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静态稳定性、平均动态稳定性、最优动态稳定性方法对2013~2014年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参试品种的产量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水A组中新麦31、德宏福麦8号、郑麦379,冬水B组中洛麦29、徐麦0054和春水组中的中原18品种静态稳定性、平均动态稳定性和最优动态稳定性都较好,且产量高,占参试品种的13.6%;存麦8号等17个品种产量较高,稳定性一般,占参试品种的38.6%;高产但不稳产的品种,占参试品种的15.9%;其余品种不稳产或低产,占参试品种的31.9%。因此,推荐新麦31号等6个品种作为黄淮麦区的主导小麦新品种。该研究可为小麦新品种选育,特别是为其今后的市场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AMMI模型分析湖北省中稻区域试验品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MMI模型对2007年湖北省中稻区试D组参试品种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个参试品种产量稳定性最好的是荆两优10号,稳定性最差的为扬两优6号。并对AMMI模型在分析品种稳定性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豆品种高产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小豆5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并进行了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B0003236,B1022,龙小豆二号(CK)等品种的高产稳定性较好;该方法能综合地反映参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区试品种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1999年陕西省中早熟矮桩叠抱类型大白菜品种的区试产量结果,采用“Francis和Kannenberg的变异系数法”及“Eberhrt和Russell的稳定性分析法”,对参试的6个大白菜品种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随环境条件不同,产量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秦白2号和秦白6号两个品种稳定、高产、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5.
应用高稳系数法综合评价玉米区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2009年重庆市玉米区域试验平丘A组12个参试品种(组合)的汇总数据为材料,采用常规的产量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高稳系数法对各玉米品种(组合)的高产稳定性进行基础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组合)的产量高稳系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7 7**),与产量变异系数呈显著负相关(r=-0.671 9*);常规产量稳定性分析中的回归系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明显(r=0.126 8),但与产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呈极显著(r=-0.788 5**,r=-0.779 9**)负相关。研究表明:高稳系数可以作为玉米区域试验中高产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用秩次分析法 ,对 6个年度参加河北省冬麦区中北部区域试验中的冬小麦新品系产量性状的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对各品种表现秩次值H2 ,环境区分指数YM ,秩次均方值S2 等统计数的计算 ,进行品种间产量的高低及稳定性比较。对 2 2个可评价参试品种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春小麦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稳系数法和常用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了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14个参试小麦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并将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仅反映产量的稳定性,而与产量讷氏无关;高稳系数能综合地评价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而且应用时比较简便,若能与回归系数法相结合,则能进一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红花品种稳定性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90~1992年,在巴盟临河红花生产基地进行的试验结果资料,采用回归系数和离回归方差2个参数对品种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红花品种的产量随栽培环境不同有较大的变化,但参试材料中,无刺红和1-77-1红花品种,在各给定环境条件下,产量高而稳定,是比较理想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应用AMMI模型分析安徽省油菜区试品种的稳定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将AMMI模型应用于2005~2006年度安徽省油菜区试C组参试品种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AMMI模型优于传统的回归分析法,10个参试品种产量稳定性最好的是驰丰1号,稳定性最差的为笑油3号。讨论AMMI模型在分析品种稳定性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内蒙古旱地胡麻品种区域试验1984~1986年3年的结果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和估测稳定性的统计参数,分别测定了每一品种(品系)的稳定性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品系)的胡麻籽产量随栽培环境不同有较大的变化,但参试材料中H624(内亚3号)在各给定环境条件下均有较高的产量,是1个丰产性和稳定性均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研究6个玉米杂交种在辽宁省5个不同地点的产量表现,以对其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合铁12001、铁12003和铁12004在5个地点的试验结果所表现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较为突出,其中杂交组合铁12003的丰产性和稳定性最为突出,较郑单958增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S.A.Eberhart和W.A.Russell回归分析法以及Tai、G、C、C稳定性参数法对1990年北方稻区水稻区试资料进行了分析,测定了各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稳定性,初步分析了稳产性和丰产性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探讨了影响品稳产性的主次因素,结果表明,京花101丰产性好,适应性强;控制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的基因是彼此独立的;提高品种的稳产性,应在保证适中亩穗数的基础上首先增加穗粒数,适当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13.
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喜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401-8402
[目的]了解新育成品种的推广利用价值。[方法]以豫麦49为对照,对河南省2005-2006年度高肥冬水组14个区试小麦新品种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郑农17和用99343较对照增产极显著,其穗粒数高4.2粒,千粒重高3.8g,抗倒、抗病性强,稳产性好,适合在河南省高水肥田推广;郑366较对照增产,产量结构合理,植株较矮,抗倒、抗病性较好,稳产性较好,适合在中高水肥田种植;周麦19较对照增产,稳产性较高,综合抗病性一般,适合在中高水肥田种植;许农5号产量最高,但稳产性较差,适宜在豫西地区推广种植。其他品种均以高产与稳产不协调,不宜推广种植。[结论]郑农17和周99343丰产性和稳产性最好,郑366和周麦19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双季晚粳稻稳产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对5个不同基因型晚粳稻在不同条件下的栽培,研究了双季晚粳稻稳产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晚粳稻的稳产性存在明显差异。在供试的晚粳稻中,以秀水27的稳产性为最好,其次为秀水11,更新农虎的稳产性居中,秀水48的稳产性较差,矮粳23的稳产性最差,晚粳稻的稳产性与其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及实粒数的可塑性有关,稳产的品种可塑性大。高结实率和高千粒重是高产稳产的有利性状,稳产性好的晚粳稻,其分蘖力中等,单株最高分蘖数和有效穗数相对较稳定,而分蘖成穗率高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高而且稳定,但单株叶面积则表现为相对的可变性。稳产的品种往往具有单茎干重大而且稳定,收获指数高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髙稳系数法(HSC法),对2011~2012年参加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的材料进行了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中黄41稳定性较差,仅适宜在高产地区如北京、天津和山东等地种植;中作05-15、中黄39和冀06B9高产性和稳定性均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中作017020、汾9877-10和中黄30产量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了解小麦新品种沧麦15的生产特性,以2 a的区域生产试验产量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参试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沧麦15表现为较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通过抗性鉴定沧麦15表现为较好的抗旱性,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长江下游地区优质油菜新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并对其高产稳产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产量构成三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为,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产量的稳定性取决于产量构成因素的稳定性及相互作用。其中产量的稳定性与单株有效角果数的稳定性相关最密切,其次是千粒重的稳定性,每角粒数的稳定性对产量的稳定性影响最小。高产稳产品种一般单株有效角果数较多,且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作物区域试验中对品种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春小麦水地联合区域试验,对1a 6点13个参试品系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对参试品系从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甘春20丰产性好,稳定性一般,局部适应性较好,广泛适应性较差;98-332丰产性较好,稳定性较差,局部适应性较好,广泛适应性较差;449和980144丰产性一般,稳定性较好,局部适应性较好,广泛适应性较差;99-90丰产性较差,稳定性和广泛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86年度在长江下游地区7个地点研究了70年代以来育成和推广的10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潜力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年度间气候因素的变异是影响产量及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要有效地鉴别品种产量和稳定性间的差异,进行多年试验是必须的。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较为全面地测定了品种的产量潜力和稳定性,适应性参数和变异系数也有同等的效率,且计算简便。将70年代以来推广的品种相比,近期育成或推广的品种产量增加幅度不大,对有利环境反应比较敏感。产量的稳定性取决于产量构成因素的稳定性和缓冲性及其不同方式的互作。  相似文献   

20.
回归分析在芝麻区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006年湖北省芝麻区域试验产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同时通过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对参加区试的品种稳定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品种03-H02和03-4067在产量和稳定性方面都较对照鄂芝2号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