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泡沫保温箱繁育甘薯薯苗,不用人工加热,不占用专门场地,不用专人管理,应用自然阳光,箱内升温快,出苗早且整齐,出苗量多,薯苗粗壮,适合种植面积较小的一家一户育苗自用。本文详细介绍了甘薯泡沫保温箱简易育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甘薯育苗工作中,经薯块育苗繁殖出的薯苗经常有必要经过二级扩繁,二级小苗扩繁可减少种薯留种量、加大繁殖系数、延长供苗时间、增加出苗量,是保证生产薯苗供应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二级扩繁效率,降低育苗成本,缩短周期供苗时间,本文总结了甘薯黑色地膜覆盖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
甘薯蔓头越冬育苗就是霜降前从大田甘薯剪取健壮蔓头,扦插于日光温室苗床上,进行保护过冬,于次年春剪苗栽插进行扩大繁殖后,再次剪苗供大田生产用。此种育苗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冬存薯块春育苗的老办法,具有节约种薯、提早出苗和防治病害等好处。  相似文献   

4.
不同育苗方式对甘薯出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甘薯最适宜的育苗方式,研究了大棚与小拱棚条件下覆地膜与不覆地膜育苗对漯薯10号、广薯87、商薯19的出苗期、齐苗期、成苗数、百苗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育苗,覆地膜比不覆地膜出苗期均提早3 d,齐苗期提早1~2 d,成苗数增加17.4%~35.2%,百苗质量减少1.9%~4.1%。小拱棚育苗,覆地膜比不覆地膜出苗期提早1~2 d,齐苗期均提早1 d,成苗数增加12.1%~31.0%,百苗质量减少1.2%~4.3%。大棚与小拱棚育苗相比,覆地膜与不覆地膜育苗方式3个甘薯品种出苗期、齐苗期均提早,成苗数、百苗质量均增加。相同育苗方式下,商薯19出苗期与齐苗期早于漯薯10号,漯薯10号早于广薯87,成苗数量以商薯19最多,广薯87较少,而百苗质量漯薯10号最高。总之,在不同育苗方式下,3个甘薯品种成苗期、成苗数表现为大棚优于小拱棚、覆地膜优于不覆地膜。  相似文献   

5.
甘薯回笼火炕育苗技术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甘薯品种回笼火炕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回笼火炕育苗一窝红出苗190棵,移栽成活率95%,最高;农家种其次,出苗186棵,移栽成活率达93%;第3是对照徐薯18,移栽成活率92%;第4是鲁薯2号,移栽成活率87%;第5是遗薯3号,移栽成活率78%.一级苗试验甘薯平均鲜重折合亩产:回笼火炕育苗产量表现是4个品种分别比徐薯18(ck)增产47.7%、9.3%、20.8%、79.5%;二级苗试验甘薯平均鲜重折合亩产:回笼火炕育苗产量表现是一窝红、农家种分别比徐薯18(ck)增产7.8%和13.1%,鲁薯2号、遗薯3号分别比徐薯18(ck)减产5.1%和5.2%.在北方包头地区回笼火炕育苗有利于甘薯生长和出苗、薯块形成和膨大,增产显著,为最佳的育苗方法.在包头地区引进和推广甘薯栽培对于包头地区的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漳浦县自1998年从福建农林大学引进脱毒甘薯种薯(苗)及栽培技术,经过几年来试验、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4年全县脱毒甘薯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占全县甘薯种植面积的44.4%,平均亩产鲜薯3118.3公斤,比未脱毒增产18.6%,增产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脱毒甘薯的优点1.薯(苗)生命力强:薯块育种苗表现种薯萌芽性好,出苗早,苗壮,出苗率高。据试验,脱毒甘薯种薯育苗比非脱毒出苗期提前1—天,采苗量及百苗重均略有增加脱毒薯苗扦插后发根返苗快,封垄早,茎节粗壮,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2.显著提高,品质优良:脱产量毒甘薯经脱除病毒…  相似文献   

7.
脱毒微型薯生产和育苗技术是一种甘薯种薯种苗相关的新技术。为了给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生产提供依据,于2017—2018年进行脱毒微型薯不同种薯大小和育苗方法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薯越大,种薯出苗数越多,种苗素质越好,以8.0 g种薯高密度育苗的出苗效果最佳。稀播育苗能显著提高种薯的出苗数和种苗素质,在同样的用种量下,5~10 g微型薯稀播壮苗的效果最好。采用大棚一次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28.3,甘薯生产用种量约为15 kg/hm~2;采用"加温育苗圃+大棚采苗圃+小拱棚采苗圃"二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87.0,甘薯生产用种量可控制在5.25 kg/hm~2以下。  相似文献   

8.
赤霉素在甘薯徐薯23育苗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薯品种徐薯23的薯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与处理时间对徐薯23育苗的出苗期、苗数、株高、节间数、茎粗、苗鲜重、苗干物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具有明显的催芽效果,低浓度、短时间处理可使薯块出苗量增多、茎粗增加、干物质率提高,即提高生长速度与增强茎叶生长势.  相似文献   

9.
菜用甘薯进行冬季室内保温箱育苗,研究小拱棚覆膜对苗床温度和出苗期的影响及不同排种时间对出苗期和出苗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拱棚覆膜比无拱棚不覆膜苗床日平均温度高2.7℃,出苗期早6 d,不同排种时间对出苗期、第一次采苗时间、总出苗量、单位种薯出苗量、单位面积采苗量影响微小。排种到出苗天数为30 d左右,到第一次采苗时间为45 d左右,单位种薯出苗量为95株/kg左右,单位面积出苗量为2 900株/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甘薯育苗是甘薯生长的重要过程,育好壮苗是大田栽培的前提。苗床管理好坏直接影响薯苗的质量。管理到位,苗床可保持到6月份,可以拔苗10茬以上;如果管理不善,拔23茬苗即可烂床。要做到甘薯苗床出苗多、出壮苗不烂床,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电热温床育苗可以自动调节床温,根据种薯萌芽、出苗和炼苗所需温度条件加以调整,具有省工、省时、无污染、出苗早、质量好等优越性.北方寒冷地区可以在早春提前育苗栽苗.配合地膜覆盖技术,早栽苗早收获早上市,提高种植甘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浙紫1号、农大紫薯2号、湘紫薯2号为研究材料,徐薯22号为对照,进行紫心甘薯块茎大小与出苗数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不同大小块茎薯苗的生长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种薯大小对甘薯种苗生产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存在品种差异性;中小薯(≤0.5 kg)的顶部顶端优势减弱,芽体分布比较均匀,出芽速度较一致,生长较整齐;大薯( ≥0.5 kg)始出苗时间和出苗期均比小薯延迟;0.2~0.5 kg与≥0.5 kg的种薯单薯出芽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比较认为0.2~0.5 kg大小的甘薯在生产上做种育苗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3.
甘薯藤蔓漂浮育苗快繁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优质、快速的甘薯育苗新方法,为甘薯种苗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漂浮育苗、固体基质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观察3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发苗天数等相关生物学性状,并记载甘薯茎蔓的腋芽发生、叶数、苗高生长及发根情况。【结果】漂浮育苗处理甘薯茎蔓发苗时间最快(6d),成活率最高(85.0%),育苗发根数最多(9.7根),根长最长(6.2cm)。【结论】甘薯茎蔓漂浮育苗具有发苗时间较快、管理成本低、薯苗壮实等特点,1个月内可达到成苗标准,在甘薯薯苗快繁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 电热温床育苗可以自动调节床温,根据种薯萌芽、出苗和炼苗所需温度条件加以调整,具有省工、省时、无污染、出苗早、质量好等优越性。北方寒冷地区可以在早春提前育苗栽苗。配合地膜覆盖技术,早栽苗早收获早上市,提高种植甘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优质、快速的甘薯育苗新方法,为甘薯种苗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漂浮育苗、固体基质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观察3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发苗天数等相关生物学性状,并记载甘薯茎蔓的腋芽发生、叶数、苗高生长及发根情况。【结果】漂浮育苗处理甘薯茎蔓发苗时间最快(6 d),成活率最高(85.0%),育苗发根数最多(9.7根),根长最长(6.2 cm)。【结论】甘薯茎蔓漂浮育苗具有发苗时间较快、管理成本低、薯苗壮实等特点,1个月内可达到成苗标准,在甘薯薯苗快繁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 电热温床育苗可以自动调节床温,根据种薯萌芽、出苗和炼苗所需温度条件加以调整,具有省工、省时、无污染、出苗早、质量好等优越性。北方寒冷地区可以在早春提前育苗栽苗。配合地膜覆盖技术,早栽苗早收获早上市,提高种植甘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早春甘薯育苗是甘薯生产的首要环节。在当前生产中,因育苗质量引起的生产问题很普遍也很严重。本文从苗床制作、种薯处理、排薯、苗床管理、多级育苗、炼苗、高剪苗、多茬管理各个环节阐述了甘薯育苗关键技术,从而为当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摸清密云区甘薯种植户、甘薯育苗生产基本情况及发展制约因素,对本区甘薯主产区的36户甘薯育苗户和56户甘薯种植户进行了育苗生产和薯苗需求情况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存在种植零散、多以一家一户小面积生产为主,育苗质量参差不齐、种薯(苗)生产销售非专业化、脱毒种(苗)普及率低、甘薯贮藏损失率高等问题。建议:打造密云甘薯种植专业村,使甘薯生产规模化,加大加快甘薯专业育苗村建设,使育苗生产标准化,优化并规范甘薯种植品种、应用甘薯脱毒技术培育脱毒种苗,推广日光温室电热育苗环保高效育苗方式,普及甘薯高效育苗技术,为全区甘薯生产提供优质壮苗,以保障全区甘薯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1998,(3)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严重病害。江西武宁县上汤乡农技人员,根据黑斑病在苗床危害严重而集中的特点,采取用多菌灵浸薯种的方法,可显著地减轻黑斑病的危害。据试验,经多菌灵处理的每个薯块。出苗14.3株,未处理的只出苗7株。处理的薯苗生长健壮,未处理的发病率为8%。多菌灵浸种育苗的方法是:用25%多菌灵粉剂先调成浆糊状后,倒入15~20℃  相似文献   

20.
以徐薯18脱毒甘薯原种为材料,采用双膜冷床育苗的方法,对不同重量薯块类型种薯出苗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0-320g的脱毒除草18种薯出苗较多,且苗体健壮,是育苗生产首选薯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