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特征特性:"天赐595"是沈阳谷雨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座果能力好,产量高;成熟果粉红色,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300~350 g,硬度高,耐储运;综合抗病性强,抗TY病毒病、叶霉病、烟草花叶病毒(TMV);适应性强,耐热性好。栽培要点:保护地栽培建议定植2 000~2 200株·(667 m~2)~(-1)。施足底肥,当第一穗果  相似文献   

2.
番茄设施栽培专用新品种晋番茄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番茄6号是用自交系D65-62作母本、N98-3作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属无限生长类型,中熟,高抗番茄花叶病毒,中抗黄瓜花叶病毒,复合抗病性强。其果实高扁,成熟果大红色,耐贮运,单果质量180~250 g,不易产生畸裂果,商品性好,一般产量在90 000 kg/hm2以上。适于温室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3.
《世界农业》2006,(7):F0002-F0002
中杂101特征特性: 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中强,普通叶。幼果有绿果肩,成熟果实粉红色。田间裂果率低,单果重200—300g。早熟性好,前期产量高,日光温室春季栽培前期产量可达4000kg,总产量达1万kg以上。抗番茄花叶病毒(ToMV),耐黄瓜花叶病毒(CMV),抗叶霉病、枯萎病。适合塑料大棚和露地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4.
西葫芦(Cucurbita pepo I.)毒病是影响西葫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河北省各个栽培地区普遍发生。病株率经常达到100%,产量捐失估计在30%左右。引起西葫覆表现花叶病的病毒,国际上已经报告了多种类型:其中包括黄瓜普通花叶病毒(CMV)的几个株系、甜瓜花叶病毒(MM)、南瓜花叶病毒(SqMV)、黄瓜绿  相似文献   

5.
1.马铃薯的脱毒机理及增产原因 马铃薯营养丰富,生育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大,全国各地均可种植,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经济作物。但在生产上,马铃薯易感染多种病毒,如轻型花叶病毒、条斑花叶病毒、皱缩花叶病毒、卷叶病毒等,病毒侵入马铃薯植株后,即参与马铃薯的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6.
12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核)性状以及产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比较了12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实、核果以及产量之间的差异,分析了各无性系果实性状、核果性状以及产量等12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果实性状、核果性状以及产量等12个指标在各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12个无性系果实性状总体变异系数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单株鲜果产量(变异系数CV为61.06%),果质量(30.18%),果皮厚(25.60%),果高(16.48%),果型指数(13.77%),果径(10.54%),这与12个无性系核果性状总体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单株核果产量,核质量,出核率,核高,核型指数,核径)是一致的;不同无性系果质量与核质量(果径与核径)、果高与核高(果型指数与核型指数)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因而可以根据薄壳山核桃果实的外形及大小来初步判断核果的形状和大小.  相似文献   

7.
一、马铃薯的脱毒机理及增产原因 马铃薯营养丰富,生育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大,全国各地均种植,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经济作物。但在生产上,马铃薯易感染多种病毒,如轻型花叶病毒、条斑花叶病毒、皱缩花叶病毒、卷叶病毒等,病毒侵入马铃薯植株后,即参与马铃薯的新陈代谢,利用马铃薯的营养复制增殖病毒,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营养丰富,生育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大,全国各地均种植,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经济作物。但在生产上,马铃薯易感染多种病毒,如轻型花叶病毒、条斑花叶病毒、皱缩花叶病毒、卷叶病毒等,病毒侵入马铃薯植株后,即参与马铃薯的新陈代谢,利用马铃薯的营养复制增殖病毒,并通过马铃薯块茎逐代积累,使马铃薯植株矮化,茎秆细弱,叶片失绿、卷曲或皱缩,  相似文献   

9.
番茄乌心果病病原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番茄乌心果病病原进行深入的研究表明,温室中栽培的番茄,在用番茄乌心果病的汁液摩擦后,出现了与田间乌心果病相同症状。从而进一步证实长叶车前草花叶病毒(Ribgrass Mo-saic Virus(RiMV))是番茄乌心果病的病原之一。通过调查发现,该病害已在中国许多地区发生。  相似文献   

10.
侵染菜豆的三叶草黄脉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豆科蔬菜。菜豆病毒病发生相当普遍,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已报道的侵染菜豆的病毒种类很多,其中以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最为普遍。1987年7月我们从泰安郊区菜豆上分离到一个分离物T-20,并对它进行了研究鉴定,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