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碳化硅工业集聚区对周边不同距离葡萄建园地重金属含量和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离集聚区中心沿主风向不同距离的葡萄园土壤和果实重金属含量由近及远逐渐降低,土壤pH值、果实品质和产量由近及远逐渐提高。离集聚区中心沿主风向5km的葡萄园土壤砷(As)和镉(Cd)含量超过无公害葡萄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限定值,果实砷(As)含量超过无公害葡萄果实重金属含量的限定值。离集聚区中心沿主风向5、10、15、20km的葡萄园土壤铅(Pb)含量均超过绿色葡萄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限定值,果实镉(Cd)、含量均超过绿色葡萄果实重金属含量的限定值。建议在离碳化硅工业集聚区中心沿主风向5km外规划和建设葡萄无公害种植园,20km范围内不宜规划和建设葡萄绿色种植园。  相似文献   

2.
检测了川中南北2个区域3种主要食用林产品(核桃、花椒、竹笋)及其产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并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产地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和土壤重金属汞、砷含量南区显著高于北区,而产地土壤重金属铅、铜含量北区显著大于南区;(2)产地土壤镉、汞、砷、铅、铬、铜6种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0,但综合污染指数处于警戒水平,镉含量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3)北区75%、南区35%以上核桃样品铅超标,花椒样品的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均未超标,30%竹笋样品铅超标;(4)核桃样品汞与产地土壤汞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花椒样品重金属与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竹笋样品砷与产地土壤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核桃、花椒分别检出倍硫磷、马拉硫磷残留,竹笋样品检出百菌清、乐果和毒死蜱残留,农药残留量均不超标。总体来说,川中产区土壤尚清洁,林产品农药残留量在标准限值内,花椒质量安全状况较好,核桃和竹笋有一定的铅超标风险。  相似文献   

3.
在绍兴市5个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主产区采集213份春笋样品,测定了砷、铅、镉、汞和铬5种重金属的含量,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素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的毛竹春笋中的重金属进行了质量安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的检出率均超过98%,根据GB2762-2012,铬、砷、镉和汞未超标,铅有5个批次超标;5种元素相对含量高低顺序为铅铬汞镉砷,其中铅含量平均值达到标准限量的64.6%,其它4种元素均低于标准限量的的32%;从春笋的不同产地分析,上虞区的春笋最为安全,柯桥区的综合污染指数最高,但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说明绍兴市春笋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量结果的影响,本实验通过湿法消解和高压密封消解两种处理方法消解四川盆地标准土壤(GSS-14),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标准土壤消解液中镉(Cd)、铅(Pb)、铜(Cu)和铬(Cr)含量。结果表明:(1)采用两种消解方法均能将土壤样品中的Cd、Pb、Cu和Cr重金属元素消解出来,样品检出线均低于0.05μg·l~(-1);(2)高压密封消解法消解效果优于湿法消解,从试验结果看出,高压密封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相对湿法消解较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3)高压密封消解法可有效控制样品的损失及污染,且前处理操作过程较湿法消解简单、省时、省力,称样量和酸用量较少,环境污染小,能够满足土壤检测分析的要求,因此该法可以作为一种可行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浙江省台州市4个县的90个油茶基地土壤样品中铅、镉、铜、锌、铬和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6种重金属均有检出,从平均值来看,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Zn、Cr、Pb、Cu、As、Cd。对照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各采样点土壤中各项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但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接近清洁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钙离子(Ca2+)对香菇富集重金属的影响,在污染4种重金属铅(Pb)、镉(Cd)、砷(As)、汞(Hg)的香菇液体培养基和栽培基质中分别添加外源Ca2+和含Ca2+矿质添加剂,以研究Ca2+对培养基和培养料污染Pb、Cd、As、Hg的香菇生长的影响和对香菇富集重金属Pb、Cd、As、Hg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的Ca2+可以显著减轻4种重金属对香菇生长的毒害作用,增加在重金属胁迫下香菇菌丝体的生物量。栽培基质中添加含Ca2+矿质添加剂显著降低了香菇子实体对4种重金属离子的大量富集。研究结果提示,Ca2+可能通过离子间的相互拮抗作用抑制了香菇对4种重金属的富集,在香菇栽培生产中,可以通过在栽培基质配方中添加含Ca2+矿质添加剂对Pb、Hg、Cd、As4种重金属的富集进行阻断。  相似文献   

7.
毛竹林土壤及竹笋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遂昌县森林食品基地建设区的垵口乡,测定分析了毛竹林土壤及竹笋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垵口乡土壤中铅、铜、镉的含量和竹笋中铅和镉的含量在区域分布上均呈现从北向南逐渐上升的趋势; 66个冬笋样品和72个春笋样品中重金属含量不合格率也呈现从北向南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建议对该乡毛竹林实行分类经营,北部地区可以建设笋竹两用林基地,南部地区建设以生产竹材为主的材用林基地。  相似文献   

8.
对长沙市郊枫香人工林枯落物和土壤层重金属含量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中Fe、Zn、Ni含量季节之间的变化差异性显著(P0.05),Mn、Cu、Pb、Cd元素含量季节之间的变化差异性不显著(P0.05);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A、B、C层土壤之间差异性和每层季节变化之间的差异性都不显著(P0.05);枯落物与A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季节变化正好相反,A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春季到秋季逐步增加,秋季达到最大值,冬季回落。  相似文献   

9.
通过选取湖南省冷水江市锑矿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锑矿区土壤在不同深度土层(0~20 cm、20~60 cm)的4种重金属(As、Cd、Pb、Sb)在前后6年之间含量变化特征,基于湖南省土壤背景值和全国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进行不同时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时空演变,土壤pH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使得植物更易存活;As含量除在兔子岭和雷公岭土壤深度20~60 cm土层出现小幅度的减少外,其余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Cd含量除在兔子岭土壤深度20~60 cm土层出现大幅度减少外,其余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Pb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Sb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冷水江市锑矿区土壤存在明显的Sb、As、Cd污染,主要来源于采矿过程中的粉尘沉降。冷水江市锑矿区土壤2015年综合污染指数为10.99,2021年综合污染指数为135.48,均大于Pcom>3.0,为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区陆域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测定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区陆域(包括九江-新港和湖口2个采样地)土壤及植物体内的重金属As、Hg、Cr、Cd、Pb含量,统计分析了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及拟合曲线,同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结果表明:九江-新港土壤含Pb量高于湖口,而这两个地点的As、Hg、Cr、Cd含量差异不显著.九江-新港和湖口的植物根部重金属Cr、Pb、Cd含量高于茎部和叶部,而As和Hg含量恰好相反,茎部重金属含量处于中间水平.对所有采样点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植物体内与土壤中的Hg、Pb含量相关性显著,而植物体内与土壤中的As、Cd、Cr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害人类健康,影响环境质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的净化污染土壤,维持可持续的对土地的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问题之一,利用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保护环境是当今的热点课题。本文就利用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原理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植物选择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栗萍 《绿色科技》2014,(8):207-210
分析了重金属的危害、土壤中重金属的六大来源及污染特点,提出了目前主流治理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并与其它技术进行了比较。详述了该技术的分类及其优劣,展望了生物修复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Cd2+、Pb2+的污染,对自然和人类都存在极大危害,因此如何有效快速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是水处理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综合评述和归纳了黄粉虫中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应用前景,介绍了壳聚糖在生产和研究中的一些应用。研究表明:壳聚糖是线性的高分子聚合物,由于游离氨基的存在,其反应活性要比原先的甲壳素强得多,可生成多种衍生物,并且它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吸湿性及较好的鳌合性和吸附性,探讨了其在水处理中重金属的去除等方面的应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吸附机理以及交联剂对壳聚糖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指出了利用超富集植物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回顾了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事件,从4个方面论述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从重金属离子的迁移转运、超富集重金属植物的选择和植物的预警作用等方面探讨了超富集植物修复和应用,并对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土壤中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砷、镉、铜、铅、汞等元素的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现状,总结得出: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都是从土壤-植物-动物-人类-土壤的过程,而这一系列的循环过程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所以水在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指出了土壤污染过程已经不能简单地研究土壤内部过程,而且需要研究土壤接口过程以及土-气-水-生相互作用和相互驱动的过程,只有交叉、综合地研究土壤内部、接口和外部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才能揭示高强度人类活动下土壤环境质量的演变规律,以实现风险管理,保护土壤质量、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17.
杜仲对重金属元素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药用物种杜仲对重金属元素富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邛崃境内杜仲叶和皮的Pb元素含量均超出林业行业卫生标准,其对五种重金属元素(As、Pb、Hg、Cd、Al)的综合富集能力的高低也存在差异,高富集器官主要是叶和根,其次是皮,最低的则是枝条和树干.  相似文献   

18.
以橡胶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监测土壤中铜、锌、镍、铅、镉、铬共6种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土壤中仅重金属镍含量超标,具有污染性,其余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旱地二级标准。瑞丽农场污染程度为警戒级,污染水平属于尚清洁,盈江农场、畹町农场、莫里农场以及遮放农场等4个农场的综合污染程度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发育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积累过多,会对植物产生毒害.本文综述了重金属胁迫对植物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以及植物品质的影响,影响程度因重金属种类、浓度和植物种类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0.
陈文 《绿色科技》2020,(4):58-59,61
指出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为工业生产。针对该现象,研究了重金属在水体、大气和土壤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关联,因重金属污染水体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巨大的危害,故着重阐述了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水体处理技术及其进展,如吸附法、化学沉淀法和生物法。通过对这几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近些年的研究结果的分析,为后期重金属污染水体治理人员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