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我们承担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池塘主养草鱼高产高效技术”课题项目,在项目实施中,我们进行了池塘一年两季主养草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示范,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主养品种,列为“四大家鱼”之一,自然分布较广,养殖产量大,约占我国淡水养殖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草鱼养殖一个瓶颈问题是疾病,常见的危害比较大的疾病主要有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老三病(赤皮病、肠炎病、烂鲍病)、小瓜虫、车轮虫、绦虫病等,各种疾病在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流行,给草鱼养殖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草鱼已成为我省的主养鱼类,尤其是山塘型水库和小型水库,主养、密养草鱼已经是相当普遍了,但是由于草鱼出血病的频发死亡以及难以治疗而大大降低了其成活率,严重影响了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于今年6~7月份在本省进行了草鱼出血病治疗的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4.
池塘主养草鱼成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是我国传统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在银川地区由于市场需求量小,过去一直采用混养方式养殖,或把草鱼做为搭配品种养殖,产量和生产能力都较低。近年来,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使得草鱼的需求量逐步递增,价格稳中有升。为提高草鱼养殖的产量和生产能力,推动本地区草鱼养殖业的发展,探索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2001年我们在一口5亩池塘,进行了池塘主养草鱼的试验,产量达1360千克/亩,投入产出比1∶1.4,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一、材料1.试验地点宁夏银川市水产站基地。2.试验池塘一口池塘,面积5亩。池深2…  相似文献   

5.
草鱼为我国传统的养殖鱼类之一,因市场销量大,养殖技术含量不高,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然而由于草鱼发病率较高,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用药,养殖效益一直不高。为了探索草鱼养殖高产模式,提高池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笔者于2009年进行了池塘主养草鱼高效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陈远见 《内陆水产》2002,27(7):20-20
近年来,由于草鱼经济价值较高、饵料来源广泛、饲养技术简单等诸多因素,不少农户将草鱼作为主养对象。而实践证明,池塘主养草鱼最难度过的是夏季关,入夏后草鱼直接面临着泛塘、厌食症以及出血病三大威胁,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巨大损失。那么,入夏后养殖草鱼怎样才能过好这“三关”呢?1避免泛塘主养草鱼池泛塘不同于普遍泛塘,较易引起草鱼死亡,而且规格越大死亡率越高。剖检发现死鱼肠道内充有大量食物,系晚间在傍晚前后摄取大量食物,其新陈代谢活动所需的溶氧量大增,而半夜水中溶氧值却处于较低水平,这样就会造成饱腹的草鱼缺氧而…  相似文献   

7.
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江苏省句容市重点养殖品种之一,因其肉味鲜美,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稳定,需求量不断增长,市场行情仍有不断攀升之势。但近年来,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环境逐渐恶化,加上缺乏有效的防疫和检疫的技术措施,致使养殖疫病广泛流行。主要疫病包括草鱼出血病、草鱼"三病"和草鱼"肝胆综合症"等,其中以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危害最为严重,具有流行广、周期长、发病快、死亡率高和抗药性强的特点,是草鱼养  相似文献   

8.
在我市池塘养殖总产量中,草鱼产量占总产量的50%以上,但是,由于草鱼抗病能力较低,在饲养的各个阶段皆易感染各种疾病,尤以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发病率较高,影响较大。根据农业部和我省水产部门统一部署,为落实"112"草鱼免疫防疫计划,2006年我们在乐平市进行了草鱼注射疫苗免疫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9.
2005年,阳谷县渔技站在阿城镇水产养殖基地进行了池塘主养草鱼高产高效试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克利  朱博 《河北渔业》2007,(9):49-50,52
"一龄草鱼难养"是广大水产养殖户的共识,这是因为一龄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低.为探索草鱼鱼种的健康养殖模式,我场于2005年进行了在主养草鱼鱼种的池塘里套养鲤鱼鱼种的养殖试验,鲤鱼套养数量为25%,远远超过传统的10%.经过一年精心养殖,667 m2产草鱼鱼种605 kg,鲤鱼鱼种401 kg,草鱼成活率达84%,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初步探索出了培育草鱼鱼种和鲤鱼鱼种的健康养殖模式.试验提高了养殖水体的利用率,减少了草鱼的发病率,提高了养殖效益. 1 基本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1.
汤道红 《中国水产》2009,397(1):31-31
江苏省淮安市传统的池塘主养草鱼,放养规格小、养殖周期长、投入较大、产量较低,一般亩产在300kg~400kg,年利润在800元/亩左右,经济效益较低。为了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开展研究与推广“池塘双季高产高效主养草鱼技术”,其要点是投放大规格优质草鱼鱼种,配套渔业机械设备,应用颗粒饲料,采取一年放养二次大规格鱼种、捕捞二次(可干塘捕捞)的方式,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双季高产模式,从粗养粗放型向精养集约型发展,促进了养殖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沙县地处闽西北山区,水源充沛,青饲料资源丰富,池塘主养草鱼已成为当地淡水渔业主要养殖模式之一。草鱼是我国传统的优质养殖鱼类,具有肉质鲜嫩,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营养价值高、养殖成本低等优点。但养殖草鱼疾病多、难治疗。如草鱼种阶段出血病、成鱼养殖阶段“三病”(烂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池塘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兖州市水产技术站承担了兖州市科技局下达的“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模式研究”项目,该项目利用池塘闲置期主养草鱼,然后培育罗非鱼夏花、大规格罗非鱼鱼种,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现将主要技术与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池塘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益,莱芜市水产研究所开展了“一年三季高产高效养殖”试验,该试验利用池塘闲置期主养草鱼,然后培育罗非鱼夏花、大规格罗非鱼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试验池面积1.85亩,池深3米,淤泥厚20厘米,水源为秋季至春季利用温室排水,夏季利用机井水,配备1.5千瓦增氧机一台。2.养殖模式本试验利用成鱼养殖池中秋节捕鱼后至翌年罗非鱼种入温室这段时间进行。2003年10月至2004年5月主养草鱼,6~10月主要培育罗非鱼夏花、大规格罗非鱼种。3.主养草鱼期(1)清塘、施肥:9月26日,试…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池塘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兖州市水产技术站承担了兖州市科技局下达的“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模式研究”项目,该项目利用池塘闲置期主养草鱼,然后培育罗非鱼夏花、大规格罗非鱼鱼种,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现将主要技术与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草鱼出血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出血病严重困扰草鱼养殖业的发展.根据对该病的研究进展,调查了草鱼出血病的流行病学和发病环境,总结了草鱼出血病防治的一些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对该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以提高草鱼养殖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草鱼是我省渔业生产中占据比重最大的养殖品种,但在养殖过程中,却易受到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赤皮、烂鳃、肠炎(下称“四病”)的危害,往往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实施草鱼免疫防病技术是解决草鱼“四病”的一个较佳措施,可有效降低草鱼“四病”的发生率和提高草鱼养殖成活率。目前,吉安市已在草鱼成鱼生产中对放养鱼种大规模推广应用注射免疫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分析数年来该技术的推广实践经验,笔者以为:要确保草鱼注射免疫防病技术的应用效果应在以下几方面注重“讲究”。  相似文献   

18.
池塘集约化精养草鱼高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 ,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质好等特点 ,很受消费者喜爱。因此 ,市场供不应求 ,价格较高 ,成为养殖结构调整中扩大养殖的对象。然而草鱼的鱼病多 ,成活率低 ,严重制约了草鱼的产量和经济效益。1999年 11月 - 2 0 0 1年 2月我们在洛阳市郊区进行了池塘精养草鱼食用鱼高产养殖示范试验 ,每公顷获得了食用性草鱼 2 135 5kg (每亩 14 2 5kg) ,纯利 6 9877 5元 (每亩 4 6 5 8 5 0元 )的高产、高效结果 ,并进行了理性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长方形 ,南北走向 ,养殖水面 8亩 ,池深 3m ,平时…  相似文献   

19.
张忙友 《水产养殖》2012,33(7):55-55
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全国普遍养殖,价格比较稳定,经济效益明显,但草鱼出血病暴发频繁,限制了草鱼养殖的发展。该病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8月,来势凶猛,死亡率高。笔者将2012年5月在江苏省射阳县成功治疗草鱼出血病的经过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借鉴。1养殖概况苏北射阳县盐场养殖户蔺老板,面积30×667m2,平均水深1.5m,主养草鱼,养殖密度1200尾/  相似文献   

20.
草鱼注射疫苗防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长友 《内陆水产》2006,31(2):16-16
草鱼[Cteno phar yngodon idellus(Cuvier et Valen- eiennes)]古名(?),又名鲩、白鲩、白(?)、草根子、猴子鱼、棍子鱼等,为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是淡水养殖常规品种。因其肉质好、生长快、适应性强、养殖技术、生产操作相对容易。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广大地区池塘、网箱等不同水域养殖的主要当家品种。但草鱼抗病力差, 病害多,特别是“草三病”(烂鳃、肠炎、赤皮)和“出血病”是草鱼养殖生产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约为80%,死亡率约为30%,成为推广草鱼集约化、规模化、精养高产的主要制约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