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57号主席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条法规的实施,再次在华夏大地上响起了一声春雷,这是第二声春雷,和第一次相差了二十多年。二十几年前,在几亿双饥饿的眼睛望着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荒草遍野的时候,安徽的几位农民兄弟肩负着土地之子的使命挑战了法律,这次挑战让全国家家户户粮仓充盈,让人们脸上退去了因饥饿而染上的菜色。这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强调必须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来组建专业合作社,确保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强调了自愿原则,也就是农民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破解"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升,已成为农村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3.
<正>在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张晓山等30位代表联名提出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议案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张晓山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7年多来,一些方面已难以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亟须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修订。张晓山说,随着农村分工分业深化、农民分层分化加快,农民合作的愿  相似文献   

4.
<正>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长期政策,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使得这一长期稳定政策又有了法律保护,让广大农民吃上了长效“定心丸”,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是引导农民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闯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我镇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国务院《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进入了一个依法发展的新时期,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降低农业风险、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全镇新农村经济建设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9):87-87
在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一周年之际.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国际研讨会近日在杭州召开。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会上强调,要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使之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农村现在还有2亿多农民的家庭,承包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是一部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前不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深度解读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07,(13):48-53
为了让全省农民朋友更好地学习将于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由江苏省农林厅主办,江苏省农林厅经管处及江苏农村经济杂志社承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奖知识竞赛”试题在本刊第13期刊出。为了方便读者答题,本刊还同时刊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全文。我们将从正确的答卷里抽出一等奖1名.奖励价值1000元的奖品;二等奖5名,奖励价值500元的奖品;三等奖10名.奖励价值300元的奖品;纪念奖100名,奖励价值100元的精美礼品1份。欢迎广大农民朋友踊跃参与![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赵云香 《现代农业》2010,(5):122-12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创建了一批以农民为本、以利益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以增收为目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部分农民进入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施行后,不仅农民自愿要求组织起来闯市场的热情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10.
上一期本栏目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延续多年的良好发展势头,合作社的数量、质量和带动能力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本刊早在2007年第4期就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如今五年过去,为让新一代农民更加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本期热点对此再特作介绍。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广大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农民自己的组织。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能有效地规避单家独户农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市场风险,提高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它为支持、引导农民专业…  相似文献   

12.
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促进巩义市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广大农民持续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2006年10月31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规范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在农村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根本原因是这种农业生产主要以户为单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能力差、作用不明显和抵御风险能力差,在与农民的组织关系上,基本上处于松散状态.如何凸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增收致富的本质,提出以下见解.  相似文献   

14.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大力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阶段带动农民致富的先进典型,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我们积极培育和完善本区域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邹城市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农民致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该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随着农民生产的专业化、基地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政府部门包不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不好、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必须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一、增强法制观念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组织农民认真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让农民了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形成一批以农民为主、以利益为纽带、服务为手段、增收为目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200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与正式实施,为农民在生产经营的合作和联盟提供了操作依据和法律支持。也促进了濮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如火如荼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农民的参与度有待提高、组织运作不规范、资金短缺、盈利水平较低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规范组织体系、多领域开展合作、发展深加工,从而使合作社朝着企业化、合作化、产业化的趋势发展,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对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发家致富,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将起到积极作用。为方便广大农民学好用好这部法律,现将部分条款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新型的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全国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逐渐壮大,发展前景光明。但与此同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也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思考,从做好土地流转等方面谈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武陵山区是全国重点贫穷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农村进步、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铜仁市为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开SWOT分析。优势:发展速度快,组建模式多样,服务产业广,龙头企业带动效果明显;劣势:区位优势不明显,人才资源短缺,资金扶持力度不足和管理不规范;机遇:国家的政策支持,资金和人才的转移。挑战:武陵山区内部的竞争,土地流转难度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期望能够促进武陵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