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1病原炭疽杆菌是不运动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长3~8微米,宽1.0~1.5微米。在血液中单个或成对存在,少  相似文献   

2.
1 病原学 炭疽杆菌是需氧或兼性厌氧无鞭毛的粗大杆菌,长4~8微米,宽1。15微米。菌体两端平削呈竹节状长链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在人体内有荚膜形成并具较强致病性,无毒菌株不产生荚膜。炭疽杆菌生活力强,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炭疽杆菌繁殖体于56℃2小时、75℃1分钟即可被杀灭。本菌在未解剖的尸体内于夏季经1—4天即可完全死亡,也易被一般消毒药物杀死。此病菌煮沸需15~25分钟才能杀死芽孢。消毒药物中以碘溶液、过氧乙酸、高锰酸钾及漂白粉对芽孢的杀死力较强,所以临床上常用20%漂白粉、0.1%碘溶液、0.5%过氧乙酸作为消毒剂。  相似文献   

3.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畜以突然高热和死亡、可视黏膜发绀以及天然孔流出煤焦油样血液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和国家法定报告疾病. 炭疽杆菌是需氧芽孢杆菌属中的长而粗的大杆菌,无鞭毛而且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病料内的炭疽杆菌通常单个存在或2~3个菌体连成短链,呈竹节状.在腐败病料的涂片中,只能看到无菌体的菌影.炭疽杆菌在具有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25~30℃)条件下够能形成具有强大抵抗力的炭疽芽孢.  相似文献   

4.
炭疽杆菌是需氧芽孢杆菌属中的一种长而直的大杆菌,无鞭毛,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在动物体内则呈单个存在或2~3个菌体连成短链,呈竹节状。在腐败病料的涂片中,只能看到无菌体的菌影。炭疽杆菌在有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25~30℃)下能形成具有强大抵抗力的炭疽芽胞。  相似文献   

5.
动物炭疽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炭疽杆菌是需氧芽孢杆菌属中的一种长而直的大杆菌,无鞭毛,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在动物体内则呈单个存在或2~3个菌体连成短链,呈竹节状.在腐败病料的涂片中,只能看到无菌体的菌影.炭疽杆菌在有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25~30℃)下能形成具有强大抵抗力的炭疽芽胞.  相似文献   

6.
1炭疽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芽孢对环境抵抗力极强,一旦污染,传染性可保持若干年。本病呈地方流行,家畜食入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饲料或水就可发病。防控措施是严禁牲畜到炭疽杆菌芽孢污染的地方放牧。禁止猪、牛、羊在圈外散养。对猪、牛、羊要注射无毒炭疽芽孢苗。炭疽灭活疫苗,每头牛皮下注射1毫升,每只羊皮下注射0.2毫升。  相似文献   

7.
羊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其中病羊体内以及排泄物、分泌物中都含有大量炭疽杆菌。该病的特征表现为急性、热性和败血性,通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绵羊最易感。健康羊只直接或间接接触炭疽杆菌均会发病,因此必须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8.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一种烈性败血性传染病,感染多种哺乳动物,感染人引起败血症、肺炎或局部痈症,致死率极高。近年来,红河州每年在老疫区或新疫区有本病的发生,但主要以牛、羊感染发病较多。1991~2007年笔者曾从多起感染发病的人、牛、羊、鱼,污染的水、土壤等样品中分离到120株炭疽杆菌(仅1995年分离到54株),但从猪体分离到炭疽杆菌,在红河州为首次。  相似文献   

9.
炭疽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为人畜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对人类危害大,所以发现病例需快速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在类症鉴别上,排除类炭疽杆菌很有必要.今就其鉴别技术简述如下:1快速串珠试验此法鉴别结果快,只需1.5~3小时,且方法简便,R需实验室常用器材和药品,无需特殊设备.滤纸片上青霉素的浓度需在200单位以上,炭疽杆菌都能形成串珠,而类炭疽杆菌则无.2美腹抗体试驻发应杆菌呈现田供,而类炭疽杆菌呈明他3运动力检查用*满法和半固体培养基法,炭植圩首无运动性,而类发疽杆菌有根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新的炭疽培养分离方法,对1994年10月1日~1995年3月20日从吉尔吉斯坦国进境动物产品随机抽样6483份进行炭疽分离培养,从3份样品中分离出炭疽杆菌,结果表明吉尔吉斯为炭疽疫区,在进境动物产品中携带有炭疽杆菌的危险,须加强其检疫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炭疽在我市仍有零星发生。而猪炭疽主要表现在局部、散发,败血型很少见。国内外研究证明,在猪的局部炭疽病例中,头部炭疽占90%以上,究其原因:(1)健康猪呼吸道存在的巴氏杆菌,可使局部黏膜屏障作用受到破坏,有利于炭疽杆菌的侵入,而不能抑制炭疽杆菌入侵。(2)健康猪的肠道中有炭疽杆菌噬菌体等。  相似文献   

12.
金鑫  苏敬良 《动物保健》2005,(9):14-14,18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因可引起皮肤等组织发生黑炭状坏死,故称为炭疽。炭疽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我国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过该病的记载,1849年德国著名学者考克首先发现了炭疽芽孢杆菌.其后炭疽曾在世界各处多次散发或暴发。据统计.全世界目前每年感染炭疽的病人可达2万-10万人.我国近5年来每年炭疽发病数波动在400~1000人.主要集中在贵州、新疆、甘肃、四川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而家畜思此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14.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胞杆菌(Bacilus anthrac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烈性传染病,易感动物主要是牛、马、羊、驴等草食动物,人类主要是由于接触患病动物,进食感染病畜肉尸、剥皮、吸入含炭疽芽胞的气溶胶或尘埃,接触污染的皮毛等而感染本病。由于炭疽杆菌在有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25~30℃)下能形成对外界环境具有坚强抵抗力的芽胞,而造成外界环境长期、广泛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易感动物主要是牛、羊、马、驴等草食动物,人类主要是通过接触患畜、进食感染炭疽的牲畜肉类、吸入含有病菌的气溶胶或尘埃以及接触污染病菌的皮毛而感染本病。临床病型有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及炭疽性脑膜炎等,本病传染性强,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6.
巴毛文毛 《动物保健》2014,(7X):115-115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菌能在土壤里生存很长时间,埋伏性强,在牧区还有散发性,炭疽病可呈地方流行,一般为散发。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性减行。其特征舟脾脏肿大,皮下和浆膜下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死后尸僵不全。  相似文献   

17.
炭疽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因草食动物接触土壤中的芽孢而感染。人类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发生感染。炭疽杆菌从皮肤侵入,引起皮肤炭疽,使皮肤坏死形成焦痂溃疡、周围肿胀和毒血症,也可以引起肺炭疽或肠炭疽,均可并发败血症,炭疽呈全球分散,以湿带,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多发。目前人类炭疽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炭疽芽孢的毒力强,易获得、易保存,高潜能,可视性低,容易发送,曾被一些国家作为一种生物武器和恐怖行动。  相似文献   

18.
从炭疽杆菌基因组组成、炭疽杆菌基因组的特征及其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几方面阐述了炭疽杆菌基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分别位于pXO1和pXO2质粒上的主要致病毒素编码基因pagA、lef、cya和参与荚膜合成的主要蛋白编码基因capA、capB和capC的作用,认为这些炭疽杆菌特异基因序列是建立基因检测体系的可靠基础,其标志性序列有早期发现的序列指纹图谱、高度保守基因序列和最新发现的高度特异基因序列,基因检测方法从早期的RFLP、VNTR、单重PCR、多重PCR发展到最新的实时定量PCR,随着标志性序列特异性的增加和检测方法的改进,炭疽杆菌的诊断工作变得更加准确和快捷。  相似文献   

19.
炭疽 ( 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 ( 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烈性传染病 ,易感动物主要是牛、马、羊、驴等草食动物。人类主要是由于接触患病牲畜 ,进食感染病畜肉尸、吸入含有该菌的气溶胶或尘埃、接触污染的毛皮等而罹患本病。由于炭疽杆菌在有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 ( 2 5~ 30℃ )下能形成对外界环境具有极强抵抗力的芽孢 ,故能造成外界环境长期、广泛的污染 ,危害极大。广西是炭疽老疫区和高发省区之一 ,历年均有牲畜炭疽和人间炭疽发生。现将其 2 0 0 0— 2 0 0 2年 3年间的炭疽流行情况及防制对策概述如下。1 流行概…  相似文献   

20.
炭疽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因草食动物接触土壤中的芽孢而感染.人类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发生感染.炭疽杆菌从皮肤侵入,引起皮肤炭疽,使皮肤坏死形成焦痂溃疡、周围肿胀和毒血症,也可以引起肺炭疽或肠炭疽,均可并发败血症,炭疽呈全球分散,以湿带,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多发.目前人类炭疽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炭疽芽孢的毒力强,易获得、易保存,高潜能,可视性低,容易发送,曾被一些国家作为一种生物武器和恐怖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