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麦药剂拌种方法及防控小麦蚜虫拌种药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作为当前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需求量逐年增高。安徽省阜阳市阜阳县的小麦产量居全国前位,在小麦种植技术方面经验丰富,本文选取阜南县作为样本,结合当地使用药剂拌种防控小麦蚜虫的实际情况,探究各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控效果,并分析其原因和作用机理,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舞钢市小麦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舞钢市小麦主要病害是: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缩枯病、小麦亦霉病、小麦全蚀病;主要虫害是:小麦蚜虫、小麦吸浆虫等。根据舞钢市小麦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总结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小麦蚜虫作为危害小麦生长的常发性害虫,是阻碍小麦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主要分析小麦蚜虫的发生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科学的建议及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进行GF-2877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GF-2877是防治小麦蚜虫的较好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持续在14天左右,可作为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登记使用。其使用量以20克/亩为宜,施药适期应在麦蚜发生始盛期,对水30公斤。  相似文献   

5.
魏敏 《河南农业》2021,(10):39-39
一、小麦蚜虫(一)危害特征小麦蚜虫前期主要集中在小麦植株叶片正面为害,后期集中在麦穗上刺吸汁液,致受害株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千粒质量下降。小麦蚜虫分泌的蜜露还可诱发煤污病的发生。同时,小麦蚜虫还可传播多种病毒病,特别是小麦黄矮病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6.
浅谈小麦蚜虫的综合防治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会存 《农技服务》2010,27(6):722-722
小麦蚜虫是河南省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蚜虫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为保护小麦生产安全,针对该虫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总结了该虫的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寻求防治小麦蚜虫的有效药剂,进行了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是防治小麦蚜虫的有效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持续期7 d左右,可作为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登记使用。其使用量以300 m L/hm~2为宜,施药适期为麦蚜发生始盛期,施药时兑水450 kg/hm~2。  相似文献   

8.
蚜虫危害小麦全生育期,降低小麦的产量与品质。生产中,充分利用品种抗性、实施播前拌种进行预防蚜虫危害,开花期开展药剂防治防控,可有效防控蚜虫危害。"一抗一拌一喷"小麦蚜虫全生育期防治技术兼预防与防治,具有防效高、节本节劳、稳产环保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小麦蚜虫是易县小麦上的重要虫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易县小麦蚜虫每年发生面积都在18万亩以上,占播种面积的90%以上。小麦蚜虫对小麦生产的危害极大,常以若虫、成虫大量群集吮吸麦株的茎、叶和嫩穗的汁液,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硅肥播前撒肥,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硅肥浓度的增加,小麦蚜虫的发生提前、繁殖速率略加快;在条锈病全试验区发生的高压下,硅肥并未减少条锈病病害发生。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施用土壤硅肥,并不是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浅析小麦蚜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蚜虫是小麦的常见害虫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麦产量,文章主要讨论了小麦蚜虫的发病特点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白洋淀周边地区小麦蚜虫种群消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田不合理施用化学杀虫剂,对河北省白洋淀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后果。通过田间调查,系统研究了河北省白洋淀周边地区小麦蚜虫及其主要天敌的发生消长动态。并据此提出了适宜该地区的小麦蚜虫化学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探究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控措施。2017—2019年在德州地区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调查了小麦蚜虫在本地区的发生动态,探究了不同的种衣剂及耕作方式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评价了8种杀虫剂对麦蚜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麦蚜种群数量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达到高峰;4种种衣剂对小麦穗期蚜虫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3种含有杀菌成分的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3种不同的耕地处理对小麦灌浆期的蚜虫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深耕可显著减少小麦拔节期纹枯病的发生。除0.5%藜芦碱SL的防效仅在46.76%~66.65%,极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外,其余7种药剂对小麦蚜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因此,关于小麦生产中蚜虫的防治,应在返青拔节期加强预防,在扬花前控制住蚜虫的数量,可选用以上防效较好的7种药剂进行麦蚜的防治,尤其是可选用高效低毒的氟啶虫胺腈、苦参碱和吡虫啉,注意不同类型药剂之间的轮换和交替使用。种子包衣剂的使用和耕作方式的转变,也可作为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小麦蚜虫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旭  王金召  别海  赵建中 《农业科技通讯》2011,(10):138-138,165
小麦蚜虫是小麦的常发性害虫之一,对小麦产量造成很大影响。探讨了近几年小麦蚜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小麦蚜虫主要危害小麦茎、叶以及穗部,被害部位出现黄色斑块,最后整株枯萎,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最终造成小麦减产。本文根据实践经验,分析了小麦蚜虫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小麦蚜虫又名腻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吸取小麦汁液危害小麦,再加上蚜虫排出的蜜露,落在麦叶片上,严重地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小麦蚜在为害的同时,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以往小麦蚜虫集中在河南、山东等冬麦产区,近年在黑龙江春小麦产区有所发生和危害。为此我们开展21%增效马·氰乳油(克虫胜)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的田间试验示范,将为指导田间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小麦蚜虫为害损失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小麦蚜虫发生概况蚜虫是西平县小麦生产上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升,小麦蚜虫危害频次增加,种群数量不断上升,严重影响西平县小麦生产。2004年和2007年穗期蚜虫大暴发,使有效穗严重减少,导致有效粒数下降,造成小麦严重减产,甚至绝收。2014年西平县小麦种植面积68 533.3hm~2,小麦蚜虫发生面积42 333.3 hm~2,占小麦面积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小麦蚜虫已成为杨凌地区小麦生产中常发灾害性的害虫。在对杨凌地区小麦蚜虫种类与发生规律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杨凌地区小麦蚜虫猖獗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杨凌地区小麦蚜虫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了适合当地实际的小麦蚜虫控制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Leverage 360SCg/L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速效性、持效期,适宜的用药剂量及对小麦安全性,进行了Leverage 360g/L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探索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Leverage 360SC对小麦蚜虫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各处理区虫量极少,直观效果明显,在试验剂量内对小麦安全。在小麦蚜虫发生始盛期,每667m2用Leverage 360g/L悬浮剂商品量9ml(有效成分1.17g)进行茎叶喷雾,对蚜虫有着很好的防效,且持效期长,宜在小麦蚜虫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板诱杀技术作为一种安全、环保的农业害虫防控技术,在多种大田作物害虫防治中得以应用。为明确其在小麦蚜虫防控中所处正确位置及起到的作用,本文作者通过在麦田悬挂黄板,对其诱杀小麦蚜虫效果进行调查,研究表明黄板可用于早期监测及降低蚜虫虫口基数,后期和化学防治相结合,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