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固定化混合菌种对戊糖和己糖同步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影响,以海藻酸钙为固定化载体,采用包埋法固定化休哈塔假丝酵母(Candida shehatae)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合菌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并对固定化混合菌种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固定化混合菌种发酵可以快速利用葡萄糖,解除葡萄糖代谢对木糖代谢的抑制作用,提高发酵效率,发酵时间从固定化单菌发酵的24 h缩短至20 h,发酵时间缩短16.67%。乙醇产量从13.28 g/L增加至14.89 g/L,升高了12.12%。固定化混合菌种的优化条件为:混合糖(葡萄糖和木糖)质量浓度为45 g/L,发酵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70 r/min,休哈塔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菌体的比例为4∶1。在此条件下得到最佳乙醇产量为15.21 g/L,较优化前(13.74 g/L)提高了10.70%。本研究结果可为固定化混合菌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工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最有利于蓝莓溃疡病生防链霉菌CX3发酵的营养条件和发酵条件,采用碳氮源筛选法确定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碳、氮源的最佳配比,同时,采用单因素法对优化后的CX3发酵液的稳定性进行测定.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60 g,花生饼粉40 g,硝酸钾4 g,氯化钠4 g,碳酸...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虾青素,并提取虾青素制备成虾青素乳油。在发酵与提取过程中,对前体物质浓度、破壁方法、破壁时间及皂化加入碱的浓度等影响虾青素产量的因素进行了探究,以提高虾青素乳油中虾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前体物质最佳加入浓度为60μg/mL,此时虾青素浓度达5.32μg/mL;各种破壁方法进行比较,利用化学方法破壁得到的虾青素的浓度最高为2.29μg/mL;利用化学试剂DMSO溶液破壁处理时间60min为宜,虾青素浓度为5.96μg/mL;皂化过程加入NaOH溶液最适浓度为20g/L,此时虾青素浓度为5.27μg/mL。  相似文献   

4.
Klebsiella oxytoca发酵木糖生产2,3-丁二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株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 ZU-03)发酵木糖生产2,3-丁二醇,并对主要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木糖质量浓度 90 g/L、玉米浆质量浓度 6 g/L、接种量 10 %(体积分数)、初始pH值5.5、 30 ℃的条件下发酵 96 h,木糖利用率为 89 %, 2,3-丁二醇的质量浓度为 36.22 g/L,得率为 0.45 g/g,达到了理论值的 90 %.  相似文献   

5.
通过优化复合微生物菌肥主要功能菌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其发酵条件,提高发酵液中功能菌的活菌含量,以期为大规模生产复合微生物菌肥奠定基础。利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的方法,以菌体生长量(OD600)为测定指标,对复合微生物菌肥主要功能菌中的固氮菌、溶磷菌和解钾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论:①固氮菌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麦芽糖7.5g、蛋白胨15g、NaH2PO4·H2O0.3g、K2HPO40.5g、FeCl30.2g、MgSO4·7H20.5g,最佳pH值6.8,最佳接种量为100mL,最佳转速为180r·min-1最佳发酵温度为30℃;②溶磷菌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麦芽糖7.5g、蛋白胨15g、NaH2PO4·H2O0.3g、K2HPO40.5g、FeCl30.5g、MgSO4·7H20.5g,最佳pH值6.4,最佳接种量为300mL,最佳转速为180r·min^-1最佳发酵温度为30℃;③解钾菌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甘露醇7.5g、牛肉膏15g、NaH2PO4·H2O0.3g、K2HPO40.5g、FeCl30.5g、MgSO4·7H20.5g,最佳pH值7.6,最佳接种量为100mL,最佳转速为180r·min^-1最佳发酵温度为34℃。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化学降酸法、壳聚糖吸附降酸法及苹果酸-乳酸发酵降酸法对黑果腺肋花楸果酒进行降酸试验,并对降酸后的黑果腺肋花楸果酒进行感官评定与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化学法降酸中,酒石酸钠的降酸效果较好,添加量为6.78 g/L;壳聚糖吸附降酸法的降酸能力很弱,降酸后总酸最低值为10 g/L,且成本高,降酸后酒液略带杂味;苹果酸-乳酸发酵降酸法在温度20~22℃、接种量8×105 cfu/mL、发酵时间8天的条件下,得到总酸最低值,约为8 g/L,且酒体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7.
厚壁轮枝菌对根结线虫虫卵有很强的寄生力,是线虫的生防菌,本文对其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每12 h对其产孢情况进行跟踪,探讨了不同C、N源,初始pH值,无机盐对其产孢量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培养条件及发酵终止时间.结果显示,28 ℃下,在160 r·min-1 摇床上,以500 mL三角瓶200 mL的装量进行液体培养,筛选出的最佳复合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1,玉米粉20 g·L-1, 黄豆粉20 g·L-1,KH2PO4 0.5 g·L-1 ,MgSO4·7 H2O 0.5 g·L-1.最佳pH值范围5.0~7.0,最适发酵终止时间120~144 h.  相似文献   

8.
在纤维素酶20 U/g,发酵温度38℃,接种量15%,管囊酵母和酿酒酵母的接种比例2∶1条件下,选择不同的固液比(1∶5、1∶10、1∶15和1∶20),研究了稻草秸秆同时糖化法产乙醇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固液比1∶15时,获得了较高的乙醇产率为0.183 g/g,方程c=abt/(1+bt)可以被用来描述乙醇浓度(c)与发酵时间(t)的关系,动力学参量a随着固液比减小而减小,而动力学参量b随着固液比的减小而增加;同时,在不同固液比条件下,稻草秸秆转化乙醇反应被证明是类分形的,方程k=k1t-h能被用来很好的描述速率常数与发酵时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汽爆玉米芯酶水解及酶解液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对影响酶解各因素考察表明:在最适酶解条件下,即温度50℃、pH值4.8、底物质量浓度50 g/L、加酶量48 FPU/g、酶解时间60 h,还原糖质量浓度达34.85 g/L.利用均匀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优发酵条件为:装液量23.91 mL,pH值4.85,接种...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印度梨形孢(Serendipita indica)液体发酵的培养效率,对印度梨形孢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运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基础液和影响因子;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影响因子浓度;最后以印度梨形孢菌丝鲜重和干重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方程,运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优化。结果表明:印度梨形孢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马铃薯滤液100 mL(水100 mL,马铃薯20 g),麦芽汁4.370 mL,酵母粉0.052 g,硫酸镁0.040 g。使用此配方,摇瓶培养3天后,获得菌丝平均鲜重为12.935 g,平均干重为0.262 g。与PDB培养基相比,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了300.023%和92.647%,极大的提高了印度梨形孢发酵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