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和前处理 选取九成熟无病虫害及机械伤的龙眼果实,用0.5%漂白粉洗果,用流水冲洗,凉干 预冷2h。 1.2贮藏工艺流程 采果—洗果—预冷—塑料袋包装—贮藏 1.3试验内容和方法 1.3.1包装对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果实在药液(主剂A)中浸3min后晾干,进行不同内外包装试验,于常温(本文常温均指“30℃0.5℃”)贮藏。内包装材料采用聚丙烯(PP)、聚乙烯(PE)袋,分别用2c、3.5c厚度;外包装材料采用小竹篓,不包装作为对照,定期统计好果率。重复3次。 1.3.2普通药剂的防腐保鲜效果 果实经前处理(不洗果)后,在药液…  相似文献   

2.
我所1972年开始采用地下式贮藏库,用2,4—D、青鲜素保鲜,托布津、多菌灵、苯来特杀菌防腐,聚乙烯薄膜袋装果等综合技术措施,在常温下进行了柑桔果实贮藏试验。试用各品种果实均于三天内处理完毕。处理前,将2,4—D、托布津等药剂按所需浓度混合溶解于水中。处理时,用尼龙网袋或箩筐装果,分别投入上述配好的药液中浸泡2—3秒钟,然后取出晾干,次日装入聚乙烯薄膜袋(袋口不要封死),每袋15市斤,每箱装果两袋共30市斤。然后逐箱堆放于地下贮藏库贮藏,每月检查一次。检查时,抽样测定各处理果实糖、酸、维生素丙的含量,并设不处理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正> 硅窗气调贮藏山楂,对果实保鲜、减少腐烂、延长市场供应期都有良好效果。果实经114天贮藏后,损耗比一般贮藏方法减少41%,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果实调入后,用杭州化工研究所提供的0.16毫米聚乙烯薄膜,热合加工成方袋,用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提供的 GE 4—0.06硅橡胶薄膜镶嵌在袋高三分之二处,硅窗用南京大学产704粘合剂粘合。试验分每斤果实0.7平方厘米、每斤果0.6平方厘米硅橡胶气窗两个处理,装果后将袋口扎紧。以同一库内散装为对照。试验在地下式库内进行,库温7—15℃,相对湿度85—90%。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的目的是:(1)测定长期贮藏的绿熟柠檬在不同温度下薄膜包果或裸果贮藏后的销售质量;(2)比较在13℃下包果贮藏与低温加间隙升温裸果贮藏的效果。 果实经洗涤和联苯酚钠消毒后,用Britex贮藏蜡(含0.03%抑霉唑和0.05%涕必灵)处理。所用聚乙烯膜10μm厚,在20℃下该薄膜透水率为0.42毫升/米~2·24小时,氧气和二氧化碳透气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果实成熟前补钙对果实含钙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猕猴桃果实成熟前用喷叶法和喷果法补钙,可显著提高果实中的钙含量。喷叶较喷果效果好。用Ca(NO3)2喷叶,比用CaCl2处理效果好,差异显著。而果实对CaCl2和Ca(NO3)2的吸收选择性差异不显著。经补钙处理的果实采后进行贮藏效果观察发现:用Ca(NO3)2喷叶处理的果实贮藏性较好,用其喷果处理次之;用CaCl2喷果和喷叶处理的果实贮至28天软果率均达到90%。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崇文区菜站用气体控制法(简称 CA)进行西红柿保鲜贮藏的方法启示下,与上海市果品公司、黄岩县水果公司协作进行。试验分两部分:(1)果实防腐试验,按中国农科院柑桔所外销柑桔2,4—D 和杀菌剂处理协作意见(初稿)之设计,2,4—D 用量适当减少。每处理30市斤左右,采后即时浸果半分钟,随即光果散装入木制长箱,置自然温度贮藏室贮藏。不定期检查腐果情况。(2)CA 法贮藏果实,采后均用1000PPM50%托布津+100PPM2,4—D 防腐处理,用自然降氧法在自然温度下进行。按不同氧分压3—5%、6—8%、9—11%和14—16%分组处理。贮藏果实均排列在小木架上,  相似文献   

7.
地方品种早熟二元桃(果实发育期85天)果实经低温(4—7℃)处理60—80天加种胚处理30—20天,能有效地克服幼胚的“早熟萌发”,其试管健壮苗率和移植成活率分别达到72.4—82.0%和58.6—62.3%,大大高于种胚直接低温处理。苯莱特1000PPM浸果3—5min,果实低温贮藏60d,种胚无异常表现,采用综合消毒法可将贮藏果的种胚污染率控制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8.
紫花芒果品质在冷藏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芒果在一个月的低温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发生较规律的变化。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果实的后熟程度不断增大,贮至30天,果实的可食程度最佳;充分饱满的紫花芒果,在适温(13±10C)和一定的湿度(85—90%)条件下贮藏,贮藏天数与果实后熟程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986**);而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冷藏出库后经一定的货架时间,果实风味与常温自然后熟的果实几乎完全一致。若果实采收熟度不够,酸度过高(>3.0%),果实在贮藏期间难以后熟,酸度偏高,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9.
肖尧志 《果农之友》2009,(10):48-48
1选择库房清理消毒采前4天,选择干燥、通风、阳光不直接照射的库房。把库房打扫干净,并用多菌灵500倍喷雾消毒,可用松针铺地,然后堆放脐橙,但不能用塑料薄膜铺地。2适时采摘严防采青要适时采摘,不同品种依据不同成熟期进行采收.一般脐橙贮藏果实宜在着色八成采摘,鲜销果宜在着色九成和完熟后采摘。最好是分批采摘,采黄留青。采摘果实要求轻拿轻放,不要乱丢,以免碰伤,擦伤果皮,并把损伤果、落地果、病虫果分开放置,同时应注意不要在雨天采摘。  相似文献   

10.
郑小林  田世平  岳洪  徐勇 《园艺学报》2007,34(3):579-583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 ) 栽培种‘红 6号’果实经采后草酸、采前草酸+采后草酸和采前钙+采后草酸处理后, 在常温(25℃) 和低温(14℃) 下贮藏, 结果发现3种处理有效缓解了果实硬度系数下降, 控制了果实病情发展, 对果实完全后熟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草酸处理是 果采后贮藏保鲜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热水和1-MCP处理对杧果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常温下热处理、1-MCP处理及热处理结合1-MCP处理对杜果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能有效控制杧果采后炭疽病的发生,改善果实外观,提高好果率,延长贮藏时间,但使呼吸增强,不能抑制果实后熟和减少果实失重率;1-MCP处理能降低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抑制果实的后熟,减少果实失重率,但对炭疽病的防治无效;热处理结合1-MCP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2者的优点,该处理既有效的控制了炭疽病的发生,又延缓了杧果果实的后熟进程,延长了贮藏时间,且对杧果果实的品质无不良影响。所有处理对成熟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糖酸比无影响,且对蒂腐病的防治效果也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柿果采收后可作为鲜果供市,也可作成加工制品销售。现将柿果的采后处理技术简介如下。一、鲜果处理技术 1.甜柿在果实全部果皮变黄且反红时采下,修整果梗与蒂部平齐后,洗去脏物,分级,包纸入箱(篓)陆续供市。成熟度稍差的可用聚乙烯薄膜袋单果包装,置于0℃低温条件下贮藏后熟2—3个月,  相似文献   

13.
采用西洋梨品种中的"凯斯凯德"果实为试材,对9月5日(T1)、9月15日(T2)9、月25日(T3)采收的果实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下贮藏的果实T1、T2、T3,分别在采收后12、106、d左右完成后熟,T2果实后熟品质较好,T1果实较耐贮藏,T3果实货架寿命较短。各采收期果实在0℃贮藏60 d内不会完成后熟软化过程,转入20℃后T1果实基本失去了正常后熟能力,T2、T3果实与直接贮藏于20℃条件下果实相比,后熟时间均提前了2 d,分别在贮藏的第8、4天完成后熟过程。  相似文献   

14.
草莓果柔软多汁,味美爽口,适合速冻保鲜贮藏。草莓果速冻后,可以保持原有的色、香、味,既便于长期贮藏,又便于远运外销。1速冻工艺流程选果→去萼片→洗果→消毒→淋洗→控水→摆盘→速冻→包装→冷藏。2操作要点1)选果及去萼片。选择果形端正、大小适中、成熟度高的果实,用小刀将果柄及萼片削除。2)洗果及消毒。将草莓放在有排水口的池中冲洗。可用圆木棒轻轻搅动,但木棒不要伸至池底,以免将下沉的泥沙搅起。洗后再用0.02%~0.05%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洗4~5min(分钟),然后再用清水漂洗1~2次。3)摆盘及速冻。摆盘前要将果实表面的水分控干,或用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弄清采前使用噻苯隆(Thidiazuron,TDZ)对‘贵妃’杧果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藏特性等指标的影响,指导TDZ在‘贵妃’杧果生产上合理使用,避免其滥用造成果实果皮滞绿、品质严重下降等不利影响。【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5、10和20 mg·L~(-1))的TDZ在盛花期后15、25和35 d各喷1次,共喷3次。【结果】采前喷施适宜质量浓度的TDZ增加了杧果的产量,促进果实膨大,增大果形指数,5和10 mg·L~(-1)TDZ处理单株产量分别增加了29.89%和33.56%,但20 mg·L~(-1)TDZ处理增产不明显;5、10和20 mg·L~(-1)TDZ处理无胚果单果质量分别增加56.78%、73.86%和110.56%;在生理成熟期,TDZ处理的果实颜色偏绿色;在完熟期,果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花色苷含量较低。TDZ处理延缓了采后果实的转色及果实硬度和原果胶含量的下降,抑制了可溶性果胶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上升,果实的后熟软化推迟。TDZ处理的果实品质下降,果实的TSS含量降低,可滴定酸(TA)含量升高。另外TDZ处理可降低杧果采后病害(炭疽病和蒂腐病)的发病率,延长杧果采后贮藏时间。在完熟期果皮中未检测到TDZ残留。【结论】‘贵妃’杧果采前喷施TDZ的适宜质量浓度为5~10 mg·L~(-1),于盛花期后15、25和35 d各喷1次,共喷3次,果实适时采收,可以显著增加产量和单果质量,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小,并能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金艳”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为“金艳”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金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1μL/L 1-MCP熏蒸处理12 h,将果实置于常温(20±1)℃贮藏,不做处理为对照组,比较分析1-MCP对“金艳”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延缓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1-MCP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H2O2含量的上升,保持了较高的总酚含量从而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在“金艳”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果实后熟软化,同时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维持较高的果实品质,从而达到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7.
《福建果树》2007,(3):42-42
选用耐贮藏品种柑、脐橙、柚和胡柚等较耐贮藏,温州蜜柑次之。采果要点一般在晴天采摘桔果,桔梗要剪平,轻采轻放,尽量避免机械损伤。库房消毒通风仓库或普通住房都可贮藏柑桔。贮藏前先将库房打扫干净,堵塞鼠洞,并在柑桔入库前一周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洒消毒。柑桔入库前2天应敞开门窗通风,以防影响柑桔贮藏效果。防腐处理用于贮藏的柑桔,要在采收当天作防腐处理,最长不得超过2天。防腐保鲜药剂用25%施保克10毫升加2-3克2.4-d钠盐加10-12.5公斤清水制成,可处理柑桔750-1000公斤。处理方法是将采下的柑桔浸入药液中1分钟,然后取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比较不同涂料及处理时间与不同洗果液和包装相配合对锦橙贮藏期和贷架存放期的影响,探讨较为合理的配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单果袋装和多果袋装的果实贮藏两个月货架存放30天,各处理组合的好果率均为99—100%,货架存放期越长腐果越多,多果袋装处理的腐果率达39%,显著高于单果袋包装。较长时间贮藏(3个月以上)的甜橙果实涂料的抑制强度应较弱,表现为使用的浓度应较低,处理时间宜早,贷架存放期在30天以内,用单果袋装为好,短期贮藏(1—2个月)的果实对涂料及处理时间和包装的要求不严,货架存放期可达45天以上。  相似文献   

19.
杧果为呼吸跃变型果实,对乙烯非常敏感,且成熟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采摘后在常温下迅速后熟。因此,抑制乙烯在后熟过程中的产生,是杧果保鲜的关键之一。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是一种能够抑制植物内源和外源乙烯作用的化学物质,在多种园艺作物产品的贮藏保鲜中表现出高效、低毒、简便易用等特点。目前关于1-MCP应用于杧果的报道很多,但对于1-MCP处理杧果适宜浓度的报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Jiang等人用1-MCP100μl/L结合聚乙烯袋包装,处理紫花杧12小时,可抑制杧果的后熟[1]。Hofman等选用1-MCP25μl/L在20℃下处理Ke…  相似文献   

20.
水蜜桃贮运技术试验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容 《福建果树》1998,(2):15-16
水蜜桃果实极难贮藏,一般常温下采后2—3d,果实便迅速软化、褐变、失去食用价值。因此,研究桃的采后贮运技术对调节市场,延长市场供应期,提高产值,具重要的现实意义。1材料和方法1.1供试品种:北京27号。1996.6.17采自成都市龙泉驿区果园。1.2人贮前处理:果实采后立即置于阴凉处,剔除病虫果,伤果,畸形果,然后分成两组,一组用10-12C的加冰水(冷水中加入冰块)处理,另一组用自来水洗果,待果面水液干后立即用自配的桃保鲜剂处理,以不处理为对照,最后装入PE袋,每袋0.skg或Ikg,或单果包纸,常温或低温贮藏。1.3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