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摘要: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外源镧协迫姬松茸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姬松茸的维生素B6与烟酰胺和B2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烟酰胺与B2呈显著正相关;叶酸与B2呈显著负相关;其它性状间的相关均为负或正相关。从7项微生素指标中提取出3个协迫效应的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92%。根据主成分对原性状的综合能力,进行微生素系例分析,3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为叶酸和B6效应因子,Vc效应因子,B5效应因子,并建立了主成分方程分别为: y1=0.1682F1+ 0.1542F2+0.3570F3+0.4420F4-0.4094F5+0.4613F6-0.4947F7 y2=0.6392F1-0.4636F2+0.3622F3-0.3004F5+0.3443F5+0.1855F6-0.0462F7 y3=0.1380F1+ 0.8114F2+0.3705F3-0.1821F4+0.2739F5+0.0908F6+0.2625F7 各处理组的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计算排序第一为40mg/Kg处理组,所以为较适宜的协迫浓度。  相似文献   

2.
蛋白酶改性处理对小麦面筋蛋白溶解度和起泡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麦面筋蛋白进行蛋白酶改性,可以提高其溶解性及其他功能性质。研究了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改性处理方式对面筋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水解速率更高。蛋白酶改性面筋蛋白的溶解度随着水解度的增大而增大,达到7.0mg/mL,均大于原谷朊粉,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随水解度增加而降低,在水解度DH为4%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3.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筛选培育耐盐小麦种质资源对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9份杂交小麦和2份常规品种为试验材料,以蛭石为培养基质,设置NaCl含量分别为0、0.4%、0.8%、1.2%、1.6%、2.0%的6个处理,从播种时开始盐胁迫处理,分析测定生长相关的11项指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小麦种质资源进行苗期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在1.2%盐处理下,小麦种质资源大多数指标的耐盐系数四分位差最大,因此,1.2%盐被认为是耐盐鉴定最适浓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可将11项调查指标的耐盐系数简化为3个主成分;通过主成分贡献率和隶属函数分析进一步将3个主成分值简化成综合评价指标D值;根据D值利用聚类分析将21份小麦种质资源划分为5类,对应高耐、耐盐、中耐、敏感和高敏5个耐盐级别,苗期耐盐鉴定表明13份杂交小麦的综合评价D值高于捷麦19与济麦22;结合逐步回归分析获得11个调查指标耐盐系数与D值的最优回归方程:D=–0.743+0.779×PLL+0.372×TNL+1.273×PH+0.336×PLC+0.279×RL+0.558×RDW,由此回归方程可知...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新疆制干葡萄加工适宜性评价模型,制干葡萄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无核白’、‘无核白鸡心’、‘紫香无核’等105个葡萄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Vc含量等14个理化及感官指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简化;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计算葡萄理化指标权重值,专家评定法人为赋予感官指标权重;综合理化指标与感官分析结果建立模型。结果表明,将众多理化指标简化得到可溶性糖、总酸、果胶、纤维素、单宁等5个具有代表性的理化指标,结合颜色、单粒重、香气、有无籽粒4个感官指标构建的加工适宜性评价模型Y=120×0.6×(0.44X1+0.22X2+0.15X3+0.1X4+0.09X5)+0.1 × (X6+X7+X8+X9),X1~X依次为可溶性糖、总酸、单宁、果胶、纤维素、颜色、单粒重、香气、有无籽粒几个指标。通过专家评分结果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验证,模型预测结果能够反映出制干葡萄品种的加工适宜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利用基因工程菌制备的地衣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水解改性大豆分离蛋白。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试验优化设计,确定地衣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水解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底物浓度为7.5%,加入酶量为3 000 U/g底物,水解温度为53℃,水解时间为2.0 h为最佳水解条件,最终得到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为30.3%,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度为95.68%。说明此水解条件能够较好地水解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提高其溶解性。  相似文献   

6.
杨继良 《棉花学报》2001,13(3):188-192
系统总结并评述了国内外对棉子蛋白改性研究的进展。涉及棉子蛋白的组成和基本功能特性 (水溶性、发泡性、乳化性等 )及其在棉子产品中的表现 ,包括组织化、水解和酰化等提高棉子蛋白功能特性的改性方法。对这些蛋白质改性方法分别从原理、具体步骤、对产品性能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尤其对酶法水解制作低酚棉子蛋白发泡粉的工艺控制参数——水解率 ,水解率与发泡性能的关系 ,以及所得棉子蛋白发泡粉的氨基酸组成变化等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早熟性是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以‘鲁棉研28号’和‘X1570’为亲本配制F1组合及其F2:3世代分离群体。利用‘鲁棉研28号’、‘X1570’、‘鲁棉研28号’בX1570’F1及F2:3群体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以探究陆地棉现蕾期和开花期两个生育期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现蕾期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受多基因控制,且遗传率达85.00%;开花期符合1对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和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87.69%和9.37%。主基因和多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分别为2.543 1和3.419 6。相关系数分析表明,现蕾期、开花期都与棉花的果枝类型呈极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现蕾期和开花期的QTL作图、长江流域棉花早熟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杂交兰品种"韩国桃花"(大花蕙兰×墨兰)为母本、蕙兰为父本杂交获得种间杂交F1代,对亲本及F1代株系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及F1代染色体数均为40,母本"韩国桃花"的核型为2n=2×=40=26m+14sm,属2B型;父本蕙兰的核型为2n=2×=40=26m+14sm,属2B型;杂种F1代核型出现了多种类型,分别为:14m+26sm、4m+36sm、22m+18sm、8m+32sm、10m+28sm+2st、24m+16sm、10m+24sm+6st、32sm+8st、12m+28sm、4m+34sm+2st、16m+24sm、40sm等类型,其中2B型占85%;3B型占15%。这可能为多亲本基因重组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将提取的南瓜籽粗多糖加入传统的拉面面团中,以期改善传统拉面的品质与营养。选取南瓜籽多糖添加量、加水量、盐添加量、速溶蓬灰添加量、面团静置时间5个单因素,以面团TPA质构的综合得分为指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确立综合得分计算模型,得到综合得分(Y)与弹性(X1)、咀嚼性(X2)、硬度(X3)的关系为:Y=0.375X1+0.351X2+0.364X3;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得到南瓜籽多糖拉面面团的最佳制作工艺为:小麦粉约200 g(以此为基准),加水量44.6%,南瓜籽多糖添加量7.1%,食盐添加量3%,蓬灰添加量0.6%,静置时间30 min,此时面团综合得分最高,拉面面团质构指标优良。  相似文献   

10.
小麦抗源材料0911-3抗白粉病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小麦抗源材料0911-3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规律,以0911-3为母本与极度感病品系1130-2杂交,产生P1、P2、F1、BC1、BC2和F2共6个家系世代,分别以倒二叶病害严重度(MDS)和病程曲线下叶面积(AUDPC)为成株抗性指标,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0911-3对白粉病的2种成株抗性指标的遗传基础基本是一致的,都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2对主基因都具有负向加性效应,可以增强抗病性,显性效应为正向,感病基因具有部分显性作用;2对主基因间还存在各种相互作用,可以增强抗病性;分离世代以F2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为最高,MDS和AUDPC的遗传率分别为91.87%和92.22%.  相似文献   

11.
4种大花蕙兰与国兰杂交F1代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报道4种大花蕙兰与国兰杂交后代染色体形态与核型。结果如下:绿宝石×春剑(Cym. Lovely Valley‘Evergreen’×Cym. Longibracteatum)后代2n=3x=45m+15sm,核不对称系数为59.75℅,2B型;天使×蕙兰(Cym. KLR565×Cym. sinense)后代2n=3x=42m+18sm,核不对称系数为59.33℅,2B型;夏绿×春剑(Cym. Summer Queen×Cym. Longibracteatum)后代2n=2x=30m+10sm,核不对称系数为58.58℅,2B型;圣蕾芬×春剑(Cym. Saint Raphin×Cym. Longibracteatum)后代2n=2x=34m+6sm,核不对称系数为57.15℅,2B型;结合兰属植物若干稳定特化的形态学特征,讨论了兰属植物的核型进化。  相似文献   

12.
黧蒴栲生长材性热值灰色关联分析及优良半同胞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科学选择生长、材性、热值多性状优良的黧蒴栲半同胞家系,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试验方法,通过对6年生家系生长测定与材性、热值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证实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关联度较高。利用木材材积、木材密度和热值三性状计算得出黧蒴栲半同胞家系综合选择指数为I=0.4480X1+0.5395X2+0.5762X3,指数遗传力为0.8158,均值化综合育种值选择进展△H=0.1693。以综合选择指数均值加1.25倍标准差的指数作为适用于黧蒴栲半同胞家系材积、木材密度、热值多性状综合选择的指标,有5个半同胞家系即:PG07、RS09、TD01、RS08、PG08入选,其材积、基本密度、热值增益分别为156.33%~391.78%、12.70%~25.22%、15.81%~31.80%。黧蒴栲半同胞家系初次选择效果十分显著,可为黧蒴栲种子园的营建和制定遗传改良策略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垄作栽培对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在等量灌水条件下垄作栽培对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垄作栽培生育期长于传统平作栽培,单株穗数低于传统平作栽培,经济系数高于传统平作栽培,株高、穗粒数、产量影响趋势不一致,品种之间存在差异。(2)原麦品质:垄作栽培与传统平作栽培籽粒千粒重之间差异不显著,蛋白质含量之间差异显著,粒筛选率之间差异极显著水平,千粒重、蛋白质含量、筛选率均降低。(3)麦芽品质:垄作栽培麦芽蛋白质含量均较传统平作栽培降低,麦芽细粉浸出物、β-葡聚糖、a-氨基氮、a-淀粉酶、糖化力、可溶性氮之间差异不显著,库值含量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影响趋势不一致,品种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小麦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评价小麦品质指标对不同类型小麦品质的贡献大小,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9个冬小麦品种产生的F1代的13个淀粉和蛋白质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13个品质性状指标按主成分分析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85.52%,其中第一主成分因子的贡献最大达到了39.29%,第二主成分因子对品质性状贡献次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小麦主要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认为在品质性状育种改良过程中,第一、二和四主成分适当增大有利于对强筋小麦品质的改良,第三主成分适当增大时有利于弱筋小麦性状选择和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15.
ITS序列在苦荞麦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精确有效地鉴定苦荞麦种质资源,根据ITS序列通用引物,以苦荞麦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ITS(internal translation spacer)序列,在克隆测序的基础上对荞麦属5个栽培苦荞麦中进行分子鉴定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5个供试材料ITS序列的变异小,序列长度在584~590 bp之间,G+C含量高,为67.5%~68.5%。(2)通过聚类方法分析发现‘建德苦荞麦’和‘红花苦荞麦’聚为一支,‘西荞2号’和‘西荞3号’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16.
北方区试中甘薯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了解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及主次关系,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北方区试中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关系。结果表明:在对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中,干率和淀粉率均与淀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粗和大中薯率与薯干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大中薯率与鲜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对淀粉产量和薯干产量贡献最高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大中薯率、茎粗和黑斑病抗病指数,贡献率分别为29.67%和30.13%;而对鲜薯产量影响最大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大中薯率和根腐病病情指数,贡献率为30.71%。通过对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淀粉含量与还原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甜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粗蛋白含量与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之间存在弱负相关关系。而品质性状间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对甘薯品质贡献最大的主成分中的性状为还原糖、可溶性糖和蒸煮后的甜度,贡献率为59.12%;第二主成分为粗蛋白含量和蒸煮后粘度性状,贡献率为23.75%。总之,农艺性状对影响不同产量目标形成的侧重点不同,甜、糯性状是影响甘薯品质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应用酶解技术将燕窝中不溶性蛋白转换为水溶性多肽,使分子量降低,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以期为燕窝新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以水解度和肽得率为指标,筛选出碱性蛋白酶对燕窝中不溶性蛋白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酶解时间、酶加量、底物浓度对燕窝多肽得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燕窝不溶性蛋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的最佳工艺为:底物浓度为2.5%,酶加量为4%,酶解时间为3.6h,得到的肽得率为33.59%。通过实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得到肽得率为33.38%,相对误差为0.56%,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燕窝不溶性蛋白酶解情况。此外,通过凝胶电泳实验证明燕窝不溶性蛋白通过碱性蛋白酶酶解,分子量有效降低。该实验获得了燕窝多肽,为后续产品进一步深入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荸荠’杨梅成熟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气象因子对‘荸荠’杨梅成熟度的影响,为特色杨梅生产和品质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以‘荸荠’杨梅单果重(外观指标)、可溶性固形物(风味指标)、可食率(质地指标)为参考数列,以‘荸荠’杨梅果实成熟期内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为参比数列,对‘荸荠’杨梅成熟度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荸荠’杨梅单果重与果实成熟期的相对湿度的关联度最大,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的气象因子主要是热量指标;相对湿度除6月中旬外,其余各旬对单果重的影响均较密切,5月中旬平均气温、4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和6月中旬平均最低气温对可溶性固形物影响最大,5月上旬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6月中旬最低气温对可食率影响最大。因此,影响‘荸荠’杨梅成熟度的气象因子及其时段效应均存在差异,在具体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鳗鱼加工副产物制备抗氧化肽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与底物蛋白比例伍,)、酶解温度(如)和酶解时间(墨)与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Y,以酶解液还原力评价)之间满足回归方程:Y=-2.77+0.26X1+0.0971X2+0.32X3-0.00127X1X2-0.0153XiX3+0.000658X2X3-0.0194X11^2-0.0931X22-0.049X,2;该三个因素对酶解产物的还原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影响力的大小依次为:X1〉X3〉X2;X1与X2和X1与五的交互作用对酶解产物的还原力也有显著影响(P〈0.05);过度酶解可导致酶解液还原力的降低:鳗鱼加工副产物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优酶解条件为:酶与底物蛋白比例为3.84%.50.6℃温度下酶解3h。经6次验证试验.酶解产物的还原力与预测值无显著差异,酶解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为O.32mg/mL。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创造小麦-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易位系,本研究将“中国春”-长穗偃麦草3E二体附加系与“中国春”-柱穗山羊草2C二体附加系进行了正反交、F1代自交和回交,利用细胞遗传学等方法对杂种后代进行了鉴定。以“中国春”-长穗偃麦草3E二体附加系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其杂交当代结实率平均为37.3%,而以“中国春”-杀配子染色体2C二体附加系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其平均结实率为28.19%,二者差异显著(P<0.05)。杂种F1代自交结实率平均为31.45%,用“中国春”-长穗偃麦草3E二体附加系为父本的F1代回交结实率为38.82%,二者差异显著(P<0.05)。在杂交后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观察到了染色体畸变现象,说明杀配子染色体2C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创制小麦-长穗偃麦草3E染色体易位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