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徐涛  陈蕾 《绿色科技》2019,(4):29-30
指出了自1996年王香亭主持进行了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外,已多年未进行过野生动物当地资源调查。于2017年1~12月,在保护区5个管理站内设置了30个1km×1km网格,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保护区内首次监测到了野猪,再添了一个物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实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资料,提高监测能力和监测水平,雾灵山保护区自2015年开始将红外相机技术应用到野生动植物的资源调查和管护中。目前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发现兽类5目10科14种,鸟类4目6科10种,掌握了区内主要物种猪獾(Arctonyx collaris)、狍(Capreolus)和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的日活动节律,补充了保护区的本底调查资料,为保护区进一步开展金钱豹(Panthera pardus)、斑羚(Naemorhedus goral)和鸟类多样性等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保护区制定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相关管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2014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自动相机拍摄技术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在65个样区运用130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照片资料44 688张。其中,野生动物照片8 838张,共鉴定出29种动物,拍摄率高的野生动物有猪獾、狍、野猪、猕猴等;保护区濒危等级最高的金钱豹实体照片66张,首次发现红腹锦鸡在山西省境内分布。最后讨论了红外自动相机技术在保护区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 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5种,其中兽类8种,鸟类17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北山羊、岩羊、中亚兔;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红嘴山鸦、岩鸽、石鸡。并分析讨论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保护区监测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优缺点,为红外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监测是濒危物种保护和维持及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完善保护区内鸟兽资源多样性信息及鸟兽分布情况,2022年5月~11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在50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累积6494个相机工作日,共鉴定出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5种,属于2纲8目16科。其中,鸟纲4目7科10种、哺乳纲4目9科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分别是藏酋猴、猕猴、白鹇、豹猫和凤头鹰。项目为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红外触发相机作为对野生动物进行"非损伤性"采样技术,成为研究生物多样性、种群生态学的常用手段,当前,很多自然保护区运用红外相机辅助巡护监测。基于此,着重探讨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佛坪保护区的应用,以岳坝保护站龙潭辖区为例,分析了2018年收集到的数据,评价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2017年11月—2021年3月,在江西信丰金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布设红外相机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监测到黄腹鼬、斑林狸、豹猫、倭花鼠和白眉山鹧鸪5种保护区鸟兽新记录.  相似文献   

8.
2017年6月至9月和2018年5月至9月,利用红外相机分别对位于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泰国Khao Yai国家公园的三个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地面活动兽类和鸟类进行了监测。每个样地分别布设49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66种野生动物,包括6目13科24种兽类,7目15科41种鸟类以及1种两栖类。监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可为基于动态监测样地的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了大熊猫栖息地长青保护区内最常见的3条主要道路,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用红外相机进行保护区内道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中型肉食性猫科动物都远离道路,多数大中型草食性动物不喜欢靠近道路也不会远离道路,距50-100m时达到了一个阀值,而雉类和鸟类在远离道路200m以上的区域拍摄率明显增加。表明了保护区内道路在一定程度上能对野生动物栖息地形成了阻碍效应,还能使野生动物对道路产生回避效应。  相似文献   

10.
红外相机是监测野生动物的有效工具,目前广泛用于兽类资源调查以及动物损害、鸟巢生态学、种群评估、行为生态学等研究领域。为了更科学地调查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段的野生动物种类本底,2016年12月—2021年12月,采用红外相机对辖区内的野生动物进行系统调查,在86个位点放置了红外相机,一个月收取一次数据。目前,红外相机共记录到兽类19种,约占无量山记录有分布的兽类物种总数的15%;鸟类75种,约占记录有分布的鸟类物种总数的20%。  相似文献   

11.
云南永善县五莲峰市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五莲峰山脉,为横断山脉凉山山系最东支,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但保护区成立至今未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过全面调查。为掌握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多样性现状,2019年4月—2020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和公里网格方案对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开展监测。共布设40台红外相机,累计3 315个相机有效监测日,获得照片15 259张,视频5 009段,独立有效记录682次;共鉴定出兽类4目11科19种和鸟类4目11科2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两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的物种1种,即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易危(VU)和近危(NT)物种分别有8和10种。兽类相对丰富度指数居前五位的依次为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RAI=3.44)、野猪(Sus scrofa)(RAI=2.47)、猪獾(Arctonyx collaris)(RAI=2.32)、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1.96)和果子狸(Paguma lar...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监测野生动物栖息情况是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科学有效的监测措施有助于更好地掌握野生动物的生存情况与种群变化信息,从而为相关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评估管理等提供重要依据。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干扰小、受限因素也不多,因此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被广泛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监测方面。对红外相机技术在自然保护区监测研究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以期对相关机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林莉  张浩 《广西林业》2021,(3):35-36
日前,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收集整理野生动物红外相机信息时,惊喜地发现,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首次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濒危珍稀动物——林麝。这是保护区将历史上有分布记录的“神秘客”首次摄入镜头。林麝生性胆小、性情孤独、警觉机敏,雌雄分居,过着独居生活。  相似文献   

14.
目前红外相机技术已成为自然保护区监测野生动物的一种重要手段,并广泛用于野生动物物种及生境的多样性调查.应用红外相机监测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具有干扰小、人为因素限制少、可持续、全天候监测等优点.文章主要是对近几年红外相机在中国自然保护区监测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科研院校和政府部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江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华东"屋脊",武夷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中山区与南岭联系的重要生物通道.为进一步掌握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20年1-8月期间,在保护区布设37台红外相机作为固定监测点,运行9028个相机工作日,拍摄有效照片2666张,记录鸟类、兽类10目19科31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鹇、蛇雕、中华鬣羚、水鹿.红外相机的应用使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和保护管理工作更加便捷,有利于了解本底资源数据,为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江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华东"屋脊",武夷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中山区与南岭联系的重要生物通道.为进一步掌握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20年1-8月期间,在保护区布设37台红外相机作为固定监测点,运行9028个相机工作日,拍摄有效照片2666张,记录鸟类、兽类10目19科31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鹇、蛇雕、中华鬣羚、水鹿.红外相机的应用使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和保护管理工作更加便捷,有利于了解本底资源数据,为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金保护站在回收红外相机时,意外发现红外相机拍摄到了一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蜂猴晚上觅食活动的照片,这是弄岗保护区首次通过红外线相机在保护区内记录到该珍稀物种。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一只全身圆滚滚、毛绒绒的动物在树杆上探头探脑慢悠悠爬行,两只大眼晴在闪光灯的映射下闪亮如炬,像两支高  相似文献   

18.
龙景波 《林业与生态》2021,(3):F0003-F0003
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境内森林茂密,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生物物种近3000种。优良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摸清区内野生动物的种类、分布以及种群动态变化趋势,2020年初,保护区管理处启动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共布设两条动物监测样线,在样线范围内安装了100台红外线感应相机。  相似文献   

19.
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可以获得海量的野生动物影像数据.然而,许多自然保护地在红外相机数据管理方面依旧面临红外数据海量、存储方式原始、缺乏数据技术、数据挖掘空白等困境.如何科学存储和管理海量的红外相机影像数据,专业高效完成数据鉴定和科学分析并运用于管理和科研,已成为红外相机监测工作中的重大难题.基于以上问题,利用四川自然保护红...  相似文献   

20.
正黑龙江双河保护区的落叶松和白桦林里,红外相机捕捉到棕熊、貂熊、猞猁等大兴安岭特色的兽类。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完好的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白桦原始森林,是各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良好场所。2012年10月,双河保护区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猫科研究中心合作,布设远红外线相机,发现许多具有大兴安岭特色的野生兽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