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从88例病猪分离到1177个菌株,对其中42例病猪的138个菌株,用自制的大肠埃希氏菌抗血清鉴定出O_8:K_(87),K_(88ac)血清型是引起河南省乳猪腹泻的优势血清型.调查了八个地区,其中七个地区分离到O_8群,说明分布很广,主要危害3~6日龄的初生乳猪.O_(141):K_(85ac),K_(88ac)和O_6:K_(2ac)在较小范围内流行,主要危害3~4日龄的新生乳猪。O_(139):K_(82)为引起70日龄左右的仔猪水肿病的血清型.大多数含有K_(88)抗原和能溶解绵羊红血球,有的能产生肠毒素,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2.
从4个动物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采集了214份粪便样品,经过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和生化试验等分离鉴定出88株克雷伯氏菌,分离率为41.12%。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判定标准,对分离到的88株克雷伯氏菌进行了22种抗生素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88株均表现出不同的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耐药程度最高的是羧苄青霉素(耐药率为95.45%);敏感度最高的是阿米卡星(敏感率为77.27%)。88株克雷伯氏菌分离株均有较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耐8~15种抗菌药物的菌株最多,有64株,占分离菌株的72.73%;耐10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有63株,占分离菌株的71.59%。从不同动物园分离的克雷伯氏菌对22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来看,在所调查的4个动物园中,重庆某动物园(CQ)和北京某动物园(BJ)的克雷伯氏菌分离株间耐药率无差异(P>0.05);上海某野生动物园(SHW)和上海某动物园(SHZ)的克雷伯氏菌分离株间耐药率无差异(P>0.05);而北京某动物园(BJ)与上海某野生动物园(SHW)和上海某动物园(SHZ)的克雷伯氏菌分离株相比,其耐药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重庆某动物园(CQ)与上海某野生动物园(SHW)和上海某动物园(SHZ)的克雷伯氏菌分离株相比,其耐药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自河北某农场分离的21株仔猪腹泻大肠杆菌K_(88)抗原菌株全部有致溶血作用,并对小鼠显示不同的致病性。其血清分布在8个O抗原组,其中O_8菌株占优势,并在省内首次分离到具有K_(88)抗原的O_8菌株3株。O_8菌株对氟哌酸、卡那霉素、新霉素很敏感,对喹乙醇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K_(88)K_(99)双价基因工程菌,是一株人工构建的无肠毒素基因、丧失了病原性但仍保留产生 K_(88)、K_(99)两种保护性抗原基因的菌株,它具有优良的免疫原性和相当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具备用于制备无毒活菌苗的良好条件。因此,我们在研究菌苗的工艺路  相似文献   

5.
为检验131例生牛奶中大肠耶新氏杆菌的存在,使用了四种增菌法。所获得的42株菌来自19个混合样品(其中31.1%为阳性)和10个个体生产者的样品(其中14.3%为阳性)。用巴特菲尔德磷酸缓冲液培养子4℃14天,然后接种到改良的Rappaport肉汤,继续培养在23℃下5天,产生最大数量的分离物。绝大多数的分离菌属于生物型第1型,临床分离的许多菌株为不典型的,它们是鼠李糖阳性(47.6%)、柠檬酸盐阳性(16.1%)。乳糖阳性(26.2%)。十三株细菌可以血清学方法分型,属于7种不同的O血清型,0∶5居多数。(作者摘要) 注:近来,大肠耶新氏杆菌主要作为人的新的感染症的病原菌正为人们所注意。译者引自陈昭奕同志《畜牧兽医》文摘号78.811号。  相似文献   

6.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带有K_(99)和F_(41)两种纤毛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与K_(88)抗原工程菌C_(84)的质粒转化同一受体菌,得到双质粒。同时表达K_(88)、K_(99)、F_(41)三种纤毛抗原的菌株。用小白鼠试验初步证实。该菌株生物学性质稳定,对动物安全,对K_(88)、K_(99)和F_(41)强毒菌的攻击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Minea培养基从某疫群腹泻羔羊中分离的151株E.coli中。检出K_(99)阳性菌12株,其中6株K_(99)表达非常稳定。用羔羊肠环结扎和乳鼠灌胃测毒,仅K_(99)表达稳定的6株菌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应用转化法:将带有K_99纤毛抗原的重组质粒PHK_99分别转化到具有K_88纤毛抗原的产肠毒素菌株B_6(O_149K_91K_(68)ac)“和不具K_88抗原的产肠毒素菌株(O_14K_85),获得了35株抗氨苄青霉素的转化子。在这35个转化子中,有32个能同时表达K_(88)、K_(99)两种纤毛抗原,有3株能表达K_(99)纤毛抗原。这些转化子仍具有产肠毒素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禽源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我国部分地区病、死家禽中分离到大肠埃希菌403株。按照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推荐的K-B药敏纸片法对其中的344株分离株进行药敏纸片试验;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五对引物,对所有分离细菌进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扩增:qnrA、qnrB、qnrS、aac(6′)-ib-cr和qepA。1993年-1996年禽源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仅对萘啶酸的耐药率超过60%;2001年-2008年禽源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对1-3代7种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58%。在403株禽源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3(0.7%)株qnrB阳性菌株,2(0.5%)株qnrS阳性菌株,5(1.2%)株aac(6′)-ib-cr阳性菌株以及5(1.2%)株qepA阳性菌株,未检测到qnrA阳性菌株。结果显示,近20年来,我国禽源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不断上升,同时,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在禽源大肠埃希菌中呈不断上升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0.
动物性食品源大肠杆菌O血清型鉴定及其K88菌毛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河北省冀东地区农贸市场和超市采集的生猪肉、生鸡蛋和生羊肉等分离得到的20株大肠杆菌进行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并检测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的K88菌毛基因。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大肠杆菌的O血清型鉴定,用PCR方法检测K88菌毛基因。分离鉴定的20株大肠杆菌有7种血清型,包括O38、O78、O88、O11、O107、O91、O9,其中O38、O78为优势血清型菌,均占分离菌株的25%(5/20)。在分离的动物性食品源大肠杆菌中有30%(6/20)的菌株K88菌毛基因扩增呈阳性。结果表明,O78、O38为冀东地区动物性食品源大肠杆菌常见血清型,30%(6/20)的菌株K88菌毛基因扩增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引起广东省某鸭场鸭群发病的细菌性病原,调查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NDM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并筛选出针对分离菌株具有较好体外抑制作用的单味中药。[方法]采集发病鸭只的肝脏、脾脏等病料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16S rDNA序列PCR扩增及测序比对方法确定分离菌株的种属,利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CR法检测10种NDM耐药基因在分离菌株中的分布情况,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14种单味中药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经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从发病鸭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株奇异变形杆菌(SK1株)和1株摩氏摩根菌(SK2株)。SK1株和SK2株均对新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敏感,对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多黏菌素B耐药。SK1株10种NDM耐药基因均未检出,SK2株携带blaNDM-1基因,其他9种NDM耐药基因未检出。博落回对SK1株的抑菌效果最好,MIC为3.906 mg/mL;连翘对SK2株的抑菌效果最好,MIC为3.906 mg/mL。...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部分地区鸡源大肠杆菌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河南省6地市139家养鸡场的发病鸡中分离出大肠杆菌,经常规方法培养、纯化、镜检,分离出符合大肠杆菌培养特性和形态特征的菌株有147株,分离率为78.62%,经生化鉴定,其结果也符合本菌特性。有111株被鉴定出血清型,共分出18个血清型,主要血清型是O141,O147,O149,O88,O78,O1,O2,O111,O115等,其中O14120株,占定型菌株的18.02%;O88和O78各12株,分别占定型菌株的10.81%;O147,O149,O1各8株,分别占定型菌株的7.27%;O27株,O1116株,O1156株,分别占定型菌株的6.31%,5.41%,5.41%。用88株分离菌株接种供试雏鸡后,发病症状及剖检病变均符合本病特征。高致病性菌株、中度致病菌株、低致病性菌株分别占50%,26.14%,23.86%。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用33种药敏纸片对147株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耐药性已相当强,仅对氟苯尼考、先锋杆灭、广安、菌必治(头孢三嗪)、常欢、谱净、卡那霉素等药物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建立了快速检测红斑丹毒丝菌的吖啶橙免疫荧光菌团离心培养法。该方法能检出560个菌在选择性肉汤中10h的培养物或每毫升含5×10~4个菌的抗原悬液;不与李氏杆菌等16种其他细菌发生反应;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可于15~18h内报告结果(常规分离法需2~3d);应用离心培养法与常规分离法检测了325尾鲜鱼,阳性率分别为48.0%和55.7%,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从鱼体分离出的红斑丹毒丝菌的大多数菌株(18/19)具有毒力;对分离菌株的血清型鉴定发现,有3株菌可能是新的血清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河南省某父母代麻鸡场死胚中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及ESBL基因流行特征,采集孵化后期死胚120份,通过PCR鉴定及血清分型鉴定,获得了55株沙门菌,包括6种血清型。采用K-B纸片法和双纸片协同测试法进行了药物敏感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并运用PCR法对ESBLs阳性菌株进行了12种动物源沙门菌常见ESBLs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55株分离株对磺胺异恶唑(76.36%)、氨苄西林(65.45%)、磺胺甲恶唑(54.55%)的耐药情况较严重,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此外,产ESBLs的菌株有16株,阳性率为29.09%,PCR只检出TEM(100%)一种ESBLs基因,其余11种均未检出;ESBLs阳性菌株的耐药情况明显严重于ESBLs阴性菌株,且多表现为多重耐药。表明种鸡场感染的沙门菌血清型复杂、产ESBLs菌株阳性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开展凉山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情况试验,为指导凉山地区奶牛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提高抗生素的防治效果提供理论指导。通过采样、增菌培养、细菌鉴定、药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结果发现193 份患有乳房炎的乳样中有134 份分离出12 种病原菌,其中65 份检出两种及以上菌,占检出数的48.50%﹔共分离出234 株不重复菌株。分离率居前五位为:葡萄球菌63 株(26.9%)、大肠杆菌56 株(23.8%)、肺炎克雷伯菌42 株(17.9%)、肠球菌24 株(10.3%)、链球菌13 株(5.6%)。对本试验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12 种菌中的10 种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不论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对试验选取的17 种常见抗生素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有部分菌株还表现严重的多重耐药,有些菌株对部分药物耐药率达100.00%。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山东地区零售鸡肉中沙门菌耐药和毒力基因的携带状况以及PFGE分子分型情况,采用PCR方法对分离的25株沙门菌携带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运用XbaⅠ酶进行酶切并完成PFGE分析,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分离菌株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携带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与耐药表型的符合率为95%,其中88%的分离菌株携带酰胺醇类耐药基因(catⅠ)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1/blapsE-1/blaCMY-1/blaoxA-1);所有分离菌株均携带fimAstn、IacP、prgK四种毒力基因,其次是spvr、spva、spvc,携带率均为64%;25株沙门菌共分为10个群,包括16个不同的带型,菌株相似度为60%~100%。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贵州省一起疑似皮肤炭疽疫情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分析,以期为疫情的处置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对患者皮肤渗出液、病死马肌肉及其刨剐地土壤样本进行炭疽芽孢杆菌分离培养,对疑似菌落采用革兰染色镜检、噬菌体裂解试验和青霉素抑制试验进行鉴定,进一步采用普通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炭疽芽孢杆菌疑似菌株PagA、Cap及rpoB基因。结果共检出7株炭疽芽孢杆菌疑似菌株,其中从患者皮肤渗出液分离出1株菌,从土壤标本分离出6株菌。传统方法将7株疑似菌株鉴定为炭疽芽孢杆菌,普通PCR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均显示7株菌株rpoB、PagA和Cap基因阳性。说明从患者皮肤渗出液和土壤标本均检出具有致病基因的炭疽芽孢杆菌,提示该起疫情为一起由炭疽芽孢杆菌所致的皮肤炭疽疫情。  相似文献   

18.
对从健康仔猪肠道分离的12株乳酸菌菌株进行耐酸试验和耐胆盐试验,筛选出4株有效菌株。分别将这4株乳酸菌单独、混合与K88共培养;取4种乳酸菌单独和混合培养的菌液、发酵滤液和菌体用牛津杯做K88抑制试验;分别将培养滤液经过乳酸脱氢酶和碱处理做K88抑制试验。结果表明:4种乳酸菌皆具有抑菌功能,但相互之间有差异;用乳酸脱氢酶或碱处理后抑菌能力明显下降,说明乳酸菌是通过产生有机酸尤其是乳酸对K88进行有效抑制。4种菌混合培养的抑菌能力强于单独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鸡白痢沙门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及其与药敏性的相关性,研究采用PCR方法对已确定耐药谱的207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的6类药物的10种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2株(5.80%)未检出耐药基因,11株(5.31%)可携带多达7种耐药基因,携带3种耐药基因的菌株数量最多,占38.16%。10种耐药基因均可检出,tet C基因检出率最高(54.11%),其次为tet A(50.24%)和blaCMY-2(49.76%)。与菌株药敏性总符合率较高的基因依次为cat I(90.82%)、add A1(87.76%)、tet A(86.36%)、blaTEM-1(79.31%),但cat I的耐药符合率及add A1的敏感符合率均为0。blaCMY-2与tet C虽然基因检出率较高,但与药敏性的符合率均较低。研究表明: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但耐药基因与药敏性并不完全相符,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可能并不一定能反映分离菌株的实际耐药状况。  相似文献   

20.
从安徽省合肥地区多个养殖厂分离鉴定了6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用PCR方法检测ESBLs和PMQR基因的流行分布情况,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30株ESBLs和/或PMQR阳性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PCR结果显示:ESBLs阳性率为24.6%(16/65),分别为blaOXA(16株)、blaTEM(15株)和blaCTX-M(14株),未检出blaSHV; PMQR的阳性率为46.2%(30/65),分别为qnrA(9株)、qnrS(18株)、aac(6')-Ib~cr(28株),未检出qnrB、qnrC、qnrD和qepA;且携带ESBLs基因的阳性菌株均携带PMQR基因.首次检测出有7株大肠杆菌同时携带ES-BLs基因型(blaOXA、blaTEM、blaCTX-M)和PMQR基因型(qnrA、qnrS、aac(6')-Ib-cr).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30株携带ESBLs和/或PMQR基因的阳性大肠杆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6.7%~100%,耐药谱较广,耐药性较严重.16株同时携带ESBLs和PMQR基因的阳性菌株对11种及11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87.5%,14株仅携带PMQR基因的阳性菌株对11种及11种以上药物耐药的菌株占28.5%,表明携带PMQR基因的同时携带ESBLs基因大大增强了菌株的耐药性,携带耐药基因的数量和种类与菌株的多重耐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