓对硒和铜元素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饲养在牛粪和生活垃圾中的蚯蚓体内砷、汞、铅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蚯蚓对硒和铜元素的富集能力很强,且富集铜的能力比富集硒的能力强,其最高富集硒和铜量分别为332.5mg·kg-1和1376.9mg·kg-1。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了蚯蚓养殖处理养殖场牛粪和农户牛粪2种处理,比较研究了不同处理下苗床的养分特性、温度、含水量、接种密度变化对赤子爱胜蚓生长和繁殖及消解的影响,旨在筛选出蚯蚓养殖处理牛粪的最佳适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①蚯蚓养殖处理后的农户牛粪较养殖场牛粪更适宜蚯蚓生存和繁殖,处理后的农户牛粪养分含量相对养殖场的高,其中有机质平均含量38.07%、全氮含量1.02%、全磷含量 0.85%、全钾含量1.03%;②在温度保持在18.6℃、蚯蚓苗床含水量保持在28%左右最有利于蚯蚓的生存和繁殖;③蚯蚓养殖最佳接种密度为每平方米蚯蚓含蚯蚓粪8 kg下农户的牛粪消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上可以做饲料的昆虫有500余种,其中许多品种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可代替精饲料喂养畜禽和名优水产品,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1面包虫又称黄粉虫,营养丰富,幼虫、蛹和成虫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1%、57%和61%,是高蛋白质的优质饲料,营养价值与鱼粉相当,但成本只有鱼粉的1/3。面包虫不仅可作喂养畜禽、龟鳖及鱼、虾、蟹等的精饲料,更是饲养蛇、蝎的上等饲料。2蚯蚓蚯蚓粉是较好的动物蛋白质饲料,而养殖蚯蚓成本低、生长快、繁殖率高,通常用米糠、牛猪粪、树叶、杂草及土杂肥等即可。用人工繁殖的蚯蚓制成的蚯蚓粉,蛋白质含量约为66%…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蚯蚓处理农业废弃物(鲜菌糠、鲜牛粪)的作用以及对肥效的影响,分别采用鲜牛粪、鲜菌糠及鲜牛粪+鲜菌糠(干重比1∶1)作为原料饲养蚯蚓,测定了处理前后物料中重要养分(氮、磷、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变化,利用T检验判断各成分在处理前后含量的差异显著性,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基于蚯蚓的生物作用,经蚯蚓处理后所得的有机肥料中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提高,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农业废弃物饲养蚯蚓后增强了肥效,并为低成本高效饲养蚯蚓提供了原料,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2.
结合当前烟农增收副产业,探索不同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选出与本地相配套的有机肥;利用本地牛、蚯蚓养殖产业中产生的牛粪、蚯蚓粪及蚯蚓基质与环神农架烟区主流有机肥饼肥为研究对象,分析施用不同有机肥后烟叶病害、产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牛粪、蚯蚓+基质均利于改善烟株农艺性状,表现为牛粪利于前期烟株生长,蚯蚓+饲养基质利于烤烟的生长,形成更加符合工业需求的“中棵烟”株型,并且可以降低病害发生,提升烟叶经济性状,改善烟叶化学成分。烟田增施牛粪和蚯蚓+饲养基质有利于改善烟叶品质,鼓励有条件的区域配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对高蛋白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为人工养殖无菌蝇蛆获取动物高蛋白饲料提供了机会.我场从1994年初开始对无菌苍蝇、蚯蚓进行人工饲养,经过多年的钻研摸索,现已掌握了一整套工厂化大批生产无菌蝇蛆、蚯蚓的技术,为动物的高蛋白饲料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
蚯蚓堆肥处理对不同物料农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蚯蚓堆肥前后进料和出料的主要农化性质的变化。[方法]蚯蚓堆肥处理不同比例的牛粪、药渣、污泥、枯枝落叶。[结果]pH趋于中性,EC增加;与进料相比,出料的全氮和速效氮含量(除30%牛粪+70%污泥处理外)表现出下降趋势;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均增加,增幅分别为0~101.8%,13.6%~57.2%;速效钾含量均增加,增幅为6.9%~33.7%;蚯蚓堆肥加快了有机物的分解,各处理有机质含量与进料相比都呈下降的趋势;整体上,30%牛粪+70%污泥和100%枯枝落叶2个处理的速效养分含量增加最多。蚯蚓堆制处理后,总体上各处理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大于对照(100%牛粪)。[结论]经过蚯蚓堆肥处理后,整体上能使速效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增加,其中30%牛粪+70%污泥和100%枯枝落叶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大平2号蚯蚓是我国从日本引进的高产蚯蚓良种,干蚯蚓粉含粗蛋白质70%,是各种畜禽、特种养殖,名特水产养殖的优质好饲料,人工养殖高产蚯蚓可节约大量的饲料成本,还能发家致富。  相似文献   

16.
以番木瓜品种穗中红为试材,进行不同处理(树盘覆盖牛粪接种蚯蚓、树盘覆盖牛粪和常规施肥)设施栽培番木瓜试验,探讨蚯蚓对设施番木瓜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接种蚯蚓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牛粪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提高30.16%、23.58%、12.95%、12.55%和71.55%、45.20%、66.95%、48.80%;牛粪接种蚯蚓处理的土壤重金属Pb、Cu、Zn、Cd、Cr含量分别比牛粪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低39.789%、43.881%、41.222%、34.821%、26.360%和49.018%、55.014%、55.624%、52.443%、40.502%。可见,树盘覆盖牛粪接种蚯蚓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是一种值得在番木瓜产区大力推广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方式对奶牛粪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腐熟牛粪、新鲜牛粪以及蚯蚓粪为材料,提取其微生物总DNA,利用细菌16S rDNA V3区扩增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法,分析了3种材料中细菌的多样性以及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结果表明,蚯蚓粪的细菌多样性最丰富,腐熟牛粪次之,新鲜牛粪的细菌多样性最小.蚯蚓粪和腐熟牛粪的细菌群落结构有40%的相似性;蚯蚓粪和新鲜牛粪的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为25%;新鲜牛粪和腐熟牛粪的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则为35%.  相似文献   

18.
<正>1.利用蚯蚓采饲养。利用牛粪、生活垃圾等原料培育蚯蚓,养殖蚯蚓可用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适宜于海南地区蚯蚓生长的人工土壤成分,为海南的环境建设和废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牛粪和土壤的等量混合培养基质中添加0(Ⅰ)、10%(Ⅱ)、15%(Ⅲ)、20%(Ⅳ)、30%(Ⅴ)、50%(Ⅵ)的王草草粉进行蚯蚓饲养试验,分析蚯蚓的成活率及增重情况,探讨适于蚯蚓生长的基料配制比例.[结果]饲养65d后,处理Ⅱ的蚯蚓成活率达到81.7%,平均增重为0.324 g.随着草粉添加比例的不断提高,蚯蚓成活率和平均增重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结论]粪便、土壤和草粉按9∶9∶2的比例配制的基料是比较理想的基料配方.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畜禽粪污和药渣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探索中药渣和牛粪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试验选取平均体质量为239.40 mg、平均体长为5.51 cm的健康蚯蚓,随机分成A、B、C和D组,每组设3个重复,在发酵牛粪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10%、20%、30%的五味健脾颗粒药渣,室外饲养28 d。饲养0、28 d时,每组随机取蚯蚓9条,测量其体质量和体长;饲养0、7、14、21、28 d时每组随机取蚯蚓9条,提取蚯蚓粗酶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蛋白酶、纤维素酶和磷酸酶活性。饲养28 d时,与A组相比,C组蚯蚓体质量和体长显著增加,增重率提高55.50个百分点,体长增加1.83 cm;C组在饲养28 d时蛋白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五味健脾颗粒药渣促进了蚯蚓生长发育,增强了消化酶活性,添加20%药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