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评价《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学术水平和载文质量,选取《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005年刊发的933篇论文为统计样本,对其载文量、引文及作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a间共发文933篇,其中,基金论文为787篇,基金率为84.35%;5a发文的引文总量是8356条,篇均引文8.96条;引文语种外文占总引文量的24.25%;引文类型是期刊学术论文,占72.01%。由此提出学报应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对《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2011年刊载的论文、作者及引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年载文量682篇,平均篇密度0.24页/篇,论文受资助率49.4%,篇均资助项目0.76项;论文第一作者具有硕士学位的占46.5%,中级职称的占46.8%,是《学报》的主要作者源,且主要来自以本校传统院系和学科;论文平均合著率为65.09%,平均每篇论文作者人数2.39人,核心作者51人,发文量占44.7%;论文附引文率96.84%,篇均引文数7.5条,且主要以期刊论文和参考书为主,外文引文率13.25%,篇均外文引文0.97条.  相似文献   

3.
以《油田化学》2006~2010年刊载论文为文献统计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刊的载文量、引文量、引文年代、引文语种、引文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刊物的质量提供量化依据。结果表明,5年载文521篇,每年载文数呈上升趋势。引文量共4830篇,平均引文率为99.04%,篇均引文量为9.27篇。载文的引文年代集中在载文发表前10年之内,普赖斯指数平均值为34.62%。引文以中文和英文文献为主,中文引文3521篇,占72.90%,英文引文1305篇,占27.02%。主要引文类型是期刊文献,共3582篇,占引文总数的74.16%;图书459篇,占9.50%;专利文献213篇,占4.41%;SPE论文383篇,占7.93%;无网络资源的引用。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为数据源,分析了《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6—2016年的载文及其被引特征.结果表明,1996—2016年《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发文量逐年稳步上升,存在核心作者和核心论文来源机构;主办单位发文量最多,占总发文量的26.26%.此次检索到的2060篇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为8132次,篇均被引3.95次;被引频次前20位的论文,平均被引39次;高被引频次论文相对集中,高质量的综述及方法类论文被引频次较高,但近年来高被引频次论文匮乏.前20种施引期刊中,施引文献占总数的47.75%,关注的期刊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07—2011年载文与引文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西农业科学》的学术水平和载文质量。以《山西农业科学》2007年—2011年刊发的论文为统计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其载文、引文及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刊5年间共出版60期,刊载论文1 961篇,其中,基金论文889篇,基金论文占比平均为45.33%;发文的引文总量为16 309篇,篇均引文为8.32篇;引文语种外文占总引文量的21.29%,略高于该刊2003年—2005年的21.20%;普赖斯指数2007年—2011年呈逐年增加趋势;该刊所载论文第一作者属山西省省外的有413篇,占20.89%,且从2007年—2011年其所占的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该刊的各项指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需要从自身质量抓起,并加强多渠道的宣传,为期刊的科学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4—2012年的每年第1期(2005年为第3期),共9期《广东农业科学》的载文量及引文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刊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逐年增高,呈跨越式发展,分别由2005年的15篇和37.5%提升至2012年的76篇和85.5%;2012年篇均引文12.83条,英文引文占18.6%,期刊类引文占80.7%,引文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八一农学院学报》复刊后的十年间(1979~1988年)共出版学报37期,刊登论文443篇,其中附有引文的论文262篇,引文1552条。通过对这些引文的统计、分析。了解该学报以及我院科研人员利用文献状况的一些基本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八一农学院学报》的平均引文量为5.9条;引文语种中文占68.5%;引文的文献类型54.3%为图书;中、外文期刊引用频次最高的是《八一农学院学报》和《Am.J.Vet.Res.》:半衰期为10年;自引量为29%。上述结果可为我院图书资料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2010-2019年刊载论文情况、作者群及学术影响力,为学报的组稿、约稿及建立稳定的作者队伍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学报网站数据,以学报2010-2019年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学报10年来的载文量、学科分布、基金项目、地区和机构分布以及第1作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010-2019年学报总载文量3 664篇,其中校内稿件1 511篇,校外稿件2 153篇,分别占总载文量的41.24%和58.76%;载文涵盖10个学科大类,其中农业科学类论文最多(2 671篇),占总载文量的72.90%。基金论文占比平均为95.39%,其中国家级项目资助论文占基金论文数的62.20%。(2)作者来源以陕西省最多,占总载文量的51.66%;其次为吉林、北京、河南等省(市)。载文主要来自高校,占总载文量的90.31%,其中来自学报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论文数量最多,占总载文量的46.15%;其次为吉林农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3)载文篇均作者数为5.01人,且以3~6位作者为主;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占第1作者人数的91.66%,核心作者占第1作者人数的8.34%,核心作者发文量占总载文量的16.89%;硕士以上学历及具有中级和副高级职称的作者是学报的主要作者群。(4)学报总被引频次和综合影响因子呈逐年稳定上升趋势,2019年综合影响因子最高,达到0.991;2013年以来学报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稳居综合性农业学科前5位。【结论】学报作者群分布广泛,校内稿件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核心作者群有待扩充;学报在全国农林类高校科研群体中的认可度较高,校外稿件占比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学术影响力在综合性农业学科中连续多年稳居前列。  相似文献   

9.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007年度载文被引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007年度载文被引用情况。结果显示:《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a内发表论文366篇,其中,被引论文316篇,占86.3%;总被引频次1582,单篇被引最高次数为23。2006-2007年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共设14个栏目,总发文被引比率最高的是"生理生化"和"园林科学",达100.0%;其次是"文献综述",论文被引比率达到94.7%;"植物保护"、"土壤与农化"、"作物品种资源与改良"、"水产养殖"等栏目的论文被引比率超过85.0%,"其他"栏目的被引率仅62.5%;另外4个栏目的总发文被引比率为75.0%~84.6%,被引比率居中;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达到7.16,其次是"微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6.69和6.25,表明这3个栏目的稿件有特色,较受读者关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a内被引频次排名前20名的论文中,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分布在9个栏目中,其中"园林科学"栏目所占比例最高,有7篇,占35%,其次是"水产养殖"和"微生物学"2个栏目,各有3篇。对20篇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所在机构进行统计,发现有12篇产自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应立足学校的优势学科,设置特色栏目,进一步扩大稿源数量、吸引优质稿源,增强办刊特色,提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贵州农业科学》2009-2011年载文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编辑、作者引用和编辑加工引文提供参考,对《贵州农业科学》2009-2011年载文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农业科学》2009-2011年载文引文总数为28 708条,篇均引文11.3条,平均自引率为3.18%,引用近5年的新文献有11 928条;期刊引文有23 493条,著作有3 988条,学位论文有485条,其他有742条,分别占引文总数的81.83%,13.89%,1.69%,2.58%。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修购专项实施的重要意义;指出了修购专项在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规范化建议:一是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二是规范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三是完善资产入账手续,确保资产不重不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石蜡切片法及联苯胺比色法对山楂属4个种及辽宁山楂的普通型和矮生型进行了枝、叶解剖构造,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生长势关系的研究,获得枝条的筛管密度,筛管占韧皮部的百分率、导管密度、导管占木质部的百分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生长势显著相关的结果。为山楂属植物矮化性的鉴定及矮化砧的预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加强科技成果培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十一五”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加强重大科技成果培育的主要经验与措施,阐述了促进成果产出取得的成效,从组织好重大课题的研究实施、加强学科体系建设、优化成果培育计划等方面对进一步提升重大成果产出水平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湖南省江永县家庭经营情况进行调查,指出当地家庭经营的特点是规模小和结构单一。从存在问题、制约因素和政策选择几方面对家庭经营的几个要素——土地,劳动力、生产资料和资金进行了分析,认为扩大规模和调整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上配套联动,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5.
甲胺磷和溴氰菊酯的联合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滤纸药膜残留法测定了甲胺磷和溴氰菊酯联合应用对玉米螟三龄幼虫的触杀活性。LC50和LC90剂量水平的活性联合作用分析均显示,该组合具显著联合增效作用。蜚蠊中枢神经自发性复合突触后电位(sEPSPs)记录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联合处理后突触电位排放显著增强,说明这两种药物神经毒理的协同效应可能是生物活性增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秸秆的几种物理加工方法做了比较,并对秸秆揉碎加工方法做了进一步的介绍.从机械学、空气动力学等学科出发,对秸秆揉碎加工过程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影响因素,为秸秆揉碎机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冬莴苣、白尖叶和雁翎3个莴苣品种,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发芽试验,并用6-BA、GA3处理莴苣种子,研究莴苣的发芽规律和6-BA、GA3打破高温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莴苣种子存在明显的高温休眠现象,当温度超过25℃时开始进入休眠,超过32℃时完全休眠.6-BA、GA3打破高温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显著,6-BA+GA3混合处理效果更好.GA3处理促进莴苣茎叶伸长,6-BA促进莴笋增粗,6-BA+GA3混合处理既促进莴苣茎叶伸长,又促进莴笋增粗,莴笋粗长,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我省羊群中发生一种慢性化脓性肺炎,给养羊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威胁.针对聊城地区某羊场该病的发生情况,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进行了系统的检测.结果表明,分离的病原体为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该菌为小杆菌,无芽胞,无荚膜,有鞭毛,可产生水溶性蓝绿色色素,生化指标为绿脓杆菌.用该菌肉汤培养物分别腹腔接种小白鼠(0.1~0.2 ml/只)和家兔(0,2~0.5 ml/只),均于24 h内死亡.用分离菌接种健康羊,产生与自然发病羊相同的临床症状,并分别从人工发病死亡实验动物和羊的尸体内分离回收到了该致病菌.用分离获得的纯病原菌制成了凝集诊断原,采用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对规模羊场的健康羊群和发病羊群分别进行了检疫.结果发现,发病羊群(有呼吸道症状)阳性率为98%,健康(无呼吸道临床症状)成年羊阳性率为56%,健康小羊为阴性,证明成年健康羊已多数带菌.用敏感性药物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修缮购置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管理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总结了2006年以来该所承担实施的27个修缮购置专项资金在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情况及取得的初步成效,以期对修缮专项资金实施管理及进一步获得稳定支持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根据笔者在上海首次在奶牛、仔猪和犬中发现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及参考其他文献,本文综述了该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和防治等生物学特征。对该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也作了一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