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振启  陈洪国 《北方园艺》2012,(17):101-105
根据刘玉莲制定的桂花5级分类标准,对咸宁桂花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咸宁市桂花包括4个品种群,即四季桂品种群、银桂品种群、金桂品种群和丹桂品种群。四季桂品种群有9个品种,其中当地品种5个,引入品种4个;银桂品种群有19个品种,其中当地品种15个,引入品种4个;金桂品种群有18个品种,其中当地品种12个,引入品种6个;丹桂品种群有16个品种,其中当地品种7个,引入品种9个。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编制了咸宁桂花品种分类检索表,为充分挖掘咸宁桂花品种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贵华 《中国甜菜》2010,(2):37-40,44
根据气候条件和品种现状,四川盆地蔗区糖蔗品种选育,宜只选育早熟品种,用川蔗17号做对照品种;果蔗品种选育对熟期的要求并不严格,可用华南54-11;糖果兼用蔗品种选育,选育早熟品种,用川蔗23号.若选育中熟品种,则用川蔗6号;在攀西蔗区,糖蔗品种选育,应偏重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早熟品种选育用桂糖1号做对照品种,中熟品种选育用川蔗6号,晚熟品种选育用川蔗13号。盆地蔗区不宜用川蔗13号做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3.
以10个花毛茛品种为试材,通过调查和对各花朵性状的测定,发现不同品种各个性状在田间表现参差不齐,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通过多性状的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其中黄色品种、金色品种、粉红品种和白色品种同属于浅色花系,红色品种、肉粉品种和紫色品种同属于深色系列,而黄白双色品种、红黄双色品种和花边粉色品种属于同一花朵出现的混杂色系列,所以引种的品种可以分为3个类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广西桂林因桂花众多而得名,1984年桂林市将桂花定为“市花”。近20多年来,桂林市加大桂花树研究和种植的力度,致力于绿化、美化、香化城市环境,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绿化建设,桂花树的品种不断增多,经有关园林专家的调查认定,桂林共有4个品种群,其中四季桂品种群有2个品种、金桂品种群有14个品种、银桂品种群有39个品种、丹桂品种群有5个品种,共有60个品种,占世界已知桂花品种的35%。  相似文献   

5.
高山夏季甘蓝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7个引进的甘蓝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田间长势、产量、生育期、抗病性、结球紧实度、商品性、口感方面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圆球形品种以澳丽58优于同类型品种;圆锥形品种以春兰优于同类型品种;扁圆形品种以夏美优于同类型品种。这3个品种可作为高山夏季甘蓝主推品种,根据当地市场消费习惯,选择适宜品种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6.
《落叶果树》2021,53(5)
对2016—2020年蒙阴县桃品种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表明,5年间蒙阴地区桃品种发生显著变化,部分品种退出市场,黄桃品种增加最多,蟠桃品种增加最快,中熟品种减少,早熟、晚熟品种增加。分析了引起蒙阴地区桃品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31份百合品种(野生)为试材,采用人工蚜虫接种及蚜量比值法,研究了不同百合品种(野生)对蚜虫虫口数量的影响,以期获得抗蚜虫的百合种质。结果表明:不同百合品种(野生)对蚜虫的抗性表现出明显差异,蚜虫接种15d时各品种(野生)虫口数量差异甚大,0~237头不等。31份百合品种(野生)根据蚜量比值法可分为5级,7个品种(野生)为高感品种(野生);4个品种为感虫品种;2个品种(野生)为中抗品种(野生);5个品种(野生)为抗虫品种(野生);13个品种(野生)为高抗品种(野生)。  相似文献   

8.
目前苹果生产中面对乔化品种(普通型品种也叫长枝型品种)、短枝品种和矮化苹果,如何正确区分利用,广大果农在品种选择和栽培管理方面存在许多误区,为此,分清品种,掌握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9.
<正>1品种选择1.1品种选择依据1)根据品种特性选择品种。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品种具有优质、丰产性,果实商品性强,且具有一定的贮运性。2)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择品种。选择长势稳、易坐果的品种,缺乏灌溉条件的旱地则以耐旱、生长势较强的中熟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10.
花椰菜和青花菜在云南各地广泛栽培,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中南部、西南部海拔1 000-1 800 m地区。目前,用于生产的品种较多,国内外品种均有种植,但是出口产品采用国外产品为主。按播期分,花椰菜有秋春品种、夏播品种和冬播品种;青花菜有夏秋品种和冬春品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白酒丢糟栽培金针菇的L16 (45)正交实验,研究了白酒丢糟培育金针菇的最佳生产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金针菇栽培的主要因素是丢糟前处理方式,其后依次为木屑麸皮添加量、灭菌条件和袋料pH.经过正交实验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条件,筛选出的最佳水平组合是A3B4C1D2,即丢糟水洗后压干,袋料pH 7,木屑麸皮添加量30%,灭菌条件为常压10 h.在此条件下的金针菇生物转化率为74.9%左右,菌丝生长30 d满袋,污染率16.67%.  相似文献   

12.
金针菇废料栽培平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北地区普遍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是平菇和金针菇,由于金针菇生产周期短,其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也比平菇弱,生产结束,其培养基中仍有大量未被利用的有机成分,容易滋生害虫,不便于还田作有机肥,造成金针菇废料堆积闲置。为找出一条合理利用金针菇废料的途径,特设置用金针菇废料栽培平菇的试验。平菇菌丝在金针菇废料含量不同各培养基中都能生长,且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与金针菇废料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以金针菇废料与棉籽壳的配比为3∶7的培养基中,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长势表现为最好,超过了不含金针菇废料的对照组,所以,含适当比例金针菇废料的培养基可以用来栽培平菇,即降低平菇栽培的成本以产生经济效益,又由于平菇分解培养基比较彻底,废料可直接还田以产生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针菇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针菇在国际市场上是仅次于蘑菇,香菇,居第三位的主要食用菌,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开发金针菇新品种的概况;金针菇优良菌株的野生驯化育种,担孢子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技术;笔者通过野生驯化育出的我国第一个自选的定型的金针菇优良菌株“三明1号”及采用担孢子杂交法育出的生物学效率达100%以上,优质,抗病性强,栽培性能稳定的金针菇优良菌株“杂交19号”的品种特性,栽培特点和管理技术,以及金针菇品种的选育方向。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菌丝体富碘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食用菌菌丝体的富碘效应作了初步研究。供试平菇、金针菇、黑木耳的液体培养结果表明,各菌株对碘均有一定富集作用。在培养液中添加50~500mg/1范围的无机碘离子,金针菇F_(30),平菇推广一号,黑木耳以耳1号菌株菌丝体富集的生物碘量分别为0.36~8.52mg/g.0.28~3.0mg/g和1.1~2.1mg/g,碘的富集率分别为5.6%~10.9%,2.1%~5.1%和1.2%~9.4%,金针菇富碘最有效而经济的加碘浓度初步确定为300~500mg/1。高浓度的碘对菌丝生长,菌丝生物量合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金针菇为材料,从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分分析及农残、重金属元素含量等方面,研究了5种生长调节物质对金针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生长调节物质可使金针菇子实体蛋白质含量提高8.33%,氨基酸总量提高61.48%,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62.39%;铅、汞、砷重金属含量不超标,六六六、滴滴涕农残物质未检出,符合国家食用菌卫生标准。因此,在金针菇栽培中使用生长调节物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在PDA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结构类似物S(2-氨基乙基)-2’半胱氨酸(AEC),观察其对金针菇IM02单核菌丝和金白1号双核菌丝生长及其粉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EC对金针菇IM02单核菌丝和金白1号双核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不同。当PDA培养基中AEC浓度为2000mg/L时,对金针菇IM02单核菌丝生长速度的抑制率为56.4%;金白1号双核菌丝对AEC较敏感,AEC浓度为62.5mg/L时,金白1号双核菌丝生长完全受到抑制。当基本培养基中AEC浓度为1200mg/L时,对IM02单核菌丝生长速度的抑制率可达82.5%;而当培养基中AEC浓度为37.5mg/L时,金白1号双核菌丝生长完全受到抑制。当PDA培养基中AEC浓度为2000mg/L时,10d内未见金针菇IM02单核菌丝和金白1号双核菌丝产生的粉孢子萌发。本试验为金针菇高赖氨酸良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液体菌种筛选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对适宜生产金针菇液体菌种的菌株及其培养基作了筛选研究了,结果表明,所选育的优良菌株在玉米粉,马铃薯,葡萄糖为主料的液体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与固体菌种相比生产周期大为缩短,为工业化生产金针菇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产植酸酶菌株的筛选及植酸酶基因区域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7个菌株中筛选出1株高产植酸酶菌株.根据GenBank中植酸酶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金针菇菌丝的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了一条长约790bp的片段.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片段长度为788bp,采用Blas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发现,该片段与平田头菇(Agrocybe pediades)的植酸酶基因phy(GenBankAccession:CAC48160)编码的氨基酸具有64%的序列同源性.该片段含有2个内含子,含有植酸酶基因的活性位点高度保守序列(Active-site sequence)-RHGXRXPT.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活性成分丰富,作用广泛。对近年来国内外金针菇中活性物质的主要结构及其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金针菇现阶段活性物质研究情况,展望了金针菇未来可能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新品种菌株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江山白菇(F21)为育种亲本材料,经系统选育,育成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江山白菇(F21-2),菌丝生长温度3℃~33℃,原基分化温度4℃~24℃,子实体正常生长温度5℃~22℃,比同类品种高2℃。新菌株平均单产0.51 kg.袋-1,生物学效率136%,种性稳定,现已成为浙江省金针菇常规栽培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