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不同N aC l质量浓度下培养盐藻,分析盐藻醛缩酶的盐适应性及其与物质积累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NaCl质量浓度为40~120 g/L时,盐藻醛缩酶活性与盐度具有正相关性;在NaCl质量浓度为120~200 g/L时,盐藻醛缩酶活性与盐度具有负相关性;在NaCl质量浓度为120 g/L时,盐藻醛缩酶活性最高。盐藻醛缩酶是一种高盐适应酶。盐藻醛缩酶活性与盐藻细胞密度、叶绿素形成和蛋白质积累均呈正相关关系。在盐藻醛缩酶活性最高时,盐藻物质积累量最多。  相似文献   

2.
将盐藻分别接于NaCl质量浓度为40、80、120、160、200g/L的培养液中,置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分析盐藻过氧化氢酶对盐的适应性及其与物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在NaCl质量浓度为40~120g/L和120~200g/L的范围内,盐藻过氧化氢酶活性与NaCl质量浓度分别具有正负相关性;在盐度为120g/L时,盐藻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盐藻过氧化氢酶是一种高盐适应酶,活性与盐藻细胞密度、叶绿素形成和蛋白质积累呈正相关关系。在盐藻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时,盐藻物质积累量最多。  相似文献   

3.
从江苏盐城射阳盐场自然海水中分离得到一株可在NaCl浓度为6.15 mol/L培养基中很好生活的野生型盐藻,是目前已报道的最高盐度.研究其在不同盐度下的生长适应性,发现该盐藻细胞可以生活在多个NaCl浓度培养基中;以纵裂方式增殖;盐藻细胞通过改变自身的形状和形成透明状膜来快速响应盐度突然改变.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条件下盐藻的生长及特异表达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NaC1浓度培养盐藻.通过分光光度法记录其生长状态.试验结果表明,在NaC1浓度为1.0~2.0 mol/L时.盐藻生长状态良好;NaCl浓度为3.0~4.0 mol/L时盐藻生长缓慢;盐藻经不同NaCI浓度培养0.5、5、23 h后抽提蛋白,所获得的粗提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观察不同NaCI浓度培养液中生长的盐藻可溶性蛋白质SDS-PAGE图谱.发现在低NaC1浓度(1.0~2.0 mol/L)下培养时23、51 kD蛋白略有变化但变化不大;在高NaC1浓度(3.0~4.0 mol/L)下胁迫5、23 h时23 kD蛋白显著增加;高NaC1胁迫23 h时51 KD蛋白含量下降明显.验结果证明51、23 kD蛋白可能与盐藻耐盐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微量元素锰、钼的不同质量浓度组合对盐藻细胞生长与物质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液中适当锰钼质量浓度的组合对盐藻细胞的生长和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而锰钼质量浓度过高或过低则都是相对不利的.在试验的9种锰钼质量浓度组合中,以培养液中4 mg/L锰和60 μg/L钼质量浓度组合对盐藻细胞的生长和物质积累促进作用最好,它可使培养液中的盐藻细胞密度、蛋白质积累量和β-胡萝卜素积累量均达到最高.培养液中6 mg/L的锰和80 μg/L的钼质量浓度组合可使单个盐藻细胞中β-胡萝卜素、蛋白质积累量最高,但可能仅是在锰、钼过多的逆境条件下,盐藻细胞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在6-BA质量浓度较低时,6-BA与盐藻生长正相关;在6-BA质量浓度较高时,6-BA与盐藻生长负相关;培养液中1.5 mg/L的6-BA是盐藻的最佳促生长质量浓度,且6-BA对盐藻生长的促进效果可被萘乙酸(NAA)提高.  相似文献   

7.
设置氮质量浓度和硅质量浓度双因子试验,探讨其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及对藻细胞增殖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氮质量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不论是在低硅质量浓度,还是高硅质量浓度下,与高氮处理相比较,缺氰处理下藻细胞不能存活,低氮处理下藻细胞生长受严重抑制.试验结束时,低硅质量浓度下缺氮、低氮和高氮处理的藻细胞密度分别为0、5.0×105个/mL和7.37×106个/mL.硅质量浓度同样对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密度产生显著性影响,高硅质量浓度下的藻细胞密度显著高于低硅质量浓度下的藻细胞密度.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前期,氮和硅对三角褐指藻细胞密度的交互作用不明显(P>0.05);但试验后期,氮和硅对三角褐指藻细胞密度有显著性的交互作用(P<0.05).  相似文献   

8.
采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和功效评价的方法,以低海拔地区千岛湖出产的拟球状念珠藻为对照,分析了高海拔地区青藏高原定结湿地拟球状念珠藻的营养成分,初步评价了拟球状念珠藻对小鼠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于海拔4 500 m青藏高原定结湿地的拟球状念珠藻蛋白质含量最高(质量分数54.08 %),千岛湖所产拟球状念珠藻蛋白质含量最低(质量分数31.60 %)。不同海拔地区拟球状念珠藻中,氨基酸含量较高的是缬氨酸、天冬氨酸、蛋氨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6.85 %~44.35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率为58.35 %~79.53 %。千岛湖拟球状念珠藻多糖的质量分数是12.96 %,青藏高原定结湿地拟球状念珠藻多糖的质量分数是11.97 %~12.96 %。4种样品维生素B1的含量在 0.33~1.94 mg/100 g。千岛湖拟球状念珠藻的维生素E含量为6.94 mg/100 g,而青藏高原拟球状念珠藻维生素E含量却极少。4种拟球状念珠藻富含矿质元素锌和铁,青藏高原拟球状念珠藻铅含量约为2.0 mg/kg,而千岛湖拟球状念珠藻铅含量在36.2 mg/kg。动物试验显示,拟球状念珠藻有降低血糖和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的趋势。不同地区拟球状念珠藻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不同,高海拔地区的拟球状念珠藻营养品质高于低海拔地区的,在降低血糖和改善免疫耐受相关指标的作用也明显优于低海拔地区的。  相似文献   

9.
以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为试验材料,探讨2种海洋微藻对氮浓度的生长适应性差异。结果发现2种海洋微藻的生长速率显著受氮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束时,氮质量浓度为0.75、7.5、75 mg/L和150 mg/L时,中肋骨条藻的叶绿素荧光值分别为139.5、816.3、881.9μg/L和868.5μg/L;三角褐指藻的叶绿素荧光值分别为54.3、572.9、974.4μg/L和976.4μg/L,说明高质量浓度氮促进海洋微藻增殖,但超出一定的氮质量浓度范围,促进作用不明显。2种海洋微藻对氮质量浓度的生长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中肋骨条藻比三角褐指藻更忍耐低氮质量浓度的胁迫。结果证实氮营养在海洋微藻生长繁殖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同微藻对氮营养的生长适应性差异是决定微藻在海洋环境中占据优势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等鞭金藻对次氯酸钠中有效氯耐受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次氯酸钠 ,以不同的处理时间对等鞭金藻 30 11进行耐受力研究。结果表明 :在试验的取值范围内处理时间比有效氯质量分数对等鞭金藻的生长影响更显著。在实际应用中 ,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 (有效氯 )以 4× 10 -6~ 8× 10 -6,处理时间约 2h为宜  相似文献   

11.
以强壮前沟藻为材料,采用实验室内单种培养方法,以氮、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强壮前沟藻生长的营养需求.试验结果表明,磷对强壮前沟藻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氮元素对该藻生长的影响也较为显著,而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对强壮前沟藻生长影响不显著,各因素对强壮前沟藻生长的影响依次为:磷>氮>微量元素>维生素;强壮前沟藻生长的最佳营养条件为氮元素880 μmol/L,磷元素108 μmol/L,微量元素21.0 μmol/L,维生素0.96 μmol/L.根据强壮前沟藻生长的营养需求,初步探讨了营养条件对该藻形成赤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四种化学试剂对三种藻液的浓缩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l2(SO4)3、MnSO4、ZnSO4、CuSO4四种化学试剂对小球藻(Chlorelasp.)、微绿球藻(Nannocholrisoculata)、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的藻液进行了浓缩试验,结果表明对细胞密度为650万个/mL的小球藻,采用Al2(SO4)3、ZnSO4浓缩效果较佳,最适质量分数为0.03g/L;对细胞密度为2071万个/mL的微绿球藻,采用Al2(SO4)3浓缩效果较佳,最适质量分数为0.01g/L;对细胞密度为733万个/mL的三角褐指藻,采用Al2(SO4)3、CuSO4浓缩比较适宜,最适质量分数在0.1g/L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以鹿角沙菜(Hypneacervicornis)为材料,分别研究了其在不同光照强度(2000lx、4000lx、7500lx、10000lx和15000lx)、不同温度(15℃、20℃、25℃、30℃和35℃)、不同盐度(5、10、15、20、25、30和35)下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变化。结果显示,适合鹿角沙菜生长的光照强度为2000—4000lx,温度为20~30℃,盐度为20—35;最适合生长的光照强度为4000lx,温度为25℃,盐度为30,在此条件下藻体具有最高的相对生长速率(RGR),SOD活性最低。在光照强度4000~5000lx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可溶性蛋白(SP)、叶绿素a(Chl—a)和类胡萝卜素(Car)的质量分数降低,而藻红蛋白(PE)和藻蓝蛋白(Pc)的质量分数上升;在温度25~35℃、盐度30~35范围内随着温度、盐度的升高,可溶性蛋白、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的质量分数降低,说明适宜的温度和盐度有利于其生化组分积累。  相似文献   

14.
VB1、VB12对盐藻生长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维生素VB1、VB12对盐藻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VB1、VB12对盐藻生长繁殖的影响显著,盐藻最适的VB1质量浓度为10 mg/L,VB12质量浓度为0.005 mg/L,其交互作用的优水平为VB120 mg/L,VB120.005 mg/L。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花生四烯酸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和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的花生四烯酸(62.5 mg/L)能促进雨生红球藻细胞的生长,而低质量浓度(0.1~12.5 mg/L)和高质量浓度(312.5~1562.5 mg/L)的花生四烯酸均能抑制雨生红球藻细胞的生长;花生四烯酸能促进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的积累,随着花生四烯酸质量浓度的增加,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也逐渐增加,当花生四烯酸质量浓度为312.5 mg/L时,虾青素的含量最高,达3.67 mg/L,比对照组提高48.8%。  相似文献   

16.
锰对盐藻生长与物质积累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金耀  杨晓玲 《水产科学》2008,27(3):148-150
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液中锰质量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盐藻细胞的生长与物质积累。培养基中锰质量浓度为4.0 mg/L时,盐藻细胞生长、蛋白质合成与β-胡萝卜素积累最多。当培养液中锰质量浓度较高(8.0 mg/L)或较低(2.0 mg/L)时,单个盐藻细胞中的蛋白质与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但此时,因培养液中细胞密度较低,盐藻细胞积累的物质总量仍然较少。在锰质量浓度较高或较低的逆境条件下,盐藻可能通过适应性反应形成了逆境蛋白质与胡萝卜素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Ni^2+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法,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Ni^2+,对螺旋藻的生长曲线、生物量、吸收光谱以及藻胆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当Ni^2+质量浓度为0~0.5μg/mL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藻胆蛋白含量增加,螺旋藻生长加快,累积的螺旋藻生物量增加;0.5μg/mL的Ni^2+对螺旋藻生长、生物量累积和藻胆蛋白含量具有最大促进作用;0.5μg/mL的Ni^2+处理,导致螺旋藻叶绿素a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光谱发生明显变化,440 nm的吸收峰消失,而在430 nm和450 nm处分别出现一个吸收峰;Ni^2+对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吸收光谱没有显著影响。当Ni^2+质量浓度达到1.0μg/mL时,螺旋藻仍能正常生长。试验结果表明,0.5μg/mL的微量Ni^2+通过改变螺旋藻叶绿素a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光谱,提高藻胆蛋白含量,从而促进螺旋藻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累积,是促进螺旋藻生长的最佳Ni^2+质量浓度,为降低螺旋藻生产成本,以及利用螺旋藻治理水体镍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磷硅含量和接种密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均匀设计试验研究N、P、Si含量与接种密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 ,8d藻生长率和 8d密度差不受N含量 (质量浓度 1.0~ 89.4mg/L)影响 ,但随P含量 (质量浓度 0 .1~ 2 8.6mg/L)和Si含量 (质量浓度 0 .5~ 2 0 .1mg/L)增加而增加。当P质量浓度 2 8.6mg/L、Si质量浓度 2 0 .1mg/L ,接种密度分别为 8.4× 10 4 ml- 1和 143.1× 10 4 ml- 1时 ,藻生长率和密度差可达 0 .778d- 1和 869.7× 10 4ml- 1。 11d藻生长率主要受接种密度的影响 ,N质量浓度起次要作用 ,P和Si质量浓度对藻生长率无影响。当N质量浓度 89.4mg/L ,接种密度 8.4× 10 4 ml- 1时 ,藻生长率可达 0 .4 92d- 1。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磷(P)质量浓度营养盐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nus)生长和碳(C)、氮(N)及磷(P)组成的影响,试验通过配制0.005 4、0.054、0.54、2.7、5.4和8.1 mg/L共6个不同初始磷质量浓度梯度的培养液组,同时设置无磷BG11培养液为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斜生栅藻的单位体积干重及生长率随着磷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斜生栅藻的最佳生长磷质量浓度范围为5.4~8.1 mg/L;磷质量浓度为0.005 4、0.054 mg/L时是斜生栅藻的生长限制因子,在磷限制的情况下,斜生栅藻单个细胞个体显著增大;斜生栅藻的C、N、P含量则随着磷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不同磷质量浓度下,斜生栅藻的C∶N比差异不大(11∶1~14∶1);C∶P比及N∶P比随着磷质量浓度的增高而急剧减少。研究表明:不同磷质量浓度对斜生栅藻的生长、藻体的化学组成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氮源对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亚娟 《水利渔业》2006,26(4):55-56,109
适合骨条藻生长的尿素质量浓度为20 mg/L,在100 mg/L时效果极差;氯化铵的适合质量浓度也是20 mg/L,60 mg/L时骨条藻会死亡很多;硝酸钠组骨条藻普遍长势都好,但利用率不太高,在50 mg/L长势最好,但效果不理想,也不经济。培养骨条藻以氯化铵效果最好,适宜质量浓度约为2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