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咸顺 《花木盆景》2002,(11):32-33
欣赏插花艺术不仅仅是观赏花、枝、叶其外在表现,而是通过其有形构图不自觉地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内涵获得的美感享受,这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意境”,因此,构图设计与意境具有密切关系;意境除了运用花意、花沿,选择花材、容器、配件表现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构图设计突出主题。只有形神兼具、意境深远的插花作品,才能达到自然美、形象美、意境美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江南青翠的竹林,北方挺立的白桦树,湖畔野逸的芦苇荡,天空中南飞的大雁群,这些自然界中的平行线已被我们所熟视。人们发现平行线的农渐递增会呈现一种有规律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序列美,具有不可抗拒的视觉冲击力,平行线因此而成为设计师的宠儿。在花艺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平行设计已成为国际流行的花艺设计造型手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追求"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意境关键就是要求设计师合理利用各种自然元素,创造富有意境的园林景观。此外设计师通过对各种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组织安排与合理创造来营造充满园林趣味,符合生活需要的园林空间,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四月的江城武汉,春风未歇,夏雨初至,花木盆景杂志社组织的“神农架考察”活动就在这个美好的时节里拉开了序幕。花木盆景杂志社组织本次考察,是为了表达三个意愿:一是向多年来关注和支持花木盆景杂志社成长和发展的朋友们致以衷心的谢意;二是共赴自然之旅,在神农架的山水胜境和人文景观中感悟自然造化、  相似文献   

5.
刘飞鸣  邬帆 《花木盆景》2004,(10):30-31
除了表现优美济的弧红之外,在做花艺时,也可以有意将一些花材弯折来表现线条的曲折之美。这里讲的“折”,强调的是“折而不断”,一根线条虽然变得曲曲折折,但还是一个整体气脉相通,因而用于弯折的线型花材要求具有较好的韬韧性而不宜太脆,最常用的有水葱、席草、蒲叶、龙血木叶、剑叶等等。  相似文献   

6.
王茹 《现代园艺》2023,(8):198-200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是风景园林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石,针对目前风景园林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OBE理念、虚拟仿真技术与其深度融合,构建“基础理论——经典案例——实践设计”3个教学阶段“、初、中、高”实践设计阶层“、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企业评价”多元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与企业设计岗位需求衔接,培养能够解决场地实际问题、具备创新能力的风景园林设计师。  相似文献   

7.
郑开来 《花木盆景》2003,(12B):44-45
根艺是立体的艺术。它主要依根材自然造化,靠造型,体积和质材作用于人的视觉与触觉而产生美感。根艺与其它艺术形式相论,有其共性,但更有个性;它既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又有其特长和局限性。那么我们怎样来创作和欣赏根艺的美呢?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周玥  赵萌  董宝光  高英 《现代园艺》2023,(6):198-2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探索美育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途径,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了显著效果。目前,美育课程中主要以传统艺术教育中的绘画、音乐、诗歌等,普遍存在不能与大部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相结合,不能获得学以致用的美学收获问题。本研究以偏向应用的设计美学为切入点,以情感化设计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美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维度。再以多肉植物的组合设计为主题,通过工作坊的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美的理解和体会创造美的过程,探索了美育课程的新内容和新途径,增加美育的多元化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正根艺之美,妙在自然。大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功,往往超越人们的想象,读懂它,是作者的乐趣;欣赏它,是观者的享受。这件作品似蛇、似蜥?不得而知,但蜷成一团,安适而眠的睡姿,恰给人一种意态悠然之感。  相似文献   

10.
徐昊 《花木盆景》2008,(11):4-5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当人们被无言的自然之美感动而萦怀,就会产生用艺术来记录这些自然之美、表达内心情感的念头。盆景艺术家则用树桩山石为材料,以缩龙成寸的手法来再现自然之美。这首先就碰到了形式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翔 《花木盆景》2000,(8):20-21
就造型艺术而言,线条的应用最基本、最普遍、最富艺术表现力,通过线的流动,流出万象之美,流出人心之美,多少艺术家为此竭尽毕生!中国画家以线的参差错落创造宇宙间的万千形象,藉蕴心灵思绪;书法家致力于线的追求,才有“颜筋柳骨”,“铁画银钩”的流传……而盆景艺术亦然:无论风格、流派、意境、神韵,都离不开线的组合;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对于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要求日益加强。怎样使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自然更加融合是摆在设计师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趋势以及设计要点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自古就尊重自然,往往能够从自然中感悟美、感悟设计,有些设计理念是在我们现代来说都感到惊叹的,所以,园林山水设计在当代的园林设计当中举足轻重,也是我们园林艺术研究中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上探讨园林山水设计。  相似文献   

14.
钟易 《花木盆景》2003,(12B):18-19
杨作祥先生从事盆景艺术创作已达十六年余,他为人虚心好学,在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的影响、教育、传授下,渐有所得,特别是对树石盆景创作情有独钟,颇有造诣。他的盆景创作思想是崇尚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自然界的树木形态为创作范本,结合创作艺术原理,大胆加以施艺创新,以此来反映其创作的主观意趣和思想情感,从而使其作品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以达到“动势飞扬”、“清新自然”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芳心犹卷怯春寒。”这是古人咏未展芭蕉的诗句。在早春我们常常会看见卷曲裹紧的新叶从叶芽中萌发.在阳光下缓缓舒展芳姿,从卷曲到舒展也是凝聚的自然之力向外辐射的过程.所以对于以自然植物材料作为创作元素旨在表现自然境界的花艺设计来说.卷曲这一手法在体现自然之力、表现作品意境上是很贴切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特色精品示范村规划设计为例,从景观提升角度研究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设计策略。同时本次项目除景观设计师参与外,通过邀请画家进村的模式,走访调研村落现状,提炼村庄风貌特色,共同描绘村庄场景的美好画境,表达村落设计愿景与发展定位。最终由设计师梳理规划思路,进一步提出设计策略,以指导下一步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7.
谌知全 《花木盆景》2003,(10):46-47
艺术必须以美为前提。笔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教书与绘画之余又喜欢摆弄根雕,根雕与美术同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爱美的天性自然比常人更烈,对“美”的思考自然也比常人更多,本就根雕艺术之美谈一些肤浅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是“生境”、“画境”、“意境”三种不同境界内涵的巧妙结合,是我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人写意派造园艺术手法,是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造园艺术源泉。  相似文献   

19.
苍然古松     
研习盆景艺术,当以自然为师。为此,笔者常常四处游历,欣赏大自然中那些深藏不露而富于天工造化意味的古树。这是在贵州黄果树一个偏远山区发现的一棵较为有特色的古松。  相似文献   

20.
园林景观艺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包括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创造出高性价比的园林景观,如何更人性化地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添加到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在不断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提升园林景观的质量,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推向更高的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