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提高海水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江苏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13.3hm^2(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技术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月~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份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每667m^2净增收1200元,平均每667m^2产Ⅱ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kg,梭子蟹成蟹45kg,脊尾白虾75kg,虾虎鱼15kg,每667m^2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梭子蟹与脊尾白虾、贝类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混养是一种模仿生物原始生态系统的科学的水产养殖模式。在同一海水池塘中养殖蟹、虾与贝类,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域空间与池塘滩面,实现水中有虾、水底有蟹与泥中有贝类的全方位、立体化养殖模式。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岛乡共有350hmz海水池塘采用蟹虾贝混养技术,平均每667m^2产缢蛏200kg、脊尾白虾15-20kg、梭子蟹60-75kg,每667m^2。产值8000~11000元、利润4500~5500元,创建了一套经济效益较为稳定的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日本对虾与梭子蟹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海产品,近年来在全国沿海进行了广泛的混合养殖,但由于受养殖技术的限制,产值、产量都不太高,一般虾蟹混养每667m^2产量60~80kg,达到100kg以上的很少。近年来山东省日照水产研究所在日本对虾与梭子蟹混养过程中,通过投放半滑舌鳎,利用虾蟹鱼不同的生态习性和摄食性,达到高产高效、健康养殖的效果。现将日本对虾、梭子蟹与半滑舌鳎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2019年,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虾蟹类岗位联合唐山试验站,根据唐山沿海海水池塘的不同水层及底泥特性,充分考虑养殖动物之间的生态依存关系,在唐山市曹妃甸区祥盛水产养殖场试验示范了四种池塘多品种生态混养,示范面积48hm^2,并开展了中国对虾与河鲀混养养殖对比试验,养殖面积13.33hm^2。虾鲀混养是河北省沿海地区对虾池塘主要的养殖模式之一。本试验在虾鲀混养的基础上混养了海蜇、硬壳蛤、日本对虾、梭子蟹等养殖品种,不仅模拟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了养殖空间,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海水养殖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效益亩均净增收1200元,平均亩产二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千克,梭子蟹成蟹45千克,脊尾白虾75千克,虾虎鱼15千克,亩均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元利 《齐鲁渔业》2009,(11):65-65
无棣县拥有浅海滩涂面积10万hm^2(150万亩1,发展渔业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今年以来,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局通过大力实施省渔业科技人户示范工程,利用“一水多用”现代循环渔业养殖技术,主推对虾与缢蛏、对虾与杂色蛤、对虾与梭子蟹等生态立体混养模式,进行了对虾规模化养殖开发,对虾养殖发展到2.3万hm^2(34.9万亩),实现产量12450t、产值3.11亿元,产量和产值均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梭子蟹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齐鲁渔业》2005,22(2):25-25
我镇从2001年开始实施66.7万m。(1000亩)无公害梭子蟹养殖技术,通过3年多的努力,每667m^2(1亩)平均产量达65kg,最高达80kg,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现将无公害梭子蟹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英  张兴国  张建石 《齐鲁渔业》2008,25(12):25-26
近年来,我们运用河蟹与克氏原螯虾互利共生的原理,在河蟹养殖池塘尝试混养小龙虾,增效显著。试验的13-3hm^2(200亩)池塘,平均每667m^2产125g以上的河蟹75kg,小龙虾71kg,鱼53kg,每667m^2平均产值5580元,利润2858元,极大地挖掘了池塘的生产潜力。现将主要养殖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持续提高盐田养殖效益,在唐山大清河盐场注水池连续三年进行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生态混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式三疣梭子蟹雄蟹平均产量达到637.5 kg/hm2,雌蟹平均产量达到787.5 kg/hm2,日本对虾平均产量达到236.25 kg/hm2。  相似文献   

10.
高邮湖位于淮河人江水道下游,总面积达到7.72万hm^2,属大型过水性湖泊,过水性特征显著。为了适应高邮湖水环境变化,提高水产养殖业的抗灾能力,探索过水性湖泊生态养殖模式,2007年至2008年试验网围河蟹、鳜鱼混养模式,这既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水体天然饲料生物资源,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前提下,每667m^2可增加10~20kg的鳜鱼产量。通过两年来对网围河蟹鳜鱼混养模式的调查,该模式具有养殖周期性短、  相似文献   

11.
脊尾白虾与梭子蟹、贝类混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兴国 《齐鲁渔业》2008,25(4):35-36
脊尾白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重要经济虾类。近年来,为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我们开展了养殖新模式的探索,利用1.3hm^2(20亩)海水池塘进行了脊尾白虾与梭子蟹、贝类混养生产试验,获得成功。现将养殖生产的主要技术及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朝阳村养殖场创新养殖模式,实行虾、蟹、贝生态健康养殖,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带动了周边海水池塘养殖发展,2008年被确定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这种模式混养的品种是三疣梭子蟹、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杂色蛤和缢蛏。3月中、下旬放养杂色蛤苗,规格6000~8000粒/kg,均匀地播在蛤台上,密度为1200~1500粒/m^2,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的广泛推广,象山县高塘岛乡133余公顷(2000余亩)海水池塘推广了梭子蟹土池原池育苗与养殖技术。由于梭子蟹苗种育于原池已经适应了池塘环境,因此原池养殖十分顺利,近3年连续获得成功,梭子蟹平均每667m^2产量达到60~75kg,再加上混养的脊尾白虾和缢蛏,产值达到8000元左右,每667m^2利润达到4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刺参养殖池塘水体空间的利用率,增加产量和效益,构建了一种刺参—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菊花心江蓠生态混养模式,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式的单产高达3 191.25 kg/hm2,其中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单产 1 875 kg/hm2,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504 k...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垦利县地处黄河入海口,海淡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滩涂面积3.47万hm^2,以对虾、梭子蟹养殖为主。上世纪末虾病的大规模爆发,使养殖对虾连年亏损,养殖户怨声载道,大量的养殖池塘被闲置。为帮助渔民摆脱困境。多年来,垦利县渔业技术推广站加大了虾池综合利用技术和养殖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先后试验总结出虾蟹混养、虾贝混养、鱼虾混养等新技术,并引进了日本对虾、台湾草虾、南美白对虾等新品种,使闲置的池塘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养殖形势逐步好转,不但盘活了渔业资源。还增加了渔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我市有1.8万亩高涂蓄水养殖池塘应用了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模式,平均亩产脊尾白虾75千克、雌性三疣梭子蟹50千克,亩均产值6500多元,利润2500余元。现将该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青虾、河蟹生态养殖作为芜湖县特色水产养殖产业,据统计至2013年全县青虾、河蟹生态混养面积达3.2万亩,已成为芜湖县水产养殖支柱产业。虾蟹生态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水质调控技术是虾蟹生态混养模式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2013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陶辛镇芮村虾蟹混养基地实施了虾蟹生态混养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对比试验,通过一年的试验示范,为促进增产增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对比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的广泛推广,象山县高塘岛乡133 hm2海水池塘推广了梭子蟹土池原池育苗与养殖技术.由于梭子蟹苗种于原池已经适应了池塘环境,因此原池养殖十分顺利,近三年连续获得成功,梭子蟹平均单产达到900~1 125 kg/hm2,再加上混养的脊尾白虾和缢蛏,平均产值达到12万元/hm2左右、利润达到6万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19.
杂交鲤的繁殖与养殖在国外早已开始。前苏联在池塘混养杂交鲤每公顷产鲤200—500kg;以色列池塘混养每公顷约1500kg。国内池塘混养一般每公顷200—300kg,小面积混合养殖也有高达2550kg的。杂交鲤虽然在养殖中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但制种较难掌握,且后代可育,容易造成混杂而丧失杂交优势,或污染天然水体鲤鱼种质资源而造成严重后果。这就要求在大面积应用推广中,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养殖生产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采取了亲体移植蓄养、强化培育、集中同步产卵技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采取综合生态养殖技术,从而实现双齿围沙蚕苗种培育与生态养殖的规模化生产。2003—2004年连续2年土池育苗均获得成功,其中2004年平均每平方米出苗11刚节以上幼沙蚕3646条;2004年沙蚕蓄水养殖83.33hm^2(1250亩)。每667m^2放养幼沙蚕6万-8万条。平均每667m^2产沙蚕134.9kg,获利3155.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